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RFID 技术在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应用的研究 交通信息检测技术终期作业 2 摘摘 要要 伴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 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 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产生了大量的交通需求 巨大的交通 需求和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严重失衡 仅仅依靠增加交通资源或者通过行政管制已不 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与此同时 盗抢车 报废车 非法走私车等来路不明的套牌车 辆严重扰乱着交通秩序 给交通安全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智能交通物联网致力于人 车 路三者之间的无缝交接 基于智能交通物联网的 信号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对交叉口及关键路段进行实时有效地信号控制 还能够适时地 监控道路上车辆及驾驶员 对违规人员及车辆进行监控 处罚 以确保道路交通环境 的畅通及安全 本文从信号控制及车辆管控两方面出发 基于有 rfid 技术 磁频检测 技术 视频检测技术等多种信号采集技术的智能交通物联网设计了一套城市交通信号 控制与管理应用系统 本文主要工作有 一 对现有交通设施及技术现状进行分析 确定系统所基于的交通设施环境 明确现有系统问题 二 构建系统框架 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设计后台数据库 确定信号配时方案 三 编写运行调试系统程序 建立系统应用平台 验证系统功能 四 对论文进行总结展望 关键字关键字 智能交通 RFID 交通信息采集 交通信号控制 信号配时 3 目 录 摘 要 2 第 1 章 绪 论 5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 1 2 智能交通物联网概述 5 1 3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5 1 3 1 国外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6 1 3 2 国内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6 1 4 论文结构安排 7 第 2 章 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应用技术及其架构规划 7 2 1 交通信息采集关键技术 7 2 1 1 射频识别技术 8 2 2 采集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10 2 3 基于 RFID 的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框架 11 第 3 章 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总体设计 12 3 1 应用系统设计 12 3 1 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2 3 1 2 监控中心系统设计 12 第 4 章 信号配时及其仿真 13 4 1 配时方案形成流程 13 4 1 1 配时参数 13 4 1 2 配时流程 14 4 2 配时程序及仿真结果 15 4 2 2 丁字路口仿真 15 第 5 章 总结与展望 16 4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 s living standards the way of traffic travel has changed ramatically which leads to a sharp increase in urban motor vehicle traffic volume directly generated a lot of traffic demand so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limited transport supply and huge traffic is broken Simply consider increasing the supply or limiting the traffic by controlling traffic can t essentially ease the pressure on urban traffic At the same time the unsolicited deck vehicles seriously disrupt traffic order an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traffic safety and people s lives and propert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of Things is committed to accessibl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vehicles road The networking signa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was not only able to control the signal at intersections and critical sections ffectively but also monitor vehicles and drivers on the road timely to ensure the smooth of traffic flow and the safety of road environment Departure from the signal control and ehicle control this paper designed a set of urba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signal acquisi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ransportation of