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模版_第1页
毕业论文模版_第2页
毕业论文模版_第3页
毕业论文模版_第4页
毕业论文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 本科学生本科学生毕业论毕业论文文 工作手册工作手册 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领导小组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领导小组 二二 九年十一月九年十一月 2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业论毕业论文管理文管理办办法法 一一一 总则总则 第一条 根据 石河子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条例 的有关规定并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特补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全部工作过程 初步掌握科 研的基本方法 进而发扬科研工作的严谨作风 培养求实创新的科学能力 三三三 学院毕业论文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过程管理 第四条 毕业论文依次为 填写选题指南 下达任务书 撰写开题报告与文 献综述 撰写论文提纲 一稿 初稿 二稿 修改稿 三稿 终审稿 以及指导教 师对以上工作的指导纪录 答辩和评分等 第五条 每个学生体现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所有材料 各系 专业 按照第四 条的顺序装订成册 第二章第二章 要求要求 第六条 各系 专业 要在第七学期第 11 教学周以前制定毕业论文计划 第六条 各系 专业 要在保证一生一题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愿选题并填写 选题指南 第七条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和接受任 务的学生均应签字 第八条 开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1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 外 研究现状及分析 3 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4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 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5 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如工具书 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 某类市 场调研 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 及解决的办法 6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3 7 主要参考文献 不少于 5 篇 三三三论文提纲正文的字数要求 艺术类专业 300 字以上 其它类专业 500 字以上 第十条 论文一稿 初稿 二稿 修改稿 三稿 终审稿 的具体要求 1 题目 简要 明确 一般不超过 28 个字 2 关键词 一般不超过 5 个 3 内容摘要 简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中文摘要 200 字以内 配相 应的外文摘要 4 正文 思路清晰 概念清楚 论点明确 结构合理 资料翔实并与论点相结 合 同时要做到文字通顺 引文规范 以实验为主的论文要求实验方法科学 分 析归纳合理 图表应用得当 结果有应用价值 5 论文正文字数 艺术类专业 4000 字以上 语言类专业 6000 字以上 其它 类专业 8000 字以上 6 参考文献格式 著作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码 论文 作者 论文篇名 刊号 年 卷 期 页码 7 论文的纸张 字号论文统一用 A4 纸打印 论文标题用 3 号黑体字 如有 附标题用 4 号宋体字 关键词 内容摘要 参考文献 目录等用小 5 号宋体字 正 文用 5 号宋体字 其余用 4 号宋体字 第三章第三章 附附则则 第十一条 本条例由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 1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流程图 2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流程图 学生用 3 附件一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指南 附件二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附件三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附件四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提纲 附件五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初稿 4 附件六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修改稿 附件七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终审稿 附件八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答辩记录表 附件九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成绩鉴定表 附件十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汇总表 附件十一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 附件十二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分布汇总表 5 1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本科学院本科毕业论毕业论文流程文流程图图 审批同意 教师提 供选题 系 专业 汇总 学生 选题 学 生 填 写 选题指南 附件一 系毕业论文 设计 领 导 小 组 计 划 学院 毕业 论文 设计 领导 小组 计划 学院汇总 指导教师与学生 填写任务书 附件二 学 生 撰 写 开 题 报 告 附件三 指导教师 批阅同意 学生撰写 论文提纲 附件四 指导教师填写 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 批阅同意 学生撰写论文 一稿 