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教案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 西方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论 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 手 段 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并作 出正确选择 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观部分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 市场均衡 供求理论与政府 政策 弹性 蛛网理论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消费者选择 长期生产函数 最 优投入组合 规模经济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完全 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完全信息博弈 分配理论 公共产品 公共选择 福利经 济理论 宏观部分 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与循环流量图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两部门 模型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原理 两部门的 IS 曲线 LM 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考核方法及实践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上通过制 作课件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主要是课堂教 授 启发式教学 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次总结 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考核 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微观部分微观部分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 概念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认识 讲授难点讲授难点 机会成本和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讲授重点讲授重点 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Economy 经济 一词 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 亚里士多德 Aristotes 前 384 前 322 年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之于 政治学 和 伦理 学 他认为 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研究家庭关系 除夫妻关系外 主要是研究 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经济 1 产出 投入的最优化 致富之路 2 经帮济世 3 生产关系 1 1 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内容博大庞杂 分支众多 研究者阵营强大 因而难以 有标准的定义 这里给出若干定义 以见其内涵 定义一 定义一 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定义二 定义二 经济学是 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 人 的科学 萨谬尔森 书 P3 页 其他含义 其他含义 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 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二 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的学科 萨谬尔森 或者 研究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支出 以取得所期望的目的的原理或 方法的科学 经济学的定义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 即物品是稀缺的 社会必须有效率地利用 他们的资源 1 1 稀缺性 稀缺性 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矛盾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 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 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 相对的 相对与人们无限的需要 资源总是稀缺的 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 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 但是也造成 了很多问题 如污染 过度开发等 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人心不足蛇吞象 存天理 灭人欲 2 2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 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就是经济学要研 究的主要问题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 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 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 个定义与经济学的定义比较类似 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3 3 资源配置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资源配置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资源配置是如何把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 一种资源有很多用途 如钢铁 可以制造飞机 轮船 大炮等等 到底生产什么 怎样进行选择 选择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1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What 一吨钢铁生产什么 汽车还是飞机 若生产飞机 生产多少最好 2 如何生产 How 用什么方法生产 如蔬菜 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 是资本密集型生产 还是资金 技术密集型生产 也要做出选择 3 为谁生产 for whom 是分配问题 生产出的产品分配给谁 以上是由资源配置而产生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这三个问题如何解决 在不同的经济制度 下 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4 何时生产 When 4 基本经济问题的三种不同解决方式 基本经济问题的三种不同解决方式 三种经济制度三种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对此有明确的区分 经济制度指人类社 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也称社会经济结构 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 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制度 方 式 方法的总和 如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 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 经济制度 和经济体制经常通用 如萨缪尔森 经济学 中称市场经济为经济制度 在我国强调二者的不 同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中可以有这种体制而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1 计划经济 生产资料国家所有 靠计划当局的指令性计划解决基本经济问题 分别说明三种情况 计划当局象管理一个大公司那样管理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 计划 经济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 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但在生产力越来 越发达以后 管理就会出现困难 漏洞也越来越多 计划经济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了 2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摘自萨缪尔森 经济学 市场经济体制下三个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厂商生产什么产品 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 票 也就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如消费者喜欢史泰龙的动作片 好来坞就要不停地的拍摄 类似的动作片 如何生产 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在市场竞争中 生产成本低 效 率高的生产方法必然取代成本高的生产方法 如日本的纺织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在 10 美圆以 上 中国的纺织工人每月只有几百上千元人民币 在日本 纺织业应少雇工人 实行资本技 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而中国则适宜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这样才能实现成本最低 为谁 生产 是分配问题 市场经济中 分配的原则是按要素分配 与按劳分配不同 市场经济的运转是靠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实现的 与计划经济不同 但市场经济也不是万 能的 市场机制也存在着缺陷 也存在 市场失灵 的现象 在最后一章我们会专门学习这 个问题 纯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各有其利弊 