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走向战略进攻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948 年秋 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 冒风雪 忍饥寒 跋山涉水 日夜奔行 他还 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 据其行程路线判断 见下图 他参加了 A 挺进大别山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2 2 分 下列解放战争的事实 与毛泽东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诗句有关的是 A 挺进大别山 B 转战陕北 C 辽沈战役 D 渡江作战 3 2 分 周恩来曾说过 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 战争 文中省略部分 的内容应是 A 北伐 B 土地革命 第 2 页 共 12 页 C 抗日 D 人民解放 4 2 分 1949 年 北平日报 刊发了如下消息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 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 是一九四九 年二月一日 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 电灯亮起来了 街灯燃了一夜 该新闻报道 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5 2 分 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6 2 分 1947 年夏中共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 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 A 打倒列强 除军阀 B 战无不胜刘伯承 神机妙算邓小平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D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7 2 分 1949 年 4 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A 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 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 解放南京 国民党政权垮台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8 2 分 下列口号反映的时代背景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B 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 C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D 取消 二十一条 9 2 分 参加指挥辽沈和平津战役的解放军指挥员是 A 林彪 罗荣桓 B 刘伯承 邓小平 C 陈毅 粟裕 D 聂荣臻 谭震林 10 2 分 素帆百万飞如箭 乘风顷刻敌前现 碧水静无波 疏星夜转多 弹飞如急雨 难阻雄狮路 天 险说长江 功成夜未央 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 平津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淮海战役 11 2 分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 是和平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 民族的功臣 为和平解决各地 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傅作义作出贡献的是和平解放 A 徐州 B 沈阳 C 北平 D 南京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下列与 1949 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3 2 分 1949 年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穿过以 宣誓主权 宣告旧时代的结束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条约 渡江战役 B 马关条约 淮海战役 C 辛丑条约 平津战役 D 辛丑条约 辽沈战役 14 2 分 对坚守几个城市的孤军 先行 分割包围 之后采取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的战术 依次解 放被包围的城市 以上内容是对哪次战役战术特点的描述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5 2 分 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 关门打狗 认为这里的 门 是指 A 辽宁 B 沈阳 C 长春 D 锦州 16 2 分 1946 年 7 月到 1948 年 9 月 山东有 580 余万农民 冀中有 480 余方农民支援前线 准海战役中 第 5 页 共 12 页 华东解放区片组织出动民工 150 万人 担架 30 5 万副 大小车 88 万辆 牲畜 6300 头 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 力保障 以至陈毅司令员说 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 重要原因是 A 民众的大力支援 B 解放军作战勇敢 C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 党中央指挥正确 17 2 分 1948 年底 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 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 颐和 园等 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8 2 分 观察下列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船只筹粮挑子 543 万人30 5 万副88 万辆76 7 万头8500 只9 6 亿斤20 6 万副 A 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B 解放军装备落后 只能仰仗老百姓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19 2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 1935 年 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 6 页 共 12 页 B 1936 年 12 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 年 七七事变 爆发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 年 台儿庄战役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 A B B C C D D 20 2 分 1947 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略意义是 A 它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 它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C 它消灭了大量敌军 D 它严重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1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 国民党军队总人数接近 500 万 陆军主流部队的武器装备 一式的美国造 就 连士兵的鞋带 都是和美军一样 形成鲜明对照的 共产党号称有 120 多万军队 实际正规军只有 3 个师 其余 就是民兵武装 武器最好的主力部队装备也只是步枪 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手持大刀就上战场 材料二 清晨时分 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锦州城郊敲开了一户百姓的家门 开门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农家妇女 当听说部队需要一名带路的向导时 妇女说她可以带路 战士说前边很危险 需要个强壮的男人 妇女说 男人 们都去帮大军打仗了 村里再找不到其他人了 她把孩子交给家中老人 官兵们眼泪汪汪的不愿意 可村子里确 实没有什么人了 运输队又迷了路 这时候 妇女已经坐上了第一辆拉弹药的大车 运输队到达前沿后 官兵们 折了根柳树条让她拿着 这是解放军的规矩 凡是手里拿着柳树条的百姓 就证明他们已经帮助过部队了 后续 部队就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材料三 解放战争中双方作战实力不成比例 但是三年内 共产党迅速胜利 国民党节节败退 最重要的因素 是国民党的独裁违背历史规律 贪污腐败导致人心涣散 而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 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 7 页 共 12 页 以上材料出自 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抗日战争后 国共两党军队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材料二情景发生在哪一战役过程中 从这则材料中你能看出人民解放军与人民是怎样的关系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概括国民党迅速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 你认为解放战争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22 5 分 1921 年 7 月 一个伟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 辟地的大事 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 大革命失败后 为挽救革命 1927 年 8 月 1 日 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 担任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 的是谁 这次起义有何重要意义 3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请简述遵义会议的意义 4 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 把什么思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5 1948 年 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 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6 陈独秀的晚年是在江津度过的 现陈独秀故居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泽东也曾评价他说 关于陈独秀这个人 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 他是有过功劳的 请列举一项关于陈独秀的功劳 23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两次合作 两次分裂 时期时间 标志战线 影响原因 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 1924 19 27 1924 1 国民党 一大 的召开 革命 统一 战线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 争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 阀的统治 共同敌人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反 帝反封 第 8 页 共 12 页 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 1927 19 37 四 一二反革命 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 内战 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等叛变 共产党建立根据地 武装反抗国民党 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 1937 19 45 抗日 统一 战线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 1946 19 49 1946 6 撕毁 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 统治 祖国至今未能实 现统一 蒋介石实行独裁 发动内战 1 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 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3 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4 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 你有什么感悟 5 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24 5 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2 年 8 月 29 日 清政府的代表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了字 这是中国近代百年 屈辱的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的又一个新年的开始 更是历史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那个元旦 民国 取 代了 帝国 皇帝 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有关这个城市的记忆 永远无法被时间抹去 这一天 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 这一天 我们 会不约而同地忆起 74 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 12 月 13 日 我们在这里深深悼念着人类史上的不幸 材料四 定格的历史一页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4 月 23 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总统府 第 9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中所述的 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 指什么 该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签订的 2 材料二中 在那个元旦 民国 取代了 帝国 具体指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 3 材料三中 74 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 指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中南京居民和中国士兵被日军屠杀了多少 人 4 依据材料四 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4 月 23 日 是公元纪年的 哪一年 25 5 分 在解放战争结束多年以后 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对各自的失败和胜利分别作了总结 看了他们两 人的总结 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你认为人民解放军能够迅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PSS数据分析实战教程》课件
- 工厂安全施工方案规范
- 创新课程原型设计
- 《利率期货市场分析》课件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发动机基本件:飞轮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程序指令配电器项目建议书
- 江苏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天车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7737.4-2013同轴通信电缆第4部分:漏泄电缆分规范
- GB/T 17620-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硬梯
- 档案管理学(本科)(全)课件
- 学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急预案(三页)
- 领取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知情同意书
- 吉林市富源石材有限公司三佳子饰面花岗岩及周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2年上海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23∕T 440-1996 柞蚕生产技术规程
- 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精品医学课件
- 安徽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共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