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心得体会_第1页
一线教师心得体会_第2页
一线教师心得体会_第3页
一线教师心得体会_第4页
一线教师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一线教师心得体会读一线教师有感终于盼来了 2016 年,新的一年新的开端,除了享受春节寒假的暖暖亲情和美味佳肴外, 一线教师这本书更是给我带来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我从小爱看书,每一本书都爱不释手,甚至于有了一本好书都舍不得看, 一线教师这本书我是晚上临睡前看的,本打算按计划分期看,结果一打开就爱不释手,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上半部分,尤其是书的序言部分,就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一样,首先是色吸引了我,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共鸣,是啊,一线教师除了耕耘、忙碌,更多的是每日里大量付出,却 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包括朋友亲人,他们常常以为教师就是备备课,上上课,批批作业,还可以享受好多节假日,我们听了只能苦笑,心里的累作为局外人谁又能懂呢?关建刚老师两年来,用 30 万字记录了自己究竟在忙什么。30 万字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本书道出了一线教师共同的心声。读了管建刚老师的这本书,了解了他平时的点点滴滴,让我感觉到如果是上战场打仗,那么这本书就是枪和子弹,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终于有了云开雾散的感觉,让我最佩服的是他说不做只会教书的教书匠,要做教书育人2 / 9的老师!只要你心里想着塑造真正的人,而不只是知识和考试,你就会发现,育人的机会那么多,育人的故事也会那么多。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被管老师的真挚的情感所“俘获” ,40 个真挚的童心啊!这需要多么真挚的感情,管老师亲切、没架子,幽默、诚恳、有一定的说服力,这才是孩子们内心真正喜欢的老师,我记得张建斌校长说过,一个特别严厉的老师,班级管理也非常严格,孩子们会一动不动,纪律第一,但是这么威严的老师,学生表面是服从,内心不一定会佩服这样的老师。孩子们需要管老师这样亲切、没架子,主要是老师的那份真感情,没有带任何附带条件。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童年能遇到自己打心眼里喜欢的恩师,那这个孩子无疑童年的是幸福无比的。管老师的“作业合同”让我眼前一亮,多么智慧的老师,多么幸运的孩子们啊!我决心下学期也组建作业竞赛小组,组长自由选择组员,交齐作业的小组 100 分,小组缺一本扣 10 分,每月评出冠军、亚军、季军,发奖品鼓励,我心里有些小激动,仿佛看到了每个小组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奋进局面。管老师的“我为班级做点事”和“每位同学写一个优点”等等好多典型事例,给了我心灵的震撼。教学既是一种教和学,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需要一些手段,这些在管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管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我相信所有3 / 9的一线教师看了这本书以后也会像管老师一样除了教书,主要的还是育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有了这样越来越多的管老师这样优秀的一线教师我坚信中华之灿烂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辉煌!四年级 张艳芳同为一线教师读一线教师有感钟慧这是触动我灵魂的一本书!这是时刻鞭策我的一本书!这是让同为一线教师的我感到惭愧的一本书!不只是我,我相信每一个一线教师,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共鸣。每个一线教师,无日不做着大量的琐碎事,它吞噬着一线教师鲜活的生命。它最不该视而不见,事实上它却最被视而不见。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见我忙忙碌碌很不解:你们教师,一周才几节课,有啥好忙的?管老师的一句话,道出我心中真谛:“一线教师,不只是时间上的忙碌,一线教师更有心头的忙碌、精神的马不停蹄。是呀,殊不知,即使老师下班回家后还会担心孩子安全到家没有,过马路有没有注意交通安全,是不是在路上又贪玩呢?除此之外,教师回家后还要认真的准备好明天的课,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的启蒙阶段如此重要,他上课时看着你的眼神如此信任,中间没有任何4 / 9的杂质。想到会误人子弟,就不敢掉以轻心。扪心自问,不仔细准备又怎能对得起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呢?另一方面,有时候会反思,自己是不是今天批评孩子注意方式方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心灵。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的错误歇斯底里,但是孩子总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包容我们,不管昨天老师怎样的雷霆大怒,第二天总是用甜甜的笑脸迎接我们。因此老师真的大部分时候除了时间上的忙碌更是心灵的叩问与折磨。在一线作业学中,我明白:大凡是后困生,都是作业不及时完成,拖拉不止的学生,今天的作业明天交,明天的作业后天交,后天的作业脑子里挂不住了,他们趁此溜作业。如果一个班级,要是每天的作业都算清楚,每个同学该交的都交了,该订正的都订正了,这个班的学习风肯定好,考试成绩肯定不会差。看完这段话真想对管建刚老师深深地鞠个躬。当了两年半的老师对这段话深有体会。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班的那几个学困生是每天都讨债一样催交作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后就只剩下不及格。如果能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让自己感到自责和内疚。学习要有一股劲儿。