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报告_第1页
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报告_第2页
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报告_第3页
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报告_第4页
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报告根据中共*市委关于印发*市市情民情大调研活动实施意见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市情民情大调研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部署,围绕推进*生物产业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市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市情民情大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民情大调研开展情况为确保调研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班子成员和科所负责人参加的*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市情民情大调研活动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的调研主题、范围、思路和方法,制定了*市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关于开展*市市情民情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 ,下发到 8 县区发展生物产业办和各职能科所,对全市发展生物产业系统市情民情大调研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派出调研组,于 2016 年 9 月 23 日-29 日深入到生物产业种植基地、生物产业企业和生物产业加工园区实地调研,走村入户,交心谈心,采取座谈交流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加工园区建设与种植基地建设结合、农民增收与企业发展结合,调查生物产业和生物企业发展状况,了解当前生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听取种植户、产业工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生物产2 / 15业加工园区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通过生物产业市情民情大调研,深化对市情民情认识,搞清了全市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明确发展重点,推动*特色优势生物产业跨越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二、全市生物产业情况(一)基本情况。生物产业是*的特色优势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突出“世界佤乡天下茶仓”的品牌定位,以建设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新、人文荟萃、经济循环的“大美*”为目标,做大绿色产业、壮大整体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截至 2016 年底,以橡胶、烟草、咖啡、畜牧、蔬果、生物药材、澳洲坚果、油茶、薯类、丝麻、木竹加工及浆纸、松脂、虫胶等全市优势生物产业原料基地面积达 1650 万亩,其中核桃 764 万亩、茶叶万亩、甘蔗 158 万3 / 15亩、橡胶 99 万亩、烤烟 42 万亩、澳洲坚果 41 万亩、咖啡27 万亩、竹子面积 150 万亩,果蔬、生物药材、木薯、蚕桑等其他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面积 200 万亩。生物产业产值277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亿元,工业产值亿元。主要优势生物产业产量、产值为:食糖产量 75万吨,产值 76 亿元。茶叶产量 万吨,产值 亿元。核桃产量万吨,产值亿元。橡胶产量万吨,产值 6 亿元。烤烟产量万吨,产值亿元。畜牧业产值 亿元,酒业产值亿元,木竹加工及浆纸产值亿元,林产化工产品产值 9 亿元,蔬菜产值 亿元,水果产值 亿元,生物药产值 亿元。全市有规模以上生物产品加工企业 42 家,5 户生物企业进入云南省民营企业百强。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 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9 户。年销售收入 10 亿元以上生物企业 2 户,年销售收入 1 亿元以上生物企业 10 户。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凤”牌、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勐库”牌、龙润茶业有限公司“龙润”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 “凤”牌滇红茶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凤庆滇红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7户生物企业的 41 件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7 户生物企业的 9 只产品被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生物产业农业产值达到 201亿元,较上年亿元增长 17%。工业产值达到 121 亿元,较上4 / 15年亿元增长 16%。销售收入达到 185 亿元,较上年亿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9 亿元,较上年亿元增长 2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 52 亿元,较上年亿元增长 16%。生物产业加工园区利税总额达到亿元,较上年亿元增长15%。(二)生物药材基地建设情况。生物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为 9400 多亿美元,预计 2016 年将接近11000 亿美元,生物医药快速增长,成为制药行业购并的战略性领域。新兴市场增长强劲,全球医药市场重新布局,未来药品主要市场向亚洲、非洲和拉美转移。2016 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值亿元,其中化学制药亿元,占 47%。中药制药亿元,占 28%。生物制药亿元,占 10%。医疗器械亿元,占9%。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新一轮医改方案实施,给医药产业及生物药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和难得发展机遇。*位于北回归线两侧,立体气候突出,有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温北温带多种气候类型,是动植物东西交汇、南北过渡、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被誉为生物优生地。药物资源丰富,全市有药用植物 3000 多种,已查明 448 种,其中 167 种曾被列为全国重点普查品种,药用矿物资源 5 种。有 23 种珍稀名贵药材,9 种药材5 / 15属地道药材。有 400 多种大宗常用天然药材,蕴藏量约亿千克。诃子产量居全国首位,最高年产量达 60 多万千克。具有发展生物药业得天独厚条件。2016 年底,全市生物药材种植面积 42 万亩,其中龙胆草 30 万亩、石斛 2000 亩、滇红花 5000 亩、金银花6000 亩,生物药业产值亿元。有 34 个国药生产许可药号,有 3 户药品生产企业,1 个中药前处理车间,有药材种植、初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 7 户,生物药业联合会 1 个,生物药材种植合作社 23 个。