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歌唱祖国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彩色的中国彩色的中国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 能用自然 优美的声音演唱 歌曲 2 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 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 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 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 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 教学难点 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 四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请学生打开地图册 仔细观察中国版图 当看到 碧绿的平原 与 金黄的沙漠 两种颜色时 师 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继续砍伐森林 过度放牧 地图上这两种颜色会如何变化 生 地图上 黄 色面积会越来越多 绿 色会越来越少 干旱 沙漠化现象会加 剧 耕地面积会减少 沙尘暴会更猛烈 更频繁的发生 师 同学们该怎么做呢 生 植树造林 保护大自然 2 学唱歌曲 彩色的中国 1 初听音乐 回答问题 师 碧绿的是什么 金黄的是什么 长长的是什么 弯弯的是什么 还有一座小船一 样的岛是什么地方 平原 沙漠 长江 黄河 台湾岛 2 再听音乐 体会歌曲的情绪 轻松 愉悦地 3 跟琴学唱歌曲 4 处理歌曲 房子 2 的第一句要渐强 最后一句要渐弱 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长一 半的时值 5 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 拓展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 1 了解少数民族 壮族 侗族 瑶族 苗族 朝鲜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 民俗风 情 2 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 帮助学生熟悉这几种民族乐器 芦笙 伽椰琴 冬 不拉 马头琴等 芦笙是苗族 瑶族 侗族 壮族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 伽耶琴是朝鲜族的 冬 不拉是哈萨克族的 巴乌是彝族的 3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五 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体会国歌的情绪 理解国歌的来历 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唱歌 1 学生随音乐 红旗颂 走进教室 2 师生谈话 教师引导学生 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启发学生根据 国歌的故事 等资料 说说对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 的理解 4 学唱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 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录音 影视或教师范唱 2 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 行评价 3 学生探究 歌曲速度 节奏 节拍 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 并能运用音乐要 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 引导学生随音响 录音 影视 伴奏等 听好前奏 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 唱准三 连音 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6 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 包括前奏 边唱边划拍子 并三连音节奏 7 反馈与评价 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 看谁能很快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曲谱 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 师生共同评价 二 欣赏 1 观看歌剧 江姐 的录像片段 聆听女声齐唱 绣红旗 2 学生探讨 绣红旗 的演唱形式 表现的情节 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 创编歌表演动作 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 根据各自对歌曲 绣红旗 内 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 创编歌表演动作 设计符合故事情节 乐曲结构及 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 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 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 的信念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欣赏欣赏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土地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二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 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爱我中华 三 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 努力学习 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特点 五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六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问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的国家 那么我国 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你知道有哪些呢 2 欣赏歌曲 1 播放碟片 感受歌曲的情绪 完整欣赏歌曲 爱我中华 请学生听后谈谈感受 并回 答问题以下问题 1 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 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 少数民族音调 3 学唱 爱我中华 1 完整视唱旋律 2 根据感觉分析歌曲结构特点 分段学习此歌 特别注意 B 段衬词的演唱 音准 3 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注意 1 装饰音 修止符的运用 2 控制整体音量 3 高音时不要喊叫 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 完全熟练以后 让学生感觉力度 表情 速度变化 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 通过学习 爱我中华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 欣赏 多情的土地 1 著名的词作家任志萍怀着满腔的热忱 写下了一首诗 曲作家施光南很喜欢这首作品 他经过琢磨 酝酿 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大家十分喜欢的歌曲 