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学公开课《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1页
全国教学公开课《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2页
全国教学公开课《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3页
全国教学公开课《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4页
全国教学公开课《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全国教学公开课全国教学公开课 蜀道难蜀道难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导入 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 其中有这么几句 请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多媒体课件展示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提问 写的是哪位诗人 明确 李白 这首诗就叫 寻李白 提问 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 你对李白诗 歌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几位同学来谈 参考 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中夸 张成分非常多 给人感觉非常豪放 他说的东西看了 以后让人过目不忘 李白的诗中洋溢着飘逸豪放的感情 他的诗向 来直抒胸臆 狂放不羁 非常奔放 倾斜着浪漫主义 的激情 李白的有些诗歌在我们读来虽然不能理解它 的真正含义 但李白诗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自己的 浪漫主义激情 我们欣赏李白诗歌也要带着这种感情 第 2 页 共 15 页 去欣赏 李白主要是豪放 利用大量奇特的想象写他的 诗 我们读起来会很生动 具体 印象特别深刻 小结 豪放 夸张 丰富的想象 这些都是李 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最具体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 来学习李白的一首 蜀道难 再次感受一下李白浪 漫主义诗歌风格的艺术魅力 二 整体感知 多媒体课件展示 蜀道难 封面 1 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课文录音 听的 时候注意字词的读音 另外 把你预习过程当中遇到 的不能理解的字词划下来 提问 朗读非常的精彩 听完以后 你们有什 么感觉 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感到非常的恐惧 害怕 甚至毛骨悚然 活动 我们先看字词 你们在预习的过程当中 还有哪些问题 可以提问 参考 扪身历井仰胁息 解释为 屏住呼 吸 为什么解释为 屏住呼吸 明确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是要向友人说 明蜀道是很艰险的 路途是险峻的 人们在这种状况 下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所以作者说要屏住呼吸 屏住 第 3 页 共 15 页 呼吸和路途的险峻有关系 是害怕 乒崖转石万壑雷 的 乒 字 发出很响的声 音 2 下面我问大家几个字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 危乎高哉 危 和后面的高是反复 同义复用 李白还有诗 危楼高白尺 手可摘星辰 西当太白有鸟道当 阻挡 挡住 以手膺坐长叹 膺 胸 成语 义愤填膺 剑阁峥嵘而崔嵬 峥嵘 山石突兀 高峻的样子 所守或匪亲 或 倘若 如果 表假设 3 提问 大家初读这首诗 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明确 难于上青天 多媒体课件展示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在全诗里面反复出现了三次 可以说是贯 穿全诗始终的一句主旨句 由这个主旨句我们可以基 本上把握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感叹蜀道之难 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为什么作者要感叹蜀道 难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三 具体研习课文 第 4 页 共 15 页 1 赏析第一小节 感悟 活动 首先看第一小节 先把第一小节自由朗 读一遍 找出第一小节中叙述的句子 描写的句子 看看它叙述了哪些内容 又描写了哪些内容 活动 请一位同学找叙述的句子 明确 叙述的句子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娥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 勾连 提问 叙述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概括 明确 叙述了蜀道长期闭塞的状况 以及蜀道 间重山叠岭的地貌和蜀道的由来 小结 交代了蜀道的由来 以及秦蜀之间不通 人烟 长期阻隔的情况 提问 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请一位同学回答 明确 描写的句子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 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 攀缘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 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提问 描写了什么 明确 