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节奏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1页
书法的节奏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2页
书法的节奏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3页
书法的节奏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4页
书法的节奏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的节奏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在世界艺术中,音乐被誉为最高艺术。 一切艺术到了精微境界都趋向于音乐,书法艺术也不例外。 中外许多美学家都曾指出,雕塑是静止的舞蹈,舞蹈是活动的雕塑,音乐是活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中国书法也被世人公认为高级艺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所以,又把书法称之为“无声的音乐”,“凝固的音乐”。 宗白华同志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说“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 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 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着山水画弹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山水画里有音乐的韵律。 明代画家徐渭的驴背吟诗图,使人产生一种驴蹄进行的节奏感,似乎听见了驴蹄的答答的声音。 这是画家微妙的音乐感觉的传达。 其实不单绘画如此。 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 宗白华同志的这段论述不但揭示了山水画里有音乐的韵律,还指出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都寓有音乐感。 书法艺术不仅同样寓有音乐感,而且比建筑、园林、雕塑更加强烈。 遗憾的是,古今书家与书法理论家甚少触及,即使偶或论及,也多论而未精,还有很多的余地有待我们探索。 书法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线条,即点、横、直、撇、捺、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构成的。 这八种笔画,恰象音乐里的 1、 2、 3、 4、 5、 6、 7、八个音符那样,我们如果将书法和音乐相比,其实不过是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音乐家借重于音乐的旋律,而书法家则借重线条的节奏,它与音乐在节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家在谱曲时,不仅仅是将八个音符加以简单地组合,而且加以许多技巧,诸如重音、轻音、滑音、节拍等艺术手法,使曲调抑扬顿挫,曲尽其妙。 同样,书法家在书写时,也不是简单地将八种基本笔画加以组合,如果这样,写出来字只成为一种刻板的印刷体,而不是书法艺术了。 一个高明的书法家,在组合这些点画时,就会根据自己的美学观点,思想感情,加以变化。 所以,即使是同一点画,同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会有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 如果没有变化,无论是音乐还是书法,它必然会千篇一律,刻板呆滞,不仅没有引起新鲜的感受,而且成为一种面目可憎的公式化处理。 从这一点讲,目前不少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的失败,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宋代的姜白石,不仅是个书法评论家,而且还是一个精通音乐的专家。 他曾说过“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这说明了古代名书家的书法一点一画都在运动,从作品中可以看见一个书家挥毫作书的场画。 姜白石所说的点画振动应该是指有生命力的线条,有音乐感的线条。 线条的节奏在书法中的地位好像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一样。 美国音乐家柏西.该丘斯在音乐的构成中说“节奏是音乐中赋予生命的要素。 我们倘将和声譬作心脏,将曲调譬作肺脏,则节奏可说是音乐机构中的筋肉组织。 身体倘无筋肉,则成疯瘫,再不能发挥身体中力量。 节奏赋予声音的混沌体以生命力。 没有节奏,音乐就不能表露出活动力。 有了节奏,音乐的行列才能产生丰富的生命力,”,柏西.该丘斯将节奏提高到音乐中赋予生命要素的高度,其实一切艺术都如此。 如果艺术没有生命力,那么也就无所谓艺术了。 书法艺术,不是诉诸人的听觉的艺术,而同国画一样,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艺术。 但它同绘图再现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又有不同,在这一点上它与诉诸人听觉的音乐有着共同之处,与具有多种表现因素的舞蹈有更深刻的联系。 唐代草书家张旭自言见公主担夫争道,闻鼓乐声而得笔法,后观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由此可见,张旭就是从音乐、舞蹈的节奏感与旋律美悟出了与书法相通的道理。 这一点从张旭古诗四贴中就能见其妙。 其笔画多的不觉其繁,笔画少的也不见其陋,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伸也险劲,如狡兔之脱。 其用笔,轻灵处如士女踏春,凝重处如霸王;断则如斧劈华山,续则如春蚕吐丝;动则如长蛇游舞,静则如灵龟却步;燥者如万岁枯藤,润者如连绵春雨。 变化之妙,不可仿佛。 这或许就是从舞蹈、音乐所得来的意象表现。 我国唐代的书法批评家张怀也曾用人体的筋骨血肉来譬喻书法的用笔。 他说“含识之物,皆欲骨肉相称,神貌洽然,若筋骨不胜肌肉,在马为驽骀,在人为肉疾,在书为墨猪。 双如清代的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说“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洁,加以姿态奇逸,可谓美矣。 倔们所说的筋骨血肉不但是构成线条美的必须具备的要素,还是书法艺术生命力所在。 晋代的卫夫人说的“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也是这个意思。 线条的节奏是由笔墨表现出来的。 笔的运转不外轻重、快慢、盘纡、使转等,墨的痕迹不外粗细长短、燥润、浓淡等,两者虽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当然,运笔的得当与否,不仅直接关到线条的美和不美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用笔、结构、章法三者构成书法整体和谐美的问题。 譬如,一个乐队的指挥,他着眼于整个乐队的和谐演奏,尽管每个演奏者各有高超的技能,如果指挥不当,也绝不会奏出悦耳的乐章。 书法同样如此,书法家挥运不当,就会使书法整体的和谐美受到破坏。 线条的节奏虽由笔墨表现出来,但应自然地流露出来,没有矫揉造作之迹象,矫揉造作的线条既失之自然美,又违反了节奏的和谐美。 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他所说的“流美者,人也”也指流出来的线条是从一个书家的思想感情河行地,或似落花流水,或似春蚕吐丝,终不见人工之斧痕。 在书法艺术中,草书的线条最富于音乐节奏感和旋律美。 因而它最能发挥书法家的艺术性灵。 它既不象书那样匀称平板,也不象楷书那样矩森严,草书的线条夏天的奇云变幻无穷,象水上波纹自然流美,当它盘纡使转时,犹如舞女的风带一样翩翩飞舞。 尤其是连绵大草(一笔书),它的线条潇洒自在,或轻或重,或藏或露,或方或圆,或燥或润,如鹰搏击于长空,如鱼优游于浅底,无拘无束,无牵无挂,伸屈自然,行驻如意,既有音乐之韵分律,又有飞舞之姿态,全凭书家的匠心独运。 这样如歌如舞的线条,真可谓惟草独有,诸体莫及。 在书法史上只有“草圣”之称,从无“篆圣”或“楷圣”之名,其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书风和书写内容的关系,就象音乐中的曲和词的关系一样,应当有一定联系。 一个音乐家是靠八个音符的运用和变化去塑造万有的情调和旋律,以表达自己理想的意境。 这种理想意境,音乐家是根据不同歌词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法谱写不同的乐谱予以表现。 如果国际歌的歌词,谱上轻松温柔缠绵悱恻的抒情曲谱,那么国际歌不仅失去雄壮、激昂的豪情,而且有悖于歌词原有的理想意境。 作为一个杰出的书法家都要象音乐家那样懂得以刚柔、动静不同的情意去创造自己理想意境,使书风和书写内容相配,具有和谐美。 区潜云同志曾说“苏东坡草书自作浪淘沙词,具有大江东去之气势,读之令人振奋,但我们试用赵、董笔法来写这首词,马上就会觉得弱女操弋,病夫执戟,军威不振了。 但若写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词句,用子昂、香光等笔法去写,又能产生娟娟秀韵,悱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