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_第1页
我国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_第2页
我国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_第3页
我国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_第4页
我国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中国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姜晓云(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2004级1班 041210278)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城市,于是“农民工”开始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社会阶层的新生力量,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他们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社会矛盾。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收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关键词: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On the Income and Subsistence Conditions of Peasant WorkersJiang Xiaoyun(Politics and law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 1 Grade 2004, 041210278)Abstract: Peasant workers are a new force in social strata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have made a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standing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also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social conflicts. In the reality, their income and subsistence conditions are particularly worrying and that the society and government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conditions. Key words: peasant workers; income; subsistence conditions; redistribution 引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骤增,中国农民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并且从出现至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将拥有农村户籍、法律上享有农民的权利、承担农民的义务,却不以农业收入为主、外出务工的人员称为农民工。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制造业的57.6,建筑业的90,煤炭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是农民工。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进城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大,以每年400500万人的速度递增。2005年的统计结果是目前有2.1亿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务工,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大。尽管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已将农民工视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但由于体制上的隔离、生活环境、职业技能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农民工一直被做为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的特殊群体来对待,在城市经济和文化中,他们是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由于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自身竞争力差等原因,致使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导致农民工既是发展的鲜活促进力量,又是稳定的潜在破坏因素。一、农民工收入生存状况每年春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离开亲人,从农村的不同角落、不同方向涌入对他们来说充满希望而又陌生的城市,他们怀着打工赚钱的梦想,希望年老的父母不再贫困,希望年幼的子女远离无知。两亿多农民工,用自己的辛劳托起了中国的繁荣,城市因为他们而更加美丽,乡村因为他们而逐渐富裕!但在城市中,他们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艰难地生活在城市之中。(一) 农民工的收入现状1.工资水平低,增长幅度小,拖欠时有发生在用工企业的概念中,农民工是与廉价劳动力划等号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很低,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就业现象。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指出,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农民工的月工资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800元之间。其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500元的占29.26%,500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不仅低,而且增长幅度小,近十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农民工并未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盛宴。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此地区平均GDP增速为20多,而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在十二年间仅增长了68元人民币,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更是微乎其微。同时,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严重,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调研报告,北京市建筑业2004年有70万进京施工的农民工队伍,被拖欠的工资总额高达30亿元,人均被拖欠4000多元。广东省一共民工629万人,平均月工资400元,而他们所在的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64.4存在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的现象。企业经营者故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故意不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以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保险等,以低工资强迫农民工超时工作,以迫使农民工不堪忍受,自行离厂,从而达到占有他们进厂押金的目的。2.收入不稳定,缺乏保障从农民工工作的单位性质看,农民工主要受雇于个体或私营单位(分别为26.8和48.9),由于个体和私营公司奉行的是劳动力自由雇佣的市场交换原则,如果雇佣交换成功,就在这里,反之,则不在这里干。这种市场化的雇佣关系,决定了农民工的工作具有零散性、随机性和盲目性等特点,使他们经常面临着频繁更换工作、失业等问题。表一: 农民工持续就业最长时间情况时间人数比例()1年以内13271.623年3720.03年以上168.4合计185100由表一可以看出,农民工持续就业最长时间在三年以上的仅占8.4,大部分农民工持续就业最长时间在一年以内,工作的不稳定性自然会影响到农民工的正常收入,直接导致其收入的不稳定性。3.