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9 目目 录录 1 总论 1 2 焦炉 3 3 热力 6 4 电气部分 10 5 自动化仪表 12 6 土 建 13 7 采暖通风 14 8 给 排 水 16 9 总图运输 17 10 消防 19 11 能源评价 20 12 三废 环境保护以及综合利用 21 13 劳动安全与卫生 21 1 29 1 1 总论总论 1 11 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某焦化厂焦炉属于 38 5m3大容积焦炉 使用两座并联排列方 式 年产量 100 万吨 焦炉采用焦炉煤气做为燃料 属于双联火道 废气循环 复热 焦炉煤气下喷形式的焦炉 焦炉煤气通过立火道进入焦炉燃烧室 在焦炉燃烧室内燃烧后 再经过斜道进入蓄热室 将蓄热室的蓄热体加热之后 进入分烟道 各燃烧室的燃烧烟气通过分烟道汇集到二个总烟道 再由总烟道排 出 各分烟道和总烟道上设有闸板 用于调节和温度焦炉的烟道的 吸力 整个烟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完全靠烟囱的抽力所产生的负 压使炉膛维持微负压燃烧状态 两座焦炉最终排放烟气平均温度达到 250 左右 蓄热室与烟 囱之间的烟道上未采取任何余热回收装置 因此烟气余热损失巨大 约占焦炉总能耗的 21 左右 根据某焦化厂焦炉生产现状 对烟道进行改造 增加余热回收 系统 使焦炉烟气排放温度降低到 150 170 所回收的余热产生 0 6MPa 和 0 4MPa 饱和蒸汽用于生产和生活 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 目的 提高能源利用率 系统改造包括烟道改造 新建余热回收设备 水泵房建设等内 容 2 29 1 2 1 2 具体设计范围具体设计范围 1 烟道改造 在原有一个总烟道的基础之上 增设一个旁路烟道 在旁路烟 道上安装余热回收装置 增压风机 烟道闸板 同时另外一个总烟 道也需要连接到此旁路烟道上 这样两个总烟道并联进入此旁路烟 道 2 余热利用系统 在旁路烟道中安装热管蒸汽发生器 热管水预热器 增压引风 机 烟道调节闸板等设备 新建一座水泵车间 在车间内安装 2 台补给水泵 2 台循环泵 给水和蒸汽管网 1 3 1 3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1 建设所需的公辅介质基本上从焦炉作业区内部接取 压缩 空气 电 补充新水由厂方自行解决 2 本工程某焦化厂厂区内拆建 除有部分拆除外 不需要进 行征地工作 3 用电设备按三类用电负荷考虑 并且用电电源均引焦炉车 间现有电气室 由于用电负荷的增加 原有电气控制需要做相应调 整 以满足新的生产 生活用电负荷 1 4 1 4 新建构 建 筑物新建构 建 筑物 3 29 新建 1 座水泵间 平面尺寸为 30m 12m 高为 16m 层高为 8m 局部高为 12m 层高为 4m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次工程建筑面积为 846 2 2 焦炉焦炉 2 12 1 概述概述 某焦化厂焦炉属于 38 5m3大容积焦炉 使用两座并联排列方式 年产量 100 万吨 焦炉采用焦炉煤气做为燃料 属于双联火道 废 气循环 复热 焦炉煤气下喷形式的焦炉 焦炉煤气通过立火道进入焦炉燃烧室 在焦炉燃烧室内燃烧后 再经过斜道进入蓄热室 将蓄热室的蓄热体加热之后 进入分烟道 各燃烧室的燃烧烟气通过分烟道汇集到二个总烟道 再由总烟道排 出 各分烟道和总烟道上设有闸板 用于调节和温度焦炉的烟道的 吸力 整个烟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完全靠烟囱的抽力所产生的负 压使炉膛维持微负压燃烧状态 焦炉最终排放烟气平均温度达到 250 左右 蓄热室与烟囱之 间的烟道上未采取任何余热回收装置 因此烟气余热损失巨大 约 占焦炉总能耗的 21 左右 另外 此次改造设计主要是针对烟道改造与余热二次回收即加 装余热锅炉进行的 在不破坏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设计中工艺 主线不做大的改动情况下 增设一个旁路烟道 两个总烟道并联连 4 29 接到此旁路烟道上 旁路烟道上安装增压引风机和调节闸板 两个 总烟道各增设一个调节闸板 旁路烟道事先施工 余热回收设备先 制造好后 与原烟道系统进行连接施工工期不会超过 15 天 基本满 足甲方不影响生产的条件 余热回收系统的施工 安装可另外进行 不影响生产 2 22 2 设计依据及原始条件设计依据及原始条件 2 2 1 由于是对焦炉燃烧烟气的余热回收与节能改造 本次改造 设计仅考虑焦炉的烟道与烟囱部分 对炉内的燃烧系统不做改动 2 2 2 设计数据依据出自现场提供的实际情况 2 2 3 燃料采用焦炉煤气 其热值为 4000 4 18KJ Nm3 2 2 4 烟气量按照 140000Nm3 h 计算 2 2 6 排烟系统 焦炉各燃烧室经过分烟道 汇集到总烟道上 两座焦炉通过两个 总烟道与烟囱连接 