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场热 烟 毒等规律的探讨火场热 烟 毒等规律的探讨 从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时起 人类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人类居住地区的密集 火对人类的危 害性越来越大 近几年中国火灾急剧增加 2002 年 我国共发 生 25 8 万起火灾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5 4 亿元 死亡 2393 人 2003 年全国发生火灾数量达 22 6 万起 死亡人数 2091 人 直 接经济损失 14 亿元 2004 年火灾总起数为 252704 起 死亡 2558 人 受伤 2969 人 直接财产损失 16 7 亿元 国内外大量火灾实例的统计数字说明 火灾的伤亡者中大 多数是热烟气所导致 火灾总死亡人数中 受烟害直接致死的 占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即使是被火烧死的人多数也是先 受到热 烟和毒而晕倒的 在火灾现场 我们经常会见到既没 有烧伤又无压伤而死亡的人员 究其原因 据火灾后对尸体验 检 发现许多人真正的死亡原因是受热烟气中毒窒息 而非烧 死 因此 研究和掌握火灾现场中热 烟 毒方面的一些规律 对于我们今后认识火灾和在火灾发生后进行合理的避险是有必 要的 热 燃烧就会放出热 普通有机物的燃烧温度最高可达到 1000 c 以上 在 1000 c 火焰的烘烤下 钢结构在很短的时间里 就会失去承受力 从而导致建筑物部分结构坍塌 室内火灾中 存在着可燃物着火 火焰 羽流 热气层 及顶棚射流 壁 面影响和开口等多个过程 在受限空间的特定条件下 可燃物 燃烧产生的火焰和高温烟气 使室内空间达到一定温度 同时 加热该室的各个壁面 整个室内的热量大致这样分布 一部分 可由房间墙壁由内向外以导热而散失 如果有开口 有一部分 热量会被向外流出的烟气带走 其余的热量积蓄在室内 其中 由导热传递的热量所占的比例不大 室内空间的温度 墙壁内 表面的温度 由于可燃物的持续燃烧而继续升高 同时 火焰 热气层和壁面又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返送给可燃物 从 而加剧了可燃物的气化 热分解 和燃烧 使室内温度越来越 高 燃烧面积越来越大 可能将蔓延到其周围的可燃物体或邻 近房间或邻近建筑物上 尤其是辐射热 强烈的辐射会对邻近 建筑造成很大的威胁 当辐射传热很强时 离起火物较远的可 燃物也会被引燃 火势将进一步增强 室内温度也将继续升高 这种相互作用促使火灾转化为一种极为猛烈的燃烧 轰燃 flashover 火灾进入这一阶段后 在相当短的时间内 温 度会从 400 c 500 c 猛增到 800 c 900 c 局部温度甚至高达 1100 c 这时 由斯蒂芬 玻尔兹曼定律 eb cb t 100 4 知 其相应的黑体辐射可高达 200kw min 这一辐射热可以使好多 可燃材料的释热速率增高 在强烈的热辐射和猛烈的温度变化 这一环境下 人的生存必然受到极大的威胁 假若在轰燃出现 时房间内还有尚未逃出的人员 则生还的可能性极低 人体对温度的承受能力 火场温度达到 49 50 c 时 会使 人的血压迅速下降 导致循环系统衰竭 如果吸入的气体温度 超过 70 c 就会使气管 支气管内黏膜充血长出水泡 毛细血 管破坏 以致血液不能循环 组织坏死 特别是会导致脑神经 中枢破坏而死亡 据统计 在人体很快吸热的情况下 它超过 了从体内蒸发出来附在人体表面的湿气的消耗 引起虚脱进而 丧失逃生的能力 燃烧产物产生的很高的热能 会引起热对流 或热辐射 引起新的火点 或将许多可燃物加温到着火点以上 分解出大量可燃性气体 当有大量空气补进时 会使可燃物迅 速着火而形成燃爆 使火势扩大蔓延 烟 火灾烟气是火灾发生过程中因热解和燃烧作用形成的 产物 是可燃物在燃烧时散发的含有瓦斯的液体微粒子和固体 的煤烟颗粒等形成的悬浮物 烟气对人的眼睛有很大的刺激作 用 使眼睛充血流泪 严重的还会造成剧烈疼痛 影响人的视 线 另外 烟气积聚使能见度下降 影响人们的疏散速度 当 烟在一般房间中 物质燃烧产生的烟随热气流上升至顶部 烟 碰到天花板后向四周水平散开在天花板下作水平运动 当遇到 四壁时 即向下运动 但因其温度仍较下部高 旋即又上浮 逐渐在天花板下面形成一层高温烟气层 当烟层底面低于门窗 等开口部位时 烟从开口处流出室外 并沿走廊 楼道和开口 处进入建筑物的其他部位 烟气的温度刚离开火焰时可达 1000 c 从密闭起火房间流出的烟气温度为 600 700 c 房间内着火 时烟气向上的速度为 2 3m s 当烟气充满房间上部时以 0 5 1m s 的速度水平扩散 随着扩散距离增大 温度下降 烟粒子 下沉 一般认为烟层下降至地面 1 5 米 即会造成能见度下降 威胁人身安全 烟的密度与温度成反比 温度越高 烟的密度越小 热烟 密度小 就产生向上的浮力 建筑物内上部的压力大于室外压 