所以现实中的经济制度大都是一种混合的经济 制度 3 混合经济 既带有市场成分又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经济问题的解决既依赖于市场价格机制 又有 政府的调控和管制 如对于垄断行为 政府就要干预 如美国和中国都是混合经济制度 只不 过美国的市场成分多一些 中国的计划成分多一些 5 5 经济思维方式 经济活动准则 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思维方式 经济活动准则 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1 机会成本 广义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东西称为机会成本 书例 P3 页 实现机会成本最小 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之一 2 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点的曲 线 书 P4 页 6 6 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利用 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 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 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 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1 1 1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FullFullFull EmploymentEmploymentEmployment 问题 问题 问题 2 2 2 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 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 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 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 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 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问题 问题 问题 3 3 3 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通货通货通货 膨胀膨胀膨胀 紧缩紧缩紧缩 InflationInflationInflation DeflationDeflationDeflation 问题 问题 问题 7 7 效率与最优化 效率与最优化 要想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 在生产时必须做到有效率 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 坏的前提下 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 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是 有效率的 称帕累托效率 2 西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 4 4 4 个主要阶段个主要阶段个主要阶段 1 1 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重商主义 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1515 15 世纪世纪世纪 171717 世纪中期世纪中期世纪中期 2 2 2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 经济学的形成时期经济学的形成时期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171717 世纪中期世纪中期世纪中期 191919 世纪世纪世纪 707070 年代年代年代 亚当 斯密 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当 斯密 Smith Adam 1723 1790 英国伦理学家 经 济学家 集重农学派和重商主义理论之大成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主要著 作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又名 国富论 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 经 济人 即人的利已本性 继承了英法古典经济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的传统 同时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致富源泉的错误观点 也摆脱了 只有农业才 创造财富 的重农主义的片面看法 他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并据此提出了 利润和地租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主张自由放任 其 看不见 的手 的著名论断至今仍是经济学家们热烈争论的话题之一 美国的唐斯博士列举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 16 部巨著中 其中有 3 部经济学著作 国富论 亚当 斯密 1776 年发表 他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回忆 1776 年还发生了什么大事 美国 独立宣言 发表的那一年 二者在同一年并非巧合 西方 经济学是为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的 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而诞生的 我国当时是 清朝兴旺时期 斯密在 国富论 中谈到过中国 他当时认为 中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经济 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已经不可能再往高处走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计是非常准确的 人口论 马尔萨斯 1798 年发表 只有短短的 5 万多字 在这部书中 马尔萨斯认 为地球人口的增长是几何增长 即以指数方式增长 而生产和生活资料则是代数增长 若干 年后 地球将人满为患 此书一发表 立即引起恐慌 引起了人们对此书的痛斥 但一旦出 现人口危机 人们又大加赞赏 中国也有个 马尔萨斯 叫马寅初 文革时任北大校长 他 回浙江老家考察后 怀着焦虑的心情提出了他的 新人口论 希望提高人口质量 控制人 口数量 否则 中国的人口问题将遗患子孙 当时中国向苏联学习 鼓励生育 人多力量 大 人定胜天等一些唯心主义思想的指导 使中国失去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期 当时康 生说马寅初是中国的马尔萨斯 就被打倒了 现在我们都是受害者 资本论 大家都很熟悉 不再多讲 以前我们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奉若神明 实际 上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只是一种普通的经济理论 也有它的 时代局限性 所以不管是什么理论或是什么人 都不能神话 否则就有愚民的嫌疑了 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 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 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 国富论国富论国富论 出版出版出版 3 3 3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191919 世纪世纪世纪 707070 年代年代年代 202020 世纪世纪世纪 303030 年代年代年代 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边际革命 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边际革命 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边际革命 边际边际边际 marginalmarginalmarginal 4 4 4 当代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当代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1 1 1 凯恩斯革命时期凯恩斯革命时期凯恩斯革命时期 202020 世纪世纪世纪 303030 年代年代年代 505050 年代年代年代 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 Keynes John Maynard 1883 1946 现代最有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多次担任 英国政府要职 曾任英财政部高级官员 主要著作为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针对资本 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 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三大基本心理 规律 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即容易 流动的资产为人们所偏好因而喜欢以现金形式保存一部分资产 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提出了 投资 乘数 理论 认为如果投资支出或政府支出有一定增加 必定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增 加 据此 凯恩斯强调实行国家宏观调控 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府刺激消费 投资和提高 资本边际效率 扩大商品与资本输出政策 加之福利政策等 以调节国内阶级利益矛盾 熨平周期性经济波动 促进资本主义持续稳定发展 由凯恩斯开始 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 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而宏观经济学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 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 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 