烟气流动路径是 炉内烟气由斜道引出 经蓄热室 分烟道 总烟道后 由烟囱排入大气 烟囱高度约 60m 抽力约 300Pa 2 32 3 焦炉余热回收改造方案焦炉余热回收改造方案 根据要求 需对焦炉的排烟系统进行改造 具体分为两个部分 1 增设余热回收设备 2 增设旁通烟道 接口及烟道闸板的 设计 5 29 2 3 1 增设余热回收设备 现场提供的数据 烟气排放温度 250 流量 140000Nm3 h 能 量浪费巨大 需要设置余热回收设备 将排放烟气温度降低到 150 170 提高能源利用率 为了不影响和少影响焦炉的生产 余热回收设备须在新建旁路 烟道上进行安装 加宽安装换热器烟道并加装旁通烟道及烟道闸板 以方便以后余热锅炉的安装 2 3 2 旁路烟道及烟道闸板的设计 进入总烟道的 250 的烟气 进入旁路烟道后经过余热回收设 备 产生 0 6MPa 的蒸汽后 以 150 170 进入烟囱中排放 烟道的位置和形式如图 烟 囱 总 烟 道 1 总 烟 道 2 旁 路 烟 道 增 压引 风 机 余 热回 收 设 备 Z1 Z2 Z3 Z4 Z6 Z5 旁 路 烟 道 6 29 焦炉燃烧烟气分别经过闸板 Z5 Z6 后汇集 再依次经过闸板 Z2 余热回收设备和增压引风机 闸板 Z1 后返回主烟道 1 再由烟囱 排出 Z3 Z4 闸板为原有设备 Z1 Z2 Z5 Z6 为新增闸板用于调 节和控制旁路烟道 而且方便余热回收设备安装时不影响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 余热回收设备使用时 开启闸板 Z1 Z2 Z5 Z6 关闭闸板 Z3 Z4 烟气进入旁通烟道经过余热回 收设备再次利用 利用后的废烟气 经增压引风机排入主烟道 1 中 后 由烟囱排出 余热回收设备检修维护时 开启闸板 Z3 Z4 关 闭闸板 Z1 Z2 Z5 Z6 烟气就按照原来的流动途径经主烟道直接 由烟囱排出 主烟道与旁路烟道连接处安装压差计 用于测量烟道负压 余 热回收设备投入工作时 通过调节闸板 Z2 Z5 Z6 的开度 使得主 烟道与旁路烟道连接处的压力与未使用余热回收设备之前的压力相 同 这样就可以满足焦炉燃烧室内原有状态 3 3 热力热力 3 13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3 1 1 3 1 2 3 1 3 3 1 4 3 1 5 7 29 3 1 6 3 1 7 3 23 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根据某焦化厂焦炉现有工况进行设计改造 充分利用窑炉产生 的高温烟气余热 设计余热利用系统 产出 0 6MPa 饱和蒸汽用于生 产及生活 使烟气总热量得到充分应用 降低烟气排放温度 从而达 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3 2 1 余热利用系统 在每座焦炉所对应的烟道上各安装 1 套余热回收系统 1 台增 压引风机 在每个烟囱所对应的烟道附近 新建一座泵房 泵房内各 安装 1 台汽水分离器 1 台循环泵 3 2 2 给水及蒸汽管网 新建余热回收设备给水及蒸汽管网 饱和蒸汽进入蒸汽管网 3 33 3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每个烟囱对应的新建一个旁路烟道 旁路烟道上安装 1 套余热 回收设备及 1 台增压引风机 窑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回收换热 降温后由引风机送至烟囱排出 集中建 2 座水泵间 给水经软化 除氧 给水泵加压后 由管网 输送到余热回收系统 加热水产生蒸汽和水的混合物 进入汽水分离 器分离成饱和蒸汽进入蒸汽管网 8 29 3 3 1 余热利用系统 3 3 1 1 烟气量及温度 焦炉烟气流量 140000Nm3 h 平均温度 250 3 3 1 2 产出蒸汽量及参数 焦炉燃烧烟气可产饱和蒸汽 7 5t h 蒸汽压力 0 6MPa 3 3 1 3 系统组成及原理 余热回收系统主要由热管式烟气 水交换器 补给水泵 热水循 环泵 阀门仪表 保温输水输汽管线 汽水分离器等组成 由以上部分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该系统由补给水泵作为 补充水耗 热水循环泵作水循环动力 采用热管式烟气 水热交换 器 加热水介质产生蒸汽和水的混合物 进入汽水分离器分离成饱 和蒸汽进入蒸汽管线供生产应用 热水再通过热水循环泵进入循环 系统加热 系统的设计压力为 0 6Mpa 汽水混合物介质温度 166 3 3 1 4 系统布置 热管式烟气 水交换器安装在旁路烟道中 增压引风机安装热管 式烟气 水交换器之后 简易封闭 汽水分离器安装在泵房内 热水循 环泵安放在汽水分离器旁边 3 3 1 5 主要设备名称及参数 余热利用系统共计 1 套 系统设备如下 余热回收装置 1 套 设计压力 0 6MPa 汽水分离器 1 台 9 29 热水循环泵 1 台 流量 12 5m3 h 60m3 h 扬程 50m 耗电量 5 5KW 11KW 增压引风机 1 台 风量 250000m3 