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 摘要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 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 展演变 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 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 暴露出来 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 关键词 科举制 内容 形式 积极 历史影响 引言引言 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 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 而某些 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 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 科举制 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 科举制度概述一 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 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 选才任官的制度 科举 就是分科选举的 意思 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 60 5年 开始实行 完善于唐代 再经宋 元 明三代而定型 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 905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 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 中国政治 社会 学术 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1864年 在狄更 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 中国的科举考试 1 的文章 指出科举的独一无 二之处在于 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 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 过基础的制度 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当其 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 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 唯一避难所 1 1 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 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 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 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 于 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废除九品中正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朝灭亡后 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 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宋代的科举 大体同唐代一样 有常科 制科和武 举 明朝建立后 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 科举方 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 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 2 视政策 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 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 日趋没 落 弊端也越来越多 直至1905年9月2日 清廷颁布上谕 方今时局多艰 储才为 急 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 屡降明谕 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 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 科举不停 民间相率观望 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 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2 至此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2 2 各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各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从隋朝开始 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 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 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 隋文帝仅有策问 隋炀帝开考十科 唐朝考试科目很多 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 经义 进士 明法 法律 明字 文字 明算 算学 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 清袭明制 但也开过特 制 特别科 如博学鸿词科 翻译科 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 明经 进士 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 唐朝主要有墨义 口试 贴经 策问 诗赋等 宋朝主要是经义 策问 诗赋等 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二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二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 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 甚至在欧美各国 科举制度都发 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科举制度本身的利弊出发 理性地分析 其对社会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 1 1 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 维护政治统治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 维护政治统治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 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 并且打破阶级的束 缚 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正如余秋雨所说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 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 大的社会面开放 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 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 都有可能被 举拔上来 即便再老再迟 只要能赶上考试 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 不可否认 科举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 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 途径 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 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加入国家政治行列的最优制 度 因此 科举制在保证统治者掌握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 加强了思想的统 一 公开 平等的仕进之路 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 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 3 的机会 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 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 进一步扩大其 统治基础 并且有利于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的政治 文化素质 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 想统治 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2 2 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 而且对近现代各国政体的人才选 拔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 多实行贵族世袭制 君主恩赐制 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 文职官员的选用 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 人 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 削 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 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 择优录取 政权尽可能 大的向平民开放 倡导公平取士 唯才是举 正体现了 机会均等 原则 这与资本主 义启蒙时期的 自由 平等 博爱 的思想不谋而合 因此 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 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 进而仿效 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 之后西方各国纷纷 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4 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 才发现西方 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 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 堪 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3 3 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它不是教育制度 但它与教育 关系密切 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 学校教学内 容的导向 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 中央官学 地方 官学 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 科举必由学校 各类学校就 更加发达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 9000人 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 州 县学的教官就有4000多人 府 州 县学及私塾的学生 大概有上百万人 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 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 经典为内容 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 也具有积极意义 用知识 作为选拔的核心内容 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强化国学和人文精神的修养 推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文明 在历史上 中国教育的 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选拔 人才 科考的内容主要是文化修养及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 4 对经 史 子 集等各类书籍注解和发展 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读书人的国学和人文精神修养得到强化 大批书生从政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 会的文明 三 科举制度的弊端三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为历史所淘汰 必定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 以及与社会发展不匹 配所造成的 1 1 考试内容单一 知识结构僵化考试内容单一 知识结构僵化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 考试内容多是 四书 五经 策论和诗赋 之类 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 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 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 因命题范围狭窄 士子揣摩试题 读时文选本 模拟仿作 而束书不观 不务新知 的 现象 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 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 为了出人头地 把 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 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 人们的知识结构 逐渐狭窄僵化 思维被禁锢 甚至胸襟狭隘 目光短浅 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 重 才能轻德行 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 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 义 2 2 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科举制作为一项选官制度 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和发展 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 相关 随着历史的推进 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被动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从经济上 新兴的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 的要求 然而科举制的考核内容将自然科学完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 在这样 的选拔制度下 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 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政治上 科举制度 造成官员普遍思想教条僵化 目光短浅的情况 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 无法 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陈旧的社会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 必然将被取代 不论 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 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 都不能幸免 3 3 仍然存在选拔不公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 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 它不可 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 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 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 的 男女平等 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 此外 科举考试的层 5 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 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 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 而没条件读书 有的即便自学成才 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 学 而优则仕 这条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 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 官宦 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 因此 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四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四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所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围绕 科举而行 1 1 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 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准备参加科举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 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准备参加科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 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 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注重文辞 所以学校也注重文辞 而少实学 科举注重贴经 墨义 学校也采用这 些考试方法 结果学生只重视记诵不求义理 科举支配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是记诵经 典章句 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 士子为科举而学 学校为科举而教 这就导致中 国古代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 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极大 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 另一方面 又使得教育成为科 举的附庸 学校教育完全以科举考试为准尺而调节 变化 成了考试的预备场所 混淆 了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两种不同性质的活 2 2 科举考试的内容必然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必然成为学校教学内容 如唐代国子学 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 九经取士 的要求而安排 的 把经书分为大 中 小三类 规定通二经的须大小经各一或中经二 通三经的须大 中 小各一 通五经的须大经并通 而 孝经 论语 则为共同必修 至于律学 书学 算学的教学科目与科举考试的科目相同 如注重习字 习时务策 也是适应科 举的要求 又如 进士科注重诗赋 所以从唐朝至清代即使在乡村学校都普遍做诗 学 诗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3 3 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 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 官本位官本位 思想根深蒂固思想根深蒂固 中举之路 举步维艰 但纵然是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 亦无所恨 三场辛苦磨 成鬼 两句功名误煞人 成千上万的士子终身追求 孜孜不倦 至死不悔 因为这是他们 尤其是平民布衣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唯一出路 因此 社会上形成了 万 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五尺童子 耻不 6 言文墨焉 的畸形学习观和教育观 从而 官本位 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影响至 今 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仍受其影响 出门莫恨无随人 书中车马多如簇 书中 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 所以当今教 育界才有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大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5 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科举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 科举考试就像一根灵通的指挥棒 科举考什么 士人就学什么 不考什么就不学什 么 这种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士人都自动地挤到一条狭窄的成才之路上 科举考试所 限定的科目和内容 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 只要你想参加考试就得接受特定考试内容的 检测 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 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另一方面 科举不 考体能 许多士人 三更灯火五更鸡 地苦读 不重体育锻炼 身体弱不禁风 许多人 考过了秀才 中了举人 已是疾病缠身 英年早逝 何谓报国卫家 科举重八股制艺楷 法试贴 士人便追求八股精通 楷法圆美 至于其他学问 统统弃之不顾 这种知识偏 狭 学非所用的弊病越到后来越是暴露无遗 尤其是在列强环伺 民族危机的情况下 这种科举教育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因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吉林长春市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高压氧科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中国化妆品袋膜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花园耕作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1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总工会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连平县田源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中队队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甘肃兰州中核五〇四医院招聘护理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临沂市商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职业经理人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DB14T 2922-2023 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热对流》课件
- 2024年03月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引进1523名人才(第一阶段)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喉癌“一病一品”
- 组建钛业科技公司方案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规定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
- 2023全国技能竞赛-职业素养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搅拌器实验室搅拌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