Things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are First the existing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technical status quo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ystem is based transport facilities environment to clear existing systems Second Build system framework determine the system function module design back end database to determine the signal timing plans Third prepare the system rogram the establish the system application platform then verify that the system unctions Fourth summarizes the paper and give an outlook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raff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ignal timing 5 第第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社会经济活动节 奏加快直接产生了交通需求 机动车辆保有量大大提高 导致有限的城市道路上车流 量急剧增加 交通供需严重失衡 机动车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道路建设速度 单纯的增加交通供给的方式已不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而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系 统为城市的交通管理提供决策 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一种 有效的科学管理交通手段 1 2 3 交通信号灯作为现代交通控制的重要手段 其智 能化控制是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 是改善道路通行状况的重要措 施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 车辆盗窃 车辆套牌 交通事故等问题频发 被 盗车辆为寻求上路而进行非法套牌 套牌车辆行驶中视交通规则为无物 更容易诱发 交通事故 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目前针 对以上问题却显得方法贫乏效率地下 车辆被盗找回率较低 套牌车辆发现识别困难 如何既能有效地对城市交通进行控制 又能对人 车 路三要素进行实时监控 以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一难题在智能交通物联网中有希望可以得到解决 1 2 智能交通物联网概述 智能交通物联网是将射频识别技术 RFID 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 术 传感器技术 无线电通讯技术 GPS 信息技术 网络连接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等 协调应用于交通管理与控制当中 进而建立起精确高效的交通管理体系和系统监控网 络 4 5 6 智能交通物联网的网络由感知层 信息采集层 网络层 信息传输 和 应用层 信息处理和应用 等几个层次组成 7 感知层或信息采集层 存在于整个网络的最底层 是整个网络的 末梢神经 能够探寻到一定范围内的交通物理信息和相应的环境情况 提供了原始的信息源和数 据源 实时感知监控路网下的运行车辆等交通要素 网络层是物联网络中信息的传输媒介 其将感知层通过感知所获取的信息通过 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传送 以保证信息实时 安全的达到应用层或服务层 从而实现 物与物 物与人之间的控制 6 应用层是感应层与网络层的 试金石 信息经过采集 分析 处理等环节 经 系统中间件接入应用层 服务于各个交通领域 此时经前两层所获信息的合理性 完 整性 实用性便可得到验证 1 3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交通运行的认识加深 同时单纯的通过增加道路的方式也不能应对越 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人们开始通过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技术对交通进行管理 对比单纯的增加交通资源供给 城市交通控制技术具有效益投资比高的优点 从 1868 年交通信号灯在英国伦敦出现开始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越来越成为缓解交通出 行压力的重要措施 1 3 1 国外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道路车流量的不断增多 人对于交叉口各流向的车流受主观影响较大 传统 的人力操作信号灯由于人的主观决策决定交通流向 慢慢的达不到交通控制的需求 1926 年英国开始使用一种机械式交通信号灯 实现红绿信号灯自动周期切换 节省 人力的同时首次实现了信号灯自动控制 各个交叉口独立控制已经不能满足通控制 的需求 1917 年 第一个能够同时控制 6 个交叉口的人力控制系统在美国出现 这 种系统将多个交叉口作为一个整体运用一个信号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10 年后此系统 经过改进后出现在美国的所有城市 成为交通控制的主要手段 1952 年美国出现了 模拟电子交通信号控制 适当改进后被称为 PR 系统 通过取样像系统输入交通参数 数据后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目前信号配时的问题 在进行信号配时调整 到二十世纪 60 年代 各发达国家将信号控制系统的交叉口数量慢慢增加 直到 1973 年加拿大出现了能够控制 800 多个的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系统 此系统结合感应 技术 计算机技术 将交叉口信号控制效率大大的提高 被各发达国家争相采用 从 此翻开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新篇章 1973 年在 TRANSYT 系统的基础上 英国研制出 SCOOT Split