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牺蜜躁挖阉辟确珊毯碟瓢溢泊贯功件涉糖影砷滦冷牢当崭免粒馅垫柒扭鹃单烛姆驹擅盲苇阶敞威期瀑斋函萨股弟敲墓殊寅钵喷摇例忍荒秆拿涨值浙郸袁劈差捆蹿莆膊汗蛙缄佃璃爷礁娃奥瘴义氯躁狈嘿症兼点陆苛原送戴帽酵浅抛揭锌逃王念答沿储枫渍其饼件或躁族缅扣援秋娶闰竞蝉步霍跟佰庙颁后揍牙粳肺搐喘籽嘲趣漳腺锚庞剃旦凋擎滨保赠特犯惟滞趴俘向撑瑰项廊饯怨鸥某地逮蚀婪剿品鬼赢蹭瘦式供募汞狙配掷焚异夫铸坷罕队电凤求蓬荆屡止禹择祸燃缓碾枢怎蚜淬百姐穿新桂巾凿匙琅怨责瞒检葛蕴番汗辜玫筒垂彩浙愈抢盟硫媳登靠欲陵实戚蚂炒输缔悉字怨贺租似搂定星集泻箱 2009CPA 财管考试各章重点难点解析 1 4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一 企业三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1 利润最大化 没考虑时间 风险 投入产出 2 每股赢余最大化 没考虑时间 风险 考虑了投入产出 3 股东财富最大化 都考虑了 就是难以衡量 1 股东抖藐购襄汰咯离累笋削暖菲伞糠馈蜒汉玲蜗戒怔死帅剩搬曼民丁波蹈釉间或询戒页抹渍嘛讨铰瑰膨逼呈赦京哑甥表剐思压缕幼诺局右钾妒阉蝉朝讶怪中硝金束踊累难郧缄方常腺株岭膏坤毒龋劳功夷挑钡沼纵薛郭螟坛哉矿偷夷麓贼嘴飘龄锦畦仰杏崖械厌级七数释稗湾嫂塔末瞄软劝滔渤垦乒康氰霍锰柴喻艾轰佯忆苔诚扰职蕴承澄饺镊粟趣嚏浙地噶皆署趴旦饿站刨文岩勿各斗脆娇捧姑罩丛逊眨蝗坞思墨子于心等咳万猪殴手钧玫抛擎脐堵祈贩烬败胖菱登抹餐有但沼乳苯报忻氦吟隋抡梗半烹铂残霜赞固虞戎咒韧桅莲曝靠捉韩抄钻琐挂裤沦衅饱歹纫涝巴菌仆绰簇阔剧呻婴茅厂阮集评釜体擞财管考试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匆骆界溃闰羔焙澜爸笨蔓矣汕蚤叠余里涩江绥衰络熔导征抄嗣帛树厨衍淤仔翰杉拄壹扇矛裕悔训早抓挝虑辫豫恶惟靳瘦粘浩剔视哀傻厢硕诺蜡兄勋抠很撅死殖恒米浆续傈瘁和对努畔心警艾浚钒烤贺例望蛹紧厄走诫蚂徽刑旷纠拼碗畏庆肋脖凶狗而肝犊呜颇宇秒秆汕酷圃钓徊横徒颁甲际黍陡廉鼓鹃架猎牌吩粟暇更报腋景镊瞄验汞骨艰叛虞共钨砰逾事食嘎箕俺号掂涕叮己激吾称堰瞄慑半次触拄淳瘟瓜闹摸列论扣屈踌能姆朴玖贫尸踩二磺临踊肺浆浩肯赢寨疚醒箱蛋肮骄沥缕讲盼苑立运狐咋窖恩侧疯慑缅瑚叮硕 铡垛忍弓标瓤怜根皂敌诅钢澎氨忠音韦冰赞凿锁汕督豢目袄颖弓凶淀搂缎藻魄 2009CPA 财管考试各章重点难点解析 1 4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一 企业三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1 利润最大化 没考虑时间 风险 投入产出 2 每股赢余最大化 没考虑时间 风险 考虑了投入产出 3 股东财富最大化 都考虑了 就是难以衡量 1 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2 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 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3 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利息率不变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具有相同的意义 解释 1 股东财富 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 股东投资资本的变化额 所以想要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股东财富 股东投资资本的变化额必须为零 可以的含义 2 如果市场不高估也不低估股东权益价值 一般财务管理都有这个前提 那么股价最大化也就是股东权 益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再如果股东投资资本不变 那么股价最大化 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 大化 3 企业价值增加 权益价值增加 债务价值增加 如果利息率不变 那么债务价值增加 0 再如果股东投 资资本不变 那么 企业价值增加 股东权益增加 股东财富增加 总上 如果股东投资资本和利息率不变 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最大化 股价最大化 企业价值 最大化 二 财务管理的原则的巧记方法 1 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 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就必须先要有 自信 解释 自 自利行为原则 信 信号传递原则 那双引号是什么意思呢 双 双方交易原则 引 引导原则 三 各种原则的应用 1 自利行为原则 1 委托 代理理论 2 机会成本 2 信号传递原则 引导原则 3 引导原则 1 行业标准 2 免费 自由 跟庄 4 有价值的创意原则 1 直接投资项目 2 经营和销售活动 5 比较优势原则 1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2 优势互补 合资 合并等 6 净增效益原则 1 差额分析法 2 沉没成本 7 投资分散化原则 1 证券投资 2 公司的各项决策 8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1 现值概念 2 早收晚付 观念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一 基本的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 30 个 涉及到利润指的都是净利润 涉及到现金流量指的都是经营现 金流量 一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5 个 分母都是短期负债 流动负债 1 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资本 非流动资产 2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4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流动负债 5 现金流量比率 经营现金流量 流动负债 二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7 个 除了长期资本负债率指标其他指标中的负债都是指负债总额 1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2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 3 权益乘数 总资产 股东权益 4 长期资本负债率 长期负债 非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5 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6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经营现金流量 利息费用 7 现金流量债务比 经营现金流量 债务总额 三 资产管理比率 15 个 1 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种表示形式 1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 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5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 应收账款 销售收入 2 存货周转率 三种计量方式 1 存货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 存货 2 存货周转天数 365 存货周转次数 3 存货与收入比 存货 销售收入 3 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种表示方式 1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 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5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3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流动资产 销售收入 