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工程学院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专专 业业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4 年年 12 月月 8 日日 等级 湖南工程学院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程名称 供电工程供电工程 课 题 某钢厂某钢厂 35 10kV35 10kV 总降压变电所总降压变电所 设计设计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李玲 金国彬 夏利霞李玲 金国彬 夏利霞 审 批 林友杰林友杰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 年 12 月 8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4 年 12 月 19 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 设计内容一 设计内容 1 工厂负荷情况 负荷统计资料见表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4600h 日 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 6h 该厂 1 号 2 号车间 5 号车间属二级负荷外 其余属三 级负荷 各车间 380V 负荷 计算负荷 序 号 车间或用 电单位名 称 设备容 量 KW Kx Cos Tan P30 KW Q30 KVar S30 KVA 变压 器台 数及 容量 备 注 K 1 1 变电所 1铸钢车间18000 40 651 170 9 2 2 变电所 1铸铁车间12000 40 71 02 2沙库1000 70 61 33 3小计0 9 3 3 变电所 1铆焊车间12000 30 451 98 21 水泵房30 0 7 5 0 80 75 3小计0 9 4 4 变电所 1空压站400 0 8 5 0 750 88 2机修车间150 0 2 5 0 651 17 3锻造车间220 0 3 5 0 551 52 4木型车间180 0 3 5 0 61 33 5制材厂30 0 2 8 0 61 33 6综合楼200 911 7小计 5 5 变电所 1锅炉房300 0 7 5 0 80 75 22 水泵房30 0 7 5 0 80 75 3 仓库 1 2 800 30 651 17 4 污水提升 站 16 0 6 5 0 80 75 5小计 3 供电电源情况 本厂由附近地区变电站取得工作电源 双回干线 干线首端距离本厂约 10Km 干线首端所装设高压断路器 配备有三段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整定的动作 时间为 1 5S 4 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 40 年平均气温 20 最低温度 5 年底最热月地下 0 8m 处平均温度为 20 当地主导风各为东北风 年雷暴日数为 50 5 地质水文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 27 4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 地下水位为 1m 二 设计内容 1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2 主变压器选择 3 电气主接线设计 4 短路电流计算 5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包括保护动作值的整定计算 6 进出线的选择 二 设计要求 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设计内容 2 用计算机画出电气主接线图 3 编写设计说明书 计算书 设备选择要列出表格 主要设计条件 计算机与博超电气电力设计软件 说明书格式 目录 正文内容 一 设计要求及概述 二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 三 主变压器选择 四 电气主接线设计 五 短路电流计算 六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七 进出线的选择 八 结语 参考文献 装订格式 全部采用 16K 打印纸或课程设计专用纸 竖装 装订顺序 课程设计 报告书封面 任务书 说明书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评分表 附件 图纸等 进 度 安 排 第一周星期一 布置任务 讲课 熟悉设计软件的使用 第一周星期二 第二周星期二 设计和计算 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二周星期三 星期五 计算机绘图 参 考 文 献 1 刘介才 供配电设计手册 2 教材 供电工程 翁双安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设计要求及概述 1 1 1 设计要求 1 1 2 概述 1 第二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2 2 1 负荷计算 2 2 2 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和补偿后功率因数 5 2 3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7 2 4 总降压变电所一次侧 35kv 计算负荷 7 第三章 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和类型的选择 11 3 1 确定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 11 3 2 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11 3 2 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1 3 2 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2 第四章 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15 