描写了蜀道山势的险峻 第 5 页 共 15 页 小结 这些叙述和描写都非常生动 之所以生 动 是和诗人那种浪漫主义激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请大家自由朗读其中的句子 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 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参考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 之回川 用了 六龙回日 的神话故事 作者还 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 写出了山势之高 绵延接天 万仞之深 极望回旋 把蜀道的危和高写 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 突出了蜀道的高峻 连 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 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巧妙地化用 五丁开山 这个神话传说故事 写 出了开蜀道的难 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 自然的强烈的愿望 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 这句话显 得很有气势 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 的悲壮的业绩 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 极富 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押 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 地势极为复杂 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 走进去就 像迷宫一样 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第 6 页 共 15 页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攀缘 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 连黄鹤都飞不过去 可见蜀道 山势的高峻 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 这种山连猿 猱都攀不过去 可见山势的险峻 小结 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 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 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 的写法 由此可知 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 有丰 富的想象 还引用了神话传说 虚实结合 意象十分 的雄奇 壮阔 感情奔放 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 果 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诵读 提问 如果要通过朗读来体现他的这种浪漫主 义激情 该怎样表达 活动 首先看看叙述的句子 怎么读比较好 请一位同学范读 提问 为什么这样处理 参考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娥眉颠 是做叙述 就是做了一种铺垫 读得要相对平一点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讲了蜀 道的由来 这部分是这一段最重要的句子 因为文章 的第一段主要就应该是介绍了蜀道的由来 语气应该 读得比较重 第 7 页 共 15 页 活动 全班齐读 从 蚕丛 到 然后天梯石 栈相钩连 提问 下面描写的句子又应该怎么处理呢 为 什么 参考 下面描写的句子首先应该读得比较缓慢 因为这一段描写蜀道的高和险 让人有一种处身于蜀 道之中 可攀而不可及的想法 特别是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句更应该读得比较缓慢 让人想 象出蜀道有一种盘旋情形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的 尚 猿猱欲度愁攀 缘的 愁 应该重读 因为这两个字强调了蜀道的高 和险 连黄鹤之飞都过不去 尚 和 愁 是修饰 这两句话的重点 所以当重读 点评 师范读纠正 活动 让学生比较哪种更好 简说原因 明确 第二种 尚 和 愁 拖长 起到强 调两个字的作用 而且语速使人感觉到重点是在 不 得过 和 愁攀缘 上面 完全符合要突出山势的高 和险峻这个重点 小结 正因为山势险峻 连黄鹤和猿猱都过不 去 人当然更过不去 所以有时候要突出一个意思 不仅仅是用加重语气的方式 有的时候反而降低声调 第 8 页 共 15 页 读慢一些 更能突出这个词句的含义 活动 生齐读 小结 提问 这几句表现人难以攀越蜀道的无 可奈何之感觉 最后剩下开头的两句话 这两句应该 怎么读 参考 开头两句读得应该比较有气势 因为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在全文出现了三次 是全 文的主旨句 读得比较有气势就可以突出全文的这个 重点 提问 怎么读才能有气势 怎么读 参考 语序要缓慢一点 应该抓住重点 难 结构比较紧凑 明确 应该读快一点 强调 难于上青天 再重点强调 青天 因为上蜀道比上青还难 突出 蜀道的高 前面两句直抒胸臆的话 最前面三个叹词 噫吁曦 稍微拖长读 后面一句 危乎高哉 呼 和 哉 要读慢一点 突出前面的 危 和 高 生范读 活动 全体学生齐读 点评 难于上青天还应该读得声音高一点 更 果断一些 有力一些 充分突出这首诗的主旨 因为 一开始它就奠定了这首诗的豪放的基调 我们应该通 第 9 页 共 15 页 过朗读把它体现出来 活动 生再齐读 活动 生再齐读整个第一小节 读的时候注意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2 