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呢 出示课题 多情的土地 2 作曲家介绍 施光南作曲的 多情的土地 3 初听音乐 设计提问 歌曲的情绪 演唱形式是什么 4 复听音乐 问 从情绪上看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你是怎么划分的 板书 歌曲结构 小 组讨论 生交流 5 问 歌曲的节奏特点 力度是怎样的 速度是怎样的 答 节奏排列比较疏散 给人以自由 舒展的感觉 慢速 弱 深情的 问 你认为歌曲中出现哪些典型的节奏型 生答 三连音 切分节奏 附点节奏 装饰音 上波音 前倚音 用的比较多 四 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缤纷舞曲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青年友谊圆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了解音乐知识 圆舞曲 2 学会唱歌曲 青春友谊圆舞曲 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 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二 教学重点 难点 二 教学重点 难点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三 教学过程 1 欣赏 青年友谊圆舞曲 学习音乐知识 圆舞曲 2 学生听 青年友谊圆舞曲 听辩出是几拍子 有何特点 3 圆舞曲知识简介 又称 华尔兹 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 分快 步与慢步两种 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 节奏明确 轻快 旋律流畅 热情 节拍感鲜明 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4 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 学习新图式 用右手为 青年友谊圆舞曲 击拍 感受圆舞曲的 特点 四 学唱歌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 1 学唱谱 1 学生击 3 4 拍子视唱二次 教师辅以琴声 2 结构 共六个乐句 前四句节奏一样 五 六两句有小的变化 3 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 注意断和连 2 学唱词 1 朗读理解词义 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2 学生进行填词演唱 教师辅以琴声伴奏 五 小结 学生畅谈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欣赏欣赏 雷鸣电闪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溜冰圆舞曲溜冰圆舞曲 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理解力 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 能从完整的 溜冰圆舞曲 雷鸣电闪波尔卡 乐曲中 听出此曲的主旋律 3 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二 重点难点 能较好的掌握圆舞曲的特点 三 教学进程 1 导入 师 设计情景 出示溜冰场面 播放 溜冰圆舞曲 2 初听乐曲 听的过程中 教师出示几个问题 让学生边听 边思考 A 你听到了什么 B 有哪些很有规律的声音 3 师生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 生 听到了 有 很有规律的声音 师 在多媒体中依次播放出有规律的声音 让学生体会 师启发 溜冰的心情是怎样的 它们是怎样来表达它们的心情的 生 活泼欢快的 师 溜冰时的愉快心情 乐曲中是用哪一种风格的音乐来表现的 生 活泼富于动感 4 欣赏主旋律 5 人声打击乐伴奏 用拍手 踏脚 用 的节奏模仿溜冰 为主旋律伴奏 7 复听乐曲 集体表演 A 电子琴表演 B 听到特殊的声音拍打桌子 C 活泼的轻轻跺脚 D 抒情的轻轻晃动身体 三 总结 1 请学生谈谈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课后 试着弹一弹本课的乐曲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草原牧歌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银杯银杯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 喜欢蒙古族音乐 2 学唱蒙古族祝酒歌 银杯 有情感地演唱 3 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 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二 教学重难点 1 准确地演唱 银杯 旋律 2 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 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 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 播放 音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 讲授新课 师 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 歌曲描绘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 受 生 回答 师 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 表达什么内容 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 生 回答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 聆听 教学光盘 3 视唱歌曲旋律 4 随琴单旋律演唱 讲解 1 X X X X X 节奏 2 倚音 在记谱时比主音小 跳度大 倚附在主音前面 起到装饰作用 在演 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 越短越好 5 填词 有感情地演唱 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 找学生表演 6 学习长调 短调 师 比较银杯是长调 还是短调 生 回答 7 师 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 短调的学习和理解 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 情感上有 了更多了解 让我们再用优美 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 学生齐唱 的民族 蒙古族 四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牧歌牧歌 教案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 牧歌 的欣赏 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 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使 牧歌 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 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 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二 教学重点 三 教学难点 二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 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56 个 你们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自由说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 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 