h 压力 1400Pa 耗电量 60KW 90KW 3 3 2 水系统 3 3 2 1 系统组成及原理 水系统集中新建了 1 座水泵间 系统主要由锅炉给水泵 汽动给 水泵 除氧给水泵 热力除氧器 软水器 软水箱 盐泵及盐箱等 组成 上水由软化水装置软化后 引至软水箱 再经除氧给水泵至除氧 器 除氧后进入锅炉给水泵 加压后送往余热回收系统 3 3 2 2 系统布置 水处理及水泵间分为设备间和辅助间两部分 设备间分为 2 层 0 00m 层主要布置锅炉给水泵 汽动给水泵 除氧给水泵 软水 器 软水箱 盐泵及盐箱等 8 0m 层主要布置热力除氧器及分汽缸 等 设备间建筑尺寸为 19 5m 12m 16m 长 宽 高 辅助间分 为 2 层 0 00m 层主要布置值班室 配电室 厕所及盐库等 4 0m 层主要布置仪表室 休息室等 辅助间建筑尺寸为 10 5m 12M 8m 长 宽 高 3 3 2 3 主要设备名称及参数 锅炉给水泵 2 台 1 运 1 备 流量 8m3 h 16m3 h 扬程 165 133m 耗电量 15KW 10 29 除氧给水泵 2 台 1 运 1 备 流量 15m3 h 30m3 h 扬程 35 30m 耗电 量 5 5KW 热力除氧器及水箱 1 台 设计出力 10t h 软水箱 1 台 容积 15m3 软水器 2 台 1 台运行 1 台再生 处理水量 15t h 盐泵 2 台 1 运 1 备 流量 3 6m3 h 扬程 16m 耗电量 1 5KW 3 3 3 给水及蒸汽管网敷设 给水管道由水泵间接出后 沿车间柱子架空敷设送往余热回收系 统 主干管管径为 133 4 管长约 500m 蒸汽管道从余热回收系统送出后 沿车间柱子架空敷设引至水 泵间内的分汽缸 由分汽缸引出后与厂区蒸汽管网并网 主干管管径 为 219 6 管长约 500m 管道拟采用自然补偿及方形补偿器补偿方式 管道需保温 主保 温材采用硅酸盐纤维毡 保护层采用油毡纸玻璃布 4 4 电气部分电气部分 4 1 4 1 概述概述 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1 套余热回收系统及新建水系统供配电 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照明和接地设计 4 2 4 2 交流交流 380 220V380 220V 供电供电 本节能项目用电设备工作容量为 183 5KW 其中旁路烟道用电设 备容量为 84 5 KW 新建水系统用电设备容量为 99KW 11 29 用电设备按三类用电负荷考虑 根据负荷情况所有 380 220V 电源由车间现有电气室提供 馈 电回路需进行调整 自动开关需进行更换且柜体需进行改造 增加 2 台 GGD 型低压配电柜为本项目的电气设备进行供配电 在水泵间配电室内设置 1 台 GGD 型配电柜为泵站内交流 380 220V 用电设备供电 配电系统采用一路电源供电 其电源引自 车间电气室新增低压配电柜 在烟囱附近厂房内分别设有 1 台 XL 21 型动力配电箱 为烟道 交流 380 220V 用电设备供电 配电系统采用一路电源供电 其电源 引自电气室新增低压配电柜 4 34 3 电气传动和控制系统 电气传动和控制系统 所有电机采用继电器 接触器系统进行传动控制 按照工艺专业要求主要水泵电机采用集中和机旁两种操作方式 主烟道和旁路烟道的用电设备采用机旁控制方式 4 4 4 4 主要电气设备及材料的选型主要电气设备及材料的选型 4 4 1 低压配电柜选用 GGD 固定式 动力配电箱选用 XL 21 型 其防护等级 IP30 主要设备 低压断路器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等设备选用国 产优质产品 4 4 2 电缆 控制电缆采用 KVV 500V 型 低压电力电缆采用采用 YJV 1KV 型 12 29 4 5 4 5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 所有电缆在室内采用沿原有电缆沟和隧道内支架 电缆桥架及 穿钢管明 暗配方式敷设 在室外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4 6 4 6 防雷及接地防雷及接地 防雷及接地系统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设计 泵站 配电室工作 接地 保护接地采用公用接地系统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 4 7 4 7 照明照明 照明采用 380 220V AC 三相四线制供电 室内 外采用高效节 能灯具及光源 5 5 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仪表 工艺过程控制要求仪表由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 在计算机控制 系统中完成 1 座水泵间 2 套余热回收系统的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 