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应有听谏之实.ppt_第1页
而且应有听谏之实.ppt_第2页
而且应有听谏之实.ppt_第3页
而且应有听谏之实.ppt_第4页
而且应有听谏之实.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讲国学中的人才论 祁志祥 刘邦胜利后置酒雒 洛 阳南宫 让群臣畅所欲言 总结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 王陵对曰 陛下慢而侮人 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 有功者害之 贤者疑之 战胜而不予人功 得地而不予人利 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说 公知其一 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擒也 一 人才的重要性 管子相齐桓公 夫争天下者 必先争人 一树一获者 谷也 一树十获者 木也 一树百获者 人也 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墨子 如此这般 天下动乱 反之大治 二 辨别人才 孟子 听国民的意见 防止把拍马屁的视为人才文子 贵即观其所举 富即观其所施 给予 穷即观其所受 贱即观其所为 视其所患难 以知其所勇 动以喜乐 以观其守 委以财货 以观其仁 振以恐惧 以观其节 刘劭 居视其所安 达视其所举 富视其所与 穷视其所为 贫视其所取 穷愁潦倒 得意忘形 夫人材不同 成有早晚 有早智而速成者 有晚智而晚成者 有少无智而终无所成者 有少有材而遂为雋器者 江郎才尽 三 吸引人才 墨子 富之贵之 敬之誉之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 非为贤赐也 欲其事之成 四 任用人才 一 要有诚意 不能叶公好龙 作表面文章 叶公 是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 名子高 封于叶 据刘向 新序 中记载 叶公子高好龙 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 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二 要有雅量 不能计较个人恩怨 齐桓公与管仲齐僖公死后 太子诸儿即位 官渡之战前 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 文章从曹操的祖父骂起 一直骂到曹操本人 贬斥他是古今第一 贪残虐烈无道之臣 袁绍战败后 陈琳转投曹操 曹操对这篇火力凶猛的檄文还耿耿于怀 便问陈琳 你骂我就骂我吧 为何要牵累我的祖宗三代呢 陈琳的回答言简意赅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耳 曹操听了呵呵一笑 不再计较李世民与魏征 王珪 三 要发挥人才的作用 不能自以为是 事必躬亲 越俎代庖 商纣王 帝纣知足以距谏 言足以饰非 矜人臣以能 高天下以声 以为皆出己之下 史记秦始皇 秦王行自奋之智 不信功臣 不亲士民 贾谊 刘宗周 夫恃一人之聪明 而使臣下不得尽其忠 凭一人之英断 而使诸大夫国人不得衷其是 吕不韦 明君者 非遍见万物也 明于人主之所执也 有术之主者 非一自行之也 知百官之要也 知百官之要 故事省而国治也 无智 故使众智也 无能 故能使众能也 无为 故能使众为也 吕不韦 人主自智而愚人 自巧而拙人 若此则愚拙者请矣 巧智者诏矣 诏多 则请者愈多矣 请者愈多 且无不请也 主虽巧智 未无不知也 以未无不知应无不请 其道固穷 为人主数穷于其下 将何以君人乎 刘向认为 王道知人 臣道知事 他举尧善用 九佐 为例 当尧之时 舜为司徒 契为司马 禹为司空 后稷为田畴 夔为乐工 倕为工师 伯夷为秩宗 皋陶为大理 益掌驱禽 尧体力便巧 不能为一焉 尧为君而九子为臣 其何故也 尧知九职之事 使九子者各受其事 皆胜其任 以成九功 尧遂成厥功以王天下 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 不下堂而天下治 此使能之效也 文子 君臣异道即治 同道即乱 人君舍其所守 而与臣争事 守职者以听从取容 臣下藏智而不用 反以事专其上 刘劭 君以用人为能 任贤使能 国家自理 君无为而臣有事 故能君众材也 若君以有为 代大匠斫 则众能失巧 功不成矣 四 要有主见 择善而从 不能人云亦云 刘向武王问太公曰 得贤敬士 或不能以为治者 何也 太公对曰 不能独断 以人言断者 殃也 五 要宽容 用长弃短 不要求全责备 