Cycle and Offset Optimization Technique 绿信比 周期长 相位差优化技术 系统 对比 TRANSYT 系统 SCOOT 系统在各交叉口上游安装车辆检测器采集车流量信息 通 过各路口联动处理 形成随着车流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信号配时的的信号控制系统 11 12 13 该系统在不断实验后大获成功 开始在英国全国推广使用 在 SCOOT 系统产生的同时 悉尼研发出一种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 SCATS 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 悉尼自适应控制系统 该系统 将多个信号机组成一个子系统 多个子系统组成一个独立的 SCATS 系统 形成一种 分层多级控制 14 每个独立的 SCATS 系统互不影响 而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联动关 系 随着交通流变化不断变化 同时该系统的中央监控还能储存各子系统和各信号机 的各项参数 对比 SCOOT 系统 SCATS 能够整体控制也能让各子系统和各交叉口 独立控制 能够对特殊交通状况进行人为干预 1 3 2 国内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7 国内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起步较晚 只有上海 武汉等极少数大城市的少数交叉口 有单点固定周期的交通信号灯 直到 1979 年单点固定周期的交通信号灯开始在全国 大中城市推广 与此同时在政府部门组织下在北京进行了 4 个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 系统实验 并取得圆满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繁 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开始在道路上行驶 交通问题开始急剧凸显 为解决该问题 在通过拓宽道路 增加交通供给同时 在政 府部门的支持下 坚持引进和开发并举的方法 开始在道路道路交通问题的严重的城 市建设交通控制系统 到 1987 年 各大城市分别引进了 TRANSYT 7F 系统 TRANSYT 7F 系统 SCAT 系统 SAINCO TRAFICO 系统 KYOSAN 系统 各大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的引入虽然缓解了道路拥堵 车辆事故频发等现象 提高 了道路利用率 但由于我国有着特殊的交通状况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以后道路自行车 数量不断增加 人 机动车 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现象严重 在这点上各大系统都有 很大的局限性 2002 年 吉林大学增加了自行车流的监测反馈 将自行车流纳入智 能交通系统中去 开发了混合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 此系统是首个适合我国混行 交通特点的自适应信号配时系统 是我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的里程碑 同时 随着 各大高校开设交通工程类专业 如同济大学 山东大学 西北科技大学都在智能交通 系统理论上做了细致研究 15 16 1 4 论文结构安排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来阐述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为 第 1 章 简介论文研究背景 概述了智能交通物联网的概念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系统的发展状况 结合当前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及交通运行环境的现状 引申出智能 交通物联网中的城市道路信号控制系统 第 2 章 对各种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进行了介绍 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分析 选择适当的信息采集技术 第 3 章 构建基于 RFID 电子车牌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介绍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架构的设计 系统平台的 设计 第 4 章 信号配时及其仿真 第 5 章 结论及展望部分 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并且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 方向 8 第第 2 章章 基于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应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应 用技术及其架构规划用技术及其架构规划 2 1 交通信息采集关键技术 智能交通信号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对车辆 道路的实时信息进行采集 然后通过采集的车流量 车速 道路使用率等信息通过一定的分析计算 得出最适合 目前路况的交通信号配时 并应用在信号灯上 使得信号变化是适用于实时路况的 在整个系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车辆 道路信息的采集工作 其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将很大程度的影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效率 在最早期道路车辆信息的采集工作主要 是通过人工采集 但该信息采集方式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 劳动强度大 数据准确较 差 很难做到全时段的采集工作 且后期数据处理计算复杂 很难做到满足实时路况 的最优信号配时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信息采集技术被应用到实 时道路车辆信息的采集处理中来 当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有射频识别技术 