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多时候是由教师导引的 教师的课 堂提问 直接指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 以问题为抓手 深入研究课堂提问与导 答 有效指导学生课堂学习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 的 一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提问多 学生提问少 课堂上 教师一般采用问题来组织教学 而问题是教师事先钻研教材 了 解学生 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样的提问容易造成问题牵着学生走 束 缚了学生的思维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很少得到教师真正关注和 重视 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进行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二 教师提问多 导答少 以问题来组织教学是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 如有位教师上 生命 生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一文 课堂上大大小小一共提出了 45 个问题 而 很多问题只是教师提出问题 没有引导学生回答 特别是一些重点问题 教师 只是提出来 而如何回答教师引导很少 学生也很迷惑 三 教师提问随意性大 针对性少 一些教师没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提问 课堂上 教师提问随意性大 看 到什么就问什么 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有些问题偏离课文内容 有些问题层次 不分 难度较大 学生无法回答 如教学 一夜的工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课时 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 一夜 指的是多长时间 工作 是 什么意思 工作 一词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又提问 你们见过周总理吗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完课文 教师小结时再 提问 谁来说说 飞机遇险的时候 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两篇课 文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 40 分钟 学生在回答毫无思考价 值的问题中占去了大量的时间 真正静下心来读书 思考的时间太少了 这无 疑是受到教师随意提问的影响 课堂上 教师提问随便 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没有思考所提问题的价值 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 教师逼问多 追问少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提问来达到 有时为了得到答案 教师不是 采用引导的方式 而是采用逼问方式 逼学生说出答案 如有位教师教学 草 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文 他将 迎客 相见 接待 联欢 那四段表 达的思想感情分别概括为 热情 深情 盛情 激情 教 接待 那一段的 时候 教师提问 这段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本段的思想感情 在学 生分组讨论后 老师拼命地引导学生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上靠拢 谁知学 生并不领情 说了很多带 情 字的词语都不是老师想要的 盛情 这个词儿 老师面带怒色 冷冷地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你们是怎么学习的 于是老师说 同学们想一想 比 深情 还深的情是什么 情 这一 下 课堂里出现了 冷场 现象 学生再也回答不上来了 多嘴的学生只好在 下面悄悄地说 那就是 爱情 了 五 学生参与面不广 教师提问面对优生 很少提问差生 提问面向一小部分学生 冷落了大多 数学生 学生参与面不广 以上种种问题 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在 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 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 解决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一 讲究提问的艺术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 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除了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 科学性 趣味性 启发性 灵活性 鼓励性 广泛性和针对性外 还得讲究提 问的策略 铁匠打铁诀窍有三 一是切准 火候 趁热打铁 二是切准 打 点 锤锤到位 三是切准 力度 大锤成型 小锤修饰 课堂提问也是如 此 1 切准 问时 问在当问处 滞后提问 学生兴致已过 燃起的求知欲 望已经消失 再关键的提问也难以形成精彩 前置提问 时机不够成熟 学生 对问题不够敏感 应对的主动性 积极性不够 容易导致课堂沉闷 前置或滞 后提问都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或推进学生向深度对话 思考的动力 时 效是实效的前提 如同样是为了教学 穷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文设计 这样一个问题 屋外寒风呼啸 惊涛骇浪 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这温暖 而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 一位教师在讲读伊始就将问题提出来 学生的回答 主要集中在 地面干净 炉火未熄 食具发亮 孩子熟睡等内容上 另一位教 师在讲读结束时将问题提出来 学生的回答不仅包括了地面干净 炉火未熄 食具发亮 孩子熟睡等内容上 而且还包括了家庭中夫妇心心相印 穷人间相 互体贴关怀等更深一层的内容 两位教师的提问 问点一致 问法相同 可发 问的时机不同 所获得的效果也大不一样 后者效果明显比前者好 这是因为 这个问题覆盖全篇课文 学生在讲读初始 仅仅获得的课文开头部分的知识 当然不会完满回答这个问题 时机对于课堂提问很重要 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效果就不大 提问的时机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 应选 在知识的重点 难点 关键处 从教学进程来说 课始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时要及时提问 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到课堂教学上来 课中 当学 生的思维发生障碍 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 要及时提问 以便及时 排除故障 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 课尾 当讲授时间较长 学生产生麻 痹 倦怠心理时 也应该及时提问 以便重新振作精神 积极投入学习 从教 学的灵活性来说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 学生回答无奇不有 教师要依据具体情 况及时进行反问或追问 2 切准 问点 问在关键处 高鲁布科夫说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 应该 明确决定把学生引到哪里去 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 提问的方法 课 堂提问应该选择问点 优化问点 问在关键处 这里的关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 一是考虑文本学习的关键处 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转化处 以及容易产 生矛盾或疑难的地方 二是考虑学生学习状况的关键处 结合文本和学生的关 键处提问 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问点 即在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点 上提问 这个 点 是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 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 是牵一 点 而动全文的关键处 如教学 惊弓之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为了启 发学生认识更羸正确的推断得力于准确的判断 准确的判断得力于细致的观察 教师通过研究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 只拉弓 不搭箭 更羸就能把天空的大雁射下来 你们信吗 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启发 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 进而对更羸的语言和行动产生怀疑 并在心理失衡 的驱动下主动地去阅读课文 解除自己心理上的疑惑 进而引导学生 启发他 们认识教材中更羸观察 判断和推理之间的关系 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 应从文本整体入手 依据教材的重点 难点精心设 计 从学生实际出发 贴近学生思维 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 从而提纲挈领 牵一发动全身 课堂提问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 关键是问什么问题 是否问到 点子上 3 切准 问度 问在适中处 难易适度 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恰到好 处 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相适应 