晏子 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 任人之工 不强其拙 人不同能 而任之以一事 不可责遍成 责焉无已 智者有不能给 求焉无厌 天地有不能赡也 文子 自古及今 未有能全其行者也 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今志人之所短 忘人之所长 而欲求贤于天下 即难矣 建安十九年 曹操发布第二道求贤令 取士毋废偏短令 建安二十三年 又发布第三道求贤令 举贤勿拘品行令 列举出伊尹 傅说yu 管仲 萧何 曹参 韩信 陈平 吴起等人 说他们虽然 负污辱之名 有见笑之耻 但却 卒能成王业 声著千载 唐太宗 人之行能 不能兼备 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 智者取其谋 愚者取其力 勇者取其威 怯者取其慎 无智愚勇怯 兼而用之 瑕不掩瑜 识其大者李贽 夫凡有大才者 其可以小知处必寡 其瑕疵处必多 非真具眼者 与之言必不信 六 要尊重人才 以为师友 不能颐指气使 老子说 善用人者为之下 刘向批评君主以对待 仆人 俘虏 的态度 而不是以对待 师傅 朋友 的态度对待人才 燕昭王问于郭隗曰 寡人地狭人寡 齐人取蓟八城 匈奴驱驰楼烦之下 以孤之不肖 得承宗庙 恐危社稷 存之有道乎 郭隗曰 有 然恐王之不能用也 昭王避席 愿请闻之 郭隗曰 帝者之臣 其名臣也 其实师也 王者之臣 其名臣也 其实友也 霸者之臣 其名臣也 其实仆也 危国之臣 其名臣也 其实虏也 今王 西面等礼相亢 下之以色 不乘势以求臣 则朋友之材至矣 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 则师傅之材至矣 如此则上可以王 下可以霸 唯王择焉 燕王曰 寡人愿学而无师 郭隗曰 王诚欲兴道 隗请为天下士开路 于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 居三年 苏子闻之 从周归燕 邹衍闻之 从齐归燕 乐毅闻之 从赵归燕 屈景闻之 从楚归燕 四子毕至 果以弱燕并强齐 吕氏春秋 下贤 揭示 士虽骄之 而己愈礼之 士安得不规制 七 要容纳批评意见 不能专挑好话听 武王问太公曰 举贤而以危亡者 何也 太公曰 举贤而不用 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其贤之实也 武王曰 其失安在 太公望曰 其失在君好用小善而已 不得真贤也 武王曰 好用小善者 何如 太公曰 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 以非贤为贤 以非善为善 以非忠为忠 以非信为信 于是赏罚颠倒 其国见于危亡 刘向晏子 明王之任人 谄谀不迩乎左右 阿党不治乎本朝 防止以提意见的方式拍马屁 唐太宗的纳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 至于隋炀帝暴虐 臣下钳口 卒令不闻其过 遂至灭亡 虞世基等 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必须极言规谏 除了魏征之外 贞观名臣王珪 房玄龄 高士廉等 甚至一些地方官吏也多有直言进谏的 因为唐太宗能纳谏 所以裴钜每朝必谏 司马光说 裴钜佞于隋而忠于唐 非其性有变也 而是 君恶闻其过 则诤化为佞 君乐闻其过 则佞化为忠 以直谏闻名的魏徵说 陛下导臣使言 臣所以敢言 若陛下不受臣言 臣亦何敢犯龙鳞 触忌讳也 八 不能要有 容下之名 而且应有 听谏之实 唐代独孤及要求唐代宗 陛下屡发德音 使左右侍臣得直言极谏 壬辰诏书 诏裴冕等十有三人集贤殿待制 以备询问 此五帝盛德也 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 而不录其言 所上封皆寝不报 有容下之名 无听谏之实 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 饱食相招为禄仕 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 而臣亦耻之 提到唐太宗的纳谏 人们都会想到他和魏征的千古佳话 除了魏征之外 贞观名臣王珪 房玄龄 高士廉等 甚至一些地方官吏也多有直言进谏的 因为唐太宗能纳谏 所以裴钜每朝必谏 司马光说 裴钜佞于隋而忠于唐 非其性有变也 而是 君恶闻其过 则诤化为佞 君乐闻其过 则佞化为忠 现实问题 古代专制对人才的扼杀计划体制对人才的压抑2003年12月 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 要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