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堰填筑质量控制保证措施目 录1. 总则12.料源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12.1 粘土料及风化料质量要求12.2 反滤料质量要求12.3 过渡料质量要求12.4堆石料质量要求22.5 护坡块石质量要求22.6 料源控制措施22.7坝料运输控制措施22.8不合格料处理措施2 3.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23.1填筑施工顺序23.2斜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23.3反滤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33.4过渡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33.5堆石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44.质量检查及验收程序45.主要人员职责权限65.1施工员65.2质检员65.3试验员65.4施工调度员661.总则1.1上游围堰是大坝的一部分。上游围堰与大坝堆石体结合的部分,应满足大坝的设计要求及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上游围堰的斜墙防渗体则应满足防渗体的设计要求和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1.2围堰填筑施工应统一管理,严密组织,保证工序衔接,分段流水作业,层次清楚和大面平整,均衡上升,减少接缝。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间应设立标志,以防过压和漏压。上、下分段位置应错开。2料源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2.1粘土料及风化料质量要求粘土风化土料的砾石含量碾压前不得超过70,碾压后不得超过40;基础接触带纯粘土中的砾石含量不得超过10。其它有机质、可溶性物质允许含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5cm/s2.2反滤料质量要求反滤料中不得含有泥土、软弱夹层及其它杂质,粒径级配范围如下:粒径(mm)小于某直径颗粒的重量%允许范围(%)508510020659010607554070120450.510300.250200.1082.3过渡料质量要求过渡料最大料径应20cm,尽量避免有大块石2.4堆石料质量要求颗粒级配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和本技术条款的要求,超径部分应进行二次破碎处理。堆料场的石料应分层堆存,分层取用,严防颗粒分离。如已发生分离现象,应重新将其混合均匀。上坝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厚度的2/3,直径小于1c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20,堆石料中不许夹新粘土、软弱岩石、草木、等杂质。2.5护坡块石质量要求块石护坡料粒径20cm50cm。2.6料源控制措施现场施工人员对料源质量产生怀疑时,及时通知质检人员对料源进行鉴别,不合格的填料,一律不得运入工作面。2.7坝料运输控制措施运输围堰堆石料、过渡料(反滤料、垫层)等使用的车辆应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堰体填筑区。运输至填筑部位的交叉路口,应有专职人员指挥、调度、统计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过渡料(反滤料、垫层)应保持湿润,卸料高度应加以限制。2.8不合格料处理措施对已上坝的各种料,如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及时处理,如超径的大块石,现场进行分解,不能进行处理的,清出坝外。3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3.1填筑施工顺序根据围堰的布置特点及围堰稳定、施工质量等要求,堰体填筑程序按下述原则安排:堆石料过渡料反滤料粘土料垫层块石护坡。3.2斜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3.2.1在继续铺土之前,应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被碾子的凸块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包括含水量的调整)。3.2.2 土料填筑与压实工作必须连续进行 ,如需短暂停工,则应在填土表层经常洒水湿润,保持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停工时,必须在填土表层铺设保护层,防止压实土因含水量减少而干裂。经过较长时间停工后,如发现压实土干裂,则必须挖除重填。3.2.3 雨季停工,必须在坝面铺设保护层。复工时,如果表层含水量超过规定范围则必须铲除重新填筑。3.2.4 压实土层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3.2.5斜墙的据碾压试验结果分析:粘土斜墙的铺料厚度为40cm,凸块碾压8遍,压实标准如下:填筑含水量的范围W优% W优+3%,经压实后的土体,压实度应为98。3.3反滤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3.3.1反滤层各层应层次分明,不可混淆,尤其在分段铺筑时,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防止产生层间错动或折断混杂现象。不论平面或斜面接头,必须将各层铺筑成阶梯形状,即上层应当比下层缩进一定宽度。