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4 铁、铜及其化合物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2、掌握Fe2、Fe3的相互转化,能鉴别溶液中的Fe2、Fe3。3、掌握Fe(OH)2、FeCl3的制备方法。4、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一、铁及其化合物1、铁的存在2、铁的性质(1)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有较强的还原性,发生化学反应时可生成2、3两种价态的化合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FeFeH2O(g)3Fe4H2O(g)Fe3O44H2Fe3、铁的氧化物的比较化学式FeOFe2O3Fe3O4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价态+2+31/3正2价,2/3正3价水溶性不溶不溶不溶与酸的反应FeO+2H+=Fe2+H2O遇氧化性酸生成Fe3+ 盐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与CO反应高温FexOy+yCO=xFe+yCO24、Fe2+ 和Fe3+ 的比较Fe2+Fe3+水合离子颜色浅绿色棕黄色氧化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水解性Fe2+ +2H2OFe(OH)2+2H+Fe3+ +3H2OFe(OH)3+3H+与碱的反应Fe2+ +2OH= Fe(OH)2 Fe3+ +3OH= Fe(OH)3 5、Fe(OH)2与Fe(OH)3的比较化学式Fe(OH)2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与盐酸反应Fe(OH)22H=Fe22H2OFe(OH)33H=Fe33H2O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制法可溶性亚铁盐与碱溶液反应Fe22OH=Fe(OH)2可溶性铁盐与碱溶液反应Fe33OH=Fe(OH)3二者的关系在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典型例题1】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AFe(OH)3 Fe2O3 BFe(OH)2 Fe2O3CFe(OH)2 Fe(OH)3 DFe(OH)2 Fe3O4【答案】B【解析】铁与稀硫酸生成FeSO4,再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在空气中加热Fe(OH)2,铁元素被氧化为3,最后所得红棕色残渣为Fe2O3。【点评】铁为变价金属,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其价态。与稀硫酸反应,为弱氧化剂,生成+2价铁,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亚铁,加热过程中氧化,最后脱水。【迁移训练1】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过量的Fe与Cl2加热时发生反应 Fe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Fe与过量的S加热时发生反应 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 B. C. D.【答案】D考点: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二、铜及其化合物1、单质铜(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2)化学性质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CuO2CO2H2O=Cu2(OH)2CO3(绿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CuSCu2S。与氧化性酸a与浓硫酸共热:Cu2H2SO4(浓)CuSO4SO22H2O;b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与盐溶液反应(写离子方程式)a与硝酸银溶液:Cu2Ag=2AgCu2;b与FeCl3溶液:Cu2Fe3=2Fe2Cu2。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名称氧化铜氧化亚铜颜色黑色砖红色与酸反应(H)CuO2H=Cu2H2OCu2O2H=Cu2CuH2O与H2反应CuOH2CuH2OCu2OH22CuH2O转化关系4CuO2Cu2OO23、氢氧化铜(1)物理性质: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2)化学性质及应用4、CuSO45H2O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典型例题2】【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则铜粉可以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物质是 ( )AFeCl2 BKNO3 CFeSO4 DHCl【答案】B【点评】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也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如硝酸等强氧化性物质,应熟练掌握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迁移训练2】【河北衡水中学2016届第二次月考】下表中,对陈述I、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铜绿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陈述I、有因果关系,A错误;B.铜表面不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所以铜器可以盛放浓硫酸,陈述I、无因果关系,B错误;C.硫酸铜能与氨水反应生成Cu(OH)2 ,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陈述I、无因果关系,C错误;D.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陈述I错误;铜盐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则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陈述正确,陈述I、无因果关系,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考点一:铁的变价及Fe2+、Fe3+的性质、检验1、 铁与硝酸反应一是明确哪种物质过量,二是根据两种物质的量分析讨论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HNO3过量:Fe4HNO3=Fe(NO3)3NO2H2O,Fe过量时:Fe2Fe(NO3)3=3Fe(NO3)2,两者相加得总方程式: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以用数轴表示:解题时需注意量的范围。即:,产物仅有Fe(NO3)3,HNO3可能有剩余;,产物仅有Fe(NO3)2,Fe可能有剩余; Cl F (2)酸 Fe3+3H2OFe(OH)3+3H+ (3) (4)2Fe3+SO2+2H2O 2Fe2+SO42- +4H+ (5) 3:1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点评】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熟记有关铁、铜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SO4深蓝色溶液Fe3与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Fe2与OH反应时沉淀颜色的特征变化等,抓住突破口进行推断。 【迁移训练6】A、B、C为为中学常见单质。通常状况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其水溶液是一种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X_。(2)在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个;反应说明D溶液中含有_离子。(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检验D的溶液中是否含有G阳离子的方法是_。(6)除去D溶液中混有的少量G的方法是_。【答案】(1)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科半年工作总结
- 肿瘤的种植性转移
- 全国高考志愿填报:全面分析与实操指导报告 (家长版)
- 风险概率精准评估
- 心力衰歇家庭护理方案
- 护理百日行动
- 淘宝售后培训
- 幼儿园教师蒙氏数学培训
- 门诊患者采血流程
- 血气胸的护理
- 九三学社申请入社人员简历表
- 7.2 理解父母学会感恩(高效教案)-【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高级护理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印刷采购服务整体供货实施方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通用课件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培训课件
- 《钢筋及焊接件》课件
- 山东大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等数学Ⅰ(下)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展示体验建筑设计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数字化测图》教学教案
- 美容外科注射美容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