初稿 附件五 学生撰写论文 二稿 修改稿 附件六 学生撰写论文 三稿 终审稿 附件七 指导教师填写 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填写 批阅意见 附件九 系 专业 小组答辩 学院大组 答辩 系评定毕业 论文成绩 推荐大学优秀毕业 论文 6 2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本科学院本科毕业论毕业论文流程文流程图图 学生用 学生用 审批同意 填写 选题指南 与指导教师 填写任务书 撰写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 批阅同意 撰写 论文提纲 指导教师填写 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 批阅同意 撰写论文 一稿 初稿 撰写论文 二稿 修改稿 撰写论文 三稿 终审稿 指导教师填写 批阅意见 系 专业 小组答辩 学院大组 答辩 系评定毕业 论文成绩 推荐大学优秀毕业 论文 7 3 附件一附件一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业论毕业论文 文 设计设计 选题选题指南指南 中文 系 汉语言文学 专业 2009 年级 指导教师王 英职称讲师填报时间201 年 12 月 10 日 课题名称曹禺和他的 北京人 课题来源1 科研题目 2 生产现场 3 自拟题目 课题类型1 论文型 2 设计型 完成课题所需时间1 月 6 月所需学生人数1 人 实习 考察 地点论文 设计 地 点 立题依据 戏剧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文学体裁之一 它从生活中选材 不仅娱乐大 众 更从侧面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风土人情 语言 文化等现象 中 国戏剧发展到二十世纪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曹禺便是此时期中国著名的剧作家 戏剧教育家之一 原名万家宝 字 小石 祖籍湖北潜江 著有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等著名作品 我最 喜欢他在抗战时期的剧作 北京人 北京人 这部作品的创作与曹禺童年时 代的生活息息相关 各种不同的生活景象 形形色色的人物 都成了他日后 创作的源泉 曹禺生母早逝 继母酷爱看戏 常带者他出入戏院 久而久之 曹禺也成了一个小戏迷 北京人 的素材和人物原型其实早在此时就已经有 了 北京人 这部作品虽然不是曹禺先生最好的作品 却也有很强的艺术表 现力及历史生活再现意义 不仅如此 北京人 中极具特色的各式人物 都具 有鲜明的代表性 例如 保守自私的曾皓 尖刻利落的思懿 软弱又暴躁的江 8 泰 愚昧善良的文彩 聪慧有觉悟的瑞贞和博爱忠诚的愫方 而曾家的住客 袁任敢和袁圆父女两也是全剧不可或缺的角色 曹禺借学者袁敢任的话 对 曾家的孱弱一代加以开导和谴责 这为全剧高潮的到来做了有力铺垫 同时 也掲示了全剧的主旨 真正的人应该是自由洒脱的 人有表达自我 追求 幸福的权利 北京人 不仅指剧中生活在北京大院里的曾家人 还指出远古时代的元 谋人 北京人 同时 在全剧末尾还暗示着 新北京人 的觉醒与奋进 由此可见 曹禺和他的 北京人 的创作渊源极其文学价值都是值得我们 去分析探讨的 选题意义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文学创作商品化的 势头随着物价高涨起来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各类电子版商业书籍畅销了 连几千年前的 论语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等珍贵书籍 都被极有商业头 脑的人士 改版翻新成了一部部实用又快速的 赚钱经 然而 真正的文学创作却缺失了 戏剧这种大众化 表演性很强的文学 创作更是出现了断层危机 今天的读者热衷于各类小说 戏剧研究与创作的 人员也不多 在上个学期的现代文学史课堂上 我有幸了解到了曹禺先生和他的戏 剧作品 深深被他的戏剧风格吸引了 作品题材源于生活又并非原汁原味 其中暗含的哲理与情趣 源自童年记忆的各种声音 经过曹禺的精心剪裁 设计 写到戏的情境之中 更添了几分悲凄或是欢欣 自知我识浅薄 能力有限 对曹禺先生的戏剧作品并不能分析透彻 但 我仍会全力以赴 在此仅希望我的这篇论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唤起 9 更多人对戏剧与文学的关注 填报人 签字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系审核意见 系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10 附件二附件二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业论毕业论文任文任务书务书 科技 学院 汉语言文学 专业 2006 年级 课题名称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毕业论文 设计 起止时间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6 月 6 日 共 24 周 指导教师王 英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刘正艳学号2009040953 任务下达日期2009 年 12 月 课题内容 北京人 是曹禺继 雷雨 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也是他最为满意的剧作之一 戏 剧描写了以曾皓为 权威中心 的封建家庭中老幼三代 新旧两派人物的不同归 宿 几十年来在曾家那间曾经显赫一时 如今已显灰颓的小花厅里 生活被幽禁 着 一代人追忆往昔繁华 眼前只能等待死期来临 另一代人痛心于少年时的挫 折 无可奈何地缅怀那些逝去的岁月 还有一代人则不甘心于死气沉沉的禁锢生 活 怀抱冲向新天地的渴望 然而 生活的归宿究竟怎样 让我们一起走近 北京 人 的戏里戏外 一探究竟吧 一 分析曹禺 北京人 的情感基调 是喜剧而非悲剧 说 北京人 是喜剧 因为 剧中人物该死的都死了 不该死的继续活下去 并找到了出路 这难道不是喜剧吗 尽管 北京人 的调子有些忧郁 但这种忧郁的基调是源于曹禺对那个时代 的整体感觉 并不能湮灭整部剧中所蕴含的那种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 二 北京人 中的典型人物 我将 北京人 中以曾皓为首的那个封建家庭中的老幼三代 划分为两个派 别 旧北京人 和 新北京人 其中旧北京人有曾皓 思懿 江泰 文彩等 新 北京人以瑞贞和愫方为典型 而曾家的住客 袁任敢和袁圆父女两也是全剧不可 11 或缺的角色 曹禺借学者袁敢任的话 对曾家的孱弱一代加以开导和谴责 这为 全剧高潮的到来做了有力铺垫 1 旧北京人 2 新北京人 三 探究 北京人 中人物形象的由来 再现其生活中的原型 一部经典的诞生 绝不会是某一作家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 更不会像新闻 记者对现实进行的速写 创作需要经过一个积聚 储备的过程 这种过程往往就 是作者的自身经历 北京人 也不例外 