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 北京中考一模压强浮力汇编 共 3 2 页 1 2017 北京中考一模压强浮力汇编 1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腔调以西皮 二黄为主 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 被视为中国国粹 列 入了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 3 中 这位扮相为孙悟空的京剧演员连续地展示了两个亮 相动作 他对地面的压力及压强分别为F甲 F乙 p甲 p乙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甲 F乙 p甲 p乙 B F甲 F乙 p甲 p乙C F甲 F乙 p甲 p乙 D F甲 F乙 p甲 p乙 2 图 10 所示 是同一小球在甲 乙 丙三种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 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 在三种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 甲 乙 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 丙液体的密度最小 3 在物理教学研讨会上 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 将一只去盖 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 把乒乓球 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 放入瓶内并注水 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 此时乒乓球静止 如图 10 所示 然后用手堵住瓶口后 乒乓球由静止开始上浮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乒乓球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B 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 C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 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D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 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4 在水平桌面上 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 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 将体积相同 材料不同 的小球 A 和 B 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结果 A 球漂浮 B 球悬浮 如图 7 所示 A B 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 为FA和FB 甲 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FA FB p甲 p乙 B FA FB p甲 p乙 C FA FB p甲 p乙 D FA FB p甲 p乙 5 甲 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 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 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 乙 两个烧杯中 当鸡蛋静止时 如图 5 所示 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若甲 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 强分别为p甲和p乙 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p甲 p乙 m甲 m乙 B p甲 p乙 m甲 m乙 C p甲 p乙 m甲 m乙 D p甲 p乙 m甲 m乙 6 如图 8 所示 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 鸡蛋沉在杯底 图甲所示 向杯中加盐 鸡 蛋悬浮 图乙所示 继续往杯中加盐 鸡蛋漂浮 图丙所示 在这三种情况中 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 确的是 A A 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甲 乙 丙 B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 p丙 C C 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 F乙 F丙 D D 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 m乙 m丙 7 多 如图 10 所示 质量相等的甲 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竖直悬浮 在水中和漂浮在水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 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 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力大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力 D 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强小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强 8 小阳为了测量木块的密度 找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 装有适量水的烧杯 和一根足够长的细钢针 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你帮助他补全实验步骤 1 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 2 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 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1 3 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 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2 4 静止后 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3 图 10 甲 乙 甲 乙 丙 图 8 甲乙 图 5 A 图 7 甲 乙 B 甲 乙 丙 乙甲图 3 图 10 2017 北京中考一模压强浮力汇编 共 3 2 页 2 5 计算木块的密度为 木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9 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系好细线的均匀柱状实心铝棒 高度约为 6cm 和装有适量水 的烧杯 小明学习了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 又提出了新的猜想 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 器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铝棒 如图 25 甲所示 记录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0 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部分浸在水中 铝棒下表面所处的 深度h1为 2cm 如图 25 乙所示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下移 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 为 4cm 如图 25 丙所示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小明发现F1 大于F2 通过学到的知识 他判断出两次实验中铝 棒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等 于是得出结论 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跟它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有关 请你只利用这些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0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 小阳在一次实验中把一个铁块 A 用细线系挂在已调 好的弹簧测力计下 将铁块 A 缓慢放入空烧杯中 如图 27 甲所示 然后 将图 27 乙烧杯中的水缓慢倒入甲烧杯中 发现当水位到达铁块 A 的下表 面时随着水量的增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 于是小阳得出结论 浸在 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有关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结论是错误的 写出 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1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小阳同学将一个正 立方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 A B 两块 并将他们放在海面上 如图 21 所示 发现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结论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2 如图 24 所示 是中国科学馆一个名为 流体阻力 的展品 此展品分为左右两组 在左边液体池内有三个形状不同的物体 参观者可通过比对三个物体在流体中运动 的快慢 比较物体在流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请你写出操作左边三个物体所探究的问题是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 13 小刚在探究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利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 长方 体金属块 如图 28 所示 其横向和纵向各有一条中位线 细线 装有适量水的烧杯 进行实验 小 刚得出实验结论 未全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 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请你利 