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农民工的职业看,建筑、装潢人员和工业工人最多,分别占到29.1和24.9;其次是从事饮食服务业和商贸经营的,分别是19.2和8,而机关干部、办公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司机、保安、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其它职业者,比重相对较低,总共只占18.8。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从事的多是城市人不屑一顾的苦、脏、累、险的工作。原因是这类行业技术含量低,对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于刚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工。4.农民工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小据调查,95以上的农民工将自己在外打工的劳动收入带回农村老家,他们的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可见农民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农民工收入绝对水平低,农民工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很小,生存支出大多仅能以维持生存为临界。农民工除了吃以外,基本上不存在其它方面的消费,贵阳农民工的人均月消费为200元左右,只能维持最低生理生存需要(见表2)表二:农民工一年后带回家的收入带回家的收入总额人数比重()300500元55001000元61000-1500元221500-2000元302000元以上37 (二) 农民工的生存状况:1.工作时间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农民工大多在个体和私营企业中工作,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这些行业中,雇主一般不采用“八小时工作制”,而是采用计件工资的形式,这样农民工就不得不跳进计件工资和加班加点的陷井。在计件工资条件下,如果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八小时工作时间,拿到的工资根本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甚至无法满足生存需要,为了多赚钱,农民工就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实际上农民工月平均工作时间306时间,其中加班时间139小时,是最高时限36小时的3.86倍。46的农民工每天工作12-16小时,1/3的农民工月加班100小时以上,47的农民工没有休息。更有甚者,加班加点甚至超过人的生理极限,例如:广东东莞市塘夏庆远塑胶电子厂一个月内员工的加班时间多达208.5小时,超长的工作时间,农民工的正常休息无法得到保证,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按劳动法的规定,这侵犯了农民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不仅如此,农民工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也遭到了严重侵犯。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而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给农民工加班工资或少给加班费,对农民工进行经济剥削。据调查,在应拿加班工资的进城务工人员中,从未拿过的占54,有时拿过的只占20。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中76的人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国家规定的加班工资。2.劳动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农民工从事的都是城市中最脏、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劳动条件恶劣,有的企业设备陈旧,不投入基本的安全设备,有的企业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农民工直接接触有害有毒物品和气体。没有劳动保护,危险和伤害随时都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如:擦伤,被坠落的物体砸伤,无防护从事有毒害工作,对身体的伤害等。生活条件恶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中国速度。然而,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却非常低下。(1)居住状况:52.1的民工居住在城郊结合部或郊区,即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带,低矮、拥挤、脏乱、简陋是这些居住地的共同特征。十几人,几十人挤住在一间简陋矮小的屋子里,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有的民工就住在工地上,例如:修路的民工就住在在立交桥下,躺在一堆施工材料上休息,与流浪汉毫无差别。(2)饮食状况:由于农民工的收入低,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又小,饮食仅以吃饱为原则,并不讲究城里人所强调的饮食结构均衡、营养等。然而,就是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有时也得不到满足。很多农民工饮食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民工食堂脏乱,“民工粮”大行其道,出现在粮食交易市场上,工业酒精制造的“毒酒”在民工居住区大肆销售。人命关天的事,岂能马虎?(3)医疗消费:以节约廉价为尺度。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是年轻体壮的青壮年,他们身体素质相对较好,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也很少有人选择正规医院看病,一般在私人小诊所就诊,或自己在药房买药,还有的就是根本不去看。由于医疗费用太高,农民工只能“大病拖着,小病扛着”。3、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农民工所工作的领域,大多集中在危险性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或者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电子、化工企业,恶劣的劳动条件,超长时间的劳动,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农民工的工伤事故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用“百度”搜索“民工伤亡”,你便能搜到28.5万条相关的新闻。翻阅各地的媒体报道,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绝大多数农民工是各地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的主角。有关部门曾对工伤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农村外出者中,有1.7的人自报在外出期间曾有过化学品中毒,11.9受过工伤;2002年,广东省调查,曾有化学品中毒的占9.8,曾受工伤的占23.5。南京南华手外科医院证实,他们五年来收治的“断指断臂”患者中,进城打工仔占70左右。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工作中又面临着频繁的安全事故,按理说,他们应该享有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医疗、养老、工伤保险等待遇。然而事实上,用人单位不愿承担这些费用,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中的生存保障问题。因此,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几乎近于空白,可以说,农民工完全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范围之外。2003年,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就更低,分别只有2.9、3.1和5.6。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再加上社会保障的缺失,使许多农民工怀着打工赚钱的梦想来到城市,几年后,又拖着疲惫不堪的残疾身体无奈地返回家乡,有的甚至把生命都留在了打工的城市,这让我们震惊之余,不禁发出疑问,谁能给农民工撑起一把安全伞?4、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重重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以我国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然而对于农民工的子女来说,这项权利在城市公办学校高收费门槛和家长羞涩的钱囊面前却成为了奢望。另外,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社会结构模式是城乡二元体制,这些都促使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重重。