北京人 的创作 可谓是 杂取种种人 每部戏剧都少不了人物塑造 而 曹禺倾心追求把人物的心理 灵魂及内心世界的细微感情写出来 戏中的人物 大多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 但是 这并不是说剧中的人物就是现实生 活中的某些人 戏剧毕竟是一种艺术 曹禺这个著名的剧作家更有他独特的人物 创造法 课题任务的具体要求 本人写此篇论文 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查寻搜整材料 一定做到认真仔细 诚信 踏实 绝不抄袭他人成果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尽心尽力 保质保量并按 时完成此论文 曹禺和他的 北京人 关键词 曹禺 北京人 底蕴 人物分析 12 正文 一 北京人 的底蕴 二 北京人 中的典型人物 1 旧北京人 2 新北京人 三 北京人 人物再现 拟定的工作进度 以周为单位 第一阶段 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12 月 21 日 初次选题 查找资料 第二阶段 2009 年 12 月 21 日 2010 年 3 月 13 日 完成开题报告 内容提纲 第三阶段 2010 年 3 月 14 日 2010 年 4 月 17 日 完成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 2010 年 4 月 17 日 2010 年 5 月 25 日 完成论文二稿 第五阶段 2010 年 5 月 25 日 2010 年 5 月 30 日 完成并上交定稿 第六阶段 2010 年 5 月 30 日 2010 年 5 月 31 日 打印并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曹禺 北京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 2 曹禺 曹禺自述 上海文艺出版社 3 蔡骧 导演计划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年版 4 冯亦代 的演出 选自 1957 年 4 月 23 日 人民日报 任务下达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任务接受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三附件三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毕业业论论文文开开题题报报告告 中文 系 汉语言文学 专业 2006 年级 课题名称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毕业论文 设计 起止时间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6 月 6 日 共 24 周 13 指导教师王 英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刘正艳学号2009040953 文献综述正文 字数要求 艺术类专业 30 字以上 其它类专业 500 字以上 页面可自行添加 1 曹禺 北京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 北京人 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 以抗战为背景 描写了北京曾家三代人 的不同命运与归宿 剧中的人物 背景音乐 故事情节等 都源于曹禺先生童 年时代的生活经历 2 曹禺 曹禺自述 上背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曹禺先生对其创作 北京人 的自我陈述 他在书中点明了题材的 来源 回顾了丰富的童年生活 这些为创作积累了素材 他还在书中详细分析 了各部分背景音乐的由来及其基调 分析说明了剧中各个人物形象的特征及 原型 3 蔡骧 导演杂记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年版 蔡骧按照曹禺的剧本 北京人 编导了戏剧北京人 并为此写了 导演杂记 一书 蔡骧在此书中详细分析了愫方 瑞贞等剧中人物形象的性格 他们在剧中的地位 作用等 4 冯亦代 的演出 选自 1957 年 4 月 23 日 人民日报 冯亦代主要从剧情分析出了剧作家对于生活所表达的强烈鲜明的爱憎 他更侧重于对曾家三代人不同生活态度的分析 概括 由此点出人物性格特 征 从而引起众人在爱憎情感上的共鸣 引发人们对生活 对人生的诸多思考 开题报告正文 字数要求 艺术类专业 1000 字以上 其它类专业 1500 字以 上 页面可自行添加 1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戏剧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文学体裁之一 它从生活中选材 不仅娱乐大众 15 更从侧面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风土人情 语言 文化等现象 中国戏 剧发展到二十世纪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曹禺便是此时期中国著名的剧作家 戏剧教育家之一 原名万家宝 字小 石 祖籍湖北潜江 著有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等著名作品 我最喜 欢他在抗战时期的剧作 北京人 北京人 这部作品的创作与曹禺童年时代的 生活息息相关 各种不同的生活景象 形形色色的人物 都成了他日后创作的 源泉 曹禺生母早逝 继母酷爱看戏 常带者他出入戏院 久而久之 曹禺也 成了一个小戏迷 北京人 的素材和人物原型其实早在此时就已经有了 北京人 这部作品虽然不是曹禺先生最好的作品 却也有很强的艺术表现 力及历史生活再现意义 不仅如此 北京人 中极具特色的各式人物 都具有 鲜明的代表性 例如 保守自私的曾皓 尖刻利落的思懿 软弱又暴躁的江泰 愚昧善良的文彩 聪慧有觉悟的瑞贞和博爱忠诚的愫方 而曾家的住客 袁任 敢和袁圆父女两也是全剧不可或缺的角色 曹禺借学者袁敢任的话 对曾家 的孱弱一代加以开导和谴责 这为全剧高潮的到来做了有力铺垫 同时也掲 示了全剧的主旨 真正的人应该是自由洒脱的 人有表达自我 追求幸福 的权利 北京人 不仅指剧中生活在北京大院里的曾家人 还指出远古时代的元 谋人 北京人 同时 在全剧末尾还暗示着 新北京人 的觉醒与奋进 由此可见 曹禺和他的 北京人 的创作渊源极其文学价值都是值得我们 去分析探讨的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文学创作商品化的势 头随着物价高涨起来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各类电子版商业书籍畅销了 连几 千年前的 论语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等珍贵书籍 都被极有商业头脑的人 士 改版翻新成了一部部实用又快速的 赚钱经 然而 真正的文学创作却缺失了 戏剧这种大众化 表演性很强的文学 创作更是出现了断层危机 今天的读者热衷于各类小说 戏剧研究与创作的 人员也不多 16 