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2《隆中对》课中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隆中对》课中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隆中对》课中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隆中对(共30分)1找出并解释通假字。(2分)(1)欲信大义于天下。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2. 翻译句子。(6分)(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4分) 4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4分) 5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6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4分) 7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4分) 8除了“隆中对”,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2分)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1. (1)通“伸”伸张。(2)通“以),以来。2. (1)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智谋和谋划都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挟持天子号令诸侯,这真的不能和他争锋。(3)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地召他来,您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3 “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求贤若渴。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4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5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6从政权、地位、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7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