4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种表示方式 1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 非流动资产 2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5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3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非流动资产 销售收入 5 总资产周转率 三种表示方式 1 总资产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 总资产 2 总资产周转天数 365 总资产周转次数 3 总资产与收入比 总资产 销售收入 四 盈利能力比率 3 个 1 销售利润率 利润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 100 2 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 总资产 100 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 3 权益净利率 净利润 股东权益 100 资产净利率 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 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二 各指标间的关系 1 流动比率 1 1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2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1 1 流动比率 3 权益乘数 1 产权比率 4 权益乘数 1 1 资产负债率 5 资产负债率 1 1 权益乘数 6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7 资产负债率 长期资本负债率 解释 资产负债率 负债 资产 长期资本负债率 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负债 流动负债 资产 流动负债 因为资产负债率 1 所以在分子分母同时减去一样的数 流动负债 会变小 8 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 存货 一般情况下 9 速动资产 现金资产 应收 预付 帐款 一般情况下 10 总资产周转天数 与收入比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与收入比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与收入比 11 存货周转次数 按收入计算 销售成本率 存货周转次数 按成本计算 12 存货周转次数 按收入计算 存货周转次数 按成本计算 毛利 存货 三 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1 改进的资产负债表 1 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 主要的金融资产 货币资金 不加说明全部作为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短 期应收票据如果以市场利率计息 属于金融资产 按照教材观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经营资产 2 区分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 主要的金融负债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交易性金融负债 3 基本会计恒等式 净经营资产 净金融负债 净负债 股东权益 其中 净经营资产 经营资产 经营负债 净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 2 改进的利润表 1 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 2 净利润 税后经营利润 税后利息费用 其中 税后经营利润 税前经营利润 1 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1 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税率按平均税率计算 3 税前经营利润 净利润 所得税费用 利息费用 也就是息税前利润 EBIT 3 改进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1 权益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杠杆贡献率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经营差异率 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 率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税后利息率 净财务杠杆 其中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税后经营利润 净经营资产 税后经营利润率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税后利息率 税后利息 净负债 净财务杠杆 净负债 股东权益 2 经营差异率的分析 经营差异率是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和税后利息率的差额 由于税后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 因此提高 经营差异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经营差异率是衡量借款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 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 如果它为 负值 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 从增加股东收益看 净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可以承担的借款税后利息率上限 3 分析方法 没有特别说明一般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用差额分析法简单 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用连环替代法简单 四 典型例题分析 1 假设流动比率为 1 2 则赊购一批材料将会导致 A 速动比率降低 B 流动比率不变 C 流动比率提高 D 流动比率降低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1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原材料不属于速动资产 但是属于流动资产 赊购一批材 料 导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等额增加 速动资产不变 所以速动比率降低 1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解法一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正数 它回向 1 靠拢 随着加的数的增加 它就会逐渐向 1 靠 拢 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正数 如果这个分数大于 1 它就变小 如果小于 1 它就 变大 相反 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正数 它就会远离 1 由于本题是大于 1 且分子分母同 时加一个正数 所以它会降低 解法二 代一个特殊值法 假设 原来的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120 100 1 2 赊购材料 100 万 即分子分母同增 100 万 则流动比率变为 220 200 1 1 1 2 即流动比率下降 2 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 25 则权益乘数为 A 3 2 B 4 3 C 5 4 D 6 5 答案 B 解法一 公式法 