云县被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云南省“云药之乡” 。(三) “神十”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推进情况。*龙胆草种植面积 30 万亩,年产量 1 万吨,占全国产量 80%以上,产值 3 亿多元,是中国最大的龙胆草种植基地。龙胆草已成为*海拨 1800 米以上高寒山区群众经济收入重要来源,对建设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物药业发展,加快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6 年 4 月上旬,在市委主要领导争取下,中国载人航天基金会等有关方面同意将*龙胆草纳入国家航天工程育种项目。通过将龙胆草种子送入太空,利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作用,诱发基因突变,然后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龙胆草新品种,打造*龙胆草产业核心竞6 / 15争力,树*龙胆草品牌,提高龙胆草产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1、科学制定方案,精选种子送入太空。*市及时制定了*市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工作方案 ,全面安排部署龙胆航天育种工作。4 月中旬,在中国龙胆草最大生产县云县精选了龙胆草种子。4 月 30 日,*地产的紫花滇龙胆草和白花滇龙胆草种子各 50 克送到嘉峪关机场,交中国载人航天基金会带到酒泉航天基地。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5 克紫花滇龙胆草种子、4克白花滇龙胆草种子共 9 克种子被带入太空。6 月 26 日 8时 7 分,神舟 10 号在内蒙古草原预定区域顺利着陆。龙胆种子随飞船在太空飞行了 15 天,利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作用,诱发基因突变。6月 30 日在北京载人航天中心举行开仓取种仪式。为做好龙胆草航天育种工作,在永德县大山乡和崇岗乡选定了 1 万亩“神十”龙胆草航天育种基地,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市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领导小组,由永德康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市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为合作单位,计划对太空诱变材料进行 4 代以上连续定向筛选,直到性状相对稳定为止,选出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开展龙胆草化学成份及功能研究、有害生物治7 / 15理及清洁化生产研究、规范化栽培技术(GAP)研究和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制定规范化栽培技术技术规范、生产加工规程和产品标准,进行滇龙胆产品深度开发。整个项目计划到 2020 年完成。2、举行启动仪式,扩大宣传影响。7 月 12 日下午,由市委、市政府和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共同在昆明举行了*市“神十”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启动仪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少将、特级航天员杨利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张宝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物集团总工程师赵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工程育种首席科学家刘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工程育种研究室主任鹿金颖,省级相关部门和*主要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杨利伟在启动仪式上作讲话并向锁飞市长移交*市“神十”龙胆草籽种。杨利伟、朱有勇、张宝三、李小平、锁飞共同按下*市“神十”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启动水晶球。启动仪式上,我市向赵辉、刘敏、鹿金颖、杨崇仁、张颖群、金航等专家颁发了聘书,聘请为龙胆草航天育种顾问。市政府分别与永德县政府和云南省烟草公司*市公司签订了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建设责任书和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育苗责任书,永德康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云南农科院药用植物8 / 15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3、认真实施,稳步推进。按照*市“神十”滇龙胆航天育种工程育苗工作方案要求,采取”三区域两批次”育苗技术方案,2016 年 7 月 12 日8 月 29 日分别在临翔区博尚云南省烟草公司*公司华叶庄园、永德县崇岗乡永德康伟药业公司龙胆草育种基地、云南省农科院药物研究所昆明小哨试验基地进行育苗试验,并由农科院药物研究所对太空处理种子和对照种子进行活力测定。育苗方法试验用未进行太空处理的对照种子,设 6 个处理(赤霉素、生根粉、覆盖松毛、营养袋、漂浮育苗、板土) ,目的在于选择最佳育苗方法和搞清种子活力情况。根据龙胆草育苗方法试验和种子活力测定情况,制定了*市“神十”滇龙胆航天育种工程育苗技术方案 ,2016 年 9月 1-3 日分别云南省烟草公司*公司华叶庄园、云南省农科院药物研究所昆明小哨基地、永德康伟药业公司崇岗滇龙胆育苗基地完成播种,育苗育种工作稳步推进。(四)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工业园区已成为聚集生产要素,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打造龙头企业,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工业园区、凤庆县滇红生态产业园区、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生物资源开发加工区、镇康边境特色工业园区生物资源加工区已补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9 / 151、*工业园区。2016 年设立建设以来,*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平台构建、产业集群培育、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2016 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23 亿元。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规上(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9 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税收亿元。引进企业 20 户,注册资本金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入园户数累计达 101 户,注册资本金累计达亿元。初步形成电力、矿业、建材、林浆纸、生物制药、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加工、轻纺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等九大产业。呈现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在园区聚集、产业在园区升级和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园区产业集群雏形初步形成。发展目标为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核心区、滇西南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地和“*制造”品牌建设的引领者。