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主题2 近代化的进步复习习题1.doc_第1页
中考历史 主题2 近代化的进步复习习题1.doc_第2页
中考历史 主题2 近代化的进步复习习题1.doc_第3页
中考历史 主题2 近代化的进步复习习题1.doc_第4页
中考历史 主题2 近代化的进步复习习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2近代化的起步安徽近7年真题汇编1. 2016安徽13(3)题1分(节选)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3)_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 2016安徽14(2)题2分(节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改正:3. 2015安徽16(2)题4分(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 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2)洋务派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答出两个即可,2分)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2分) 4. 2014安徽15(1)(2)(3)题7分(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少数人觉悟”指什么具体事件?(1分)材料二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昏昏睡去”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的?(4分)5.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材料二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2)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6. (节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奋斗。材料一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1)材料一中“孙先生”指的是谁?(2分)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7. (节选)历史小板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究新知识的一种好形式。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历史小板报第一篇走向开放从19世纪40年代的被迫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主动敞开“心扉”,再到如今世博会的海纳百川,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史论结合分析探究史实求证请在空格上填写正确内容。(3分)(2)江南制造总局是_运动的产物。(3)新青年高举的两面旗帜是_和_。2017备考猜押1. (2016株洲)“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2. (2016重庆B卷)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3. (2017原创)2016年11月12日为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面向全球中华传统诗词爱好者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优秀中华诗词征集活动”于6月9日在广东中山市启动。下列诗词最适合本次活动的是()A.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B.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C.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 “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4. (2016包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A. 走向共和 B. 军阀割据C. 君主立宪 D. 国家统一5. (2016徐州)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是上海()A. 是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6. (2016重庆A 卷)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 提供人性,反对神学C. 提供民主,反对专制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 (2016模拟)某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中国梦”的历史图片展,他们找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你如果给这些图片拟定一个小的主题,最合适的应该是()A. 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B. 抗战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C.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D. 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8. (2016盐城)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历史千年网材料三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杨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兴办的实业名称。(1分)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1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2分)9. (2016荆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2分)(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分)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1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1分)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2分)10答案1. (3)辛亥。(1分)2. (2)【】;(1分)“民用”改为“军用”。(1分)3(2)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官)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大冶铁矿、江西萍乡煤矿、天津电报(总)局等。(2分,任答两个即可)原因: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客观上却促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分,意思相近即可)4(1)洋务运动。(1分)(2)没有及时变革,妄自尊大,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分)(3)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等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陈独秀等发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4分)5(1)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4分)(2)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等;(4分)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2分)6(1)孙中山;(2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7(2)洋务。(1分)(3)民主;(1分)科学。(1分)2017备考猜押1. D2. B【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由题干关键信息“变旧法”“破除旧习,更新大政”可知材料中主张变法,改变原有的政治制度,再由材料中阐述日本明治维新,发动侵华战争,侵占琉球,可知此人主张的提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据此判断此人是维新派代表,B项符合题意。3. D【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些功绩在题目给出的四句诗词中只有D项“三民主义、终结帝制、缔造共和”有体现。4. A5. 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故选C。6. C7. 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化的起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其学习西方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以抵制西方的侵略。8. (1)“自强”“求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