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2014诗歌拓展延伸题二轮答案版_第1页
教师用2014诗歌拓展延伸题二轮答案版_第2页
教师用2014诗歌拓展延伸题二轮答案版_第3页
教师用2014诗歌拓展延伸题二轮答案版_第4页
教师用2014诗歌拓展延伸题二轮答案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古典诗歌阅读拓展延伸题方法归纳 2014 年 3 月 第一类 内容鉴赏第一类 内容鉴赏 一 命题方式 二 答题步骤 三 练习 读山海经 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泛览 周王传 流观 山海 图 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 描绘了美丽清爽的环境 初夏时节 草木生长 绿树绕 屋 浓荫 满地 B 众鸟欣有托 一个 欣 字 用拟人手法 写鸟儿飞还鸣啼的乐趣 有 羁鸟 恋旧林 的深意 C 微雨 好风 的 微 好 二字互文 风吹面不寒 雨润衣不湿 和风细 雨令人兴会俱 佳 D 俯仰 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 但神思驰骋 浮想联翩 抒发隐居读书的感受 点破全诗 主旨 B 颇有 羁鸟恋旧林 的深意牵强 简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哪些乐趣 4 分 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 草木繁盛 环境清幽 隐居田园 无尘世纷扰 躬 亲耕作 自食其力 顺乎自然 时鲜待客 把酒言欢 纵情想象 沉醉书卷 共 4 分 每点 1 分 答出 4 点即得满分 对 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有两种理解 一种认为 居于僻巷 常使故人回车而去 所以 和世人很少往来 另一种认为 有深辙将穷巷与世人隔开 故人却常来 你更认同哪种理解 A 结合本诗 B 并联系你学过的陶渊明作品 阐述理由 200 字左右 10 分 评分标准 10 8 分 观点明确 能联系文本和课本充分阐释 表达通顺 7 5 分 观点较明确 能联系文本和课本阐释较充分 表达通顺 4 0 分 观点基本清楚 能联系文本或课本阐释 表达欠通顺 每少 20 个字减 1 分 减到 3 分为止 关键错字 每两个减 1 分 例 1 我同意第一种理解 这首诗中诗人尽情表现他归隐之后耕读的乐趣 描写朴 实清幽的 自然之美 在这种意境下 不应该有外人打扰 陶渊明远离官场 昔日的朋友 不再和他来往 表面上他们的豪华车驾被陋巷所阻隔 实际上正表现陶渊明与他们的人 生追求不同 陶渊明在 归去来兮辞 中曾说 请息交以绝游 复驾言兮焉求 在隐 居生活中 他更愿意和村 民畅谈农事 欢言酌春酒 悦亲戚之情话 因此 把 穷 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理 解为昔日朋友不再往来 更加符合陶渊明隔绝尘俗的喜悦心情 例 2 我同意第二种理解 这首诗中诗人主要描写的是归隐后的田园之趣 陶渊明 远离官场 官场中的人不再和他来往 他们的豪华车驾被陋巷所阻隔 用此与老朋友却 常常前来形成对比 陶渊明向往的生活是 悦亲戚之情话 本诗中也有 欢言酌春酒 之句 表明诗人并不是不 愿意与人交往 而是拒绝与官场中人来往 因此把这两句理解 为达官贵人不再往来 而老友频 来 更加体现陶渊明对 俗韵 的鄙视和对朴素生活的赞美 第二类 形象鉴赏第二类 形象鉴赏 一 命题方式 二 答题策略 三 练习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 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 两行雁带杜陵 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 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 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 杜陵 本指长安 此处借指汴京 梁州 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大散关就 在此地 诗人曾在这里驻守 梁启超称赞陆游 亘古男儿一放翁 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概括陆游的 男儿 本色 并联 系你的阅读积累或社会现实 谈谈你对 男儿 的认识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答题思路 概括陆游的男儿本色 虽遭弃置 但报国雄心不减 虽壮志难酬 但爱国之心 矢志不移 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意识 有心系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2 分 答出两点即可 谈出认识 有观点句 2 分 观点鲜明 认识清楚 联系阅读积累或者结合社会现实 4 分 举例具体 恰当 有类比关系 有 分析 分析深入 语言表达 2 分 思维清晰 没有病句 1 分 语言精彩 用词恰当 2 分 例 1 这首诗中描写了一个愁绪满怀 感慨身世 担忧国家命运的爱国男儿的形象 2 我认为 男儿 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 2 谭嗣同是 男儿 他主张改革变法 不畏恶势力 为了天下苍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鲁迅是 男儿 求 学期 间 他认识到国民的劣根性 果断弃医从文 以振聋发聩的文字救麻木的国民于水 火之中 2 他亦以天下为己任 就像顾炎武所说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我想 当 匹 夫 把天下兴亡 当作自己的责任 以天下为务时 那么 匹夫 就不再是 匹夫 了 而是 男儿 2 1 例 2 即使山河兴废 即使身世安危 陆游的心依旧惦念着国家 依然忠心于故国 国 兴时为之坚守 国亡时为之牵肠 这便是陆游的 男儿 本色 2 我认为 对国家忠 诚并愿为 国之兴亡付出一切的人可称为 男儿 2 在战场上 辛弃疾统帅大军 挥刀 杀敌 保家卫 国 以男儿血肉之躯固山河之安稳 此为 男儿 在朝堂上 韩愈青衫孑 立 忠诚进谏 为 民请命 以男儿真诚之心助国家之强盛 此亦为 男儿 2 文死 谏 武死战 这便 是古之 男儿 最真实的写照 不为私利 以大家之心关怀国家天下 心济天下 男儿 就 是如此 2 2 沁园春 张路分秋阅 刘过 万马不嘶 一声寒角 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 枪刀突出 星驰铁骑 阵势纵横 人 在油幢 戎韬总制 羽扇从容裘带轻 君知否 是山西将种 