4 1 变电所主接线图 15 第五章 短路电流计算 16 5 1 绘制计算电路 16 5 2 确定基准值 17 5 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7 第六章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19 6 1 35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9 6 2 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0 第七章 进出线的选择 21 7 1 35kv 高压进线的选择 21 7 2 35kv 高压引入电缆的选择 21 7 3 10kv 高压母线的选择 22 7 4 各车间变压器到 10kv 母线联络线的选择 23 总 结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设计要求及概述 1 1 1 设计要求 1 1 2 概述 1 第二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2 2 1 负荷计算 2 2 2 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和补偿后功率因数 5 2 3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7 2 4 总降压变电所一次侧 35kv 计算负荷 7 第三章 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和类型的选择 11 3 1 确定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 11 3 2 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11 3 2 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1 3 2 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2 第四章 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15 4 1 变电所主接线图 15 第五章 短路电流计算 16 5 1 绘制计算电路 16 5 2 确定基准值 17 5 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7 第六章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19 6 1 35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9 6 2 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0 第七章 进出线的选择 21 7 1 35kv 高压进线的选择 21 7 2 35kv 高压引入电缆的选择 21 7 3 10kv 高压母线的选择 22 7 4 各车间变压器到 10kv 母线联络线的选择 23 总 结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设计要求及概述 1 1 设计要求 1 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 2 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类型 3 选择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 4 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 1 2 概述 1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2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位置和形式选择 参考电源进线方向 综合 考虑设置总降压变电所的有关因素 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3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方案设计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 确定变 电所高 低接线方式 4 变电所高 低压侧设备选择 5 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6 变电所防雷装置 7 变电所主接线图 变电所平面和剖面图 第二章第二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2 12 1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 二项式等几种 本设计采用需要系 数法确定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或 cde PKP tan cc QP tantan arccos 视在功率 或 cos c c P S 22 cccSPQ 计算电流 3 c c N S I U 注 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 取 95 0 90 0 p K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 97 0 93 0 q K cc i p PKP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 cc i q QKQ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22 ccc SPQ 总的计算电流为 3 c c N S I U 根据要求及负荷计算公式 分别计算各车间的 然后 c P c Q c S c I 列出表格 No 2 变电所 1 铸铁车间 查图表得 Pe 1200KW Kd 0 4 cos 0 65 tan 1 02 P30 1 1200 0 4 720KW Q30 1 720 1 02 489 6 KVar S30 1 720 0 65 685 7 KVA 2 沙库 查图表得 Pe 100KW Kd 0 7 cos 0 6 tan 1 33 