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约2000万,失学率高达9.3。流动儿童多数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之外,他们只能去打工子弟学校,然而这种学校因未取得合法地位,有些被关闭,这样有些流动儿童重新又失学。有的即使勉强挤进了公办学校,他们除了要承担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不公平收费外,还要承受城市某些同龄人的歧视与冷落。同样是孩子,只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农民,在受教育这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上,农民工子女就要面临重重困难,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的孩子。5、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圈子狭小,多是老乡会,与城市人交往甚少。在城市中没有归属感,他们在城市中受尽白眼、欺诈、歧视与冷落,打扑克、聊天、在街上瞎逛、看电视几乎是他们所有的娱乐活动。因为他们连一般的消费场所也消费不起。调查显示,(见表3),60的农民工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满意,有25的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很不满意。原因在于他们的生活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生理需要,其它高层次的需要根本无从谈起。表三:进城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精神文化生活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人数4990538220比例()5106025二、农民工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 (一) 农民工的收入直接影响因素1、低收入决定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恶劣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指出,正在城市务工和返乡的农民工月工资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800元之间,这样的低收入决定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恶劣。(1)居住状况:,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因为这一地带房价便宜,农民工能接受。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钱,80以上的农民工都选择租房,而且是好几个人同租10-20平米的条件差、租金低的住房。而在工地打工的农民工,为了节省开支,省出租房的费用,98住在工地,甚至有些农民工住在火车站,而近13的农民工无固定住所。48的农民工月均房租水电三项费用共计在70元以下。在家居用品上,农民工人均仅为250元,一张床、一床被、一口锅、一把凳,几乎就是他们所有的家当。可见,面对自己的低收入,农民工在居住方面异常简单,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2) 饮食状况:农民工的饮食以吃饱为原则,不讲究吃好,贵阳市农民工用在吃饭方面的钱比较少,11.65的人每天吃饭花3元;33.01的人花35元;35.92的人花610元;13.5的人花1115元;5.83的人花15元以上。只有这样,他们的收入才会有节余,可以养父母,可以供子女上学。(3)医疗消费以节约廉价为尺度。面对极低的收入和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民工更多是采取“大病拖,小病扛”“大病小治,小病不治”。从表四可以看出,89.2的进城农民工一年可以承受的医药费在600元以内,平均每个月仅有50元。从表五可以看到,农民工生病之后,2的人根本不去看,就在家硬撑着。20的人根据以往经验在药房买药吃,27.7的人在家附近的便宜私人诊所看病,不去正规医院看病的人高达50。表四: 你认为平均每年多少钱的医疗费你能承受费用(元)120以下120360360600600以上人数2747330097比例()352.733.510.8表五: 生了病你去哪儿看病去处在家硬挺着根据以往的经验到药房买药吃在便宜的私人诊所看病去费用便宜的医院去好的大医院人数18179249284167比例()22027.731.718.62.低收入决定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城市有许多环境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国家也规定城市学校要接纳农民工子女上学,然而,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还是被挡在了公立学校之外。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的低收入无法承担昂贵的学费、借读费、赞助费。例如:东莞市的公办学校的收费制度:农民工子女的学杂费标准是每人每学期638元,而本地户籍学生每人每学期是218元,两者相差420元。另外,每年还需缴纳3000元借读费,1000元的赞助费,如果是重点中学则费用更高。北京同广东对农民工的收费制度是一样的 ,比如北京石景山区,学校对外地孩子每学年的收费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还有更高的)是:除了要交同城市孩子一样的约400余元以外,还需要额外多交:赞助费每学年960元,借读费每学年1000元,也就是说,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要为其子女每学年缴纳的费用是城市孩子家长缴纳的五六倍。很显然,这是大部分农民工所无法承担的,农民工子女就只能选择去收费便宜的打工子弟学校,有的甚至选择辍学。3.低收入决定了农民工维权艰难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高危人群,用人单位往往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进行工伤赔偿。有的农民工忍气吞声,放弃了获得赔偿权,有的依照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维权很艰难。首先,从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来看,农民工往往要先打行政诉讼,再打工伤赔偿官司。“农民工律师”周立太讲,根据他的诉讼经验,由确认工伤到行政诉讼到仲裁到工伤赔偿,大约需要1074天。许多伤残农民工只好一边沿街乞讨,一边用讨来得钱请人打官司,他们的收入实在耗不起这么长的时间。其次,法院及仲裁委违规收费,使农民工无法告状。国家物价局、劳动部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每件收费标准为2050元,但目前许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超额收费,有的地方还自行制定了高额的收费标准。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受理费为50元,某些各级人民法院却超额收取,还自行制定其他诉讼费的收费标准,当事人超过7天仍未交费即按自动撤诉处理,忽略了对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农民工的收入是无法承担这些部门自行制定的高额收费标准的。截止2003年12月,73的农民工被雇主拖欠工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总额在10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农民工被拖欠工资1000元。而为索回1000亿元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元的成本,农民工平均讨薪的综合成本为34205720元之间,诉讼成本在50009000元之间。4.收入来源决定了农民工成为频发的安全事故的主体危险性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或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电子、化工企业,是农民工最集中的行业,农民工作为“高危劳动力”自然就成为频发的安全事故的主体。统计资料表明,在近年发生的诸多工伤事故中,农民工占到了伤亡总数的80以上,可见,农民工的工伤事故已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具体原因在于:(1)有的企业生产条件简陋,设备陈旧落后,通风不畅,风尘多,噪音大。农民工长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在噪声、有毒、有害的岗位上工作,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2)有的企业缺乏劳动安全防护措施,他们不为农民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或要求他们自备劳动防护用品。本来就是高危行业,再缺乏保护劳动者安全得劳动防护用品,农民工就成为了工伤伤亡的高危人群。2005年赤壁市建筑企业,1年间共发生安全事故3起,工地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致2人死亡,1人重伤。