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 看落笔 四筵风雨惊 便尘沙出塞 封侯万里 印金如斗 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 吹毛剑在 不斩楼兰心不平 归来晚 听随军鼓吹 已带边声 注 人 指张路分 油幢 油幕军帐 戎韬总制 按兵法统御万马千军 山西将种 古人认为华山以西是出将才之处 请结合本词内容 分析词中刻画的将领张路分的形象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第三类 赏析某联作 作用 第三类 赏析某联作 作用 一 命题方式 二 答题步骤 三 练习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注 太乙 终南山主峰 天都 天帝所居之处 此指长安 分野 古代以星宿分野 凡地上某一区域 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 此句说中峰成为分隔不同州郡的分界 填空 沈德潜评价王维这首诗 手笔不在杜陵下 杜陵 指唐代诗人 1 分 沈德潜评价此诗 四十字中 无所不包 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 终南山之美的 4 分 答 与天帝居所相接 山势高大雄奇 与海角相连 山形绵远辽阔 被云雾缭绕 山 中幽静如仙境 由中峰分野 山域广大纵横 因光照而阴晴不同 山谷中风光奇异多 变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 评分标准 本题 4 分 任选 4 点 每点 1 分 3 对于尾联 历来有不同评价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 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 沈德潜却认为 今玩其语意 非寻常写景可比 综观全诗 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尾 联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有何妙处 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于 180 字 10 分 提示角度 尾联写欲久居山中 意谓为山景所迷而流连忘返 乃对前文终南 山之美的总结与升华 前几联写终南山之美 尾联隔水相问 意谓更美在远方 不仅前后 一体 更是对前文的拓展 前文写山 尾联写水 写人 不仅行文有变化 且山 水 人 皆成景致 深得传统山水画之美 尾联虽未直接写山 却通过 寻宿无着 的景况 从侧 面点出山中地广人少 水木丰饶的特点 表现出终南山幽静 深邃 辽远等意境 首联写 仰视 颔联写凝视 颈联写俯瞰 则尾联写眺望 全诗通过视觉移步换景 写 出了终南山全 方位的立体的美 尾联拓宽了作品的视野 前三联写山景 尾联写人的 活动 这不仅为景 色平添了生机 且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 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融 深化了诗的意境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 阐发与 评价 评分标准 本题 10 分 观点 2 分 阐发与分析 4 分 表达 4 分 达到字数要 求 1 分 通顺 连贯 精 彩 各 1 分 凡符合题目要求 且能自圆其说 可酌情赋分 例 1 我认为尾联妙在将写景与人相连接 显露出作者对终南山的喜爱之情 前三 联均是 描写了终南山的美景 尾联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意思是隔着河流问樵夫 哪里可以投 宿 因为作者爱此美景 才想投宿多观赏美景 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终南山的 钟爱 内容 艺术 并且前三联皆为静态的环境描写 尾联一 问 一 投 则 是人物活动 使全 诗静中有动 更富感染力 极具画面感 可以说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 之笔 要比八句全都写 景 艺术效果更好 内容也丰富很多 例 2 我认为末尾一句才是诗中的升华之笔 并非与整首诗不想搭配 诗人想要找 一个地方 住下来 隔着江水想樵夫询问 诗人表面上写自己想要留居的想法 实则写终 南山周围环境的 优美与僻静 作者被这样的美深深吸引了 所以想要留居下来 另一方 面 这样的环境与作者 的心境相一致 表现出作者乐意追求恬淡 安静的生活 喜爱大 自然当中的景物 愿意与白云 高山 清水相伴 突显出作者的淡泊之心 所以我认为 最后一句诗非寻常写景之笔 它表达着 作者的独特心情与心境 第四类 表现手法鉴赏第四类 表现手法鉴赏 一 命题方式 二 答题步骤 三 练习 临江仙 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上多是豪英 长沟 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 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 北宋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金兵攻占汴京后 作者辗转逃亡到到了当时南宋 朝廷临时所在地的浙江绍兴 一个夜晚他登上小阁楼 有感而发 填写国这首词 长沟 大河 陈与义这首词和李清照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 一词都表现了北宋灭亡的人生经历 请 比较鉴赏两首词在抒写沦亡之苦时手法的不同 200 字左右 10 分 例 陈词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上片写昔日群英聚会 月下弄笛 长夜畅饮 这种 快乐不仅来自朋友的欢聚 也来自故土洛阳的美景 与眼下一人流亡对比 愈发加 重了词 人此刻的惆怅和怀念 抚今追昔 徒增伤感 而李词则善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抒 写国破家 亡的伤感 比如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南飞 只因为是从 北而来 就 觉得是老朋友 刻画了独在异乡的忧伤 梧桐 树下点点滴滴的 细雨 表现出诗 人的孤独和凄凉 第五类 诗歌风格鉴赏第五类 诗歌风格鉴赏 一 命题方式 二 答题步骤 三 练习 双调 水仙子 重观瀑布 元 乔吉西城 天机织罢月梭闲 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 玉龙下山 晴雪飞滩 1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 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 