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1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2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3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4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 衙门中吸食最多 如幕友 官亲 长随 书办 差役 嗜鸦片者十之八九 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这反映当时 A 白银大量外流 B 人民体质下降 C 政府吏治腐败 D 军队军纪涣散 2 2 分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 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 莫将成败 论英雄 诗中的 煮豆燃萁 是指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安庆保卫战失利 D 天京事变 3 2 分 20 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 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利 D 列强联合发动 4 2 分 下列关于第一 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 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 第 2 页 共 15 页 B C D 5 2 分 下列条款能印证图所示内容的是 抢夺贸易钥匙的日本人 赔款 2100 万银元 开放沙市 重庆 杭州 苏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B C D 6 2 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图片 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 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 3 页 共 15 页 C 洋务运动的开展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7 2 分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2 分 有同学在讨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过程时 文中引述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 既可以引述 相关的历史人物 又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A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B 严复 魏源 孙中山 胡适 C 梁启超 张之洞 鲁迅 孙中山 D 林则徐 谭嗣同 袁世凯 李大钊 9 2 分 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 是 表 1843 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 195 56 棉纱 13 385 56 斜纹布 14 925 56 A 割让香港岛 B 战后赔款 C 五口通商 第 4 页 共 15 页 D 协定关税 10 2 分 辛丑条约 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A 2100 万元 B 2 亿两 C 4 5 亿两 D 9 8 亿两 11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2 2 分 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 政府人物之真相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 之名 实际是 猿 袁 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 袁世凯独裁 D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13 2 分 下列影视作品 按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我的 1919 末代皇帝 建党伟业 鸦片战争 A B C D 14 2 分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 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 如果不进行一场 彻底的思想变革 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A 义和团运动兴起 B 辛亥革命兴起 C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国民大革命兴起 15 2 分 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共和制度 加强法制建设 B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C 防止清朝复辟 废除君主专制 D 结束动乱政局 加强中央集权 16 2 分 设计表格 归纳知识 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相关史实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 劫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 南京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6 页 共 15 页 A B C D 17 2 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说 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孙中 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 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 成立同盟会 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成立兴中会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B C D 18 2 分 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B 废除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 2 分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A 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 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 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 单枪匹马不能胜利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第 7 页 共 15 页 20 2 分 参加游行的有来自北平 13 所大专院校的大批学生 巨大的横幅上写着 誓死力争 还我青 岛 和 诛卖国贼曹汝霖 的字样 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21 2 分 2018 年是戊戌变法 120 周年 下列内容属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同点的是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改科举废八股 D 兴办新式学校 22 2 分 胡适在 1923 年的一封信中说 二十五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 三个新时代 一是 时务报 一是 新民丛报 一是 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 三个时代 是 A 辛亥革命 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23 2 分 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 上面铸有 警告同胞毋忘国耻 的文字 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第 8 页 共 15 页 A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序幕 B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宣告了国民革命的开始 24 2 分 九十四年前 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 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 他国 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 一场什么运动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维新变法运动 25 2 分 筹办夷务始末 咸丰朝 统计 最初五卷中 天朝 出现约 5 次 至光绪年间 天朝 一词几乎 不用了 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 大清国 中国 这说明 A 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 B 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C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 二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 共共 4 4 个小题 个小题 2626 和和 2727 小题各小题各 1313 分 分 2828 小题和小题和 2929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3 0 分 历史人物 历史建筑 历史地图均是历史的见证 根据要求 完成相关问题 第 9 页 共 15 页 林则徐洪秀全邓世昌康有为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第一组 历史人物第二组 历史建筑 1 从第 1 组任选两个历史人物 简述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 第 2 组的两座建筑的创办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他们的创建各自适应了什么形式的需要 3 从下边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可看出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 据图可以得出两场战争的哪些相同 点 27 13 0 分 某学校组织 湖湘名人故居游 研学旅行 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行程 一起去探究吧 研学目的地之一 双峰县荷叶镇 参观曾国藩故居 富厚堂 曾国藩 湖南湘乡人 今双峰县人 晚清重臣 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 下 洪秀全发动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 年 奉旨办湖南团练 创建湘军 1856 年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10 页 共 15 页 1861 年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 年 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研学目的地之二 韶山市 参观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 在纪念馆内 发现有如下几幅图 图 1 上海兴业路 76 号 图 2 井冈山会师 图 3 开国大典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哪些 作用 2 1921 年 28 岁的毛泽东在图 1 建筑物里参加了哪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 观察图 2 与毛洋东会师握手的领导人是谁 在井网山革命斗争中 毛泽东创造性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 条什么道路 4 在图 3 开国大典上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你如何理解 5 在湖湘大地上 还有许多名人故居 记载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如开眼看世界的魏源 再造民国 第一人蔡锷 辛亥革命先驱黄兴 人民公仆刘少奇 横刀立马的彭德怀等 得我们去研学 这些湖湘名人哪些优 秀品质值得学习 第 11 页 共 15 页 28 12 分 探寻复兴之路 铸造新的辉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 大开 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 孙中山认为 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接下来 最切实的举措 就是发展实业 改善民生 材料五 陈独秀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1910 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1902 年留学日本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中的 我 是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康有为的主张 4 材料四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 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了 5 根据材料五中人物的经历 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们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 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第 12 页 共 15 页 29 12 分 中国梦是历史的 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 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 人人手里拿若一面或两面白旗 上面写看 还我青岛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第二天 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六月三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 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 第三天 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 社会影响加大 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 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第一卷 材料二 民盟主席张澜说 我们的新制度 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 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 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地心情跨入 1979 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 1979 年元旦社论 请回答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 历史转折点 依据材料一 指出这一历史事 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 据材料二 请举例说明 1949 年中国是怎样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 3 材料三中 兴奋地心情 因何而起 此后 党和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