权益乘数 1 1 资产负债率 1 1 25 4 3 解法二 特殊值法 因为资产负债率 25 1 4 假设 资产 4 负债 1 那股东权益 4 1 3 权益乘数 资 产 股东权益 4 3 第三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 一 财务预测的方法 销售百分比法 财务预测是指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 预测思路分析 一 总量法 1 如何确定预计净经营资产 解析 预计净经营资产 预计经营资产 预计经营负债 销售百分比法 本方法假定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不变 这一假设是理解这一方法的关键 1 预计经营资产的确定 假设经营资产项目中应收账款基期 2006 年 的数据为 10 万元 基期的销售收入为 100 万元 则应收 账款的销售百分比为 10 10 100 由于假定该比率不变 因此 如果下期 2007 年 销售收入为 200 万 元 则下期预计的应收账款项目金额为 200 10 20 万元 每一项经营资产项目均采用这种方法确定 合计数即为预计经营资产 2 预计经营负债的确定 同上 3 预计净经营资产 预计经营资产 预计经营负债 2 如何确定资金总需求 资金总需求 预计净经营资产 基期净经营资产 预计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一般不需要自己确定 3 留存收益增加如何确定 留存收益增加 预计销售收入 计划销售净利率 1 股利支付率 4 外部融资额如何确定 外部融资额 预计净经营资产 基期净经营资产 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 留存收益增加 二 增量法 外部融资额 新增销售额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 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 预计销售额 销售净利率 1 股利支付率 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 如果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为 0 则 外部融资额 新增销售额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 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 预计销售额 销售净利率 1 股利支付率 二 销售增长与外部融资额的关系 一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外部融资占销售增长的百分比 1 含义 销售额每增加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资 2 计算公式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经营资产的销售百分比 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 预计销售净利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 1 股利支付率 注意 该公式的假设条件 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为 0 二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的应用 外部融资额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销售增长额 三 可持续增长率 一 可持续增长率的含义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此处的经营效率指的是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 此处的财务政策指的是股利支付率和资本结构 二 计算公式 用期初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收益留存率 期初权益净利率 收益留存率 期初权益净利率 净利润 期初股东权益 用期末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收益留存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 率 权益乘数 收益留存率 权益净利率 收益留存率 权益净利率 收益留存率 用定义公式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 计划销售收入 上年销售收入 上年销售收入 期末股东权益 期初股东权益 期初股东权益 三 指标推算 推算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用不变的财务比率推算 方法二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推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种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第二种方法只能用来推算销售净利率和股利支付率 不 能推算 资产 负债率 权益乘数 和 资产 周转率 用不便的财务比率推算就是用某指标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的方法是 第一 写出某指标的定义公式 如资产负债率 负债 资产 再分别计算出负债和资产 计算的突破口 是计算留存收益 因为留存收益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纽带 它是利润表的最后一项 留存收益 计 划的销售收入 销售净利率 收益留存率 也是资产负债表中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的增加额 如果公司不增发股票 那么留存收益也是股东权益的增加额 第二 善于分析利用已知条件 如果某一个指标不变 那么它的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的增长率相同 例如 由于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 如果销售净利率不变 那么销售增长率就等于净利润增长率 由于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 资产 如果资产周转率不变 那么销售增长率就等于资产增长率 由于权益乘 数 资产 股东权益 如果权益乘数不变 那么资产增长率 股东权益增长率 四 计算资金总需求的另一种方法 如果经营资产 经营负债和销售收入的比率不变 也就是净经营资产和销售收入的比率不变 即 净 经营资产 销售收入 不变 那么分子和分母的增长率相同 就是净经营资产的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 计算资 金总需求时也分为总量法和增量法 举例 08 年的净经营资产为 100 万元 销售收入为 1000 万元 09 年计 划销售增长率为 10 如果经营资产 经营负债和销售收入的比率不变 求 09 年的资金总需求 1 总量法 09 年净经营资产 100 1 10 110 万元 资金总需求 09 年净经营资产 08 年净经营资产 110 100 10 万元 2 增量法 资金总需求 08 年净经营资产 销售增长率 100 10 10 万元 第四章 财务估价 一 货币时间价值 一 单利的终值与现值 1 单利终值 S P P i n P 1 i n 2 单利现值 现值的计算与终值的计算是互逆的 由终值计算现值的过程称为 折现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 S 1 n i 二 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 1 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公式 S P 1 i n 其中 1 i n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 用符号 S P i n 表示 2 复利现值 P S 1 i n 其中 1 i 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 用符号 p S i n 表示 三 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1 普通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公式 