力 下部的压力小于室外压力 当外墙上有开口时 通过建筑 物上部的开口 室内空气流向室外 通过下部的开口 室外空 气流向室内 这种现象就是建筑物的烟囱效应 它是由高层建 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造成的 高层建筑的外部温度低于内部 温度而形成的压力差将空气从低处压入 穿过建筑物向上流动 然后从高处流出建筑物 这种现象被称为正热压作用 在低处 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 在高处则相反 在中间某一高度 内 外压力相同 即存在一个中性压力面 烟囱效应随建筑物的内 部温度差以及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火灾发生于较低层 时 烟囱效应对竖井和较高层的烟污染的影响尤为显著 因此 此时烟从低层上升至高层内的潜力更大 由烟囱效应造成的压 力差和气流分布 以及中性压力面的位置 取决于建筑物内分 隔物的开口对气体流动的限制程度 发生火灾时 由于燃烧放 出大量热量 室内温度快速升高 建筑物的烟囱效应更加显著 使火灾的蔓延更加迅速 毒 近年来 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 装修及家具等 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火灾中烟雾的毒性日趋严重 物质燃烧时 可能形成主要有害气体包括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氯化氢 氮的氧化物 硫化氢 氰化氢 光气等 火场上大多数可燃物质含有碳 当供给的空气充足时 碳 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 但当空气不足时 便形成危险的一氧化 碳 而燃烧区的空气通常是不充足的 火灾初起阶段 燃烧产 物中不仅有水蒸气 二氧化碳 而且还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一 氧化碳等其他有害气体 其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在浓烟中可高达 1 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 严 重阻碍血液携氧及解离能力 形成低氧血症 引起组织缺氧及 碳酸蓄积 形成内窒息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大 200 300 倍 而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 3600 倍 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旦进入血液 就会干扰氧的传递 导致 内组织中毒 所以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1 时 人呼吸数 次后就会失去知觉 1 2 分钟内即可死亡 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浓度为 0 03 而火灾现场则大大超 过这一浓度 根据实验 二氧化碳在高浓度时有显著毒性 实 验条例为低氧 5 状态下 用含量为 11 二氧化碳即可使实 验动物于 60 分钟内全部死亡 而单纯在低氧 5 的气体中 仅能使 1 10 的动物死亡 在现代的装饰材料中 大量使用聚氯乙烯物质 当聚氯乙 烯在温度达到 200 c 300 c 时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建厂房租房合同协议书
- 液体安检机采购合同范本
- 杉木木材出售协议书模板
- 自愿赔偿协议书模板模板
- 股份退股机制协议书范本
- 童装店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物业服务摆地摊合同范本
- 离婚夫妻财产保全协议书
- 私人购买安置房合同范本
- 阳台拆迁违建补偿协议书
- 手工编织团建活动方案
- 护理部对护士的培训内容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质锅炉行业当前竞争现状及未来应用规模预测报告
- 风电变流器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少儿健康运动课件
- 中石油物资管理制度
- 环卫公司服务管理制度
- 2025年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T/SHSOT 009-2023基于皮肤脂质屏障完整性的淋洗类化妆品温和性测试方法
- 2024年广东省阳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