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 定问题 2 2 2 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202020 世纪世纪世纪 505050 606060 年代年代年代 经济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 3 3 3 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2020 世纪世纪世纪 707070 年代以后年代以后年代以后 经济学史上的第五次革命 货币主义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五次革命 货币主义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五次革命 货币主义革命 经济学史上的第六次革命 理性预期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六次革命 理性预期革命经济学史上的第六次革命 理性预期革命 3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微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 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核心问题 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1 1 1 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是是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 居民与厂商居民与厂商居民与厂商 HouseholdsHouseholdsHouseholds FirmFirmFirm BusinessesBusinessesBusinesses 的经 的经 的经 济行为 济行为 济行为 2 2 2 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是资源配置 是资源配置 3 3 3 中心理论中心理论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是价格理论 是价格理论 价格是一只价格是一只价格是一只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 4 4 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是个量分析 是个量分析 2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基本假定基本假定 1 1 1 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市场出清 ClearingClearingClearing MarketMarketMarket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使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迅速到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使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迅速到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使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迅速到 平衡 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平衡 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平衡 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 费 费 费 2 2 2 完全理性完全理性完全理性 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 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 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 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 现最优化现最优化现最优化 的前提 的前提 的前提 经济行为是理性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人都是自私的 他首先要考虑 自己的经济利益 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 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 选择一个花费最少 获 利最多的方案 这样的人就是 经济人 有理性的经济行为 理性的行为也可以表述为 产生最优化的行为 一个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组织结构 分析它们的理性经济行为 1 消费者 花一定的收入进行消费 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 即效用最大化 2 生产者 利润最大化 3 政府 对既定目标寻求最优化决策 如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要寻求如何以最少 的投入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最大的保障 如何做到公平等等 问题 某位华侨捐资兴建一所学校 是否符合 经济人 假设 这种行为也是合乎理性 的 因为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 不仅包括物质利益 同样也有精神利益 他捐资兴建学 校 虽然未获经济利益 但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也是合乎理性的 理性行为的含义可以延伸 为 人在经济生活中不会做与己无利 更准确地说是无益 的事 3 3 3 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完全信息 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 迅速 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 迅速 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 迅速 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假设从事 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各种信息都充分了解 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 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 欲购商品的价格 性能 使用后自己的满足程度等等 这两个假设在现实中并非完全符合实际 能不能说假设就没有意义呢 并非如此 经济分 析做出假定 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因素中 抽出主要的 基本的因素 在此基 础上 可以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假设是理论形成的前提和条件 但假设在大体 上不违反实际 3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如图所示 图中的左 右两个方框各表示公众 消费者 和企业 厂商 单个消费者 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 又分别以生产要 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图中的上 下两个椭圆各表 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图中的实线 虚线各表示需求关系和供给关系 消费者和厂商 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消费者的经济 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 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 土地等 以取得收入 然后 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 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 厂商的经济行为 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所需的生产要素 如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 租用一定数量的土 地等 以进行生产 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 二 二 二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 1 1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 1 1 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是整个经济 是整个经济 2 2 2 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是资源利用 是资源利用 3 3 3 中心理论中心理论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是国民收入理论 是国民收入理论 4 4 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是总量分析 是总量分析 2 2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1 1 1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主张 政府应该而且能够调控一国经济 4 4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略讲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略讲 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与与与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NormativeNormativeNormative Economics EconomicsEconomics PositivePositivePositive Economics EconomicsEconomics 实证分析方法与工具实证分析方法与工具实证分析方法与工具 经济模型经济模型经济模型 1 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试图超脱 排除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试图超脱 