P30 1 100 0 7 70 KW Q30 1 70 1 33 93 1 KVar S30 1 70 0 6 116 7 KVA 总的计算负荷 取K P 0 9 K Q 0 95 P30 K P P30 i 495 KW Q30 K Q Q30 i 553 6 KVar S30 Q302 P302 742 6 KVA IC S30 0 38KV 3 1128 3 A 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其他变电所负责的车间的计算负荷如下 1 变电所 P30 K P P30 i 720 KW Q30 K Q Q30 i 842 4 KVar S30 Q302 P302 1107 7 KVA IC S30 0 38KV 3 1683 0 A 3 变电所 P30 K P P30 i 344 3 KW Q30 K Q Q30 i 693 2 KVar S30 Q302 P302 773 9 KVA IC S30 0 38KV 3 1175 9 A 4 变电所 P30 K P P30 i 489 5 KW Q30 K Q Q30 i 527 3 KVar S30 Q302 P302 719 5 KVA IC S30 0 38KV 3 1093 2 A 5 变电所 P30 K P P30 i 253 7 KW Q30 K Q Q30 i 210 5 KVar S30 Q302 P302 329 7KVA IC S30 0 38KV 3 500 9 A 表格表格 1 11 1 全厂总计算负荷表全厂总计算负荷表 计算负荷 车间用电 单位 设备容 量 KW Kxcos tan P30 KW Q30 KVar S30 KVA IC 1 变电所 铸钢车间18000 40 651 17720842 41107 7 1683 0 2 变电所 铸铁车间12000 40 71 02480489 6685 7 沙库1000 70 61 337093 1116 7 小计1300 495 0553 6742 6 1128 3 3 变电所 铆焊车间12000 30 451 98360712 8800 1 水泵房300 750 80 7522 516 928 1 小计1230 344 3693 2773 9 1175 9 4 变电所 空压站4000 850 750 88340299 2453 4 机修车间1500 250 651 1737 543 957 7 锻造车间2200 350 551 5277117140 木型车间1800 350 61 336383 8105 制材厂300 280 61 338 411 214 综合楼200 91118018 小计1000 489 5527 3719 5 1093 2 5 变电所 锅炉房3000 750 80 75225168 8281 3 2 水房300 750 80 7522 516 928 1 仓库 1 2 800 30 651 172428 136 9 污水提升站160 650 80 7510 47 813 小计 426 253 7210 5329 7500 9 2 22 2 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和补偿后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和补偿后功率因数 本设计要求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0 9 为了达到经济性效果 每 个车间的功率因数尽可能达到 0 9 可以选定要达到的功率因数是 0 92 选用低压 分散补偿 单独就地补偿是指在个别功率因数较低的设备旁边装设补偿电容器组 该补偿方式能补偿安装部位以前的所有设备 因此补偿范围最大 效果最好 但投 资较大 而且如果被补偿的设备停止运行的话 电容器组也被切除 电容器的利用 率较低 同时存在小容量电容器的单位价格 电容器受到机械震动及其他环境条件 影响较远 不便于实现其他补偿的场合 如图 1 所示为低压电容器分散补偿的接线 图 1 低压电容器分散补偿的结线 1 变电所 10kV 低压母线 380V 进行自动补偿 COS 1 P S 720 1107 7 0 65 QCC P tanarccos 1 tanarccos 2 720 1 17 0 43 532 8kvar 查表可选用 HCBCJ0 4 40 3 型电容器 其个数为 n 532 8 40 13 32 为了更加经济运行减小变压器容量 电容器故取 n 15 个 则实际补偿容量为 QCC 40 15 600 kvar 补偿后 10KV 二次侧视在计算负荷为 S Q QCC 2 P2 759 7KVA 补偿后 COS 2 P S 0 95 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其他变电所负责的车间的无功补偿如下 2 变电所 10kV 低压母线 380V 进行自动补偿 COS 1 495 742 6 0 67 QCC P tanarccos 1 tanarccos 2 495 1 11 0 43 336 6kvar 选用 HCBCJ0 4 40 3 型电容器 其个数为 n 336 6 40 8 42 为了更加经济运行减小变压器容量 电容器故取 n 12 个 则实际补偿容量为 QCC 40 12 480 kvar 补偿后 10KV 二次侧视在计算负荷为 S Q QCC 2 P2 500 4KVA 补偿后 COS 2 P S 0 98 3 变电所 10kV 低压母线 380V 进行自动补偿 COS 1 344 6 773 9 0 44 QCC P tanarccos 1 tanarccos 2 344 6 2 04 0 43 554 2kvar 选用 HCBCJ0 4 40 3 型电容器 其个数为 n 554 2 40 13 86 为了更加经济运行减小变压器容量 电容器故取 n 15 个 则实际补偿容量为 QCC 40 15 600 kvar 补偿后 10KV 二次侧视在计算负荷为 S Q QCC 2 P2 356 7KVA 补偿后 COS 2 P S 0 96 4 变电所 10kV 低压母线 380V 进行自动补偿 COS 1 489 5 719 5 0 68 QCC P tanarccos 1 tanarccos 2 489 5 1 08 0 43 318 2kvar 选用 HCBCJ0 4 40 3 型电容器 其个数为 n 318 2 40 7 95 为了更加经济运行减小变压器容量 电容器故取 n 12 个 则实际补偿容量为 QCC 40 9 480 kvar 补偿后 10KV 二次侧视在计算负荷为 S Q QCC 2 P2 491 8KVA 补偿后 COS 2 P S 0 99 5 变电所 10kV 低压母线 380V 进行自动补偿 COS 1 253 7 329 7 0 77 QCC P tanarccos 