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技推广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是诗人艾青写下的一句诗 在江苏镇江 有一位老人 用几十年的行动践行着他对这片土地的 眷恋 他就是赵亚夫 一位共产党的优秀干部 一个长期扎根基层 的农技推广人员 用他的实践表达着对土地的一片深情 早春二月 记者驱车在XX市句容农村 一排排楼房展现在眼前 1986年 赵亚夫从日本带回的20棵草莓苗在此扎根 通过草莓致富 的农民盖起的楼房 被亲切地称为 草莓楼 要致富 找亚夫 找到亚夫准能富 这是被当地农民传了20多 年的一句话 年少立志 帮助农民致富1941年 赵亚夫出生于常州 儿时的梦想 是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但真正让赵亚夫确定志向 并最终扎根农村的是一次少年时期的经 历 当时他在医院看到 一个小时内 三位农民均因贫病交加相继离世 这对他内心触动很深 少年时期的赵亚夫从此有了一个志向 就是怎样能够让农民通过种 田就能致富 1958年 赵亚夫考入宜兴农学院农学专业 他非常质朴地树立了 服务农业 服务农民 服务农村 的理想 1961年 20岁的赵亚夫被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 期间在武进 丹 阳 宜兴农村蹲点了七年 日本之行 催生三次探索1982年 赵亚夫第一次来到日本 日本爱知县的渥美半岛 到处郁郁葱葱 山上有林 坡上有果 那里的气候 地貌和镇江山区类似 我们那里大多荒山秃岭 人 家却建得这么美 巨大的反差让赵亚夫难以平静 从那时起 赵亚夫萌生了一个理想要让句容茅山老区像日本渥美半 岛一样 满山的果树 满坡的蔬菜 满岗的鲜花 满山的财富 此时的赵亚夫已经40岁了 他从学日语开始 不分昼夜地钻研学习 草莓 无花果 葡萄栽培技术 走出guo门 看到了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 他清醒地认识到 在人 多地少的情况下 传统农业只能解决温饱 要致富只有靠科技 靠 高效农业 第二年回国 很多人都带家电 他则带回20棵草莓苗和13箱的农业 科技书籍 就是从这20棵草莓苗开始 他率领农科人员与农民兄弟们一道开始 了艰苦的探索 赵亚夫的第一次探索 就是高效农业 他要利用20棵草莓苗作为火种 在茅山老区燃起农民致富的热情 他手把手地教农民种草莓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他感觉 到一户一户地教太慢 就建起了上千亩的农业示范园 让农民在里 面学习 实践 很快 就带动了一大批农民 句容成了全国草莓之乡 茅山老区第一批楼房竖起来了 农民们亲 切地称它们为 草莓楼 草莓 葡萄 无花果 有机米 从最初的白兔 到春城 大卓 黄梅 茅山 后白 天王 高资 上党等乡镇 赵亚夫推广一个成 功一个 拨亮几盏灯 照亮一大片 他的第二次探索 就是以种植大户为龙头 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 社 把农民集中起来 让农民学会经营和管理 帮助农民销 实 现农民富 随着方继生草莓专业合作社第一个成立 并取得成功 丁庄葡萄 黄梅桃子等一个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也相继成立 这些组织面对市场 对接市场 把农业变成了产业 如今茅山老区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社达到400多个 覆盖农户3万多 户 发挥余热 让最穷村走上致富路戴庄试点是他的第三次探索 他在一个苏南丘陵地区最落后的一个小山村 组建综合型有机农业 合作社 创建了有机农业产业园区 试点生态农业 创造农业经营 与农村管理 合二为一 新模式 并以戴庄为中心 向周边辐射带 动20个村 xx年 赵亚夫已经从XX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了 他以 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戴庄村 当时的戴庄村 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 村集体不仅没有分文积累 还倒挂了80万元 是XX市最穷的村 他决定和农民一起搞试点 要用最新生态农业理念探索一条贫困村 的致富之路 当初刚到戴庄时 却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 赵亚夫勾画的农村小康图景 在村民们看来是天方夜谭 赵亚夫第一次办的科技讲座 只来了两个人 回家后 赵亚夫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 他知道 农民是现实的 于 是他决定要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证明给农民们看 再度来到戴庄时 他承诺给试种的农民有机 越光 稻种苗 有机 肥和技术指导 不管好坏 每亩以1200斤水稻市价保底收购 听过讲座的杜仲志答应尝试栽种1 6亩 越光 稻 为了帮助杜仲志种好稻米 几天后赵亚夫来到了这个村 和杜仲志 同吃同住 帮助他栽种稻米 杜仲志按照赵亚夫教的方法 精心培育 当年就收获了700余斤 越 光 稻 加工出来的大米卖到了8元一斤 杜仲志是戴庄村第一个 吃螃蟹的人 也是戴庄村第一个在赵亚 夫的指导下富起来的农民 如今他承包了有机桃园 还种植有机水稻和有机草莓 年收入20多 万元 杜仲志的示范效应 调动了农民参与有机农业的积极性 随着有机 农业面积逐年扩大 一大批农户富了起来 七旬老人 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三次探索 让老区农民 的梦想生根 发芽 开出幸福之花 几十年来 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到哪儿 富裕就到哪儿 累计在 茅山老区推广发展高效农业250万亩 直接给农民带来200多亿元收 益 有人估算过 仅在戴庄模式中 如果赵亚夫入股 按15 的技术入股 年利润按600万元计算 可以分红90万元 讲课劳务费 如果按每 年20次 每次2000元计算 每年可拿4万元 而赵亚夫这么多年来 却从未拿过一分钱 如今 年过七旬的赵亚夫仍然活跃在地头田间 每周都会有三到五 天的时间下到农村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村民们有的可能不知道村干部是谁 但没有人不知道赵亚夫是谁 赵亚夫不善言辞 但只要和农民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一位村长调侃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