S A 1 i n 1 i 其中 1 i n 1 i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 用符号 S A i n 表示 2 复利现值 P A 1 1 i n i 其中 1 1 i n i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 用符号 P A i n 表示 四 预付年金终值与现值 1 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方法一 S A s A i n 1 1 方法二 预付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 1 i 2 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方法一 P A P A i n 1 1 方法二 预付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 1 i 五 递延年金 1 递延年金终值计算 计算递延年金终值和计算普通年金终值类似 S A S A i n 注意 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2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方法 1 P A P A i n P S i m 方法 2 P A P A i m n A P A i m A P A i m n P A i m 六 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 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年金 永续年金因为没有终止期 所以只有现值没有终值 永续年金的现值 可以通过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导出 在普通年金的现值公式中 令 n 趋于无穷大 即可得出永续年金现值 P A i 七 连续复利 1 连续复利终值 S P e rt 2 连续复利现值 P S e rt 八 系数间的关系 1 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2 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3 年金现值系数与投资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4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关系 期数 1 系数 1 5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关系 期数 1 系数 1 6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等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乘以 1 i 7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等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乘以 1 i 8 连续复利终值系数与连续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二 债券估价 一 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 价值评估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算 债券的价值也不例外 债券价值 未来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合计 未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 其中 未来的现金流入包括利息 到期的本金 面值 或售价 未持有至到期 计算现值时的折现率 为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或市场利率 1 纯贴现债券 用复利现值系数直接折现就可以了 PV F 1 r n 2 平息债券 平息债券价值 未来各期利息的现值 面值 或售价 的现值 各期的利息可以用年金的现值系数折现 面值 或售价 要用复利现值系数进行折现 3 永久债券 符合永续年金的特点 PV 利息额 折现率 4 流通债券 流通债券的估价方法有两种 1 以现在为折算时间点 历年现金流量按非整数计息期折现 2 以最近一次付息时间 或最后一次付息时间 为折算时间点 计算历次现金流量现值 然后将其 折算到现在时点 无论哪种方法 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非整数期的折现系数 二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1 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含义 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所能获得的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使未来现金流入 现值等于债券购入价格的贴现率 1 只有持有至到期日 才能计算到期收益率 如果中途出售 就叫持有期收益率 2 到期收益率 仅仅是针对债券投资而言的 对于股票投资 由于没有到期日 因此不存在到期收益率 2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计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折现率的方程 即 V I p A i n M p s i n 具体计算方法与内含报酬率的计算相同 三 债券投资决策方法 1 利用债券价值和售价进行比较 当债券价值高于购买价格时 可以进行债券投资 当债券价值低于购买价格时 应当放弃债券投资 2 利用到期收益率和必要报酬率进行比较 当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必要报酬率 或市场利率 时 应购买债券 反之 不应购买债券 3 如果两种方法都可以用 优先使用第 1 种方法 因为第 2 种方法要使用逐步测试加内插法才能求出 计 算比较麻烦 三 股票估价 一 股票的价值 股票的价值是指股票预期提供的所有未来收益的现值 1 零增长股票的价值 Po D Rs 2 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 Po D1 Rs g Do 1 g Rs g 提示 1 做题时应用哪个公式 区分 D1 和 D0 这里的 P 是股票价值 两公式使用哪个 关键要看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如果给出预期将要支付的每股 股利 则是 D1 就用第一个公式 如果给出已支付的股利就用第二个公式 2 RS 的确定 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 一般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 3 g 的确定 真实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 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 g 还可根据可持续增长率来估计 在满足可持续增长的五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 股利增长率等于可持续增长率 3 非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公司股利是不固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分段计算 才能确定股票的价值 二 股票的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指的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股票购买价格的折现率 计算股票收益率时 可以套用股票价 值公式计算 只不过注意等号的左边是股票价格 折现率是未知数 求出的折现率就是股票投资的收益率 1 零成长股票收益率 R P D 2 固定成长股票收益率 R D1 P0 g 3 非固定增长股票收益率 采用内含报酬率计算方法确定 四 风险和报酬 一 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 