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 7 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 理解不懂的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 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 PPT 两张吻合的纸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P1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 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 著 昆虫记 那么 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 图会发现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 轻声读课文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把生字的音读准 不懂的词通过查阅词 典或者联系上下文弄懂 2 检测自学情况 把句子读通顺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交流解决 P2P3P4 1 魏格纳性格豪放 天性好动 在静谧舒适的病房内坐卧不安 就像软禁 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2 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用两张纸片演示 吻合 3 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三 再读课文 小组学习 1 引出阅读提示 P5 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 我想把课文读通肯定没问题了 接下来让我们把 课文读懂 大家知道 略读课文前面都会有一段话提示我们怎么读懂课文 这 段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 请大家读一读 划一划 并标上序号 P6交 流 2 小组内根据阅读提示汇报交流 四 小组汇报 深化感悟 1 提示 1 P7 1 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他发现南美洲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 都能在非洲西海岸 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 同时 巴西的每一个海湾 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 部分 2 观察世界地图 了解课文中的地理名词 特别是找到巴西大陆突出的 部分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的形状 看看是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吻合 3 理解句子 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不可思议 可以换成其他词吗 不可相信 难以置信 为什么说 不可思议 因为巴西在南美洲 几内亚湾在非洲 中间隔着 浩瀚的大西洋 然而 巴西陆地的突出部分竟然与几内亚湾的形状非常吻合 吻合得令人难以置信 4 魏格纳为什么能发现这两个地方的形状是吻合的 从哪些词看出来 盯住 仔细端详 板书 仔细观察 2 提示 2 1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P8 生回答 魏格纳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从海岸线的相 似情况看 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 他的脑海里 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 在太古时代 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 后 来因为不断漂移 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2 反复读 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大陆漂移 是什么意思 魏格纳是 根据什么得出这一假想的 从哪个词看出来 比较 板书 认真思考 3 提示 3 1 有了 大陆漂移 的想法后 他又做了什么 P9 生回答 A 找科学家柯鹏教授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柯鹏教授劝他打消 念头 B 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C 找到中龙的资料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 也 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 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 块大陆上的 所以 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D 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板书 反复考证 五 总结课堂 课外延伸 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P10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反复论证 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 素 从魏格纳的发现到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不放弃自己的想法 努力克服困 难找证据 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反复论证 是他获得成功 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他的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2 补充介绍大陆漂移学说 P11P12 3 阅读其他科学家的重大发现的故事 P13 14 15 16 富兰克林发现闪电 有一次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正在做电学实验 他的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带电的金属棍 只听 轰 的一声 一团电火闪过 他的夫人应声倒下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 放出的电火花 不是和雷电一样 吗 这意外的事件使富兰克林意识到 天然雷电可能与人工产生的电一样 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 经过反复思考 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 并找出它们两者间的 12 条相同之处 1747 年 富兰克林 把他的这些想法 写成论文 论雷电与电气的一致性 他将论文寄给他的朋友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 林逊 可当科林逊将论文送交皇家学会讨论时 得到的是一阵嘲笑 许多权威科学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 点荒唐无比 为了证明这一设想 富兰克林计划在下雨打雷时 将风筝放到空中 这样闪电就会沿着湿风筝线传 下来 虽然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但为了真理 他无所畏惧 1752 年 7 月的一天下午 天色阴暗 乌云滚 滚 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 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 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 是最合适的天气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 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 奔向郊外田野里的 一间草棚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乘着风势 将风筝放上了天 风筝 像一只矫健的鸟儿 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 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 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 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 富兰克林发现 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 这说明 雷电已经 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 富兰克林高兴极了 他禁不住伸出左手 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 哧 的一 声 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 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 富兰克 林对威廉喊道 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 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 这说明莱顿瓶充了电 事后 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 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