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民间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发彭展(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美术学院, 河南 周口466000)摘要:民间艺术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行审美风尚、审美创造的形象载体,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特点。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必然要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关系,民间艺术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华,既是文化的流,又是文化的源,现代艺术设计如果因为追求现代化、国际化风格,割舍抛弃掉民族文化传统,就会失去心理之源,成为无根之木。现代艺术设计应该体现民族文化内涵,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发掘民间艺术中“美的元素”,融合现代设计手法,塑造具有民族文化风格和时代特征的现代艺术设计。关键词:民间艺术;审美创造;现代设计;塑造民族风格和特征1. 引言民间艺术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按照当时、当地审美风尚和审美标准创造的艺术产品,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特点。它们能流传到今天,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接受和欣赏,并被不断的丰富完善,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古到今,无论那一种艺术,其最初的艺术雏形,总来自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所有艺术之根、之源、之魂。纵观世界艺术设计产生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与传统艺术尤其是民间艺术的渊源关系。人类的历史就是从制造工具和器物开始的,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发展着,由最初的纯手工制造的产品设计逐步发展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艺术设计。对于中国的艺术设计来说,经过了漫长的相对封闭的历史发展期后,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进入快速变革时期。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工艺美术到实用美术,再到艺术设计的转变和跨越。中国的艺术设计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过程中,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一度盲目追求“洋”化,模仿西方设计风格成为时尚。当历经千百年传承发展的民间艺术被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的“艺术设计”所取代,“西方的”、“现代的”思维模式很快成为现实的设计主流,我们在接纳一种新的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在抛开或疏离一些传统的审美、造物习惯。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民间艺术被认为“土”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民间艺术被边缘化,价值被严重低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社会进入高度工业化、信息化和商业化时期,新技术革命和工业手段的先进,使人们置身于工业化极强的物质环境包围之中,机械化、标准化使人的社会心理变得疏远冷漠,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渴望得到心灵的抚慰与平衡, 怀念人情浓郁的乡土生活,迷恋民间文化特有的稚拙和纯真,文化在回归,艺术设计的风格也需要回归。因此,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探讨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价值,应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更加符合建立现代文明多元文化的客观需要。2.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系, 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基础 当今所有的世界性、国际化标准、时尚等都是由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传统所构成。如果我们的设计一味追求西化、洋化就会完全丧失民族特性,没有了民族性,也就没有国际性可言。一个国家艺术设计的发展, 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纵观世界艺术设计发展史,尽管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 风土人情迥异,各国设计的形式水平参差不齐,但在挖掘本国家、本民族优秀底蕴上却有其共通性, 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在寻求自己的民族化道路, 也非常注重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来发展现代艺术设计。这些方面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北欧等发达国家就从未摈弃民族传统,相反,通过充分地将本民族传统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结合, 进而发展成为世界设计舞台上各具特色的设计大国。我们的近邻日本,以设计强国,尤其注重民族文化风格的塑造,其产品小至各种食品、化妆品、陶瓷、服装等日用消费品的设计,大到一些高科技产品,无不表现出浓郁的东洋情调,同西方设计风格形成较大差异,体现出日本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吸收外来文化走自己的路,实现传统与现代互为转化,实现传统与现代并轨发展,成为日本设计师们最成功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讲,民族文化的特质就是以它的民间文化为主干的,因此,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应将建立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特征,塑造民族风格放在重要的地位,这就必须以民间艺术为基础,重视向民间艺术取经学习,应清醒认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流在民间,发展民族化的现代艺术设计的根基在民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上和当今一些成功的艺术家、设计师,都非常重视民间艺术,通过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发掘民间艺术中“美的元素”,或取其文化喻意,或取其造型色彩,以丰富艺术、设计的创作表现空间。我们应该既要吸收借鉴所有外来的先进文化理念、设计理念,更应该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是国际上所有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应该树立民族自信心,立足于本国的民族传统土壤,秉承其中的精华,走民族化发展的道路。只有具备民族文化灵魂的现代设计,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奥运会申办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和符号更是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建设恢弘大气,设计现代而前卫,是高科技与设计的完美结合。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的设计则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符号和民间文化元素,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奥运会会徽融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之美;吉祥物福娃的设计则借鉴民间布玩具、泥玩具的造型手法,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可爱,充满中国味;奥运会开幕式上,著名导演张艺谋更是把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运用到极致,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民族精神,这些都是民间艺术具有极高设计运用价值的例证。