自愿的,最好;不愿的,得“逼”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文章说,人生大都是“逼”出来的,父母“逼”老师“逼” ,环境“逼” ,对手“逼”.人,都有惰性,能松一下就松一下;很多人就是缺5 / 9少一个“逼”字,一事无成。逼学生养成“当日作业,当日完成”的习惯,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逼着刷牙,等刷牙的习惯养成了,不刷,反而不习惯呢?一线纪律学告诉我们,抓纪律,要将平时点滴抓在手里。看一个学校的常规管理好不好,只要你留心一下,学生从教室到专用教室、从教室到食堂的整队,以及路上的行走队列。一个班级常规管理好不好,也只要留心这里。根据平时带班的经验,整齐的队伍,有序的秩序,是对一个班班风以及老师班级管理的一种折射,它是一面小小的镜子,可以反映很多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良好的纪律是学习重要的前提。预备铃:从有用到无用管老师说:“哪个班做到了预备铃进入半安静状态,这个班必定很有纪律性和战斗力。抓好了“预备铃” ,课堂纪律就有了好保障,教学质量也有了好保障。上课铃声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上课铃声往往响了很久了,孩子们在教室里仍然大喊大叫,大吵大闹。完全没有铃声的意识和安静的概念。虽然有时候也是抓典型树规范,但是效果不明显。于是向管老师偷偷的学了一招:课前五分钟,我公布“每日简评”主题:从预备铃到老师进教室,我在干什么?让孩子们在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6 / 9仔细观察其他孩子在干什么,其实有些话有些现象,从老师口里面说出来和从孩子口中说出来效果是真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孩子渴望从同伴中获取认可和表扬。同样的批评,同伴的话会更有说服力,因为他是现场的目击者,他的话是最有力的证据。另外再把预备铃的安静程度作为小组考核的考核项目,使个人的行为放在集体的目光中去监督和更有力量,因为大部分的孩子会为集体荣誉感而约束自己。这个政策在慢慢的实践当中,班级的情况也在慢慢地有所好转。 一线“个案学”一线教师的 80%的,烦乱,也来自于那 20%的学生。把那 20%的学生搞定,也就将 80%的烦扰事给解决了。我提倡从 20%里找出一半的学生来做“个案”研究,这不是烦中添乱,乱中添烦,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说过一句很真诚、也很管用的话,大意是,你想从单调乏味中作出乐趣,你就应当走上幸福研究之路。面对调皮不听话的学生,我们往往缺乏爱的能力。我们经常以最歇斯底里,甚至有点霸道的方式去解决不同个案学生的问题。如果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那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一刻他不会犯错,但下一刻也会出现反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平时多观察孩子,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然后研究总结。比如我们班的小佑佑同学,平时的特点是喜欢打架,7 / 9而且每次打完架还要拖别人下水,只要自己参与的打架事件都会把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经过多次的了解,原来他爸爸中年得子才生下他,又是个男孩子,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氛围中,从小姐姐就什么事情都让着他,以至于他养成这种飞扬跋扈的性格。而且平时做错了事情,爷爷爸爸总是一笑了之,这让这孩子总是变本加厉。因此他在学校经常不团结同学。了解到这种情况,每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我总是让老师和他家里一起来共同教育孩子。家长看到,听到孩子的控诉,都不好意思再纵容孩子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了。同为一线教师,看完这本书很有感触,特此纪念。学习一线教师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这个月,我们开展了一线教师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学习。通过学习,让我耳目一新。作为教师,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 ,对于培养我们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非常积极的现实的意义。下面我就这次的学习内容谈谈我的一些心得。首先,我觉得所谓的小课题其实是与大课题相对而言的,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小课题的特点是“小” 、8 / 9“近” 、 “实” 、 “真” 。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科实验习惯的研究” 、 “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 ;“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学科规律教学的研究” , “学困生转化研究” , “提高学生对错题进行自我诊断能力的研究” ;“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多一点实实在在的关注,比如“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 、 “习题教学研究”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其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 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还有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小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9 / 9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最后就是要把解决过程总结出来,并且应用与教学。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