在上个学期的现代文学史课堂上 我有幸了解到了曹禺先生和他的戏剧 作品 深深被他的戏剧风格吸引了 作品题材源于生活又并非原汁原味 其中 暗含的哲理与情趣 源自童年记忆的各种声音 经过曹禺的精心剪裁 设计 写到戏的情境之中 更添了几分悲凄或是欢欣 自知我识浅薄 能力有限 对曹禺先生的戏剧作品并不能分析透彻 但 我仍会全力以赴 在此仅希望我的这篇论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唤起 更多人对戏剧与文学的关注 2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 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剧作家的生平 创作背景 人物构成 剧本结构等 还要搜集 整理 分析相关的研究资料 分析剧中人物的性格特 征 对比研究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及其与各自命运之间暗含的联系 通过以上 分析 对 北京人 这一概念能够得出较为深刻的理解 3 完成本课题所需要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共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互联网 老师指导 同学帮助 以诚相待 脚踏实地 4 主要参考文献 曹禺 北京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 曹禺 曹禺自述 上海文艺出版社 蔡骧 导演计划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年版 冯亦代 的演出 选自 1957 年 4 月 23 日 人民日报 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审阅意见 17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四附件四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毕业业论论文文提提纲纲 中文 系 汉语言文学 专业 2006 年级 课题名称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毕业论文 设计 起止时间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6 月 6 日 共 24 周 指导教师王 英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王春梅学号2006185998 论文提纲正文 字数要求 艺术类专业 200 字以上 其它类专业 300 字以上 页面可自行添加 中国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姓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取名者的主 观愿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作为 在给子女取名时 往往寄予美 好的期望 因此 姓名凝聚着父母对新生儿的期望与祝福 从另一个方面体现 出父母的理想 情趣 爱好及追求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 人们在取名时越来 越追求个性 不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要求姓名不仅要念出来响亮 含义好 而且还要独一无二 与众不同 汉字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使中国人的姓名具有 自己独特的魅力 本论文提纲 一 姓名中的音美 一 音节数目 二 音节分布 1 姓名的音韵组合 18 2 声韵协调 二 用字分析 一 生僻字与高频字 二 重名问题 三 审美特征 一 男性用名 二 女性用名 四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的特点 一 贱名已逐渐消失 二 时代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三 父姓加母姓的起名方式得到重视 结论 06 级学生大多是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出生的人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 号角已经全面吹响了 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也开始追求个性 而与时下的孩 子姓名比较 我们的姓名算不得时尚 笔者了解到身边的一些年轻父母在给 孩子取名字时会参考多方意见 现在基本为三音节姓名 这样既生动 又可以 更好的表意 同时避免了重名 取名被人们看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仿佛姓名 真的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一样 甚至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专门取名的机构和 网站 有一些网络新词也成为了人们的新宠 像湖南卫视的偶像剧里有个主 人公叫 雷囧 这个 囧 就是一个网络新词 随着网络词汇的日趋增多 越来越 多的新词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些新词势必会对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也许 将来有一天 用网络新词取名就会成为一种现实 通过对 2006 级学生姓名调 查分析 发现人们在取名时注重姓名的音韵美 越来越追求姓名的个性 而且 姓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9 指导教师对论文提纲的审阅意见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五附件五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业论毕业论文初稿文初稿 课题名称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毕业论文 设计 起止时间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6 月 6 日 共 24 周 指导 教师王 英职称讲师 学生 姓名王春梅学号2006185998 题目 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摘要 每个人都有姓名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取名看成一件大事 而姓名作为区 别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代码 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象 语言现象 文化 现象 