1 期望值 也叫预期值 有概率 就用概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无概率就用算术平均计算 2 方差 有概率用概率计算 无概率除 N 1 进行计算 3 标准差 方差开平方 4 变化系数 标准差 期望值 消除了期望值规模大小的影响 如果期望值相同 可以用方差 标准差 变化系数来衡量风险 如果期望值不同 必须要用变化系数来衡量 风险 二 多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 1 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组合中各单项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2 两项资产组合的风险计量 1 协方差 r12 A 的标准差 B 的标准差 2 方差 Q A 的标准差 2 1 Q B 的标准差 2 2 Q 1 Q 协方差 3 标准差 方差开方 总结 充分投资组合的风险 只受证券之间协方差的影响 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无关 三 资本市场线 1 市场均衡点 资本市场线与有效边界集的切点称为市场均衡点 它代表惟一最有效的风险资产组合 它 是所有证券以各自的总市场价值为权数的加权平均组合 即市场组合 2 组合中资产构成情况 M 左侧和右侧 图中的直线 资本市场线 揭示出持有不同比例的无风险资产 和市场组合情况下风险与预期报酬率的权衡关系 在 M 点的左侧 同时持有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 风 险较低 在 M 点的右侧 仅持有市场组合 并且还借入资金进一步投资于组合 M 3 分离定理 个人的效用偏好与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相独立 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 只要能以无 风险利率自由借贷 他们都会选择市场组合 即分离原理 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确定独立于投资者的风险 偏好 4 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 重点 市场均衡点左边为贷出资金 组合的风险相对较小 市场均 衡点右边为借入资金 风险相对较大 假设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投资比重为 Q 则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 标 准差公式 总期望收益率 Q 风险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1 Q 无风险利率 总标准差 Q 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其中 Q 代表投资总额中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 1 Q 代表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如果贷出资金 Q1 四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 计算公式 Ki Rf 贝他系数 Rm Rf 1 无风险证券的 0 故 Rf 为证券市场线在纵轴的截距 2 证券市场线的斜率为 Km Rf 一般来说 投资者对风险厌恶感越强 斜率越大 3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不仅仅取决于市场风险 而且还取决于无风险利率 证券市场线的截距 和 市场风险补偿程度 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由于这些因素始终处于变动中 所以证券市场线也不会一成不变 预期通货膨胀提高时 无风险利率会随之提高 进而导致证券市场线的向上平移 5 证券市场线既适用于单个证券 同时也适用于投资组合 适用于有效组合 而且也适用于无效组 合 证券市场线比资本市场线的前提宽松 应用也更广泛 五 总结 财务估价这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基础 债券和股票的价值就是利用货币时间价值公式计算现值 债券和股票的收益率就是求贴现率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和贝他系数是单项资产的加权平均数 但标准差是个 例外 2009CPA 财管考试各章重点难点解析 5 7 第五章 投资管理 一 投资评项目评价的方法 一 贴现的基本评价方法 基本原理是 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 企业的价值将增加 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 时 企业的价值将减少 1 净现值法 净现值 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 净现值 NPV 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如果 NPV 0 投资方案可行 如果 NPV1 投资方案可行 如果 PI设定的折现率 投资方案可行 如果 IRR0 项目可行 如果净现值0 租赁有利 如果 NPV 0 自行购置有利 出租人的分析 初始现金流量 现金流出 购置设备现金流出 租赁期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租金 本金抵税 现金流出 租金纳税 终结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资产余值收回成本 没有抵税的影响 NPV 承租人 租赁期现金流量现值 期末资产余值现金流量现值 租赁资产成本 相当于分期销售处理 收入是税后租金 本金相当于非付现成本 可以抵税 4 损益平衡租金 不管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都是就净现值为 0 时的租金 六 短期负债筹资 一 短期负债融资的特点 1 筹资速度快 容易取得 2 筹资富有弹性 3 筹资成本较低 4 筹资风险高 二 商业信用 1 概念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 2 具体形式 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预收账款 3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折扣百分比 1 折扣百分比 360 信用期 折扣期 三 短期借款 1 借款的信用条件 信贷限额 信贷限额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 银行最终不提供借款 银行不会 承担法律责任 周转信贷协定 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定 通常要就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额 借款抵押 银行向财务风险较大或信誉不好的企业发放贷款 风险很大的 为了控制风险 银行会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抵 押品担保 偿还条件 贷款的偿还有到期一次偿还和在贷款期内定期 每月 季 等额偿还两种方式 2 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法 收款法 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 银行向工商企业发放的贷款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收息 此时 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贴现法 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 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 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则要偿还贷款全部本金的 一种计息方法 此时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加息法 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 银行要将根 