检测信号有 温度 压力 流量 水位等工艺参数 其显示 记录 控制 连锁 报警均由计算机系统完成 自动化仪表过程检测与控制内容按照工艺和设备流程 由水处 理系统 余热回收系统等组成 主要检测和控制项目 5 15 1 水处理系统 水处理系统 蒸汽的流量 压力 温度的检测控制 13 29 供水的流量 压力 温度的检测控制 除氧器压力 温度检测 水位 进水及进汽流量的调节控制 除氧器水位与给水泵的连锁控制 5 25 2 余热回收系统 每台检测控制内容 余热回收系统 每台检测控制内容 蒸汽的流量 压力 温度的检测控制 供水的流量 压力 温度的检测控制 余热锅炉的水位 压力 温度的调节控制及报警 余热锅炉入口 出口的烟气温度 压力的检测 记录 该项目计算机控制系统依据检测控制内容要求进行配置 采用 SIEMENS 系统 计算机控制柜布置在本项目新建的 8 0 米控制室内 6 6 土土 建建 6 6 1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6 1 1 本设计是根据热力专业所提委托书及资料而进行设计的 6 1 2 有关土建设计规范及规程 6 6 2 2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年平均气压 MPa 极端最高温度 14 29 极端最低温度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 mm 日最大降雨量 mm 全年最大平均降水量 mm 最大积雪深度 mm 年平均风速 m s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 20g 风荷载 KN m2 雪荷载 KN m2 土壤冻结深度 1 5m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6 36 3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方案为某焦化厂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工程 按工艺要求 新 建1座水泵间及部分设备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6 3 1 新建引风机基础及防雨篷 1 个 6 3 2 新建汽水分离器基础 1 个 循环泵基础 4 个 6 3 3 新建 1 座水泵间 平面尺寸为 30m 12m 高为 16m 层高 为 8m 局部高为 12m 层高为 4m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柱基础为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墙基为混凝土条形基础 建筑面积为 846 15 29 7 7 采暖通风采暖通风 7 17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以下国家标准 规范 规程进行编制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 79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8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工艺委托任务书 7 27 2 气象资料气象资料 厂区夏季大气压力 KPa 厂区冬季大气压力 KPa 采暖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 s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 s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16 29 7 37 3 采暖采暖 本方案为某焦化厂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工程 按生产要求和卫 生标准新增建筑物设计集中采暖系统 采暖热媒为 0 2Mpa 的蒸汽 建筑物的室内采暖温度如下 机器间 12 16 辅助间 18 采暖方式及选用散热器类别 以排管散热器采暖为主 休息室 操作室等建筑均采用排管散热 器 均考虑设置同程式系统 本设计机器间采暖总热负荷约为 KW 本设计辅助间采暖总热负荷约为 KW 总热负荷约为 KW 7 47 4 通风通风 水泵间通风 机器间内设有排风系统 采用玻璃钢轴流风机达 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8 8 给给 排排 水水 8 18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8 1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GB50013 2006 年版 8 