用上述实验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 要求 写出实验步骤 可画示意图辅助 说明 实验现象并简要说明 图 21 图 25 甲 乙 丙 图 27 图 24 图 28 2017 北京中考一模压强浮力汇编 共 3 2 页 3 图 29 甲乙 14 在 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实验室备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如下器材 量筒 细线 水 实心圆柱体和弹簧测力计 请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排开 水的体积成正比 要求 1 简述实验步骤 2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5 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 刻度尺和两个大小不同的烧杯及足量的水 小华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 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为此他利用 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烧杯中倒入 100g 的水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容器底部 如图 29 甲所示 记录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小烧杯中再倒入 200g 的水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容器底部 如图 29 乙所示 记录微小压强 计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 小华发现h1小于h2 于是小华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请利用上述器 材证明小华的结论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16 2014 年 我国的 327 号潜艇在完成一次水下巡航任务时 遇到海水密度突然变小的密度跃层 潜艇突 然迅速下沉 发生了危险的 掉深 现象 艇长王红理命令立即向潜艇内的水柜充气 全舰官兵密切配 合 3 分钟后潜艇 掉深 停止 度过险情 在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潜艇遇到海水密度变小的海水跃层前后 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B 潜艇因 掉深 而下沉时 浮力等于潜艇的重力 C 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是为了增大潜艇的浮力 D 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是为了排出水仓内的海水减小潜艇的重力 17 小红同学要利用刻度尺 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以下是小红设计的实验步 骤 请你按照她的实验思路 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找到一根均匀的细木条 在一端绕了几圈金属丝 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木条的长度为 L 并记录在 表格中 2 把细木条放在水中漂浮 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 L1 并记录在表格中 3 并记录在表格中 4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 水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并将计算结果 记录在表格中 18 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 大烧杯 水 细线 各种符合要求的金属块 小华同学要利用这些实验器材 通过实验证明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与金属块的重力无关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把弹簧测力计调零 在大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 找到两个质量相等铜块和铁块 铜 铁 测出重力G 并记录数据 分别把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 并记录数据 根据F浮 G F 计算两个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他发现两个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于是得出结论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与金属块的重 2017 北京中考一模压强浮力汇编 共 3 2 页 4 力无关 根据以上叙述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评估 小华的实验存在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2 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写出改正措施 34 小红利用已调好的天平 烧杯 适量的水 细线 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图 23 所示的 三个图是小红测量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水的密度是 1 0 103kg m3 g 10N kg 利用图中测出的物理量计算 小石块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小石块的密度为 kg m3 35 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 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 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一端用橡皮膜封住 从另一端开口 处逐渐往管内加水 随着水的不断加入 会发现玻璃管底部的橡皮膜逐渐向外凸出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 1 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 写出你的猜想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B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 相对于走过的售票员是静止的 C 在高山上烧水 水的沸点低于 100 是由于大气压低的缘故 D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 课桌受到的压力与课本的重力是平衡力 17 一模压强浮力答案 1 D 2 D 3 A 4 D 5 C 6 D 7 AC 8 用细钢针将木块压入烧杯内的水中浸没 不与烧杯相接触 2 分 2 分 1 32 m mm 水木 9 实验步骤 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铝棒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0 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浸没在水中 用刻度尺测出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1 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F1 将 h1和 F1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下移 使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增加 用刻度尺测出铝棒下表面所 处的深度 h2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 将 h2和 F2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现象 利用 F浮 1 F0 F1和 F浮 2 F0 F2分别计算出两次实验中铝棒所受浮力大小 F浮 1和 F浮 2 两次实验中 h1 m1 用刻度尺测量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仍为 H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 放入容器底部 记录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2 实验现象 两次实验 两烧杯中水的质量 m1 m2 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1 h2 由此证明 液体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所以小华的结论是错误的 16 D 17 3 把细木条放在液体中漂浮 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液面面部分的长度为 L2 并记录在表格中 V0 cm 3 V cm3 V排 cm3 G N F N F浮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5000台智能检测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泄漏知识培训课件
- 防汛抢险知识培训报道课件
-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行业适用性研究
-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分析
- 社会支持与心理flourishing关联-洞察及研究
- 收购散玉米合作协议8篇
- 2025年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冲刺讲义共十二讲
- 2025年新合作勘查合同2篇
- 2025年机动车辆抵押货款合同2篇
- GB/T 27021.2-2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2部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FZ/T 73001-2016袜子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详1系统课件
- 可持续发展旅游课件
-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全套与班级共成长
- 上海印象上海介绍课件PPT模板
-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 记帐传票模板1
- 职业病防治培训PPT课件
- JG_T127-2017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撑
- 施工电梯垂直测量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