天堂 3 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 可眼见为实 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 视屏 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5 师 感觉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6 乐曲 牧歌 要求会哼唱旋律 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7 古族真美 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 老师唱原民歌 并出示歌谱和歌词 8 们听过这首歌吗 想说点什么吗 曲调悠长 速度慢 抒情 宽广的旋律 9 起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小声学唱 10 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 这首 牧歌 曲调悠扬 连绵起伏 节奏舒展 气势宽广 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四 舞蹈片段欣赏 牧歌 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师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 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 还特地去收集了有关这首 牧歌 的舞 蹈请大家欣赏 师 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五 课后小结 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 使 牧歌 更加光彩照人 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 表达情感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欣赏欣赏 天边天边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一 教学目标 1 感受蒙古族民歌的演唱风格 2 欣赏蒙古族民歌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天边 区分长调与短调 二 教学过程 1 师 这一节课 我们就来欣赏两首蒙古族民歌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天边 聆听歌曲 你想到了什么 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欣赏 思考 歌曲在旋律 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旋律 舒缓悠扬 字少腔长 节奏 自由 结构 篇幅较长 师生交流 旋律起伏不大 比较平稳 象征茫茫无际的大草原 描绘了内蒙古草原 一派美丽辽阔的景色 3 学唱歌曲旋律 1 随琴哼唱旋律 要求数好拍子 2 配乐朗送歌词 4 歌曲拓展 以 美丽的草原 为主题 画一副美丽的草原美景或用牧歌的音乐编排一段舞 蹈 也可以用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的旋律朗诵歌词 5 学生展示作品 评价 教学目的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三 欣赏歌曲 天边 思考 歌曲在旋律 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旋律 简洁 字多腔短 节奏 整齐 结构 篇幅短小 2 音乐常识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 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 四 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在音乐声中感受 体验了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 领略了蒙古草 原的美丽和辽阔 表现和赞美了我们的美丽家园 歌曲 桑塔 露琪亚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 桑塔 露琪亚 的欣赏和演唱 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 奏 旋律 曲式 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 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 人特有的热情与奔放 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 能够用圆润 激情的声音演唱 桑塔 露琪亚 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旋律中出现的变化音以及高音能够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在 桑塔 露琪亚 的音乐声中欣赏意大利风光 请同学们通过短片 讨论 所听到和看到的内容 世界上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 以及悠久 的历史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桑塔 露琪亚 请大家 把课本翻到 16 页 听听这首歌都描绘了那些景色 自弹自唱 二 播放音乐范唱 学生对照歌词 感受歌曲描绘了哪些内容 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 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 有动有静 动静结合 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 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 三 初步感受 学唱新歌 1 出示旋律 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己的感受 3 4 5 5 1 17 7 4 4 6 65 5 师 弹琴 生哼唱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 美 是老师突出传递给学生的 画面的美 音乐的 美 语言的美 在 美 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出美的声音 为演唱歌曲 感悟 音乐打下基础 2 学唱第一乐段 视唱乐谱 找出自己感觉唱不好的地方 大家一起解决 想 象美景 演唱歌词 3 学唱第二乐段 随琴声视唱乐谱 注意抓住第二乐段的特点 高 强 边哼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 想一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 象山形 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 是山 谷形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欣赏欣赏 友谊 地久天长友谊 地久天长 伏尔加船夫曲伏尔加船夫曲 音乐教案音乐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真谛 体会友谊的重要性 2 通过活动 使学生体会友谊带来的欢乐 使学生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3 握音乐进行中的力度变化 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和辨别人声类别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 友谊地久天长 感受苏格兰民歌的风格 二 重难点 从中领悟到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 教学过程 一 师 下面 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 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看谱跟着录音默唱 认真体会歌曲的情绪 