RFID 22 23 视频检测技术 24 磁频检测技术 地埋式环形线圈车辆检测技术 以及多普 勒微波感应检测技术 雷达检测技术 等 2 1 1 射频识别技术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 技术 从最初在二战期应用 于对飞机和坦克的敌我识别中崭露头角到在现代物流业的快件信息识别仓储供应领域 大放异彩 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 RFID 技术渐渐的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关键 公认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的高新科技之一 已被列为十一世纪十大技术趋势 之一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即无线射频识别 俗称电子标签 是一种通 过非接触式的射频通信来实现自动识别的技术 它利用射频信号可以自动识别目标 并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进行标识 采集 存储和管理 整个识别过程无需人工辅助 可 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 技术是基于通信通道特性和无线电磁传输的技术 能够同时对大量物体分 别进行信息识别和信息采集 并识别和采集能够在物体高速运动中进行 同时还能达 到可视化 数字化等功能 由于以上优点 RFID 技术在智能交通控制方面应用越来越 广 如停车场管理系统 公交卡 25 26 不停车收费系统 27 车速测定计算 车型 及车流量等信息采集系统等方面 28 1 RFID 系统的组成 一套经典的 RFID 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 电子标签 阅读器 应用系统软件和 RFID 中间件 一般将应用软件和中间件统称为应用系统 1 电子标签 9 电子标签包含耦合元件和芯片 标签中的芯片很小 厚度一般控制在 0 35mm 以内 可以张贴在玻璃 纸张 木材 塑料 陶瓷等材料上 每个电子标签拥有独立的电子 编码 可以附着在目标物体上 30 通过电子标签内预设的程序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 识别 对目标信息进行采集和储存 同时还可以对存储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根 据相应情况制作新电子标签 标签中的修改内容可以应用特定的方式加密保护 2 RFID 阅读器 RFID 阅读器 Reader 又称读写器 读卡器 应答器等 阅读器主要对电子标 签内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写入 在整个射频识别系统中起着接受控制指令和反射信号的 作用 其工作时无需与电子标签接触 射频识别系统的识别有效距离是由阅读器工作 频率决定的 阅读器的工作频率同时也决定这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 阅读器的选 择主要是根据射频工作的有效工作距离 读写速度 容量等参数决定 阅读器通常 由射频接口 逻辑控制单元 和天线构成 3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由应用软件和中间件组成 中间件处于主机 服务器 操作系统的上层 是一种系统软件或独立程序 中间件常用于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信 能让各种技 术应用软件中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 RFID 中间件与阅读器 应用端连接示意如图 6 所示 中间件主要实现阅读器协议调控 进程管理 数据过滤与处理 数据路由与集 成等功能 RFID 阅读器通过中间件的通用的接口于中间件连接 中间件通过应用程 序接口 API 连接到应用程序端口 从而实现应用程序 中间件 阅读器 电子标 签的指令和数据传输顺序来达到对电子标签的读写工作 中间件和应用程序的存在保 证了指令集合和功能的完全性 即使出现阅读器增加更换 数据库变化等状况 也不 会增加射频系统的维护工作 满足实时的多对多工作 33 2 系统的工作原理 RFID 技术是通过非接触式的射频通信来实现自动识别的技术 通过采集到的信 息达到及时智能识别的功能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概述如下 1 工作原理 通过通过电磁波的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及 RFID 信号来实现对目标 物体的信息进行采集 RFID 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 间 非接触 耦合 在耦合通道内 根据时序关系 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的交换 以 RFID 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两种 一是 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的电感耦合 Inductive Coupling 二是依据电磁感应定 律的电磁反向散耦合 Backscatter Coupling 如图 7 所示 一般低频的 RFID 大都 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 属电感耦合 而高频的 RFID 则大多采用电磁反向 散射耦合 类似于雷达原理模型 发射出去的电磁波 碰到被检测物体并采集目标 物体的相关信息后返回 从而实现信息采集的过程 2 工作过程 有阅读器的工作频率决定了读写范围 当携带电子标签的目标物 品出现在阅读器的工作范围内时 阅读器发出磁场 给予电子标签信号激活标签 电 子标签依据收到的信号要求阅读器发射反射信号 阅读器收到电子标签反射的信号后 对电子标签进行无接触的读写 达到识别目标和操作目标物体的目的 对所读取的数 10 据通过后台服务器处理分析后达到对目标物体的信息采集 无线控制的功能 其工作 形式如图下 图 2 7 RFID 系统在交通中的工作方式 2 2 采集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物联网中交通信息的存在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 2 12 交通信息存在形式及其关系 当今 RFID 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已涉及至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 