排除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试图超脱 排除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 律 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律 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律 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实证经济学要回答实证经济学要回答实证经济学要回答 是什么 是什么是什么 thethethe waywayway thingsthingsthings areareare whatwhatwhat is is is 的问题 的问题 的问题 2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以一定的以一定的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为基础 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为基础 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树立经济标准的前提 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树立经济标准的前提 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树立经济标准的前提 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 标准 标准 标准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规范经济学要回答规范经济学要回答 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whatwhatwhat oughtoughtought to toto bebebe 的问题 它往往涉及到社会意义 的问题 它往往涉及到社会意义 的问题 它往往涉及到社会意义 3 3 3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 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构架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构架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构架 经济模型的形式 经济模型的形式 经济模型的形式 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文字语言形式 形式 形式 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形式 形式 形式 数学方程 数学方程数学方程形式 形式 形式 4 4 4 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和参数 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和参数 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和参数 1 内生变量内生变量内生变量 在经济模型中 模型 内部 所要决定 数值 的变量在经济模型中 模型 内部 所要决定 数值 的变量在经济模型中 模型 内部 所要决定 数值 的变量 2 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外生变量 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 条件条件条件 3 模型模型模型 参数 参数 参数 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 理论的形成理论的形成理论的形成 理论的表述方式理论的表述方式理论的表述方式 1 1 1 叙述法叙述法叙述法 口述法口述法口述法 2 2 2 列表法列表法列表法 算术表示法算术表示法算术表示法 3 3 3 图形法图形法图形法 几何表示法几何表示法几何表示法 4 4 4 模型法模型法模型法 代数表示法代数表示法代数表示法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 1 1 静态模型静态模型静态模型 全部变量没有时间先后上的差别 所有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 全部变量没有时间先后上的差别 所有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 全部变量没有时间先后上的差别 所有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 2 2 2 动态模型动态模型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 动态模型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 动态模型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 顺序 时序顺序 时序顺序 时序 研究不 研究不 研究不 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考虑模型中的变量所属的时间 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考虑模型中的变量所属的时间 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考虑模型中的变量所属的时间 静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相联系 它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方法 静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相联系 它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方法 静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相联系 它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方法 目的目的目的 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 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 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 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 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 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均衡状均衡状 态的特征态的特征态的特征 动态分析与动态模型相联系 动态分析与动态模型相联系 动态分析与动态模型相联系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时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时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时 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目的目的目的 考察在时间变化 考察在时间变化 考察在时间变化 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比较静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相联系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 以及分析 比比较静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相联系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 以及分析 比比较静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相联系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 以及分析 比 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方法 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方法 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方法 目的目的目的 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 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 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且比较分析新旧均衡状态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且比较分析新旧均衡状态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且比较分析新旧均衡状态 学西方经济学的三个理由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我的体会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 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 有许多经济问题会使引起你的好奇 心 为什么市中心的房价高 航空公司往返机票低 为什么明星得到的报酬高 为什么有时通 定义 假设定义 假设定义 假设定义 假设 假假假假 说说说说 预预预预 测测测测 验验验验 证证证证 理理理理 论论论论 放弃假放弃假放弃假放弃假 说说说说 修改假修改假修改假修改假 说说说说 货膨胀 有时通货紧缩 为什么现在工人下岗失业的多 这些问题恰恰是经济学课程可 以帮助你回答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 经济学将使你精明地参与经济 在你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许多经济抉择 是升学还是就业 多少收入用于支出 多少用于储蓄 多少用于投资 你是一个公司老板你 要决定对你的产品收取多高的价格 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 但它将给你一些有助于 你努力致富的手段 第三个原因是 它将使你更加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 WTO 为什么我们要实行再就业政策等 这些问题不仅是北京中南海决策者 们的事 也是我们老百姓牵挂的事 因此 经济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无论以后 你阅读报纸 管理企业 政府机关或者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你都会为你学习过经济学 