赏析第二小节 活动 这是第一小节 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 鉴赏了一下 接下来看二小节 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 的文字 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 这一段的鉴赏我要交给大家 请大家先选择其 中一处改写成散文并体现出这首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先将写的东西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然后每个 小组推举出一名写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改写参考一 只见在那个沧桑的千年古树上 一只单薄的鸟儿站在最单薄的那根树枝上用劲啼叫 仿佛心中充满哀怨 成对的鸟儿一前一后穿梭在林子 里 好不自在 一片的空山寂寥 肃静 只听见杜鹃 在夜色中啼血 改写参考二 连绵的山峰高大险峻 仿佛耸入 云霄 一棵枯松倚挂在悬崖上 似乎即将跌进深谷 湍急的流水与大有 飞流直下三千尺 之势的瀑布像 是在互相较量 它们使出最大力气撞击山崖 发出雷 第 10 页 共 15 页 鸣般的声音 改写参考三 只见鸟儿在高高的古树上悲哀的 鸣叫着 雌鸟紧跟着雄鸟在林间盘旋 又听见杜鹃在 朦胧的月光下悲哀的鸣叫 似乎在为空无一人的山峰 悲鸣 改写参考四 接连不断的山峦直耸入天 在夜 色中更显得可怖 崖边的几棵松树机警地挂在绝壁边 鬼魅而妖冶 奔腾的激流与瀑布相撞 发出雷鸣般的 巨响 冲击着山崖 一块块碎石沿着几乎垂直的崖面 滚入了涛涛的江水中 转眼便不见了 其他同学评一下 哪个同学改得最好 为什么 请两位同学 点评 第一处描写营造的是让人惊恐 非常凄 凉的氛围 第一段写好不自在 和原文的意境不相切 合 改写不仅仅是扩展 想象就可以了 还要忠于原 文 提问 这一段如何通过朗读体现诗人的浪漫主 义风格 首先看第二段 描写有两部分 这两部分描 写处理是否相同 为什么 明确 不相同 因为第一段是讲 悲鸟 和 子规 体现了一种比较悲凉的气氛 应该读得稍 微慢一点 显得气氛比较悲凉一些 下面一句描写的 第 11 页 共 15 页 是山势的险要和情景的可怖 要读得快一点 气势要 稍大 使人能体会到险要的感觉 活动 生示范读 点评 第二处读得快一些 语调再加重一些更 好 活动 全班学生齐读这两处描写 提问 这段里面还有几个抒情的句子 应该怎 么念 明确 这段里的抒情句念得表示出对朋友的担 心 劝告他不要去蜀地的感情要表现出来 活动 齐读 把它和两个写景的句子和在一起 3 赏析第三小节 提问 第三段的句式和前两段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前两段都是以长句为主 比如有七字句 和九字句 但是第三段大多数都是短句 以四字句为 主 好处 与前两段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 整 散结合的特点 更加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奔放热烈的感 情 也反映出诗歌语言富于变化 小结 由此可见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不仅 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 还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 语 第 12 页 共 15 页 言上灵活多变 句式参差不齐 自如地表达诗人的情 感 这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特征 提问 一起来看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的韵脚有 什么变化 首先把压韵的字找出来 明确 第一个 开 豺压 ai 韵 第二个 麻 家压 a 韵 第三个 嗟 小结 前面几段 第一段和第二段韵脚的变化 比较少 基本上比较一致基本上是压 an 韵 第三段 韵脚变化一共发生了三次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呢 因为第三段主要讲的内容是感叹蜀中战祸之烈 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 韵脚多变也就更 加灵活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换句话来说 就是作者强烈的情感通过韵脚的变化表现出来了 小结 由这两个问题 我们可以知道浪漫主义 的另一个特点是章法灵活多变 提问 第三段四字句比较多 这些四字句应该 怎么读 四字句应该读得节奏比较快一点 因为它表现出 蜀地战祸比较多 他更希望朋友不要去那些地方 是 他一种比较真心诚意和确实希望这样的劝戒 应该读 得比较快 坚定一些 第 13 页 共 15 页 四字句节奏短促而有力 读时两字一顿 要稍快 一点 活动 齐读 提问 这两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来突出 咏叹蜀 道之难的呢 明确 第二段咏叹蜀道之险 第三段突出蜀道 经常发生战乱 突出蜀地之乱 多媒体课件展示 叹蜀道之高 蜀道难 叹蜀道之险 叹蜀中战祸之烈 通过一个咏叹句反复出现 使得咏叹的感情逐步 加深 多媒体课件展示 前人对蜀道难的高度评价 逼真纵横 如虬飞蠖动 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沈德潜 唐诗别裁 蜀道难 等篇 可谓奇之又奇 自骚人以还 鲜有此体也 殷番 河岳英灵集 首二句以叹词开其端 末二句以叹词结其尾 首 尾相应 关键之缜密也 白此诗极其雄壮 而铺叙有 第 14 页 共 15 页 条 起止有法 唐诗之绝唱者 朱谏 李诗选注 活动 这些是前人对 蜀道难 的评价 我想 请一部分同学对这篇课文也来评点一番 用很精简的 一句话 把你阅读的感受 理解都可以写出来 其他 同学也思考 在书上写一下 参考 感情豪放 笔法飘逸 气势雄伟 引人入胜 句不拘长短 声不拘高下 韵不拘同异 笔随 兴至 自然真切 文句参差 笔意纵横 如天马星空 非太白不 能为也 小结 1 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