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修改稿_第1页
某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修改稿_第2页
某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修改稿_第3页
某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修改稿_第4页
某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修改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黄旋燕 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监测与评价科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 目的 了解油库职业病危害现状 提出相应防控措施建议 方 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 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 噪声 高温等 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分别为 噪声强度 为 62 1 90 4dB A 司泵工 8h 等效连续 A 声级均超过职业接触限 值 超标率 33 3 WBGT 指数为 30 2 35 8 超标点位码头区和油 罐区 苯 甲苯 二甲苯 丁二烯接触浓度均未超出职业接触限值 发油工岗位溶剂汽油短时间接触浓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油库 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部 位加强防治工作 关键词 油库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s hazards and analysis of key control points at oil depot HUANG Xuan yan Jiangm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Jiangmen 5290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 oil depot and to suggest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 work condition and occupational hazards existed at the workplace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In oil depot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s existed in the oil depot were chemicals noise high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of analogy projects showed that the noise intensities were 62 1 90 4dB A eight hours of equivalent continuous A levels were over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the non compliance rate of noise level was 33 3 The integrated temperature of productive heat sources in the workplaces WBGT index were 30 2 35 8 the unqualified areas were marina and tank area The concentration of benzene toluene xylene and butadiene were all below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the 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concentrations of gasoline were over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Conclusion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are chemical poisons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key control points where occupational hazards exist Key words Oil depots Occupational hazards Key control points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汽车的 使用量呈稳定上升趋势 成品油库数量及其库容也不断增加 经职 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油库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汽油 柴油 苯和噪声 1 结合本单位完成的某油库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检测与评价 包括溶剂汽油 苯 甲苯 二甲苯 噪声的检测结 果 对油库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找出该企业职业病 关键控制点 为职业病防控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 1对象 选取江门某新建油库作为研究对象 1 2方法 1 2 1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深入该油库现场 调查其生产工艺 设备布局 原辅材料 职 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1 2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T159 2004 进行空气采样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GBZ T 160 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 T 189 2007 进行粉尘 化学毒物和噪声等的测定 2 5 2 结果 2 1 生产工艺流程 油库主要经营 90 号汽油 93 号汽油 97 号汽油 0 号普通柴 油和 0 号车用柴油 油品由专用码头卸船 通过管线卸入油罐 公 路运输方式出库 其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2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设备及对油库现场调查等综合 分析 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 噪声 高温等 