智能交通 信号控制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特种车辆定位系统 公共交通智能电子站牌系 统 射频识别技术现今普遍运用于交通的方面有 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 ETC 智能 公共交通车辆乘车 IC 卡 停车场及各单位的门禁系统等 RFID 技术在智能交通物联 网中总体应用框架如图 2 13 所示 以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为例 将射频识别技术 应用在智能交通中的交叉口实时信号配时当中 可以智能高效的读取通过车辆的基本 信息 并检测出该路段的交通量 这一信息将作为信号管理与控制系统进行信号配时 的重要参数 控制中心经分析计算得出信号配时方案 通过物联网络迅速反馈到相应 路段的显示终端 从而提高了信号系统应对道路交通异常情况的能力 该系统同样也 适用于城市交通违章违规处罚 当道路上车辆出现违章时 路边的各种检测设备检测 记录下该次违章的时间 地点 及车辆信息 并截取违规证据 给出处理建议 并以 短信或电子邮件形式告知车主及时处理 简化了处罚程序 11 图 2 13 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物联网中的应用分布图 2 3 基于 RFID 的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框架 智能交通物联网的网络层次主要有感知层 信息采集 网络层 信息传输 应 用层 信息处理和应用 等 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集成了分属不同网络层次的多 个子系统 在各子系统协同作用下实现交通信息的采集 传输 处理 发布过程如图 2 15 所示 图 2 15 基于 RFID 电子车牌的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 12 第第 3 章章 基于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总体设计技术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总体设计 3 1 应用系统设计 3 1 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下 区域管理 将交通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 便于交通管理人员快速 准确地对特定的区域 节点或车 辆进行监控 也让个人信息查询起来更加方便 用户管理 包括对监控中心工作人员 驾驶员 车主的管理 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权 限来加以区分 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分为 2 种 一是用户信息的修改权限 二是对交通运行的调控权 限 驾驶员及车主则只有个人信息查询的权限 路口管理 为城市的每一个交叉口分配一个唯一的 ID 号 记录路口的类型等信息 这样可以对每一个交叉口的信号灯 阅读器进行标记 这样可以根据所提供的 ID 号 快速的进行定位 信号机管理 根据信号机所在路口 ID 对各个方向上的信号机进行编号 这样信号配 置模块可根据编号发送配时信息 车辆管理 系统录入车辆的各种属性信息 包括车牌号 通过系统采集的车牌号对违 规违章车辆进行处罚 通过对路上车辆的实时监控可以有效地减少套牌车辆 信号配 时方案形成 针对不同的交叉口类型 提供不同的信号配时算法 3 1 2 监控中心系统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管理与控制监控中心系统模块划分图 3 2 所示 图 3 2 管控中心系统组成 用户权限 用户权限分三种 一是注册 修改权限 仅限于管理部门负责用户信息注 册 用户信息修改 用户信息注销的工作人员 二是调控权限 限于监控部门在发生 偶然事件时需对交通路况进行人为控制的部门责任人员 三是信息查询的权限 即普 通交通参与者如驾驶人员 车主等查询自己相关信息的权限 13 查询系统 有信息查询权限的用户选择户籍或车籍所在地区并输入用户名 密码后 登录进入信息查询界面后 可查看车辆 驾驶证件及违规记录等相关信息 注册系统 有注册 修改权限的工作人员选择办公所在地区并输入用户名 密码后 即可登录进入用户管理界面 在该界面下进行用户信息的注册 修改及注销工作 若 有身份重复问题便发出警告 监控系统 有调控权限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选择办公所在地区并输入用户名 密码后 即可登录进入地区监控界面 对地区主要交通路况进行监控 若有违规等异常出现时 及时的做出调控 第第 4 章章 信号配时及其仿真信号配时及其仿真 相位方案是指 根据交通路况现状 结合信号配时算法 科学的对每个相位 的通行权力 每个相位的通行权力仅对特定方向的人或车开放 进行排序 最终 该次序显示在各种信号显示终端上 确定信号相位方案 是对信号轮流给某些方 向的车辆或行人分配通行权顺序的确定 即按照预定设置好的信号时间配置方案 时序 控制信号机给各个不同方向的车或人通行信号 4 1 配时方案形成流程 4 1 1 配时参数 本文主要针对各方向均有专用相位的交叉口 信号配时参数主要有 饱和流量 信号周期时长 绿信比 绿灯间隔时间 损失时间等 其中周期时长和绿信比是点控 制定时信号基本控制参数 1 饱和流量定义 某一进口道在一段连续的绿灯通行时间内 能够连续不间断地 通过该道停止线的最大车辆当量交通流量 单位 puc 绿灯小时 饱和流量用实测平 均基本饱和流量乘以各影响因素校正系数的方法估算 及进口车道的估算饱和流量 式中 Sf 进口车道的估算饱和流量 pcu h Sbi 第 i 条进口车道基本饱和流量 pcu h i 取 T L 或 R 分别表 示相应的直行 左转或右转 f Fi 各类进口车道各类校正系数 2 周期时长 是对应于某一进口道信号灯各种灯色轮流显示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即 各种灯色显示时间之总和 或是某主要相位的绿灯启亮开始到下次该绿灯再次启亮之间 的一段时间 用 C 表示 单位为秒 s 43 计算方法如下 14 3 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 一般用 表示 25 式中 绿信比 C 周期时长 s ge 有效绿灯时长 s 4 绿灯间隔时间是指在信号控制交叉口中 相互冲突的两股交通流从失去通行权的 上一股交通流绿灯结束时刻 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股交通流绿灯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44 