1 tanarccos 2 2537 0 82 0 43 98 9kvar 查表可选用 HCBCJ0 4 40 3 型电容器 其个数为 n 98 9 40 2 47 为了更加经济运行减小变压器容量 电容器故取 n 3 个 则实际补偿容量为 QCC 40 3 120 kvar 补偿后 10KV 二次侧视在计算负荷为 S Q QCC 2 P2 269 4KVA 补偿后 COS 2 P S 0 94 2 32 3 车间变电所车间变电所高压侧 高压侧 10KW10KW 计算负荷的确定 计算负荷的确定 主要公式如下 PC P Pt QC Q Qt SC PC2 QC2 取 Pt 0 015S Qt 0 06S 1 变电所 Pt 0 015S 11 4kw Qt 0 06S 45 6kvar PC 720 11 4 731 4 kw QC 242 4 45 6 288 0 kvar SC 786 0 kVA 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其他变电所负责的车间变压器损耗及高压侧负荷如下 2 变电所 PC 495 0 7 5 502 5 kw QC 73 6 30 0 103 6kvar SC 513 1kVA 3 变电所 PC 344 3 5 4 349 7kw QC 93 2 21 4 114 6 kvar SC 368 0 kVA 4 变电所 PC 489 5 7 4 496 9kw QC 47 3 29 5 76 8 kvar SC 502 8 kVA 5 变电所 PC 253 7 4 257 7kw QC 90 5 16 2 106 7 kvar SC 278 9kVA 10KV10KV 高压侧的总的计算负荷 高压侧的总的计算负荷 2104 4 kw cc i p PKP 655 2 kvar cc i q QKQ 2204 0 kva 22 ccc SPQ Cos 0 955 2 42 4 总降压变电所一次侧 总降压变电所一次侧 35kv35kv 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 35KV 低压侧负荷为 2104 4 kw cc i p PKP 655 2 kvar cc i q QKQ 2204 0 kva 22 ccc SPQ 取 Pt 0 015Sc 33 1kw Qt 0 06Sc 132 2kvar PC 2104 4 33 1 2137 5 kw QC 655 2 132 2 787 4kvar SC 2277 9kVA Cos 0 938 表表 1 21 2 工厂负荷统计表工厂负荷统计表 计算内容 PcQcP Q cS 1T 低压侧负荷720242 4759 7 变压器 1T 损耗11 445 6 车间 1T 计算负 荷 1T 高压侧负荷731 4288 0786 0 2T 低压侧负荷495 073 6531 5 变压器 2T 损耗7 530 0 车间 2T 计算负 荷 2T 高压侧负荷349 7114 6368 0 3T 低压侧负荷344 393 2356 7 变压器 3T 损耗5 421 4 车间 3T 计算负 荷 3T 高压侧负荷349 7114 6368 0 4T 低压侧负荷489 547 3517 3 变压器 4T 损耗7 429 5 车间 4T 计算负 荷 4T 高压侧负荷496 976 8502 8 5T 低压侧负荷253 790 5269 4 变压器 5T 损耗4 016 2 车间 5T 计算负 荷 5T 高压侧负荷257 7106 7278 9 10kv 侧总计算负荷2072 3519 72136 4 总降压损耗35 7142 7 全厂计算负荷2104 4655 22204 0 表表 1 31 3 10kv10kv 高压母线自动补偿前后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统计高压母线自动补偿前后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统计 计算负荷 名称 cos P k P Q k Q S KVA 1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前负荷 0 651107 7 2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前负荷 0 67802 4 3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前负荷 0 44828 1 4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前负荷 0 68788 1 5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前负荷 0 77359 3 1 车间 10kv 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 600 2 车间 10kv 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 480 3 车间 10kv 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 600 4 车间 10kv 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 480 5 车间 10kv 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 120 1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后负荷 0 93759 7 2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后负荷 0 98500 4 3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后负荷 0 95356 7 4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后负荷 0 98491 8 5 车间 10kv 低压侧补偿后负荷 0 92269 4 主变压器功率损耗 33 1132 2 35kv 侧负荷总和 0 942137 5787 42277 9 第三章第三章 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和类型的选择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和类型的选择 变压器是变电所中关键的一次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升高或降低电压 