以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为材料 通过对材料量化统计 结合用字特征 分 别从音节 用字分析 修辞与美感效果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等方面对姓名的语言 文化特征加以分析总结 关键词 姓名 用字 审美特征 文化 相应外文 正文 内容附后 参考文献 内容附后 完成日期 2010 年 4 月 17 日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对论文一稿 初稿 的审阅意见 可直接在论文初稿上批阅 20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六附件六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业论毕业论文修改稿文修改稿 课题名称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毕业论文 设计 起止时间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6 月 6 日 共 24 周 指导教师王 英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王春梅学号2006185998 题目 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摘要 每个人都有姓名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取名看成一件大事 而姓名作为区 别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代码 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象 语言现象 文化 现象 以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为材料 通过对材料量化统计 结合用字特征 分 别从音节 用字分析 修辞与美感效果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等方面对姓名的语言 文化特征加以分析总结 关键词 姓名 用字 审美特征 文化 相应外文 正文 内容附后 参考文献 内容附后 完成日期 2010 年 5 月 25 日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对论文二稿 修改稿 的审阅意见 可直接在论文二稿上批阅 21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22 附件七附件七 石河子大学文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艺术学院学院毕业论毕业论文文终审终审稿稿 题题目 目 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院院 系 系 科技学院 专专 业业 汉语言文学 06 级 1 班 学学 号 号 2006185998 姓姓 名 名 王春梅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王 英 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 2010 年 5 月 30 日 题目 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调查 摘要 每个人都有姓名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取名看成一件大事 而姓名作为区 别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代码 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象 语言现象 文 化现象 本文以我校 2006 级学生姓名为材料 通过对材料量化统计 结合用字 特征 分别从音节 用字分析 修辞及审美特征等方面对姓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加以分析 发现人们在取名时注重姓名的音韵美 越来越追求姓名的个性 而 且姓名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 姓名 用字 审美特征 文化现象 23 相应外文 Abstract Everyone has a name as our Chinese regard giving a name an important matter since ancient times As a symbol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one and another name can reflect different social phenomena linguistic phenomena and cultural phenomena in different times This paper takes 2006 year students names as source material by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on them combined with character using features it analyse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nam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syllable character using analysis rhetoric aesthetic features and their reflect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Finally I found that nowaday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acoustic harmony when giving a name and increasingly in the pursuit of names with individuality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of times names demonstrate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name character using aesthetic feature cultural phenomena 正文 内容附后 参考文献 1 游睿 姓名与语言文化 泰安市凤凰小学学生姓名调查 J 学语文 2009 02 2 王洪泉 名字的文化意蕴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9 06 3 王莉莉 汉语姓名用字的审美特征 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