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风筝(导学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风筝(导学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风筝(导学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风筝(导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风筝课题风筝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教学设计时,我以实物纸鸢引出风筝,并依据小时候做风筝、放风筝的场景,模拟课文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特别是小伙伴放风筝时的心情。再通过情境、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小伙伴放风筝的心情,紧接着提出问题预设:风筝吹走了,你会到哪里找?找到了吗?结局你满意吗?学生在老师一系列的问题指引下,提高了个性化表达能力,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求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学前准备1.搜集关于贾平凹的资料。(师生)2.预习生字,读懂课文,了解风筝的知识。(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心、希望”等词语。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搜集关于贾平凹的资料。(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回忆童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出示纸鸢。2.教师出示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由“纸鸢”引出课题。3.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你了解本课的作者吗?读完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学生回忆童年放纸鸢的乐趣,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分享。2.学生诵读诗句,理解“纸鸢”。学生回答纸鸢又叫风筝。3.根据自己的预习简介作者。提出自己的疑问。1.“鸢”指_,是_(哪国人)发明的。2.填空。贾平凹,原名_,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有_。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3分钟)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2.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注意“丧”“磨”“坊”等字的结构。3.指导写字:注意“奔”“依”等字的笔顺。(教师范写)4.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2.小组汇报学法:利用部件组合、猜谜、做动作等方法识记生字。3.同桌之间交流生字的写法;随教师书写。在练字本上练习书写生字。4.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一个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3.你会比一比组词吗?村( )材( )抖( )科( )精( )清( )坊( )访(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用时:17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3.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4.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2)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文中小伙伴的心情和你一样吗?你能找出来吗?理解课文中“憧憬”一词。5.引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1)文中的孩子是怎样放风筝的?(2)从哪个词语能看出孩子的高兴?读出这种语气。1.学生认真听教师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交流。3.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其他同学倾听、评价。4.学生在小组内读第2自然段。(1)把不懂的词语勾画出来。(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3)自由读、评读、赛读,边读边表演。5.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1)小组内思考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文中孩子们怎么放风筝的。(2)再读课文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高兴的语气。学生评价。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_5.把画线的词语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并体会用哪个更好一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_6.解释下面的词语。憧憬:_依然:_7. 描写放风筝动作的词语有:_。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四、多种渠道,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布置学生通过报纸、书籍、网络等了解更多关于风筝的知识。2.鼓励学生制作一个小风筝或者放一次风筝。1.组内分工,搜集资料。2.小组合作,制作风筝。 8.简要谈一谈你对风筝的了解。_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读准,并学习生字。导入以后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和句子,发现学生读课文读得很慢,读一遍课文就得五分钟。所以先单个分段读,大家一起为其正音,然后整体理解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孩子们做、放、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在我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听讲率不达标,一部分学生听成了画出写这三方面的句子,没听到心情二字,不过看到不少学生很会抓重点词,这一点我很欣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检查,巩固生词(用时:7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2.听写“飞舞、奔跑、依然、磨坊、垂头丧气、继续”等词语。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学生在练字本上书写词语。3.组内互查,评一评。9.拼写词语我最棒。jng xn( )X wng( ) ( ) ( )二、读中悟情,体会情感(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第47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孩子们心情的变化。2.风筝吹走了,你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4.风筝不见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找?5.引导学生学习第8自然段,质疑:孩子们能找到幸福鸟吗?你对这样的结尾怎样理解?1.小组比赛读第47自然段,画出表示心情变化的词句。(1)仔细品读,体味心情。读中体会“我们”的高兴心情。(2)用点名读、男生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孩子们不同的心情来。2.学生换位体验。(1)联系自身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设身处地在读中体会孩子们难受而又不甘心的情感。3.组内交流孩子们是否能找到幸福鸟。4.汇报:说出自己对结尾的理解。10.我能从读书中体会出不同的心情。(1)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这时,我们的心情是_的。(2)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这时,我们的心情是_的。(3)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这时,我们的心情是_的。(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这时,我们的心情是_的。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用时:8分钟)1.在放风筝中,有担忧、有失望、有欢笑、有泪水,你能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吗?2.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出全文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2.汇报交流,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11.“幸福鸟”在这里指什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_四、课堂练习,读写结合(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回家读给家长听。2.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写一段自己在某次活动时的心情。12.将自己参加特别有意思的一次活动时的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