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 分配和适用 变压器按功能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 按相数分为单相和三 相变压器 按绕组到底的材料分为同铜绕组和铝绕组变压器 按冷却方 式和绕组绝缘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两大类 其中那个油浸式变压器又有油 浸自冷式 油浸水冷式和强迫油循环冷却式等 而干式变压器又有浇注 式 开启式 充气式等 按用途分又可分为普通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 按调压方式分为无载调压变压器和有载变压器 在选择变压器时 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 如 S9 系列或 S10 系 列 高损耗变压器已被淘汰 不再采用 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严重影 响变压器安全的场所 应选择密闭型变压器或防腐型变压器 供电系统 中没有特殊要求和民用建筑独立变电所常采用三相油浸自冷电力变压器 S9 S10 M S11 S11 M 等 对于高层建筑 地下建筑 发电厂 化 工等单位对消防要求较高的场所 宜采用干式电力变压器 SC SCZ SG3 SG10 SC6 等 对电网电网波动较大的 为改善电能 质量应采用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 SZ7 SFSZ SGZ3 等 3 2 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3 2 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主变压器太熟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要求进行选择 在变电站中用来向电力系统或用户输送功率的变压器 成为主 变压器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规定 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 负荷性质 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 考虑确定 在有一 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当技术经 济比较合理时 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 器的变电所 当断开一台时 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 60 的全 部负荷 应保证用户的一 二级负荷 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直接影 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 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台数 对实现系统安全经济好合理供电局有 重要意义 目前一般的选择原则是 一般用户装设 1 2 台变压器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 对于 级用户 可设置两台变压器 防 止一台主变故障或检修时影响整个变电所的供电 所以本所选用两 台主变 互为备用 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检修时由另一台主变压器承 担全部负荷的 75 保证了正常供电 应满足用电负荷对可靠性的要 求 在有一 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 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当在技术 经济上比较合理时 主变压器选择也可多于两台 对季节性负荷或 昼夜负荷变化较大的宜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 技术经济合理 时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三级负荷一般选择一台主变压器 负荷较 大时 也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3 2 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 装设一台时 应满足 主变压容量 Sn 应小于总设计负荷 S30 即 30 4 1 15 1 SS TN 2 装设一台时 应满足 每台变压器的容量 Sn 不应小于总的计 算负荷 S30 的 60 最好为总计算负荷的 70 左右 即 30 7 0 6 0 SSN 同时每台主变压容量 Sn 不应小于全部一 二级负荷只和即 30 S 吗 30 SSN 1 1 各车间变电所选变压器的台数即容量 各车间变电所选变压器的台数即容量 1 变电所 SN 1 15 1 4 S30 903 9 1100 4KVA 选择一台 S9 1000 10 变压器 2 变电所 SN 1 15 1 4 S30 590 1 718 3 KVA 选择一台 S9 630 10 变压器 3 变电所 SN 1 15 1 4 S30 423 2 515 2 KVA 选择一台 S9 500 10 变压器 4 变电所 SN 1 15 1 4 S30 578 2 703 9 KVA 选择一台 S9 630 10 变压器 5 变电所 SN 1 15 1 4 S30 320 7 390 5 KVA 选择一台 S9 315 10 变压器 2 2 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装设两台变压器 SN 0 6 0 7 S30 1413 4 1648 9 KVA 因为 1 号车间 2 号车间 5 号车间属二级负荷外 其余属三级负荷 S S30 1 S30 2 S30 5 S 786 0 513 1 278 9 1578 KVA SN S 选择两台 S9 1600 35 变压器 表表 1 41 4 变电所变压器型号变电所变压器型号 车间变电所代号变压器台数及容量变压器型号 10KVNO 1 2 1000 S9 1000 10 10KV NO 2 2 630 S9 