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思想 他认为 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 水平 第二种是在 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最近发展区 他认为教学不仅应该考 虑学生已经达到的心理水平 而且要充分考虑经过努力 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 根据 最近发展区 的原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既不能一味顺应学生现有的 知识水平 也不能超越学生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把问题设计得太难 学生 反复思考 仍然不得其解 便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或灰心丧气 失去思考问题的 积极性 如果把问题设计得太简单 学生无须动脑便能轻松脱口回答 那又等 于白费了时间 对课文的理解和学生认识的发展都无益处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 烦感 把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得恰到好处 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相适应 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 使学生产生一种适度的心 理不平衡 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努力去实现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与新 信息的重新组合 进而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 一个苹果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阅读材料 同样是想让学生体会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一位教师设 计的问题是 我们一次吃完一个大苹果不在话下吧 可整整七天没有喝过一 口水的八个志愿军战士吃一个苹果 在转完一圈后 却还剩下大半个 这说明 了什么 另一个教师设计的问题是 什么叫深情厚谊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 看得出战友间的深情厚谊 两相对比 前者比后者更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更容易引起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关于问题设计的难度 可以参照教育测量 中的难度公式 H P W 这里的 W 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 P 表示回答问题通过 的人数 难度 H 在 0 至 1 之间 若难度为 1 全体学生都能回答 提这种问题 就没有必要了 若难度接近 0 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 说明它与学生已有知识 水平相差甚远 提问的难度一般控制在 0 3 至 0 8 之间 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 力能够解答问题 所以 提问前 教师既要熟悉教材 又要熟悉学生 要把握 准提问的难易程度 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 也不能简单地答 对 与 不对 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 有的教师提出 复习旧知识时 应问在后进生易 获成功处 传授新知识时 应问在知识迁移处 巩固练习时 应问在后进生易 错处 还有的教师提出 课堂提问应注意广度 挖掘深度 设置坡度 力求精 度 这些都不失为掌握提问分寸的好方法 值得借鉴 4 注意对象 讲究问 法 课堂教学中 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 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 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多设计一些不 同层次的课堂提问 如要求回答 是什么 的判断型 回答 怎么样 的描述 型 回答 为什么 的分析型 回答 有什么异同 的比较型 回答 有哪些 不同见解 的创新型 其中 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等生 二 三种主要针对中等 生 四 五种主要用来提问优等生 二 讲究导答的艺术 在提出问题以后 教师还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反应 包括分析学生能不能回 答 回答是否扣题 思路是否清晰 答案是否正确 有没有创新 有没有为难 表情等 如果学生面有难色甚至惊慌失措 说明他们准备不足 教师应该变换 话题或者降低问题的难度 如果学生顺利回答 教师可以对问题作适当的延伸 或拓展 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在更多情况下 学生的回答不能一次 到位 甚至偏离问题的方向 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启发诱导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问题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供已知 以旧引新 为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师常常在新旧知识 的交汇点上提问 学生回答这类问题受阻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以旧引新 引导回答 有一篇写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文 章 数星星的孩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时 教师提问 小张衡听爷爷 说 北斗星总是围绕北极星转 他为了证实爷爷说的话 一夜没睡好觉 几次 起来看星星 如果他不去睡觉 一直观察不是更能表现他的刻苦精神吗 这 个问题截取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引起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 有的说 一直站着看 脖子会酸 膀子会难受 腿也会软 那样实在太累了 有的则反驳说 课文中说张衡刻苦钻研天文 他不会怕酸怕累的 这两种 回答都不准确 因为他们都只是孤立地思考 没有联系有关的知识背景 看准 了这一点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科学课上学过的有关知识 北斗星转动很慢 它围绕北极星转一周就是一昼夜 联系这一知识 学生恍然大悟 长时间不停 地观察反而不容易看出北斗星的移动 所以张衡才一夜起来观察几次 可见张 衡不仅刻苦而且聪明 2 举例类比 启发思路 有些问题 答案内容较多 教师可以举一点为例 让 学生进行 反三 在教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时 教 师提问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哪些事 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这 个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回答 对学生来说 有点困难 此时 教师可以例举第一件事 鲁迅和我谈 水浒传 表现了鲁迅先生认真读 书的态度 其余则由学生思考回答 这样 学生照着教师的提示 顺利作答 3 分解问题 降低难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容量过大 难度太高 超过学生 思维的实际水平 学生苦苦思索也不能正确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把 问题分解 降低思考的难度 在教学 少年闰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时 教 师讲了闰土的外貌描写后 向学生提问 这说明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可学生都没有举手 教师马上反应 将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 1 紫色的 圆脸 说明了什么 日晒雨淋 健康 2 头戴一顶小毡帽 说明了什么 浙江农村孩子习惯的穿着 3 为什么 颈套银项圈 父母疼爱他 这 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4 回扣原文 启发回答 学生回答偏离了方向 甚至完全答非所问 这时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扣原文 从切入问题的教材中去寻找答案 在教学一篇写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实验的文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时教师问学生 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由于这个问题概括性强 学 生回答有点难度 不少学生认为 伽利略是一个不听劝告 一意孤行 十分 固执的人 这样回答显然偏离方向 这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扣原文 让学 生再次理解 胆大妄为 和 固执 的真正含义 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伽利略 是一位不迷信权威和执著追求真理的人 5 补充追问 由表及里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 学生回答无奇不有 面对学 生的回答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进行追问 有些问题学生表面上回答完 了 但并没有真正领会问题的实质 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追问 引导他们由表及 里地理解问题 在教学 詹天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时 教师提问 帝国 主义者为什么要对清朝政府进行要挟 学生回答 因为帝国主义者想利用 对方的弱点 来强迫清政府答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