主要生产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见表 1 表 1 主要生产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 岗位化学毒物物理因素 油库卸油工 溶剂汽油 柴油 苯 甲苯 二甲苯 丁二烯 高温 油库发油工 溶剂汽油 柴油 苯 甲苯 二甲苯 丁二烯 高温 司泵工 噪声 高温 2 3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 2 3 1 噪声分析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各种泵类 各类装泵 装车泵 抽水泵 鼓风泵 消防泵 空气压缩机 柴油发电机等 根据检测结果表明 油库作业岗位中只有司泵工 1 个工种岗位等效声级超出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 4 其余工种岗位均合格 表 2 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 检测岗位8h 等效声级 A 国家限值结论 油库卸油工65 1 83 4 85 合格 油库发油工62 1 83 1 85 合格 司泵工85 3 90 4 85 不合格 表 3 发油工接触毒物检测结果 mg m3 检测检测结果国家标准 毒物种类 岗位 检测 点数 STELTWA 超限 倍数 PC STELPC TWA 超限 倍数 结果判 定 发油工 0 2 0 2 106 合格 苯 卸油工 3 0 2 0 2 106 合格 发油工 78 538 5 10050 合格 甲苯 卸油工 3 25 712 3 10050 合格 发油工 98 549 8 10050 合格 二甲苯 卸油工 3 87 843 7 10050 合格 发油工 481 2222 71 6 3001 5 不合格 溶剂汽油 卸油工 3 0 60 2 3001 5 合格 发油工 0 50 30 1 52 5 合格 丁二烯 卸油工 3 0 30 10 06 52 5 合格 2 3 2 化学毒物分析 由油库毒物检测结果 见表 3 看 该油库主要工种接触的化 学毒物有苯 甲苯 二甲苯 溶剂汽油 柴油 丁二烯 其中溶剂 汽油短时间接触浓度和超出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1 2007 3 限值 主要分布在 90 油发油空间 甲苯 二甲苯 接触浓度虽然均未超过国家接触限值 但是检测结果接近职业接触 限值 需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2 3 3 高温危害分析 表 4 主要工作场所 WBGT 指数 检测点 WBGT 国家限值结论 码头 35 835 不合格 油罐区 35 435 不合格 发油棚 30 235 合格 该项目高温主要是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夏长冬短 2016 年平均气温 22 7 月平均气温 29 5 最高气温达 37 5 月内 有 13 天温度超过 35 露天作业时工作人员受夏季高温影响较大 根据检测结果 可以本项目高温危害主要是在码头和油罐区 主要 是夏季工人在主要工作场所巡检 露天作业时受到的高温危害 企 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注意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 2 4 关键控制点 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确定 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毒物 关键控制点为装卸 码 头接驳口 手动阀门 检维修等环节 3 讨论 3 1 结论 汽油是一种混合烃 主要成分为 C4 C12 脂肪烃和环烃类 沸 点较低 对人体危害较大 具有强烈的挥发性 脂溶性 在生产环 境中主要以蒸气形式存在 对神经系统有较高的亲和力和毒害作用 并对皮肤具有去脂作用 5 柴油是复杂烃类 碳原子数约 10 22 混 合物 为高沸点成分 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 皮肤接 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油性痤疮 在仓库储运中由于蒸汽所致的毒 性机会和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小 目前尚无国家卫生标准 6 因此 油库作业工人接触的化学毒物主要是汽油蒸气 尤其在江门地区的 夏季 工作环境温度较高 大量的汽油蒸气的挥发容易造成中毒事 件 对照上述检测检验结果 发油区的溶剂汽油有 1 个点超标 短 时间接触浓度最高达 455 6mg m3 甲苯 二甲苯虽未发现超标 但 检测结果接近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的浓度存在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 结合现场分析超标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 该油库的日发油量大 作业人员工作强度大 接触职 业危害因素时间长 2 油库发油台都为半敞开式建筑格局 但油 库发油台未设置油气回收装置 临近加油站周边都是高层建筑 影 响了空气流动 继而阻碍了油气的逸散 噪声检测中 3 个工种中 仅司泵工岗位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分析原因 油库卸油工 发油工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噪声源主要为汽车 有间 断性 流动性大的特点 司泵工巡检的环境噪声源主要为泵 特 点是动力大 振动性 另外由于泵房的设备没有采用基础隔振措 施 导致泵房噪声较高 此外油库作业人员缺乏相关职业卫生知识 和防护意识 虽配发有防毒面具 但作业时大多未佩戴 且部分面 具的滤毒罐已超过有效期 3 2 建议 针对油库溶剂汽油浓度和噪声强度超标 提出以下防控措施建议 1 将油库发油鹤管口进一步密闭 油库应安装全密闭装卸油系 统 使油车在装油过程中装油口与发油平台上装式全密闭鹤管紧密 吻合 产生的大量油气通过回收装置回收到油库的油罐内 2 油库作业多为露天作业和半露天作业 夏季应调整工作轮班制 设置休息室 提供盐水 降暑饮料等 防止工人中暑 3 对作业人员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特别是新进 员工的培训 提高其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使其了解岗位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自觉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维护职业危害防 护设施 同时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监督 及时滤毒罐 4 确保管道 阀门 法兰等设施完好 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参考文献 1 黎丽春 耿继武 苏世标 等 某成品油储备库职业病危害分析与防治重点 J 中 国卫生工程学 2010 9 2 107 1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59 2004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