4 分 比喻 作者把天比作织机 把月比作梭子 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 下 十分形 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于悬崖的景观 作者将瀑布自石壁下注比喻成白虹深 入水面 似要吞饮 涧水 生动地写出了瀑布高悬而又急下的态势 作者将瀑布自山顶 奔流而下比喻成玉龙下山 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倾泻时生龙活虎而又曲折翻腾的姿态 作者将瀑布的水花飞溅于山石之上 比喻成片片飞舞的雪花落在沙滩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 水花的形与色 手法的运用一问 若 涉及其它 视合理程度及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2 对于乔吉 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 你如何看 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 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 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 不少于 200 字 3 答题思路 明确提出见解 2 分 能从李白 乔吉的诗中合理引用并作分析 2 分 分析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4 分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 分 例 1 我赞同称乔吉为元曲中李白的观点 李白的诗想像瑰丽 取象宏大 如 虎 鼓瑟兮鸾 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表现了梦游之境的神奇与瑰丽 本曲也有这样的特 点 全诗为瀑布 选取了丰富瑰丽的喻体 时而喻为天机织就的白练 时而喻为云霄垂下 的冰丝 时而喻为下山 玉龙 时而喻为卧涧长虹 想像上天入地 瑰丽奇伟 将瀑布飞 流直下的气势与冰肌玉骨的剔 透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以天宇为背景 想千古之时变 高垂 霄汉 等大意象的使用 使全诗境界开阔 时空辽远 这都充分体现了李白 诗豪放夸张的特点 将乔吉比为为元曲中的 李白是有道理的 例 2 我赞同称乔吉为元曲中李白的观点 李白诗歌的风格是想像瑰丽 气势恢宏 乔吉 此曲将李白诗的这种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机织罢月梭闲 石壁高垂雪练寒 作者将 瀑布想像为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 悬挂在高高的石壁上 景象阔大 想像瑰丽奇 特 写出了瀑 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颇具李白诗意境恢宏的诗风 与李白在 望庐山 瀑布 的 飞流直下 三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描写异曲同工 可见乔吉堪称元曲中的 李白 第六类 意象的延伸第六类 意象的延伸 二 命题方式 二 答题步骤 三 练习 塞上听吹笛高 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李 益边 霜昨夜堕关榆 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 秋风卷入 小单于 注释 梅花 梅花落 曲的简称 小单于 乐曲名 月 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 有着丰富的内涵 请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一首 并联系其 你熟悉的某一诗句 谈谈你对 月 这一意象的内涵的认识 200 字左右 10 分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 其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团圆和思念 愁思 怅恨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常常是团圆的象征 寄寓着与 亲人 团聚的心愿与期待 但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 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 痛苦 月引 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 2 故园 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 因此 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 成为 故园的象征 3 永恒 明月 跨越时空 阅尽沧桑兴亡 见证历史 月意象渗透着哲理的意味 4 月是美的象征 5 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 宁静的境界 寄寓淡泊闲逸 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例 1 月 字是古诗中传统的意象 它包含了思念的寓意 塞上听吹笛 中 月 明羌笛戍楼间 中一个 月 字便让人浮想联翩 仿佛置身于那小楼间听到笛声 思念 家 乡之感油然而生 静夜思 中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中一个 月 字便让人 愁绪满 怀 仿佛徘徊在那床边望着皓月 思念亲人之感跃然纸上 月 字不仅代表了 夜晚 也蕴含 了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的意象 每当读到 月 总令人不禁想起家人 团圆的景象 家人欢 聚一堂 其乐融融的温情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感人肺腑 月 是团圆 月 是思念 月 更是一捧温情 例 2 月 在边塞诗中体现出苍凉 孤寂的感情 高诗中的月光洒满戍楼 撒下 淡淡 的哀伤与寂寥同 触动了将士内心中的思念之情 月与将士的羌笛相伴 抒写了令人触目伤怀的 凄凉之曲 此时的月 便是寂寞 思念与无限哀伤情愫的化身 李白 关 山月 中的 明月出 天山 则尽展一轮皎洁的圆月从天山上挂起的豪迈气势 此时的 月照亮了将士内心的豪情万 丈 点燃了坚定的信念 在雄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