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信访工作初始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_第1页
酒泉市信访工作初始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_第2页
酒泉市信访工作初始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_第3页
酒泉市信访工作初始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泉市信访工作初始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 为了认真贯彻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的实施意见 省委发 2007 29 号 精神 从源 头上减少和解决信访问题 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信访维稳责任意识 确保正确履行 职责 不断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水平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国 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甘肃省信访条例 甘肃省信访工作绩效考核和责任 追究暂行办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实施细则 责任追究的对象 范围及原则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市各级国家机关 人民团体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执法 过错或工作失误以及在接待群众初次信访事项的办理中 责任心不强 受理不及时 办理不认真 行政不作为 导致群众重信重访 引起赴市 赴省 进京非正常上访 越级集体上访和个体异常上访的 追究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初始责任 失职失察的 直接领导 分管领导 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 信访工作初始责任追究 坚持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 谁主管 谁负责 教育与惩处 相结合的原则 信访工作过程的责任追究 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实行初始责任追究 一 对群众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或处置不当 当事人要求调解而有 关单位 工作人员不积极履行职责或不能正确履行职责 信访人要求书面答复而拒 绝答复的 或在规定时间内不认真办理 答复 处置不当引发新的信访事项或致使 信访问题升级 矛盾激化的 二 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 底数不清 预警控制机制不灵敏 未能及时发现 和掌握群众到市 赴省 进京上访的动向 排查不彻底或对群众越级上访的苗头重 视不够 解决不力 对初信初访问题解决不及时 有错不纠 造成重访 越级上访 非正常上访的 三 对上级批办督办的信访案件不认真调查处理 或查办不力 不按时办理 上报结果的 四 对群众反映的符合政策规定的问题 应当且有条件解决而未及时解决 引发群众到市 赴省 进京上访或非正常上访的 五 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 推诿扯皮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导致 矛盾激化引起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的 六 发生群众到市 赴省 进京上访后 有关领导不及时赶赴现场 应急处 理小组不能及时到位并有效开展工作 使上访人员失控或滞留首都 省城 市委 市政府造成影响的 七 对群众到上级党委 政府和有关部门上访 集体上访或赴京非正常上访 责任单位将群众接回后 不及时认真处理 不按期给群众答复 稳控措施不落实或 控制不力 导致群众再次到上级党委 政府或越级来市 赴省 进京上访或非正常 上访 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 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 紧急信访事项的信访信息或重大群体性上 访事项 瞒报 谎报 缓报 漏报 贻误处理问题的时机 造成一定后果的 九 对群众越级上访重视不够 措施不力 责任不落实 人员不到位 经费 不保证的 十 对下一级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重大信访工作过错没有及时发现 纠正 追 究的 十一 因信访问题突出 被上级通报批评或两次排名同级单位前 3 位的 十二 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和工作过错的 政法工作过程中的责任追究 政法部门在执法工作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引发信访案件的 追究相关人员的 责任 一 对应当立案或撤销的案件不予立案 撤销的 二 未依法公正办理刑事 民事 治安案件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 消防安全 事故的 三 办案不作为 追逃不力 致使有条件侦破和执行的案件搁浅的 四 乱收费 乱罚款 违规扣押 没收 使用涉案财物的 五 越权办案 利用工作之便干预插手经济纠纷的 六 非法拘禁 超期羁押的 七 刑讯逼供 滥用武器警械 强制措施的 八 执法工作中 严重失职渎职 造成冤假错案的 九 违规办证或不按时办理各类证件的 十 丢失 故意藏匿 毁灭案卷及相关案件物证和重要资料的 十一 失职渎职 致使留置人员和监管场所在押人员发生伤残或死亡事故的 十二 办理案件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和消防安全事故的鉴定和责任认定显失 公正的 十三 因其它执法过错引起信访问题的 行政工作过程中的责任追究 在行政执法过程或工作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引发信访案件的 追究相关人员 的责任 一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履行首问负责制 对办事人员态度生硬或不理 不闻引发信访事项的 二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未公正办事或办事结果显失公正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 致使有条件办理的事搁浅的 四 行政 事业单位乱收费 乱罚款 违规扣押当事人财物的 五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越权办事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 行政工作中 严重失职渎职 造成严重后果引发信访事项的 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规办证或不按时办理各类证件的 八 行政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其它过错引起信访事项的 九 行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丢失 故意藏匿 毁灭案卷及相关案件 物证和重要资料引发信访信访的 十 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渎职 致使有关人员发生伤残或死 亡事故引发信访的 十一 对当事人要求调解而有关单位 工作人员不积极履行职责或不能正确 履行职责致使矛盾激化 引发信访信访的 十二 企事业单位有意拖欠工资 社保资金 农民工工资引发集体上访的 十三 企事业单位因涉及经济纠纷而有意组织 纵容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的 责任追究的方式 一 通报批评 二 责令作出检查 三 诫勉谈话 四 新提拔或已调离的干部停职待岗 退回原单位处理问题 五 取消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年度评先树优资格和有关证书颁发资格 建议对 责任单位领导进行职务调整 六 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分别承担信访案件造成的行政成本和经济责任 七 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八 党纪政纪处分 九 一票否决 十 涉嫌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责任追究的程序 权限及实施 市 县 市 区 信访局每月都要根据信访事项受理情况 按照 甘肃省信访 工作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的相关条款 向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提出 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追究信访责任的建议 经会议研究决定后予以实施 一 给予责任单位党政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和直接责任人通报批评的 由上级 信访工作机构提出建议 上级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作出决定 通报批评 发生进京 非正常上访的由市委 市政府通报 发生赴省进京越级上访的由市联席会议办公室 通报 发生赴市越级或集体上访的由市信访局通报 二 给予责任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责令作出检查的 由上级信访工作 机构提出建议 上级党委 政府决定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督促执行 三 给予责任单位党政领导诫勉谈话的 由上级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建议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诫勉谈话程序办理 四 新提拔或已调离的干部停职待岗 退回原单位处理问题或建议调整责任单 位领导职务的 由上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同级级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落实 五 取消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年度争先评优资格和有关证书颁发资格的 由上 级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通知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实 施 六 凡到市上访问题多的县 市 区 市直部门 事发地和责任单位的主 要领导要到市信访局座班 接访 直到信访问题解决 群众息诉罢访为止 七 因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而发生的劝访费用 由其责任单位承担 上级单 位垫付的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扣除 每季度结算一次 属于应当上访人个人承担的费 用 由相关单位协助追回 八 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每发生 1 人次 被上级通报的 扣除责任单位分管 领导工资 100 元 2 次以上者扣除引发信访事项的县市区 市直部门党政主要领 导工资 200 元 主管领导工资 150 元 分管信访工作领导工资 100 元 以上处 罚措施由同级信访领导小组监督实施 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反馈情况 九 需追究领导干部党纪 政纪责任的 由上级信访联席会议提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