重点打造“一区五基地” , “一区”即“总部经济聚集区” ,功能包括“对缅贸易企业总部基地、*市企业总部基地、*市专业市场集聚地、*市电子商务先行区和*市旅游产业规范化建设中心” 。 “五大产业基地”即“优质生物产品深加工基地、新材料产业研发基地、生物医药研发基地、绿色制造业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力争到 2016 年销售收入达到 100 亿元以10 / 15上,2020 年销售收入达到 500 亿元以上,成为滇西南最具实力的工业园区之一。2、凤庆滇红生态工业园区。凤庆县滇红生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按照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投资效益显著、现代化、园林化发展的要求,计划在园区聚集 100 户以上企业,其中 50 户左右生产加工企业,50 户左右科研、服务配套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 亿元以上,人口聚集 3 万人以上。把园区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红茶产业聚集区,生态滇红、品牌滇红、文化滇红集中展示园区,建成世界精品滇红茶产业基地、全球滇红茶交易中心和生态滇红旅游观光圣地。园区已入驻企业 46 户(其中制茶企业 15 户) ,其中 34 户企业已投产或运营。培育上规企业 4 户,累计完成投资 9 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万平方米。2016 年入驻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73670 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29000万元,利税总额 9360 万元,入园企业累计完成投资亿元。计划 2016 年培育上规企业 5 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12 亿元,加工产值 10 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税总额亿元,投资总额 15 亿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税亿元。3、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生物资源开发加工区。园区规划面积 25 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 45 户,其中11 / 15有生物产业企业 21 户,已投产运营企业 14 户,从业人员2737 人。2016 年基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税亿元,投资总额 10 亿元。主要发展特点为:一是重点企业快速发展。以酒、糖、茶等为主的生物产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松香加工为主的方源林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内可望培育上规,木材公司搬迁项目年底可建成投产,咖啡、核桃、龙胆草、木瓜等种植基地不断扩大,重点企业销售收入逐年增加;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亿的打叶复烤厂项目落地园区,迷迭香种植加工基地建设、凌丰咖啡庄园、年产 10000吨高品质牛肉加工厂等项目已完成预选址;三是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幸福片区绿色饲料有限公司纤维饲料加工厂今年 1 月建成试行投产,年加工能力 20 万吨。高端肉牛育肥精饲料厂计划今年 11 月将建成投产,年出栏 10000 头高端肉牛育肥场项目稳步推进。4、镇康边境特色工业园区生物资源加工区。围绕“统筹内外、互利共赢,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产业高新化、布局专业化” ,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实现跨境经济合作的要求,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培育和壮大边境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合作前景好、示范影响大、辐射带动强的边境特色工业园区。12 / 15生物资源加工区是镇康边境特色工业园区五个功能区之一,按照园区总体建设规划和示范基地要求建设,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三通一平。启动 4 条道路建设,计划投资 4 亿元。入园企业完成加工厂房建设 2 户,机械设备安装 1 户,纳入园区管理户正在选址 2 户,申报入园 2 户。示范基地主营业务收入 26816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6995 万元,基地利税总额 1266 万元、投资总额 3705 万元。三、主要存在问题(一)产业效益不够高,资源优势没有应有发挥。*处于澜沧江和怒江两水之间,位于横断山系南末端,属云岭山脉和怒山山脉的南延部分,境内山峦重叠,河谷纵横,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98%,最高海拔 3504 米,最低海拔 450 米,立体气候突出,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等多种不同气候类型。多元化的优越生态环境,使*成为动植物南北过渡、东西汇萃之地,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被著名气候学家吕烔先生誉为“生物优生地带” 。森林覆盖率%,是“植物王国” 、 “动物王国” 、 “金属王国” 、 “药物宝库”和“天然花园” 。有 1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亚洲象、黑冠长臂猿等 23 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动物。是生物产业建设的13 / 15宝地,但不同生物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够长,广度不够,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应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贡献亟待提高。(二)种植基地投入不足,集约化程度不高。除糖、烟等少数生物产业外,基地投入严重不足,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高,改善提高空间大。(三)龙头企业不够强,产业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生物产业企业规模化,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带动作用不够。(四)生物产业园区建设有待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园区功能不健全。园区用地制约项目落地。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存量不足,可利用土地少,不能满足园区长期建设发展需要。新上项目用地审批程序复杂,办理用地时间长。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不够,没有可供占补平衡调剂的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园区工业建设用地需要。入驻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五)市场开拓不足,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滞后。未来建立全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产地交易市场层次低,14 / 15供求脱节,市场方向不清,影响应有效益发挥。(六)品牌打造推广不足。茶、酒、糖、烟、果、畜产品已有不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