奥运吉祥物福娃的主要设计者韩美林先生非常热爱痴迷民间艺术,一生致力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民间艺术的精髓融入他的艺术设计作品中。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必然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关系。民间艺术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华,既是文化的流,又是文化的源,如果因为追求现代化、国际化风格,割舍抛弃掉民族文化传统,就会失去心理之源,成为无根之木。我们曾经因为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一度迷失自我,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让我们付出了惨痛代价和教训,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基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趋势下, 现代设计师应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为己任,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中我们的现代设计也必须发掘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内在情操, 使本土文化得以继承和升华。重视民间艺术、保持民间艺术生命力,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拥有良好传统文化背景的设计师们必然向民间艺术取经, 这样我们的艺术设计才能被世界接受和认可。s3.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要借鉴民间艺术的造型手法和造物原则当今的艺术设计已进入文化设计时代,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是其文化性的集中体现,民族性由所有民间的艺术形式共同组成。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最典型的代表,其造型手法与造物原则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被历代优秀的艺术家所借鉴,而其文化内涵更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思想渊源。应分析并挖掘民间艺术的内在精神,传承其造型与造物观念,与现代设计融合共生。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一文中认为:“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以其敏锐的目光,精到的阐明了旧形式与新形式的辩证关系。借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艺术的关系上,也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旧形式的采用”指可将民间艺术中的造型、造物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如从民间艺术中提取其形、色、质的元素,再结合现代设计中的一些构成手段,如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重构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元素根据设计主题再进行新的重组。在精确选择运用民间艺术原形的基础上,通过对原形的合理分解、转变和重构,产生新的既有民间艺术精髓,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的艺术形态,从而实现设计创新。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民间艺术的文化神韵,又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设计师应从民间艺术蕴涵的文化精神中深入挖掘设计素材,运用现代设计技法进行再加工,形成新的创意。日本设计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设计中大量活用民间艺术题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如日本资生堂化妆品的包装设计,运用极富民族文化特征的“浮世绘”仕女图形,结合现代设计构图,恰如其分的传达了设计信息,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征,给当时现代风潮正盛的亚洲设计界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其后香港、台湾设计界受其影响,开始民族风格的尝试和实践,或活用艳俗,或简化繁琐,或铺陈质朴,或升华率真,或综合运用上述手段,以达到创建新的视觉设计的目的,形成了继日本、韩国后新的带有典型中国文化印迹的设计风格,给大陆的设计师很大的冲击和启示。各地区民间艺术丰富的造型、造物手段,给予设计师无限的创作灵感,尤其是本土设计师,受民间艺术浓郁氛围的启发和影响,设计作品或多或少会反映民间艺术的某些特征。如自2007 年举办的“中国(潍坊)民间艺术节暨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的会徽设计,就以“文”字变形为舞动的少女形象,结合潍坊的八卦风筝造型,使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主要色彩,彰显展会文化艺术主题,寓意潍坊浓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传达出浓郁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现代设计对民间元素运用的具体表现,不是简单裁切、生搬硬套,而是通过现代设计手法的处理将旧元素创造出新的有效价值,用以适应情感需要和时代变革的要求。设计师要善于利用民间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民间艺术元素的采纳吸收,将抽象变为具象将无机变为有机,使其成为典型文化符号,强化设计的主题表达。例如剪纸、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表达艺术形式,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广告、包装、印染、服装等设计中表现运用较多。风筝、泥塑、布玩具等是三维立体的艺术形式,在环境和空间设计中较常运用。现代艺术设计要提炼传统民间艺术的风格元素,合理地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合乎主题的基础上达到深化和凸显文化内涵的作用。民间艺术丰富的形式和造型造物手段,给予了现代艺术设计无限的创作空间和灵感,分析民间艺术的现实应用价值,研究其特征及艺术创作手法,从题材、造型等表层形式的民族性特征的直接应用,到图像元素形、色、质重组的间接应用,再到深层美学意蕴的民族性精神借鉴乃至观念手法的剖析,通过对民间艺术“美的形式”的运用,折射出相应的的精神文化内涵。我们对于民间艺术的应用,不能简单地满足审美的情感体验,要发掘、提炼其中的文化艺术精华,借助西方现代设计之风,熔铸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培育中国现代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实践能力题库中级及答案解析
- 孔洞防水封堵施工方案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C类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制造企业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语文课件及教学反思
- 中专护理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输水管道防护施工方案
- 船舶安全管理分析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安全b证考试题库2025及答案解析
- 建筑设计项目成本控制实施方案
- 2025年理赔人员上岗考试题库
- 荧光分析技术第二章荧光信号机制讲课文档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初级医学影像技术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培训
- 中班健康运蔬菜喽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宣传思想文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湖南卷) 含答案
- 精神科木僵患者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