1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GB50014 2006 年版 8 1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GB50016 2006 年版 17 29 8 1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GB50015 2003 年版 8 1 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GB50140 2005 年版 8 28 2 设计概述设计概述 设计包括废水处理及水泵间的室内外给排水 根据工艺及有关 专业提供的设计委托任务书 给排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和综合 排水系统 8 38 3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 水源从厂区现有生活水管网上就近接一根 DN100 的镀锌钢管 作为本次设计的生活用水 用水量为 25m3 h 水压 0 3Mpa 8 48 4 综合排水系统综合排水系统 排水主要有生活排水及生产排水 生活排水室内地上部分采用 UPVC 排水塑料管 生产排水管道及生活排水管道地下部分采用排水 铸铁管 排水出口管径 DN100 排入附近下水井 9 9 总图运输总图运输 9 19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9 1 1 各专业提供资料 尚无 9 1 2 某焦化厂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工程综合管网平面图 尚 无 18 29 9 1 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 93 9 29 2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本设计为余热回收配套设施 水处理的总图设计 9 39 3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9 3 1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适应厂区现有条件 尽可能地使物料流程顺畅 短捷 连续 贯通 平面布置兼顾安全 防火 环保等要求 9 3 2 主要建构筑物 余热锅炉水处理站 9 3 3 平面布置 需与厂方沟通后获取相关资料才可确定 9 49 4 竖向布置及场地排水方式竖向布置及场地排水方式 9 4 1 竖向布置 本设计工程场地地势平坦 竖向布置采用水平型平坡式竖向布 置形式 水泵间室内地坪设计标高待定 9 4 2 场地排水方式 本工程场地雨水采用暗管排水方式 19 29 9 59 5 道路运输道路运输 本工程备品备件及余热锅炉水处理站净水药剂均采用道路运输 9 5 1 道路设计 道路采用城市型单坡面形式 路拱横坡 1 5 道路宽度 4 5m 道路最小内缘转弯半径为 6m 道路结构如下 22cm 厚混凝土道路面 层 25cm 厚二灰钢渣基层 原土压实 9 5 2 场地硬化 设计道路两侧各设 1 5m 宽环保砖人行道 并对余热锅炉水处理 站周边场地铺砌环保砖实现场地硬化面积为 400m2 结构为 环保砖 2cm 细沙找平层 15cm 厚二灰钢渣基层 原土压实 9 6 9 6 绿化绿化 余热锅炉水处理站利用原厂区空地建设 本次设计不再考虑该 余热回收工程绿化 10 10 消防消防 10 1 设计依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 90 1997 年版 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20 29 92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98 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000 年版 6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 86 10 210 2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10 2 1 生产火灾因素分析及危险性分类 余热回收装置生产类别为戊类 电气及操作室等生产类别为丙 类 水泵房生产类别为戊类 10 2 2 消防组织 本工程消防工作是由厂区消防队负责 10 310 3 消防措施消防措施 10 3 1 总图布置 合理确定各建筑物的生产类别及建筑物结构的耐火等级 厂房 布置的出入口的数量考虑了安全疏散和消防的要求 根据放火要求 布置楼梯 钢梯 通道 屋面消防梯 在车间周围设有环形道路 并于厂区主要道路相连 确保消防车辆畅通 各建 构筑物之间设 计有足够的安全和防火间距 负荷防火规范的要求 10 3 2 建筑防火 设计对各类生产 生活建构筑物都严格按照 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 