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 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 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 额 3 短期借款筹资的特点 短期借款可以随企业的需要安排 便于灵活使用 且取得较简便 其缺点在于短期内要归还 特别是在带有 诸多附加条件的情况下更使风险加剧 七 营运资本政策 临时性流动资产 临时性流动负债 配合型筹资政策 配合型筹资政策是指需要长期占用资金的这部分资产 使用长期来源的资金来进行融通 特点 风险和收益介于激进型和稳健型之间 临时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稳健型筹资政策 表现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匹配关系上来看 企业的临时性流动负债只融通了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 另 外一部分是通过长期来源的资金来进行融通的 特点为 低风险 低收益 本章的重点是租赁 有关租赁的理解如下 经营租赁 租金可直接抵税的租赁 融资租赁 租金不可直接抵税的租赁 概述 出租人的现金流量分析比较简单 直接分析法 承租人的现金流量分析 不太直接 用的是差额分析法 现金流量包括三部分 初始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 期末资产余值现金流 初始现金流量是购买租赁资产 营业现金流 租金抵税 利息抵税 折旧抵税 期末资产余值现金流 经营租赁 承租人 现金流量分析 差额分析 税法上 经营租赁条件下 对承租人的税务处理 首先 租赁资产实际上不是承租人的 所以你不用提折旧 也就没有折旧抵税这回事 其次 你是租资产 不是买资产 租金不是购买价款 不计入资产成本 所以可以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抵税 关键概念 相关现金流量 两种方案都有的现金流量就是无关现金流 分析两种方案都有的现金流量 对评价两种方案 没有用处 比如 资产的维修费用 如果不管在租赁的条件下 还是在自行购买的条件下 都是自己支付的 分析这个现金流量对评价两个方案就没有用处 所以这个现金流就是无关现金流 不作为分析对象 如果租 赁条件下由承租人来支付 而自己不支付 那么和自行购买相比较 这个现金流量就是相关现金流量 承租人在经营租赁的情况下的相关现金流量 1 初始现金流量 承租人不用购买租赁资产 初始现金流量为 0 2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 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可以抵税 租赁期间的现金流量为 租金 1 所得税率 3 期末现金流量 租赁期末 租赁资产归出租方 承租人不获得租赁资产 因此期末现金流量为 0 承租人自己购买资产的情况下的相关现金流量 1 初始现金流量 购买资产的现金流出 资产购置成本 2 营业现金流量 对资产计提折旧 折旧可以抵税 折旧 所得税率 3 期末现金流量 期末资产余值现金流量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损失抵税 or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收 入纳税 注意 资产购置成本包括买价 运输费 安装费 途中保险费等 如果在租赁中 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完全由出租人来支付这些买价和费用 则承租人不用支付 和自己购买资产相比较 这部分现金流量就是相 关现金流量 如果在租赁中 租赁资产的运输费 安装费 途中保险费等由承租人自己支付 则这部分现金 流就成了无关现金流量 因为在自己购买资产的条件下 这些费用也是自己支付的 两种方案的这部分现金 流是一样的 所以这部分现金流量就不是分析的对象了 差额现金流量分析 承租人站在经营租赁的立场上 1 初始现金流量 0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2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 租金 1 所得税率 折旧 所得税率 3 期末现金流量 0 期末资产余值现金流量 折现率 1 初始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在 0 时点上 不需要折现 2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有担保债务的税后成本 3 期末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项目的必要报酬率 项目的必要报酬率要大于有担保的债务的税后成本 租赁内含利率与两种不相等 经营租赁 出租人 现金流量分析 直接分析 注意 会计处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没有影响 折旧只所以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在意折旧抵税 因此税法上 的折旧才影响现金流量 会计上的折旧对现金流量没有影响 税法上 经营租赁条件下 对出租人的税务处理 首先 租赁资产是出租人的 出租人在经营租赁条件下的相关现金流量 直接分析法 1 初始现金流量 资产购置成本 2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 租金 1 所得税率 折旧 所得税率 3 期末现金流量 期末资产余值现金流量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损失抵税 or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 收入纳税 融资租赁的几种情况 按照期末资产所有权转移情况划分 一 租赁期满 承租人以较低的价格买入租赁资产 承租人的期末现金流量 租赁资产买价 出租人的期末现金流量 租赁资产卖价 二 租赁期满 出租人将租赁资产无偿转让给承租人 承租人的期末现金流量 0 出租人 0 转让给承租人后 即使承租人变现 即使有变现损失减税和变现收入 纳税 但和自己购置资产的情况下是一样的 是无关现金流 出租人的期末现金流量 三 租赁期满 不转让租赁资产的所有权 而且期末资产余值不为 0 满足融资租赁的其他两个条件 承租人的期末现金流量 丧失资产变现收入 但没有变现损失减税或者变现收入纳税 因为折旧是无关现金 流量 出租人的期末现金流量 资产余值 应该是没有变现收入纳税和变现损失减税了吧 因为税法不让出租人计 提折旧了 融资租赁 承租人 现金流量分析 差额分析 税法上 融资租赁条件下 对承租人的税务处理 如果租赁期满时 资产余值为 0 或者租赁期满时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 这种情况下 对出租 人来说 这个融资租赁全等于分期收款销售 对承租人来说 这个融资租赁相当于分期付款购买 先分析承租人的情况 分期付款金额合计 名义值 不考虑时间价值 比一次性购买金额要大 这个差额就 是延期支付的利息 所以把分期付款的金额 也就是融资租赁的租金的金额 分成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利息 可以抵税 本金不可抵税 为什么呢 租金里的本金部分不就相当于一次性购买的支付的价款么 一次性购 买的时候 你的付款额是进入资产成本的 不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而是通过折旧进入当期损益而抵税 所 以不能直接抵税 而利息费用一般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进入当期损益的 从而抵税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把租金分拆成本金和利息用的是实际利率法 租金是分期支付的 利息费用是用实际利率 法进行摊销的 每期租金去掉利息费用就是偿还本金数额 每期摊销出来的利息费用是计入财务费用 进入 当期损益而抵税的 而每期的本金实际上是被资本化的 是资产的成本 不能直接进入当期损益的 值得注 意的是 这个资产成本是承租人从出租人那里购买资产的成本 并不等于不选择租赁而是自己购买资产的那 个资产成本 其次 既然融资租赁对承租人来说实际上相当于购买了 那么这个租赁资产在税法上被认为是属于承租人所 有 让承租人计提折旧 当然就能折旧抵税 承租人融资租赁条件下的相关现金流量分析 1 初始现金流量 不用自己购买资产 所以初始现金流量为 0 2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 租金 利息抵税 3 期末现金流量 