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人教版备考人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515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9 厦门模拟 小历同学整理出 禁用鲜卑语 采用汉族官制 以孝治国 等关键语句 他学习的内容是 A 所以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2 2 分 2019 日照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史料记载 明朝建立后 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 促进了新的融合 历史上 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 孝文帝 B 金太祖 C 康熙帝 D 元世祖 3 2 分 2019 和县模拟 吕思勉在 两晋南北朝史 中写道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 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 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商鞅变法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孝文帝改革 第 2 页 共 16 页 4 2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强国之路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历史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 卑贵族形象的画像 这种现象在 事件后 更为广泛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管仲改革 D 戊戌变法 5 2 分 2019 七上 昆明期末 电视剧 锦绣未央 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 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 建立了哪个政权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A 北齐 B 北魏 C 后唐 D 后汉 6 2 分 2018 七上 新平月考 北魏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羌族 7 2 分 2019 三明模拟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 改革鲜卑的习俗 是 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 孝文帝决定 第 3 页 共 16 页 A 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8 2 分 2018 娄底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同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商鞅变法 C 张骞通西域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9 2 分 2019 九下 滨州开学考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民族交融 C 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 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0 2 分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 迁都洛阳 B 军队战斗力提高 C 北方民族大融合 D 社会矛盾激化 11 2 分 2019 七上 菏泽期末 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 保守势力顽固 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 于是 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 这句话表达了 A 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第 4 页 共 16 页 B 北魏迁都的条件 C 北魏迁都的原因 D 汉化措施的问题 12 2 分 2017 重庆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 属于历史结 论的是 A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 改穿汉服 B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1950 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3 2 分 2019 七上 奈曼旗期末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 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 A 采用汉制汉礼 B 使用汉姓 C 与汉族联姻 D 迁都洛阳 14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 改革自上而下推行 C 孝文帝任用贤能 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5 2 分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 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北魏孝文帝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 成吉思汗 建立元朝 第 5 页 共 16 页 C 汉武帝 修筑长城 D 耶律阿保机 建立西夏 16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都进行了都城迁移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7 2 分 2018 七上 惠民期末 下列政权都城在洛阳的是 曹魏 孙吴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魏 A B C D 18 2 分 帝曰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 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材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 用汉姓 B 穿汉服 第 6 页 共 16 页 C 说汉话 D 与汉族通婚 19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0 2 分 2019 珠海模拟 中国古代专制王朝都打上了 家天下 的烙印 朝代前往往加上皇帝姓氏 如唐朝被称为 李唐 宋朝被称为 赵宋 等 其中 元魏 指的是 A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B 三国鼎立之一的魏国 C 北魏孝文帝的魏国 D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21 2 分 2019 龙岗模拟 六月己亥 诏不得以北俗乙错司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九月庚 午 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二十年春正月丁卯 诏改姓为元氏 以上史料正文可集中从下列哪部史书中找到 A 后汉书 B 三国志 C 魏书 D 元史 22 2 分 2019 七上 大庆期末 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主要是因为 A 它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 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 7 页 共 16 页 C 它丰富了中原文化 D 它打击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23 2 分 2018 七下 河东开学考 下图 汉人胡食图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室融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24 2 分 2017 黄冈 秦始皇 废分封 设郡县 汉武帝实行 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 孝文帝 采 用汉制 习儒家经典 武则天 设武举 开殿试 清雍正 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代帝王这样做的 目的是 A 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 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 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25 2 分 2017 高唐模拟 中国古代 衣服有制 正朔服色 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 是传统礼 仪制度的重要内容 变易服饰 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 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 体现这一特点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北魏孝文帝 第 8 页 共 16 页 D 隋文帝 26 2 分 2017 九上 湛江月考 南宋时 今世之服 大抵皆胡服 的现象 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客观上有促进作用的是 A 商鞅变法 B 靖康之变 C 王安石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27 2 分 2016 七上 简阳期末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得到最高治者的支持 B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C 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 D 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 28 2 分 2017 七上 洪泽月考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的变法和改革 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9 2 分 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 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 9 页 共 16 页 B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 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30 2 分 2017 九上 江都月考 一位生长在北方的鲜卑族青年 响应政府汉化政策迁居洛阳 此后他 的人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不得穿着汉装走在洛阳的街头 B 开始潜心钻研儒家经典著作 C 不得娶汉族官吏的女儿为妻 D 在兵役册上必须注明鲜卑复姓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31 20 分 2014 泰州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 商君 鞅 佐之 内 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备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 过秦论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 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 隋朝的统一 建立在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 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 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 到 19 世 纪末期 新日本 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 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 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 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 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1 第 10 页 共 16 页 根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2 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 根据材料二 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3 根据材料三 分析 19 世纪末期新日本具有怎样的特点 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 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4 判断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 他引领俄国抛弃了何种落后的社会制度 32 20 分 2018 七上 丹徒期末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 3 6 世纪 我国历史虽然处于政权分 裂 南北对峙的大分裂时期 但是我国历史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请回答 1 420 589 年 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相继出现了宋 齐 梁 陈都是定都在哪里 今天 历史上 统称为 南朝 2 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呈现什么特点 3 这一时期特别是北朝后期北方历史发展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那一次改革促进了这个特点的形成 4 魏晋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成就之大 异彩纷呈 请分别在农学 数学 书法 绘画四个方面 各举出一个代表人物 33 15 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 料 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 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 北周政权 折射出中 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隋朝的统一 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第 11 页 共 16 页 简明中国史读本 近代改革 材料三 1871 年 11 月 1873 年 9 月 riben 赴欧美使节团先后出访了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等 12 个欧美国家 亲 身体验和耳闻目睹了西方文明 这是使节团从横滨出港时的情景 摘自岳麓版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 现代改革 材料四 上世纪 70 年代末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 并在中央指导下 在农村逐步推行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归纳 商君 改革的两项措施 第 12 页 共 16 页 2 据材料二 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 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 西方文明 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有何意义 34 20 分 2018 七上 姜堰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江南地广 或 有的地区 火耕水耨 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民食鱼稻 以 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 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1 材料一中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 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 现 2 材料二 三反映了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3 请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 13 页 共 16 页 35 15 分 2014 济宁 2014 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 元年 在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 府工作报告中 改革 二字出现了 77 次 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如此强调改革 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 改革 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本题 7 分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 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魏晋融合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近代探索 材料三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今日成就 材料四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2 依据材料二 分析孝文帝 迁都 的作用 第 14 页 共 16 页 3 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 4 材料三中 变官制 指什么 5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6 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 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第 15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推算app课件
- 五轴铣操作培训大纲
- 油画棒花束课件
- 2025版高空作业施工合同签订注意事项与要点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劳务临时用工劳动合同管理规范
- 2025版二手车交易车辆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 2025版路灯工程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鱼塘承包与渔业教育培训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设备租赁服务合同汇编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机构电脑租赁与教学资源合同
- LY/T 1788-2023木材性质术语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四单元:绘画艺术 课件
- 肿瘤学临床教学设计
- 教师成长规划总结反思报告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3份 (含答案) (三十六)
- 2024届吉林省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TSM0501G 丰田试验测试标准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工程全过程投标技术方案
- 民事起诉状(网购虚假宣传)律师拟定版本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中式面点》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