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尚应收成不小于1:2的斜坡。3.3.2 对已铺好的反滤层应作适当防护,禁止车辆通行,行人践踏,抛掷石料及其它物件,防止土料混杂,污水侵入,以免破坏和堵塞。3.3.3在运输和铺筑过程中,应保持反滤料处于湿润状态以免颗粒分离,并防止杂物或不同规格的料物混入。3.3.4铺筑反滤层须自下而上进行,不得从坡面上向下倾倒。3.3.5铺筑反滤层,必须严格控制厚度,当层厚较薄时,应采用人工铺筑,3.3.6反滤层据试验结果分析:铺料厚度为40cm,振动碾压8遍, 相对密度应不小于0.75。3.4过渡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过渡料最大粒径应20mm,尽量避免有大块石,与反滤层同层碾压。3.5堆石料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3.5.1 开始填筑堰体堆石之前,应在清理合格并经验收的河床冲积层表面先铺一层最大粒径不超过20cm的细石料层,层厚50cm,并用碾压密实。铺料和碾压过程中应加水湿润,加水量按0.250.5t/m3控制。水压不小于1kg/cm2。3.5.2 堆石的卸料高度不宜过大,以防分离。如已分离,应混合均匀。铺料时不得将较粗颗粒集中于一处,而应力求做到粗细颗粒搭配,靠近岸边地带应以细料铺填,以防架空现象。3.5.3 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顺碾压方向,搭接长度应不小于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为11.5m。震动碾行驶方向应平行于轴线,靠岸边碾压不到的地方,可以顺坡方向行驶,但压实遍数应适当增加。3.5.4岸边地形突变或边角振动碾碾压不到的局部地带,应采用薄层铺筑石渣和小型振动碾碾压。3.5.5堰体堆石应采取大面积铺筑,以减少接缝。当分块填筑时,应对块间接坡处的虚坡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台阶式接坡方式,或采取将接坡处未压实的虚坡石料挖除的措施。3.5.6据碾压试验结果分析:堆石料的铺料厚度为80cm,振动碾压8遍,其干密度应不小于2.05g/cm3。3.6护坡块石填筑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3.6.1上、下游围堰迎水面边坡水上部分的块石护坡为干砌石砌筑,干砌石为粗料石,要求块石的尺寸20cm50cm。3.6.2块石护坡应随堰体上升砌筑,先铺筑碎石垫层,再砌筑块石。3.6.3块石护坡要求块石大小头搭配,相互咬紧,填塞密实,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愈压愈紧靠。4.质量检查及验收程序4.1围堰填筑必须在围堰基础处理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4.2围堰各部位的填筑,必须按设计断面进行,并保证斜墙和反滤层的设计厚度。必须严格控制压实参数。压实合格后始准铺筑上层新料。4.3由于施工、气候等原因停工的坝面应加以保护,复工时应仔细清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始准填土,并作记录备查。4.4各种填料取样试验次数堰料类别及部位试验项目取样试验次数备 注粘土斜墙干容重、含水量、结合层描述1次/500m3堆石料干容重、10mm含量1次/10000m3颗粒分析、含泥量1次/5m厚反滤料、过渡料干容重1次/1000m3颗粒分析、含泥量1次/1m厚4.5取样所测定的干容重,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且不合格样不得集中,不合格干容重不得低于设计干容重的96%。4.6验收程序原始地形测量基础开挖及清理基础面12检查及验收基础面平面、剖面图测量测量放线图铺料图运输坝料料源核定不合格压实表面处理图碾压图合格运出填筑区 基础面检查及验收 质量检查 超径石检查及解小 厚度检查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5.主要人员职责权限5.1施工员对整个施工过程及场面的安排,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各种坝料的轮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美文学经典作品导读的教学设计教案
- 关于珍惜友情高一作文11篇范文
- 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 农民互助土地流转经营合同
- 一年级作文过春节放炮8篇
- 一张难忘的照片作文500字小学作文15篇
- 唐诗的鉴赏方法:古诗语言风格教案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试卷:英语词汇与语法同步练习试题
- 合同审核流程及文件存档规范
- 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课件
- 资产评估事务所投标服务方案总体工作方案评估工作关键性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 传染病学总论-人卫最新版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高职)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
- 拆卸与安装油箱加油管
- 《汉服》PPT课件(完整版)
- 某国有企业精细管理降本增效经验交流汇报材料企业降本增效.doc
-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 SCH壁厚等级对照表
- 海洋声学基础讲义吴立新
- 验资工作底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