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课时)用样本估计总体.doc_第1页
10.4(3课时)用样本估计总体.doc_第2页
10.4(3课时)用样本估计总体.doc_第3页
10.4(3课时)用样本估计总体.doc_第4页
10.4(3课时)用样本估计总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项目)10.4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方法手段知识目标:(1) 了解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2) 掌握用样本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辩证唯物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标准差教学难点列频率分布表,绘频率分布直方图教学内容和过程揭示课题10.4 用样本估计总体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知识回顾】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频数分布图和频数分布表,利用它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分布在各个组内的个数【知识巩固】例1 某工厂从去年全年生产某种零件的日产记录(件)中随机抽取30份,得到以下数据:346 345 347 357 349 352 341 345 358 350354 344 346 342 345 358 348 345 346 357350 345 352 349 346 356 351 355 352 348列出频率分布表解 分析样本的数据其最大值是358,最小值是341,它们的差是358341=17取组距为3,确定分点,将数据分为6组列出频数分布表【小提示】设定分点数值时需要考虑分点值不要与样本数据重合分 组频 数 累 计频 数340.5343.52343.5346.5正 正10346.5349.5正5349.5352.5正 6352.5355.52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各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该组的频数每组的频数与全体数据的个数之比叫做该组的频率 计算上面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率,得到频率分布表如表108所示表108 分 组频 数频 率340.5343.520.067343.5346.5100.333346.5349.550.167349.5352.560.2352.5355.520.067355.5358.550.166合 计301.000根据频率分布表,可以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04)图104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横轴表示数据分组情况,以组距为单位;纵轴表示频率与组距之比因此,某一组距的频率数值上等于对应矩形的面积【想一想】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应该等于1为什么呢? 【新知识】图104显示,日产量为344346件的天数最多,其频率等于该矩形的面积,即根据样本的数据,可以推测,去年的生产这种零件情况:去年约有的天数日产量为344346件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由此可以推断和估计总体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样本选择得恰当,这种估计是比较可信的如上所述,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步骤为:(1) 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得到样本数据;(2) 计算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组距和组数,确定分点并列出频率分布表;(3) 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4) 观察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软件链接】利用与教材配套的软件(也可以使用其他软件),可以方便的绘制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05所示图10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已知一个样本为: 25 21 23 25 26 29 26 28 30 29 26 24 25 27 26 22 24 25 26 28(1)填写下面的频率分布表:分 组频 数 累 计频 数频 率20.522,522,524.524.526.526.528.528.530.5合 计(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10.4 A组(必做);10.4 B组(选做)(3)实践调查:用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的样本均值实例实到学生人数授课教师签名课题(项目)10.4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方法手段知识目标:(3) 了解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4) 掌握用样本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辩证唯物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标准差教学难点列频率分布表,绘频率分布直方图教学内容和过程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除了分析样本数据,做出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外,还要利用样本均值、标准差来估计总体【知识回顾】如果有n个数, ,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或均值,读作“x拔” 均值反映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例如,某班共有1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为: 78,65,47,84,92,88,75,58,73,68,则这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我们可以用样本的均值来估计总体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的可信程度越高【新知识】观察某个样本,得到一组数据,那么叫做这个样本的均值,样本均值反映出样本的平均水平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知识巩固】例 2 要从两位射击选手中选拔一位参加射击比赛,让他们作测试,两位选手的10次射击成绩如表109所示:表109射击序号12345678910甲选手射击成绩9.29.09.58.79.910.09.18.68.59.1乙选手射击成绩9.18.99.39.79.99.98.99.29.68.8你觉得选哪位选手参加比赛合适呢?解将这10次射击成绩作为一个样本,来对两名选手的射击水平进行估计分别计算数据的均值,得显然 由此估计,乙的射击平均水平高于甲,所以应选择选手乙去参加比赛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问题】学校英语提高班采用小班教学,每班15人现有A、B两个班参加统一的口语测试,成绩如表1010所示:表1010A班同学成绩677293698684457788918176849063B班同学成绩789656838648986762706497967986试问哪个班的成绩较好些?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10.4 A组(必做);10.4 B组(选做)(3)实践调查:用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的样本均值实例实到学生人数授课教师签名课题(项目)10.4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方法手段知识目标:(5) 了解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6) 掌握用样本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辩证唯物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标准差教学难点列频率分布表,绘频率分布直方图教学内容和过程*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将这次成绩作为样本,来评价两个班成绩分别计算均值,得,A、B两个班的平均成绩相同,也就是均值相同 我们再来比较两个班同学的成绩对于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越大,说明其成绩波动越大,教学两极分化;偏离程度越小,说明其成绩波动越小,教学水平均衡稳定分别计算A班同学成绩与均值之差,如表1011所示:表1011序号i1231415成绩6772939063偏差10.735.7315.2712.2714.73这些偏差有正数,也有负数如果直接相加,就会出现偏差互相抵消,不能反映偏离程度所以我们用偏差平方的均值来描述这种偏离程度如果样本由n个数, , 组成,那么样本的方差为分别计算两个班成绩的方差,得由估计,A班的考试成绩比B班的波动小,因此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更稳定,总体看比B班的成绩好由于样本方差的单位是数据的单位的平方,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人们常使用它的算术平方根来表示个体与样本均值之间偏离程度,叫做样本标准差即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计算器使用】计算样本的方差(或标准差)一般是很麻烦的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完成计算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例3 求由数据156、178、170、173、169、156、164、163、152、157所组成样本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精确到0.1)解 采用函数型计算器(这里是用CASIO fx 82#ES PLUS型计算器)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的步骤如下:(1)将计算器设置为统计(STAT)状态操作:按一次MODE 键,显示 ,表示进入计算状态选项,按 2 进入统计计算状态 (2)输入数据操作:在统计计算状态下,按键 1 进入单个变量输入数据状态,依次输入各个数据,每输入一个数据后,都要按键 = ;输入最后一个数据 157按键 =后再按键 AC (3)显示计算结果 依次按键:SHIFT 、 1 ,然后按键4 ,最后依次按键1 、 =,显示样本容量为:n=10 依次按键:SHIFT 、 1 ,然后按键4 ,最后依次按键2 、 =,显示样本均值为: 依次按键:SHIFT 、 1 ,然后按键4 ,最后依次按键4 、 =,显示样本标准差为:=8. 6(4)在显示样本标准差的基础上,依次按键: 、 显示样本方差为:【软件链接】(1) 依次输入数据(如图106) 图106(2)如图107所示,求样本均值时,在数据空白单元格(如C6)内输入“样本均值”,在“样本均值”右侧空单元格(如D6)内输入“=AVERAGE(A1:A10)”,按回车键;求样本方差时,在数据空白单元格(如C7)内输入“样本方差”,在“样本方差”右侧空单元格(如D7)内输入“=VAR(A1:A10)”,按回车键;求样本标准差时,在数据空白单元格(如C8)内输入“样本标准差”,在“样本标准差”右侧空单元格(如D8)内输入“=SQRT(D7)”,按回车键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从一块小麦地里随机抽取10株小麦, 测得各株高为(单位: cm): 71、77、80、78、75、84、79、82、79、75(1)求样本均值,并说明样本均值的意义(2)求样本方差及样本标准差,并说明样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