630 10 10KV NO 3 1 500 S9 500 10 10KV NO 4 1 630 S9 630 10 10KV NO 5 2 315 S9 315 10 35KV 2 1600 S9 1600 35 第四章第四章 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4 1 变电所主接线图 高压配电系统主接线方式的选择 配电系统起接收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其位置应当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配电系统一般 为单母线制 根据负荷的类型及进出线数目可考虑将母线分段 当有两路进线供电 时 常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采用断路器分段 提高了一 二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单母线分段可以分段单独运行 也可以并列同时运行 优点 供电可靠性较高 操作灵活 除母线故障或检修外 可对用户连续供电 缺点 母线故障或检修时 仍有 50 左右的用户停电 第五章第五章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5 1 绘制计算电路 图 1 短路计算电路图 图 2 短路计算等效电路图 5 2 确定基准值 设 Sd 100MVA Ud1 37kV 低压侧 Ud2 10 5kV 则 KV MVA U S I56 1 373 100 3 1d d 1d KV MVA U S I5 5 5 103 100 3 2d d 2d 表表 1 41 4 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三相短路电流 KA 短路计算 点IkipIp 三相短路容量 MVA K 11 912 4 875 2 887 122 549 K 21 831 4 669 2 765 33 289 K 319 230 49 036 29 037 13 326 K 414 221 36 263 21 474 9 855 K 513 113 33 439 19 801 9 088 K 614 221 36 263 21 474 9 855 K 79 190 23 434 13 877 6 369 第六章第六章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6 1 35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表表 1 51 5 35kv35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表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表 选择校验项目电压电流断流能力 动稳定 度 热稳定度 参 数 N U 3k I 3K i 3P I ima 3 2 tKI 装置地点 条件数 据 35kv1 912 KA4 875KA2 887KA4 8452 1 5 35 65 额定参数 N U N I oc I max it 2 t I 少油断路 器 SW3 35 35kv1000A16 5KA40KA10894 5 16 2 高压隔离 开关 GW4 35 200 35KV200A 40KA 电压互感 器 JDZJ 35 35 10 0KV 电流互感 器 LQJ 35 35KV100 5A 31 8KA81 一 次 设 备 型 号 规 格 金属氧化 物避雷器 YH5WZ 42 134 42kv 6 2 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0244162 表表 1 61 6 10kv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表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表 选择校验项目电压电流断流能力 动稳定 度 热稳定度 参 数 N U 3k I 3K i 3P I ima 3 2 tKI 装置地点 条件数 据 10kv1 831KA4 669KA2 765KA 1 8312 1 5 5 029 额定参数 N U N I oc I max it 2 t I 真空断路 器 ZN4 10C 10kv1000A17 3KA63KA 16 2134 3 17 2 高压隔离 开关 G19 10 400 10KV400A 31 5KA 电压互感 器 JDZ 10 10KV 一 次 设 备 型 号 规 格 电流互感 器 LQJ 10 10KV 6254 5 12 2 第七章第七章 进出线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 7 1 35kv 高压进线的选择 根据本次设计要求 从 35kv 变电站双回路架空线引入本厂 其中计 算负荷 2139 4 j1020 3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各类几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培训题库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及答案
- 高三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能源审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稀油站试题及答案
- PS在线数字处理课件
- 中式烹调师试题库及答案
- DB61T 1208-2018 在用医用激光设备检验规范
- 小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交社保免责协议书
- 2025年度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考试题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检测公司销售管理办法
- 2025年体重管理师的试题及答案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演练(成品-原料)记录
- 吊装作业施工方案(模板)
- 中国—东盟自贸区
- 安全帽试验作业指导书实施细则
- IUPAC系统命名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