这3起事故的受害者都是农民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劳动安全防护措施。(3)缺乏劳动安全培训。许多危险岗位职工不经过培训就上岗,又缺乏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工伤事故频繁发生。(4)在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民工工作时间特别长,长期从事繁重工作,超长时间加班甚至超过人的生理极限,长期疲劳工作,造成农民工身体素质下降,从而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5.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决定了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农民工出来打工赚钱,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及家庭的生存状况,给子女一个好的教育,大部分农民工都会将自己打工的收入带回农村老家。由于他们收入低,农民工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并不多,他们的消费仅能满足生存需要,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少的可怜。另外,由于进城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很少,他们基本上处于一种工作、吃饭、睡觉这种最原始、最单调的生活状态。他们的闲暇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看电视听收音机(33)、喝酒打牌(30.3)、逛街(28.7)、找人聊天(27.2)、作家务(12.6)、去咖啡厅茶楼(4.6)、看电视或演出(3.8)。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娱乐生活内容贫乏。社会没有提供适合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场所,而现有的城市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农民工少的可怜的可支配收入根本承担不起。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面对城市市民的偏见、歧视、冷落,农民工在心理上对城市产生不了归属感,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孤独感和自卑感。他们交往圈子狭小,交往对象多为同乡或其它地区来的农村人,与城市居民如果不涉及利益关系,交往很少。这一点可以从表六中可以看出。表六: 农民工自进城以来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状况人数比例经济来往,相处融洽42除请我们做工作,一般不跟我们来往14976从来不来往2010其它2412合计197100总之,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多数农民工只能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对安全安定需要的满足程度亦较低,而对社交、爱情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级层次的需要满足程度则更低了。 (二) 其它影响因素1.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创立,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在这种制度下,国民被人为的分为城市、农村两大群体而进行分类管理,之后在经济与社会生活方面逐步强化城乡分割,为两部分居民建立起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它不仅是一种户口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身份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国民被分为具有不同身份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两者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完全不同的待遇,这是造成农民工生存状况恶劣,沦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根本原因。城市职工有较好的工作,较高的待遇,宽敞的住房,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子女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干的是城市居民不屑一顾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住的是简陋拥挤的房子,除工伤保险外,他们完全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子女就学困难重重,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所有这些差别,都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所造成的。2.农民工生存竞争力差农民工生存竞争力差主要表现在他们文化水平、职业技能普遍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而现在企业对职工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2006年有5287家企业接受调查,其中3563家企业90以上的岗位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很显然,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成为制约其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收入的瓶颈,这也就影响到了他们不乐观的生存状况。三、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措施(一)提高农民工收入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让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彻底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的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总量限制、工种限制等各项就业限制,取消针对农民工的各种不法卡及收费、罚款,减少农民工进城的障碍,降低其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努力构建城乡一体、 竞争有序、高效平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管理、信息传递、服务方式等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扩展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农民工收入低的一个现实因素,这就要求广开就业渠道。一方面挖掘大城市吸收就业的潜力,积极发展家政服务、公共卫生等第三产业来吸收农民工就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另外,还可以发展劳务输出,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政府要充分世界市场,鼓励合法的劳务输出,并注意劳务输出者的素质,以适应世界市场的要求。 3.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重在抓执行、落实 国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对农民工基本生存权利的制度性保护,按照国际惯例,最低工资标准应该是为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我国劳动部门也出台了这样的规定,但目前珠三角等城市却只是20%-30%,如2002年,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是510元(从2004年12月1日起以提高到684元),只相当于全市平均工资(2092元)的24%,不少企业,通常将最低工资作为职工的底薪,加班费也不按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所以首先要保证企业执行这一制度,使农民工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严惩不遵守这一制度的企业。最后,在执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时,还要注意确保企业遵守劳动法,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农民工的加班工资。其次要按照最低工资规定要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适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加快制定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防止和纠正利用计件工资手段变相违反最低工资标准和压低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4.