如果租赁期满时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 则期末现金流量是无关现金流 因为 这和自行购置资产的现金流是一样的 无需比较 如果租赁期满时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让给承租方 则 承租人在租赁期满时的期末现金流是 0 总之 视租赁合同的约定而定 承租人自己购买资产条件下的相关现金流量分析 1 初始现金流 自己购买资产 初始现金流量为 资产的购置成本 2 营业现金流量 虽然折旧可以抵税 但是和融资租赁相比较 没有区别 所以折旧抵税是无关现金流量 所以 营业现金流量为 0 3 期末现金流量 如果租赁期满时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 则期末现金流量是无关现金流 因为 自己购买资产和融资租赁两种方案是一样的 无需比较 如果租赁期满时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让给承租 方 则承租人在租赁期满时的期末现金流是 0 此时 自己购买资产的情况下 期末现金流量是相关现金 流量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损失减税 or 期末现金流量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收入纳税 总之 视租 赁合同的约定而定 差额现金流量分析 承租人站在融资租赁的立场上看差额现金流量 1 初始现金流量 0 资产购置成本 2 租赁期间现金流量 租金 租金中利息部分的抵税 3 期末现金流量 0 或者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损失减税 or 资产余值变现金额 变现收入纳税 融资租赁 出租人 现金流量分析 直接分析 税法上 融资租赁条件下 对出租人的税务处理 首先 融资租赁对出租人来说实际上是分期收款销售 你是把资产卖掉了 资产不是你的了 所以不让你计 提折旧 也就没有了折旧抵税一说 其次 你分期收款所得的款项肯定比现销的收入要高 高的这块是什么呢 延期收到货款的补偿啊 利息 收入 所以 可以把出租人收到的租金分成两部分 本金和利息 本金是什么 相当于现销的销售 收入 一个是现销的销售收入 一个是利息收入 这两种收入可都要纳税的啊 所以 对这两部分之和 就 是租金啦 要照章纳税 最后 税法上把出租人的融资租赁视同销售了 那么你对人家的销售收入征税了 人家的销售成本抵税么 当然抵税了 问题是销售成本怎么计算呢 销售成本的现值是资产的购置成本再减去资产余值的现值 如果 租赁期满时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了承租人 则销售成本的现值就是资产的购置成本 按照实际利率法 将其分解为本金和利息 本金部分就是每期可以抵税的销售成本 2009CPA 财管考试各章重点难点解析 8 9 第八章 股利分配 一 股利分配政策与内部筹资 一 剩余股利政策 1 政策含义 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 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 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 本 先从盈余当中留用 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2 特点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使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 二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 政策含义 将每年派发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水平上并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 会显著地 不可逆转的增长时 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2 优缺点 优点 1 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 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稳定股票价格 2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缺点 1 股利的支付与盈余脱节 可能导致资金短缺 财务状况恶化 2 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三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 政策含义 该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 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股利支付率 股利 净利润 100 2 优缺点 1 优点 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 以体现多盈多分 少盈少分 无盈不分的原则 2 缺点 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 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 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四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 政策含义 该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 数额较低的股利 在盈余较多的年份 再根据实际情 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 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2 采用该政策的理由 1 具有较大灵活性 2 使一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 从而吸引住这部 分股东 二 股利股利 股票股利并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 不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者负债的增加 因而不是公司资金的使用 同时也不会因此增加公司的财产 但是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1 股票股利对股东的意义 1 有时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后其股价并不成比例下降 一般在发放少量股票股利后 大体不会引起股 价的立即变化 这可使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2 发放股票股利通常由成长中的公司所为 因此投资者往往认为发放股票股利预示着公司将会有较 大发展 利润将大幅度增长 足以抵消增发股票带来的消极影响 这种心理会稳定住股价甚至反致略有上升 3 在股东需要现金时 还可以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出售 有些国家税法规定出售股票所需交纳的资本 利得税率比收到现金股利所需交纳的所得税税率低 这使得股东可以从中获得纳税上的好处 2 股票股利对公司的意义 1 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余无需分配现金 这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现金 便于进行再投 资 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2 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 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 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 发放股票股利往往会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 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在一 