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导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文中透露的作者的观点;重点难点:3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体会文中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人生的格言课前预习:1 、为下列词语注音(第一组)莒父_ 輗_軏_彫_2 、为下列加线词语释义(第二组)(1)诲女知之乎:_你_、_。(2)是知也:_智_。 (3)更也:_。(4)小人之过也必文:_。(5)人能弘道: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7)子在川上曰: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第三组)(1)诲女知之乎 _通_。(2)如日月之食焉 _通_。(3)无欲速 _通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_通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第四组)(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5、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第五组)(1)知之为知之为_ 子夏为莒父宰 为_(2)过而不改 而_人而无信 而_*6、名句默写 (第六组)(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 ,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 (6)、,。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 (7)、 岁寒,。(8)、 逝者如斯夫,!二合作探究: 1、结合文章一二则,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第七组) 2、根据文章三、四、五则,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第八组) 3、第六则中孔子在其中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第九组) 4、孔子第七则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第一组) 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第二组) 6、 结合第九、十则思考: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第三组)7、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教育弟子的不少言论都体现了深刻的生存智慧,充满了启示意义。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 (1) 关于做学问,孔子主要阐述了三点:(第四组)(二)关于对待错误,孔子的观点是:(第五组)(三)关于做人处世,孔子认为:(第六组)(四)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要阐述了两点:(第七组)8:思维拓展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第八组)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第九组)3、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第一组)课堂练习: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BCD4下列有关古代地理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C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D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古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巩固练习 1:孔子认为怎样做人? 2:你还知道关于孔子其他人生的智慧?译文:(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翻译: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重点翻译:过:名词作动词,犯过错。 而:表转折,却 是:这翻译: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启示: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错误,畏惧犯错误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是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跌倒。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翻译:君子犯了错误,就好像日食月食;犯了错,人们都能看得见;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实例:(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重点翻译:小人:人格卑下的人 之:主谓间,取独。 过:犯错误。文:掩饰翻译: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启示: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重点翻译:弘:扩大、光大。 使显扬。翻译: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启示: 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人自觉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翻译: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启示: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提高办事效率;二是从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减少怨恨的重要途径。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翻译: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启示: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个人太在乎小利益,就会忘记大根本,而区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关重要的。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小车无軏yu ,其何以行之哉? 翻译: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启示: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强调信用不仅指对人要守信,还要注意对自己负责,守信自己的信仰、目标,不能迷失自己。 例子:抱柱之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这三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没有粮食也不过是死亡而已),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脚了。”启示:对一个政府来说,守信对人民的承诺是他站得住脚的根本。讲诚信就能安邦强国,不讲诚信就要亡国亡民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 金。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竖立起了威信,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的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全国。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si ,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燃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就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就愤然离去。褒姒见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会在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s也被俘。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bi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启示: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只有在矛盾冲突经受严峻考验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启示:一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二是时间流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三是珍惜时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二合作探究 1、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2、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3、“道”其实也可以说成道德。道不保护人,恰恰是人去保护道。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并不能从真理和正义里面得到庇护。恰恰相反,是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去保卫真理.去捍卫正义. 什么叫强者? 能去保卫道的人,就叫强者,只渴望道来庇护自己的人叫弱者。 这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4、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5、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 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个人太在乎小利益,就会忘记大根本,而区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关重要的。 6、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7、(一)关于做学问,孔子主要阐述了三点:要实事求是,正视无知;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要惜时,自强不息,进学不已。(二)关于对待错误,孔子的观点是:要勇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关于做人处世,孔子认为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诚信,诚信为做人立世之本。(四)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要阐述了两点: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因小失大;二要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8:思维拓展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说到做到,行动坚决3、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的原则课堂练习答案:1,B2,C均为动词,担任3,C4D,巩固练习:1、孔子认为怎样做人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错就改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欲速则不达,要有长远打算 人要讲信用 人需要磨砺 懂得惜时 2、孔子的智慧1.敢于面对无知承认无知两小儿辩日、不虚伪、真诚2.不安于无知勤于思考、不耻下问、终身教育、与时俱进3.知错必改人谁而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停下来也是进步。4.改过能获得众人的尊敬刮目相看5.敢于正视过错不文过饰非。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地无银三百两。6 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终止不定期劳动合同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 项目立项案例题目及答案
- 叉车考试科目一的题目及答案
- 物体打击试题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Grammar 分层作业(含答案)
- 营销策划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 物流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型钢租赁合同
- 物流的试题及答案
- 大讲堂+管理办法
- 高中班级常规管理课件
- 销售部区域划分管理办法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超声波龈下刮治术专题讲解
- 2025年电信传输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
- 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数学作业-58套计算
- 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测试与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利院消防培训课件
- 肩袖修复术后影像学评估的新技术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