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处不在的能量片段一:导入部分,以生活经验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第一次上课时,我是这样导入课题的:师:物体工作离不开能量,请欣赏老师带来的短片。(教师播放音像资料:宇宙、太空、地球、地表、地下不同层面的物体需要能量、释放能量的现象)师: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太神奇了。生:很壮观。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举出物体工作需要能量的例子吗?生:(没有学生举手,课堂冷场)课件中,我从宏观上展示能量的表现形式。当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物体工作时需要能量的例子时,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视频示例的思考中,思维无法迅速跳跃到生活中能量存在形式的思考,举例子时有点无从下手。怎么办呢?“激趣导入”应该让学生容易理解才行,要从他们接触过的物体去入手。从玩具导入是不是更好呢?第二次上课时,我从儿子的玩具中挑选了一个精美的电灯笼。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玩具。(教师出示小灯笼)看,这是什么?生:灯笼!电灯笼!(学生异常兴奋)师:会玩吗?(一提到玩,学生眼睛都亮了)谁来把它打开?(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灯笼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灯笼能发光,还发出了好听的声音。生:灯笼还能转动呢。 师:灯笼开始工作了,那你知道灯笼是依靠什么工作的吗? 生:电池。师:电池给它提供什么呀?生:能量。(在图示结构图中心板书:能量)师:具体点,电池给它提供的是什么能量?生:电能。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电能,你还知道有什么能?(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起学生对能量存在形式的思考。)生:光能。生:声能、热能、化学能。生:电磁能。生:机械能。生:(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一一板书完成图示,并适当提问某种能量在哪里存在。)课堂上,学生在举例子的时候思维开放多了,他们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看,从学生熟悉的玩具入手来理解物体工作需要能量,就容易多了,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了。我趁热打铁,再向学生从宏观上展示能量,提升学生对能量的认识。师:从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给大家的展示中,我们不难发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出示课件)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都是能量在起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无处不在的能量。(板书课题)片段二: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生活中学生不易见到的能量转化的实例,这些奇思妙想的发明都是利用了能量之间的转化。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深深地震撼了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师:能量是一切生活的源泉,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大多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可是这些能源正在慢慢枯竭,怎么办呢?生: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能量。生:我们可以用风能来发电。我们家东边就建了一个风力发电站。生:还有海水的潮涨潮落也能发电。生:我知道这是潮汐能。生: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是啊,我们已经进入了能量转化的新时代。我们人类利用能量转化的原理,正在开发利用新的能量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图片演示)下面让我们聚焦上海世博会,参观一下英国的“零碳馆”,它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此同时,尽最大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源热能等,力争使建筑达到能源“自给自足”。真可谓是既节约又环保。师:(图片演示)这是风力发电站,它位于我国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最西端。这就是刚才同学说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师:(图片演示)这是太阳能发电站。2008年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至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照明,在整个奥运会期间,还有太阳能电话,太阳能手机也投放使用等等。这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生:我们金矿院里从去年开始就把全部的路灯换成了太阳能路灯,路灯的顶上有一个储存太阳能的面板。生:我去过青岛,马路上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生:要是我们把所有的路灯都安装成太阳能路灯多节约啊。生:我觉得要是将晚上的霓虹灯也都改造一下,变成太阳能霓虹灯就好了。(我心里偷着乐了,学生的忧患意识有了,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改善生活了。)师:同学们真是有心人,而且还能想到改造生活,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师:同学们,请继续看,(图片演示)这就是同学们前面说的利用潮汐能转化为电能的潮汐发电机。它位于英国北爱尔兰,于2008年7月接入电网正式发电。师:(图片演示)再看这个是什么?(此时,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猜不出。)同学们,你们可别小看了它们。它叫噪音能源灯,是利用噪音提供能源的机场跑道照明灯。看来噪音也是一种能量,这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呢?生:声能转化为电能。师:(图片演示)同学们再看,这是干什么的?这是垃圾发电站,利用燃烧城市垃圾所释放的热能发电的火电厂。中国的第一座垃圾发电站在深圳市,日处理垃圾300吨,发电功率500千瓦。既解决了垃圾的堆积问题,又为人们创造了能量,真是一举两得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