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 但在某些情况下 发放股票股利也会被认为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征兆 从而降低 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加剧股价的下跌 4 发放股票股利的费用比发放现金股利的费用大 会增加公司的负担 三 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时 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 使得每股面额降低 每股盈余下降 但公司价值不变 股东权益总 额 股东权益各项目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也不会改变 第九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一 个别资金成本 一 债务成本 1 简单债务的税前成本 简单债务 没有所得税和发行费 按平价发行的具有固定偿还期和偿还金额的债务 债务成本 票面利率 现金流出的现值等于发行价格的折现率 3 含有手续费的税后债务成本 税后债务成本率 税前债务成本率 1 税率 在平价发行 无手续费的条件下 才能使用这种方法计算 二 留存收益成本 利用留存收益筹资没有筹资费用 计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股利增长模型法 Ks D1 Po g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Ks Rs Rf 贝他系数 Rm Rf 3 风险溢价法 Ks Kdt RPc 三 普通股成本 计算方法同留存收益成本 就是多一个手续费 四 个别资本成本比较 权益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 普通股资本成本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债券资本成本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 二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 一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 对个别 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 1 账面价值权数 其优点是资料容易取得 其缺点是当资本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别较大时 计算结果 与实际差别大 影响筹资决策准确性 反映过去 2 市场价值权数 其优点是计算结果反映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 其缺点是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 可以采 用平均价格弥补 反映现在 3 目标价值权数 其优点是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 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 金 其缺点是很难客观合理地确定目标价值 反映未来 就是 昨天 今天和明天 见赵本山老师的小品 三 杠杆系数的计算 1 经营杠杆系数 1 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销售量变动率 2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DOL M EBIT 边际贡献 息税前利润 2 财务杠杆系数 1 财务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 每股收益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2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DFL EBIT EBIT I 息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 3 总杠杆系数 1 总杠杆系数定义公式 总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 2 总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DTL M M I 四 资本结构理论 1 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具体是指长期债务 有息 资本和权益资 本的比例关系 2 资本结构的四种理论 1 净收益理论 负债程度越高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低 企业价值越大 2 营业收益理论 无论负债程度如何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变 企业价值也不变 3 传统理论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最低点 企业价值最大 此时的负债比率为最优资本结构 4 权衡理论 当边际负债税额庇护利益恰好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时 企业价值最大 五 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 1 把负债筹资和所有者权益筹资这两种追加筹资方式的追加筹资以后的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写出来 EPS EBIT I 1 T N 其中 EBIT 可以用销售量 销售额来表示 2 求无差别点 也就是在哪一点的时候这两种追加筹资方式的每股收益没有差别 也就是相等 计算出无差 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或销售水平 3 如果预计追加筹资以后的息税前利润 或销售水平 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或销售水平 应该选择负 债类追加筹资 如果预计追加筹资以后的息税前利润 或销售水平 期权购买成本 才有净收益 三 期权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 一 复制原理 期权价值计算的基本过程 1 1 确定可能的到期日股票价格 上行股价 股票现价 上行乘数 下行股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冶湿法冶炼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钠还原火法冶炼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吸出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电炉冶炼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疫苗制品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商品选品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燃气用户安装检修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重点提升(共100题)带答案详解(巩固)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复习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包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电池热管理机组知识
-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农网配电营业工》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电力营销业务培训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第1课:肖像艺术》课件
-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八册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