进行 各类间构筑物内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和楼梯间形式 宽 21 29 度等均符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要求 建筑物内装修材质耐火 性能也符合规范要求 10 3 3 消防供水 该部分水消防供水利用原系统供给 电气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 采用 CO2灭火器 10 3 4 电气消防 消防设施用电采用单独的回路供电 消防设施的配电线路采用 非延燃性铠装电缆 明敷时置于配线桥架内或直接埋地敷设 当发 生火灾切断生产 生活用电时 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严格按照环境的危险类别或区域配置相 应的电器设备和灯具 避免电气火花引起的火灾 11 11 能源评价能源评价 某焦化厂焦炉烟道加装余热回收系统之后 其排烟温度可降低 到 160 左右 产生的蒸汽量及回收的热量见下表 压 力 MP 温 度 蒸汽量 t h 蒸汽热量 GJ h 0 61657 520 72 如果焦炉年工作时间按 7000 小时计算 增加余热回收系统后 年产出蒸汽热量为 145000GJ 年 按蒸汽热量价格为 30 元 GJ 计算 22 29 年回收资金约为 435 15 万元 12 12 三废 环境保护以及综合利用三废 环境保护以及综合利用 本设计的本身意义就在于节能 所以不存在产生新的废气 废 物 废水等 烟气经过余热利用后经原烟囱排入大气中 13 13 劳动安全与卫生劳动安全与卫生 13 113 1 设计依据及遵循标准设计依据及遵循标准 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部令第 3 号 1996 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8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50057 94 2000 年版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 95 13 213 2 劳动安全卫生现状劳动安全卫生现状 车间应设有专职人员 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安全卫生工作 同时 有较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23 29 13 313 3 生产工艺及主要职业危险 危害因素生产工艺及主要职业危险 危害因素 此次改造主要设备包括 增压引风机 烟道闸板 余热回收系 统 水泵等设施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有火灾 机械伤害 人体坠落 触电 噪声 等 13 413 4 生产过程中危险 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中危险 危害因素分析 有害作业部位分析 机械伤害和人体坠落危险分析 水泵房 排烟机等存在机械设 备和人体坠落伤害 强电静电分析 各带电设备均存在触电危险 噪声 水泵 排烟机等 设备工作时均产生一定的噪声 还有其他用电设备的断电 漏电等危险 危害因素 13 513 5 安全与工业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化学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2025年专项训练教育知识与能力解析试卷
- 河南省郑州市四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小学语文写作技巧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科学)教学技能测试专项训练
- 2025年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试卷
- 2026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黔南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研究岗面试题目及答案
-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粤教花城版(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呆滞物料预防与处理(精益培训)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进展性脑卒中的诊疗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