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doc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B .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豪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C . 现在大家记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D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人。2.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B .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C .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D .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3. (2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 .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记叙)B .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描写)C . (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记叙)D . 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议论)4. (2分)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A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C .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D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 (2分)给下列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反义词精益求精_(A 粗制滥造B 粗枝大叶C 粗心大意)见异思迁_(A 专心致志B 竭尽全力C 心甘情愿)6. (2分)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中的“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_,“之”指代的是_;“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_。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纪念白求恩选段毛泽东(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论点。 (2)阅读第4自然段本段分几层来写的。说说本段之间是如何过渡的。(3)第二自然段采用什么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8. (12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1)在第1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_句,侧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_句。(只填写序号)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A . “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B . “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C . 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D . 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3)“无不为之感动”中划线的“为”可换为“_”,“之”指代的是_;“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_。 (4)在第2段文字中,作者将_与_进行了对比,运用对比方法的好处是_。 (5)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刻在鞭策着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很多。请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要求:先叙后议,60字以内) 9. (25分)(2017衡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南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家子弟,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就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家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其实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选自人民日报2015.05.26有删改 )(1)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2)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有何作用?(3)全文主要运用了_论证和_论证。(4)选文论证语言极富特色,请对下面这句做简要分析。“脚踩西瓜皮,滑到南里是哪里”。三、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10. (6分)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 (1)一事当前,先替_打算,然后再替_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_自吹,_人家不知道。( ) A . 自己 别人 爱好 害怕B . 自己 别人 喜欢 生怕C . 个人 集体 喜欢 害怕D . 个人 集体 爱好 生怕(2)对同志对人民_满腔热忱,_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_不是共产党员,_不能算一个纯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