而感到欣慰 第二章第二章 供求理论供求理论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明确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及其内容 掌握弹性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类型 并据此分析解决问题 总揽西 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阐明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 重点介绍需求 供给的概念 影响因素 需求与供给的函数和图像 以及 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 最终运用供求原理研究市场均衡 熟练掌握需求弹性 供给弹性的含义及相关计 算 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和难点 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 需求价格弹性为教学重点 各种弹性的计算以及运用供求原理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是难点 1 需求 需求 1 需求的概念 需求的概念 需求需求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是指消费者是指消费者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 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商品数量的商品数量的商品数量的商品数量 分析 分析 根据定义 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缺少这两个条件中 任何一个都不能算作需求 而只是潜在需求 2 影响需求的 影响需求的因素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该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它们各自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影 响如下 商品的自身价格 P 一般说来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 相反 价格越 低 需求量就会越大 消费者的收入 I 对于多数正常商品来说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 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 量 相反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 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品价格Px 替代品价格 Py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 而和它相关的其 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互补品和替代品替代品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 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相反 价格降低 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例如 当照相机的价格不变而胶卷的 价格上升时 胶卷的需求量会减少 照相机的需求量也会因此而减少 当一种商品的 价格提高 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 价格降低 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 少 例如 当猪肉的价格不变而鸡蛋的价格上升时 鸡蛋的需求量会减少 鸡蛋的替 代品如猪肉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消费者的偏好 F 由于广告宣传 新产品出现等原因 消费者的偏好可能 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商品的需求量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 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 偏好程度减弱 需求量就会减少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Pe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 升时 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 会下降时 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的函数 即 为简化分析 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看成是该商品的价格的 函数 即 其中 Qd表示商品的需求量 3 3 需求的表达需求的表达 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商品的需求表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 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例 例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 元 公斤 市场需求量 吨 1 110 2 90 3 77 5 4 67 5 5 62 5 6 60 当价格为 1 元 公斤时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 110 吨 当价格为 2 元 公斤时 商品的 市场需求量为 90 吨 依次类推 当价格涨到 6 元 公斤时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降至 60 吨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图所示 横轴 OQ 表示商品的数量 纵轴 OP 表示商 品的价格 曲线 D 表示需求曲线 注意 注意 与数学上习惯相反 在微观经济学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时 通常以纵 轴表示自变量 P 以横轴表示因变量 Q 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 也可以是曲线型的 当需求函数为一元一次线性函数时 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 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 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 线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为常数 且 0 以需求函数为基础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由 需求法则来加以说明 需求法则需求法则即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 反方向变动的规律 4 4 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 的上升而减少 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注意 需求定理的假设条件 如何理解 讨论 讨论 需求定理的例外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法则的例外例外情况包括 第一 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而得名的 吉芬商品 在特定条件下当价 格下跌时 需求量会减少 而价格上涨时 需求量反而增加 第二 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 如珠 宝 文物 名画 名车等 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价格越高 越显示拥 有者的地位 需求量也越大 反之 当价格下跌 不能再显示拥有者的地位时 需求量反而下降 第三 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 需求量按正常情况变动 大幅度升降时 人们会因不同的预 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引起需求量的不规则变化 如证券 黄金市场常有这种情况 其需求曲线可 能表现为其他不规则形状 5 5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 的 而且 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 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如图所示 随着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b 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到 a 点 又从 a 点运动到 c 点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表示整 个需求情况的变化 2 供给理论供给理论 1 供给 供给 SUPPLY 函数 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商品的数量 分析 分析 根据定义 供给是指既有提供出售愿望又有提供出售能力的有效供给 缺 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算作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 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它们各 自对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影响如下 商品的自身价格 P 一般说来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供给量就越大 相反 商品的价 格越低 供给量就越小 生产的成本 C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成本增加会减少利润 从而使商品 的供给量减少 相反 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 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生产的技术水平 T 在一般情况下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会增加利润 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相反 