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1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的环境条件 生产技术以及收获 贮藏 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门市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的生产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 其税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T391 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 T393 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标准 GB 4285 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T394 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T419 2007 绿色食品 大米 GB 4404 1 1996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3 3 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周围 3km 以内 主导风向 5km 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 农田土壤 灌溉用 水 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T391 的规定 产地内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早涝 保收 稻田耕作层深厚肥沃 通气性好 土壤中性偏酸 有机质含量高 具有 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4 4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 4 14 1 茬口安排茬口安排 前茬油菜 小麦 收获后 移栽中稻 即油 麦 稻 1 年 2 熟制 轮作 换茬采用水稻前茬油菜与小麦轮作 4 24 2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 高产的迟熟中籼品种两优 6326 4 34 3 育苗育苗 4 3 14 3 1 苗床要求苗床要求 选择避风向阳 通透性好 土壤肥沃疏松 地下水位低 排灌方便 无杂草 的稻田作苗床 苗床与大田之比为 1 10 4 3 24 3 2 秧田耕整与施肥秧田耕整与施肥 采用水育秧方式育苗 苗床实行冬坑冬凌 播种前精细耕整 最后做成厢面 宽 150CM 沟宽 50CM 沟深 20CM 厢面平整的苗床 结合整地每 666 7 苗床 施 500 750kg 腐熟的人粪尿 50kg 碳酸氢铵和 40kg 过磷酸钙作底肥 4 3 34 3 3 播种期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为 5 月上旬 最迟不迟于 5 月 15 日 4 3 44 3 4 播种量播种量 每 666 7 苗床播种 7 7 5kg 播种要均匀 播后及时踏谷 减少露籽 种子 质量应符合 GB4404 1 的规定 4 3 54 3 5 肥水管理肥水管理 4 3 5 14 3 5 1 水份管理水份管理 晴天满沟水 阴天半沟水 下雨天平沟水 3 叶期后半寸水 4 3 5 24 3 5 2 肥料管理肥料管理 秧苗 1 叶 1 心时每 666 7 施尿素 3 5kg 移栽前 4 6d 施尿素 4 5kg 4 44 4 大田准备大田准备 4 4 14 4 1 大田耕整大田耕整 前茬油菜 小麦 收获后 应及时耕整 达到田平 草净 4 4 24 4 2 大田底肥大田底肥 大田耕整前 中等肥力田块每 666 7 施腐熟农家肥 2000kg 碳酸氢铵 50kg 和硫酸钾 10kg 通过耕整 达到全层深施 过磷酸钾 40kg 在最后一次平田前 施用作面肥 4 54 5 移栽移栽 4 5 14 5 1 移栽期移栽期 6 月上 中旬移栽 秧龄不超过 35d 4 5 24 5 2 移栽密度移栽密度 实行宽行窄株栽培 一般株行距 13 3 30cm 或 13 3 26 7cm 每 666 7 大田 移栽 1 67 1 88 万蔸 基本苗 茎 蘖苗 5 7 万 4 64 6 大田管理大田管理 4 6 14 6 1 大浆管理大浆管理 插秧后 薄水返青 3cm 浅水分蘖 1 5cm 当全田总茎蘖数每 666 7 达到 16 18 万 预计成穗数 时 防水晒田 将最高苗控制在 25 万以 内 晒田程度 泥脚浅的轻晒 泥脚深的冷浸烂泥田的重晒 一般晒到田间泥 土发白 秧苗白根上跑 叶片挺直 叶色变淡 晒田复水后 要保持深水孕穗 9cm 始穗至收获 浅水间隙灌溉 干干湿湿到收获前 5 7d 断水 4 6 24 6 2 肥料施用肥料施用 4 6 2 14 6 2 1 分蘖肥分蘖肥 水稻返青后 每 666 7 施尿素 10kg 4 6 2 24 6 2 2 穗肥穗肥 在水稻抽穗前 20 25d 每 666 7 施尿素 7 5kg 4 6 34 6 3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 水稻返青后 人工除草 2 3 次或稻田放鸭活泥除草 禁止化学除草 4 74 7 病虫害放治病虫害放治 4 7 14 7 1 主要主要 病虫害病虫害 中稻的主要病害为纹枯病 虫害为二化螟和稻飞虱 4 7 24 7 2 病虫危害防治原则病虫危害防治原则 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 应从作物一一病虫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 贯彻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重点采用农业措施 物力措施 生态措 施 创造不利于病虫孳生而有利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保持农业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必须使用农药时 应优先使 用植物源 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有限度的使用高效 低毒 低残留有机合成 农药 严禁使用 NY T393 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 施药时 严格按照 GB4285 和 GB T8321 标准控制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 且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水稻一个生长 周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的原则 将水稻的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最终稻米的农药残留量符合 NY T419 中卫生指标的规定 4 7 34 7 3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4 7 3 14 7 3 1 培育分蘖壮秧 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4 7 3 24 7 3 2 实行宽行窄株栽培 合理密植 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率 减轻病虫害 4 7 3 34 7 3 3 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量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4 7 3 44 7 3 4 合理灌溉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4 7 44 7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4 7 4 14 7 4 1 稻田每 666 7 放鸭 20 25 只 可起到耘田 除草 消虫的作用 4 7 4 24 7 4 2 利用田间的有益动物一一蛙类治虫 4 7 4 34 7 4 3 使用生物农药井岗霉素防治病虫害 4 7 54 7 5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 4 7 5 14 7 5 1 采用震频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翅目 同翅目害虫 4 7 5 24 7 5 2 人工捕捉 拔除病株和打捞病菌体 4 7 64 7 6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4 7 6 14 7 6 1 稻纹枯病稻纹枯病 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 抽穗期 当分蘖期丛发病率在 15 20 孕穗期 30 以 上时 每 666 7 选用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25g 兑水 52kg 防治 1 次 安全间隔 期 14d 4 7 6 24 7 6 2 二化螟二化螟 在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至枯鞘初期 每 666 7 选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 剂 12g 兑水 50kg 喷雾 1 次 安全间隔期 10d 4 7 6 34 7 6 3 稻飞虱稻飞虱 当五代稻飞虱百丛虫量达 1500 2000 头时 每 666 7 选用 25 噻嗪酮可湿性 粉剂 50g 兑水 50kg 喷雾 1 次 安全间隔期 7d 5 5 收获收获 稻谷成熟度达 90 时 抢晴天机械收获 脱粒 如采用人工收获 要做到边 收边割边脱粒 避免堆放造成黄黄垩米 影响食味品质 一般堆垛时间以不超 过 6d 为宜 稻谷脱粒后 应放在禾场上摊薄抢晒 禁止在公路 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 重的地方打场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