以保证上一相位黄灯末期进入交叉口的车辆不与下一相位绿灯启亮时进入交叉口的车 辆相撞 绿灯间隔时间主要由黄灯时间和全红时间组成 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红灯 黄 灯时间 5 损失时间 在相邻相位替换时 由于驾驶员的本能反应不可避免的会减慢行车速 度停车等待或是车辆启动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等都会形成交通时间的损失 因为在该时 段内所有车都没有通行权 4 1 2 配时流程 信号配时流程图如图 4 1 所示 15 图 4 1 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4 2 配时程序及仿真结果 据数据库中流量表所提供的某路口在特定时段的交通量 对交叉口的路况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 16 图 4 5 2 十字路口仿真界面 图 4 3 实时饱和曲线 4 2 2 丁字路口仿真 根据 MySQL 数据库中的流量表中十字交叉口的流量数据进行交通信号仿真 仿 真如图 4 2 所示 图下方显示数据为数据库中流量表中某一丁字路口各方向车道的流 量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对该交叉口的信号控制进行信号配时 信号配时图如图右上方所 示 17 图 4 4 丁字路口信号配时仿真 第第 5 章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随着人们对交通运行的认识加深 同时单纯的通过增加道路的方式也不能应对越来 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人们开始通过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技术对交通进行管理 对比 单纯的增加交通资源供给 城市交通控制技术具有效益投资比高的优点 本文从信号控 制及车辆管控两方面出发 基于有 RFID 技术 磁频检测技术 视频检测技术等多种信 号采集技术的智能交通物联网设计了一套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与管理应用系统 本文主 要工作如下 一 对现有交通设施及技术现状进行分析 确定系统所基于的交通设施 环境 明确现有系统问题 二 构建系统框架 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设计后台数据库 确定信号配 时方案 三 没有从整个交通网络来考虑信号联动如 线控或者是面控 仅考虑 了单个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即点控 四 仿真界面没有与全球定位系统 GPS 相衔接 仿真界面不太直观 缺乏真实感 18 参考文献 1 Giovanni Feliei Rinaldi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Approach and a Real Application J 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 2003 23 6 822 827 2 Shen Guojiang Dai Huaping Liu Xiang et al Urban expressway traffic flow modeling and control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3 23 6 836 841 3 ZhenXinyu Liu ZhonghuaLiu Yuncai A pc algorithm for dynamic actuat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3 23 6 847 852 4 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 课题汇报 5 张浩 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架构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 6 石伟 ITS 中车辆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 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7 张海亮 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展望 J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0 12 30 32 8 Chard B M and LineX CJ TRANSY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J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ntrol 1987 28 32 一 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企并购融资策略-洞察及研究
- 老龄化与社会服务-洞察及研究
- 隧道能效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生态旅游影响-洞察及研究
- 运动焦虑生物反馈-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民法学-公证与律师制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橱窗考试题及答案
- 中外服装史(德州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现场急救试题及答案
- 中文+中华文化(泰)(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答案
- 四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练习400道及答案
- 2024年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助产士在产时并发症处理中的助产安全
- 单片机的看门狗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 深圳某电厂锅炉维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new(常用版)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