规范劳动合同与工资管理 有些企业故意不办理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不办理合法的劳动用工手续,以逃避保险等各方面的责任,是造成农民工工资被可扣、拖欠,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坚持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坚持同工同酬。严格执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危险行业必须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加大对企业劳动合同的监察力度,一旦发现企业在这一方面有违纪行为,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给予严惩。要建立农民工工资管理制度,将企业支付工资作为评价企业诚信等级的重要依据,对于欠薪的企业必须要严肃处理,不但要给予经济处罚,问题严重的还要进行停业整顿.、 吊销营业执照、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使其承担不能承受的违法成本,形成强大震撼,达到遏制并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同时对于拖欠的企业,建立欠薪保障基金,这一项由政府专门部门制定标准,缴纳欠薪保障基金,专门用于因企业破产,被停业整顿的企业,或者资不抵债的企业,以及投资者逃跑等原因所造成的欠薪行为。存入指定专户,以强制措施来改善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行为,另外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工资支付的监察力度,在全面监察的基础上,将农民工工种中的建筑、加工制作、餐饮服务、电子化工等行业和曾有拖欠工资的企业作为重点监察对象,定期抽查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情况。 5.推进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机构淡薄、劳动技能低城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对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这一群体的素质依然停留在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的层面,那么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形势就将会越来越严峻。另据调查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与其收入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鉴于此,必须推进农民工的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否则未来迎接农民工的将是与其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低薪酬水平。政府都要全面实施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大力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开办农民工培训学校,区分行业、工种和岗位对于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开展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夜校,还可以依托高等院校开展城市农民工学历教育,帮助城市农民工提高文化程度。在提高农民工技能方面,推进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素质,有利于增强就业竞争,提高收入水平,而且还能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打破职业壁垒,改革现行制度 1.从社会管理方面,废除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 “农民工”一词表明他们的身份是你农民,职业是工人,这一工农混合的身份称谓使这一群体游离于城市的边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践证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户籍制度及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政策法规等强化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身份等级和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我们要最终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实行国外通行的居住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取消由其衍生的固定居民身份等级,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上的就业、教育、医疗等不合理的功能,取消对于农村居民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取消城乡之间的利益差别,实现城乡居民的地位平等,给农民以机会平等、权利平等的国民待遇。 2.从社会保障层面,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只覆盖了城镇居民,而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当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的时候,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农民工需要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工资、医疗、福利等方面的有效保障。虽然在现阶段,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生活保障体系中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由于它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眼前和未来的长远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结构的顺利转型,我们还是要力所能及的推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优先推进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由于农民工的职业和工种具有危险的特殊性,而他们个人的抗工伤的能力弱,在劳动纠纷中处于劣势,所以,首先要推进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者都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一旦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农民工的失业、身心受到创伤,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先集中精力解决这两个项目,不失为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明智之举。在做好这两个保障项目后,政府在有计划的实施失业、福利、养老等其他项目,最终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在缴纳社会保障金方面,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建立强制性措施,规范企业的行为,对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基金的单位给予严惩。另外,也可以采用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金由用人单位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按时缴纳给提供此业务服务的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个人账户上,农民工如若更换工作,只需将自己的帐户告诉新的用人单位即可。(三)健全法律法规,成立农民工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健全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事实上,诸如劳动法等国家法律以及地方行政法律法规,对于农民工权利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如2008年1月1日起生效的劳动合同法没有将非法“黑砖窑“的农民工,占农民工群体中的1/10的1500万保姆列入保护范围之中。因此必须修正和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为保护农民工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