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领导力课程,江苏领导力讲座.docx_第1页
江苏领导力课程,江苏领导力讲座.docx_第2页
江苏领导力课程,江苏领导力讲座.docx_第3页
江苏领导力课程,江苏领导力讲座.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谈孔子文/钱锦国孔子时下很火,他老人家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一个在位者愿意真心用他并采纳他的主张,一度曾赌气要“乘浮桴于海”,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自己死后竟如此的大火特火了起来。自汉代以来就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追捧,并给其追封了一个又一个谥号,什么“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文宣王”、“至圣先师”等等。然而,在清末的“五四”运动以及建国后的文革中,孔子又被批得不行,什么“王、公、侯、圣”全都被打掉,孔家店也被砸掉。这一会儿尊孔、一会儿批孔,翻来覆去,着实让普通民众糊里糊涂,无所适从。其实历史上无论是尊孔还是批孔,都是出于政治目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这意识形态都是靠孔子抓,靠他来把思想关,站言论岗。“五四”以来的批孔,同样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孔子只是个符号,打倒的也只是意识形态上的“假孔子”而已,与“真孔子”并不相干。近几年来,随着孔子上了百家讲坛、电影银幕之后,可以说又掀起了新一股孔子热,只是这股热潮与以往不同,少了政治因素,平添了大众气息。当然,作为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想也不必与政治扯上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原典的孔子、真实的孔子。那么孔子到底是何人?圣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其学生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但孔子自己却不承认,论语里记载他老人家的原话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不要说圣人,就是仁人他都不敢当。但在他死后却管不了别人怎么做,以子贡、宰我、有若等为首的一帮弟子开始了造圣运动,直接把自己的老师树为圣人。到后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鲁迅先生说除了翻译成“摩登圣人”,没有其他法子。而易中天先生又说搁到现在,大约可以称他为“文化超男”。所以在易中天先生的眼里,孔子是一个“学人”,也是个“头号教书匠”(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而笔者倒是更欣赏李零先生在其丧家狗我读一书中对孔子的素描: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在前往郑国的路上与他的弟子走散,他独自站在东郭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条丧家狗,垂头丧气。待子贡找到孔子后,把郑人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孔子欣然笑着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今人如何读论语?我觉得应像李零先生所说的那样,要心平气和地读,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如此也许更能接近于真孔子。于丹读论语,读出的是一个没有色彩、没有性别之分,只有温度的大众的孔子;鲍鹏山读论语,读出的是一个历经苦难,终究由凡入圣的孔子(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李零读论语,用他本人的话讲是用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理解另一个知识分子的心,他读出的是一个孤独的、堂吉诃德式的孔子。笔者也爱读论语,但却不求学术之专精,而是抱着一种职业人的心态去读,试图从中悟出一些指导现代职场的道理,所以在笔者的眼里,孔子也可以说是一位资深的职业导师。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身份、地位在当时被称为“士”(当然孔子一度时期做到“大夫”),要搁到现在也就相当于是职业经理人,都是凭技能拿工资吃饭。尽管孔子从政的时间不长,加起来也不过十多年,但是他很懂得为政之道, 他在鲁国从“中都宰”做起,很快就升到“大司寇”并“行摄相事”,短短几年政绩非凡。后因搞政治改革(堕三都)得罪了鲁国当时的权贵“三桓”而不得不辞官而退,周游列国。在笔者看来,孔子是深谙领导之道的,他指出正人当先正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领导的表率作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也是位沟通高手,善于随机应变(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于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并指明沟通中直言不讳的弊端(直而无礼则绞。好直而不好学,其蔽也绞。),最好是“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孔子还是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既懂得要立足本职,权责明确(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清楚要因岗设人,选拔贤能,人职匹配(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更善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还精于职业生涯规划。其本人“自十有五而志于学”,直至“七十而从心所欲”,可说是终身学习的典范,终其一生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尽显其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情调。同时其弟子也是受其教诲各自有所长,其中精通“六艺”的有72人,更有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之十哲。当然,孔子的智慧远非笔者用现代的一些名词术语所能概括的,历史上无数儒生学者倾其毕生精力进行研究,也只是各执一见,未能穷尽。不要说后人,就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也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其弟子子贡也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已。”子贡还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贡把自己老师的学问比喻成深宅大院、太阳和月亮, 非一般人所能窥得和超越。不过,也正因为孔子学深似海,才值得我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