思考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并思考 听完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师 友谊地久天长 是一首苏格兰民歌 词作者罗伯特 彭斯是 18 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 这首歌翻译过来有几种名字 如 忆往日 过去的好时光 等 3 歌曲的拍号 曲开始的这个小节 叫什么小节 注意唱准 5 歌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是与弱起小节有关的 同学们请注意看乐谱 每个乐句都 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 教师从歌词 乐句 气息 声音等几个方面 启发学生演唱歌 曲时的情绪 师 谁来说说这段音乐刻画了什么样的情感 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 二 1 初次感受音乐 伏尔加船夫曲 提问 1 听完整首歌曲让你印象最深的什么 生 哎嘿呦嗬 哎嘿呦嗬 师 好像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拉船 为了统一步伐 调节呼吸 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 劳动者常常 发出吆喝或呼号称为号子 2 伏尔加船夫曲 中力度变化是怎么样的 ppp ff ppp 3 歌曲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仿佛看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 拖 重的步伐逐 向我们走来 听到隐约号子声 2 聆听第 2 部分逐渐走进 3 聆听第 3 部分 带着这个问题 这一部分当中音乐的力度上怎么的 生 力度很强 师 在这一部分 力度变得很强 好象走到我们跟前和我们诉说着生活的艰心 痛苦 4 聆听第 4 部分渐渐消失 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第 4 部分 同样带着这个问题 这一部分当中音乐的力度上怎么的 生 逐弱 到消失 师 音乐到这个部分时力度逐渐从 ff pp 过程 师 歌曲开头那低沉的音调再现 不仅达到首尾呼应统一 而且使人仿佛耳闻目睹 描绘出纤夫们拖着 沉重的货船 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 复而远去 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景中 三 完整播放音乐作品 四 课后小结 欣赏欣赏 我的太阳我的太阳 云雀云雀 音乐教案音乐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 我的太阳 体验其明亮柔美的音色 2 能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作品 并用歌声表现音乐的变化 3 通过欣赏 云雀 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 认识小提琴 了解它的音色 二 教学过程 一 欣赏一组意大利音乐 感受它们的风格特点 1 欣赏由世界三大男高音联袂演唱的 我的太阳 学生谈听后感受 引导学生从帕瓦罗蒂 的音色特点及歌曲风格特点进行感受 2 欣赏维瓦尔第 四季 春 片段 3 欣赏普契尼 图兰多 二 欣赏乐曲 云雀 1 初听乐曲 你听到了什么 鸟叫 2 介绍曲名 罗马尼亚乐曲 云雀 3 再听乐曲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 再听乐曲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 介绍小提琴 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 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6 完整聆听乐曲 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4 总结下课 军民大生产军民大生产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军民大生产 这是一首合唱的劳动歌曲 这首歌曲是张韩晖在 1945 年描写陕甘 边区响应全国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的一首劳动歌曲 歌曲节奏鲜明 歌词整齐 唱起 来很上口 是一首领唱齐唱的劳动歌曲 在教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先是要学 生聆听了一首 船工号子 要学生感受一下劳动号子的演出形式和风格以及歌曲的 演出的气势 在学唱之前先领着学生把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读熟唱熟 特别是歌曲中 的后十六分节奏 全十六分节奏和切分节奏在唱词之前都解决掉 在唱谱的时候就 会顺利些 学生随琴的旋律唱起谱来也轻松些 节奏 旋律解决之后唱词就显得很 轻松了 学生很快的就把歌词唱出来了 当歌曲唱熟练之后 马上就着学生的热情 来按角色分组来完成 领唱 齐唱 的演唱形式 学生的热情更高涨了 很快的 就完成了领唱齐唱的演唱任务 我看时间还来得及 就在歌曲的第四段加了一个轮 唱 这样学生就更来看精神 很快一首领唱齐唱加轮唱的完整歌曲就新鲜出炉了 岑热打铁我又要求他们把身边的事情变换一下来进行歌词创作 在我的的简单的启 发和引导下 一段段可爱 幼稚呆着孩子气的歌词应运而生 学生们听到老师和 同学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词 那个成就感就不必说了 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意犹未 而且有了很成就的感觉 对下课的铃声好像来的太早了的感觉 通过这节课 我充分的体会到一节唱歌课不一定要很花俏 也不需要面面俱到 只要实实在在的把学生的唱歌兴致勾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歌曲歌曲 杵歌杵歌 音乐教案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 体验高山族的民俗风情 2 欣赏 杵歌 感受乐曲的情绪 并随音乐律动 3 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家族 及高山族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家族 及高山族 教学难点 感受 体验高山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过程 一 认识 了解高山族 1 请同学们简介高山族的知识 2 老师补充总结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 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 浙江等沿海地区 高山 族过去是依山傍水 巢居穴处 或辟竹编茅 架木为屋 现在住宅类型有木屋 竹屋 茅屋 板岩石屋 草顶地下房屋等 但十分讲究造型和实用相结合 3 通过播放幻灯片 欣赏高山族地域 饮食 服饰等文化 使学生更直观 深刻地认 识 了解高山族 二 欣赏 杵歌 1 初步欣赏 杵歌 感受歌曲的情绪 2 这是一首高山族妇女舂米劳动时所唱的一种民歌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 你能联想到什么 提示 劳动场景 3 介绍杵歌 杵歌是高山族妇女在舂米劳动是所唱的一种民歌 其音乐节奏鲜明 旋律流畅 起 伏较大 既有劳动节奏 又优美动人 杵歌中 大多数是辅音 即哎 呀 鲁 耶等 等此类字符 4 复听歌曲 请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5 再次听歌曲 小声学唱歌曲 6 学习歌曲旋律 7 根据学会的旋律加歌词 8 播放歌曲伴奏 加歌词 三 课后小结 欣赏 船工号子 哈腰舞 音乐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 船工号子 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 通过欣赏 体验船工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 学习劳动号子 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二 重点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