生产技术水平降低 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品价格 Px 替代品价格 Py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 而 和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这种商品本身的供给量也会发生变化 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互补品和替代品替代品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 其互补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 相反 价格降低 其互补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 例如 当 VCD 机的价格不变而 VCD 碟的价格上升时 VCD 机的供给量就会随 VCD 碟的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一种商 品的价格提高 其替代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 相反 价格降低 其替代品的供给量就 会增加 例如 当玉米的价格不变而小麦的价格上升时 小麦的耕种面积就会增加 而玉米的耕种面积就会随之减少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Pe 当生产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 就会在 制定生产计划时增加对该商品的供给量 当生产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 就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减少对该商品的供给量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 即 为简化分析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 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仅看成是该商品价格 的函数 即 其中 Qs表示商品的供给量 2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商品的供给表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 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例 例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 元 公斤 市场供给量 吨 1 10 2 53 3 77 5 4 100 5 115 6 122 5 当价格为 1 元 公斤时 商品的市场供给量只有 10 吨 当价格为 2 元 公斤时 商品的 市场供给量为 53 吨 依次类推 当价格涨到 6 元 公斤时 商品的市场供给量增加到 122 5 吨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图所示 横轴 OQ 表示商品 的数量 纵轴 OP 表示商品的价格 曲线 S 表示供给曲线 如同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 也可以是曲线型的 当供给函数为一元一 次线性函数时 相应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 当供给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 相应的供 给曲线是一条曲线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为常数 且 0 建立在供给函数基础上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二 者之间的关系 由供给法则来加以说明 供给法则供给法则即假定其他影响供给因素不变的条 件下 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4 4 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即供给量随着 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注意 供给定理的假设条件 讨论 供给定理的例外 供给法则的例外例外情况有 第一 劳动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如果继续增加 则劳动的供给量 不仅不会增加 反而会减少 第二 某些特殊商品 如土地 文物等 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 其供 给量是固定的 无论价格如何上升 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 5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 因素是不相同的 而且 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 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 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如图所示 随着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b 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到 a 点 又从 a 点运动到 c 点 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 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表示整 个供给情况的变化 3 3 市场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 一 一 均衡均衡 EquilibriumEquilibrium 均衡均衡 在经济学中 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 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相在经济学中 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 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相在经济学中 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 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相在经济学中 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 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相 对静止 不再变动的状态 对静止 不再变动的状态 对静止 不再变动的状态 对静止 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 均衡 均衡 均衡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局部均衡局部均衡局部均衡 PartialPartialPartial 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 态进行分析 态进行分析 态进行分析 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一般均衡一般均衡一般均衡 GeneralGeneralGeneral 是就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是就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是就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是就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 行分析 强调市场之间的影响 行分析 强调市场之间的影响 行分析 强调市场之间的影响 行分析 强调市场之间的影响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从几何上 一种商品 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 即均衡点均衡点 上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即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如图所示 市场需求曲线 D 和市场供给曲线 S 相交于 E 点 E 点即均衡点 在均衡点 E 均衡价格为 均衡数 量为 除了几何图形外 均衡价格决定模型还可以被表示为三个联立的方程 其中 均为常数 且均 0 例 例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 元 公斤 市场需求量 吨 市场供给量 吨 1 110 10 2 90 53 3 77 5 77 5 4 67 5 100 5 62 5 115 6 60122 5 可见 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3 元 公斤 均衡数量为 77 5 吨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 因 而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动 一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技术领域求职者必 备:不同行业的消防面试题库
- 网上药品销售面试热点问题及答案
-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面试题库:快速应对面试
- 大兴七中教育招聘面试题解析
- IT行业华电面试必 备题库
- 乡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试题库
- 三农电商行业招聘面试技巧及题库分享
- 学校反恐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学前教育微课件
- 如何提升数据感知力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2024年自投光伏安装合同范本
- F450装机教程课件
- 眼科青光眼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课件
- 健康饮食 科学防癌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 陕西延长石油靖边煤业有限公司海测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3年3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解析版)
- 塔式起重机群塔安全作业施工方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