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_第1页
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_第2页
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_第3页
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_第4页
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 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电仪部电气安全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 共 30 分 1 国际规定 电压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 36 伏 b 65 伏 c 25 伏 d 60 伏 2 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 伏开始的 a 36 伏 b 65 伏 c 25 伏 d 60 伏 3 低压线路零线 中性线 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 4 b 10 c 50 d 100 4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a 零线 b 火线 c 地线 d 避雷线 5 停电检修时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 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a 在此工作 b 止步 高压危险 c 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 6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a 触电事故 b 电压波动 c 电荷超负荷 7 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 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a 无 b 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c 防锈漆 d 防雨 8 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a 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b 坑穴或密闭场所 c 高空作业 d 潮湿工作场所 9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 导线断落点米内 禁止人员进入 a 10 b 20 c 30 d 40 10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 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a 使用万能插座 b 使用漏电保护器 c 身体或衣服潮湿 d 用安全带 11 使用电气设备时 由于维护不及时 当 进入时 可导致短路事故 a 导电粉尘或纤维 b 强光辐射 c 热气 d 高压 12 公司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以下哪种 a 直流电压 220 伏 b 交流电压 280 伏 c 交流电压 220 伏 d 交流电压 380 伏 13 装用漏电保护器 是属于哪种安全技术措施 a 基本保安措施 b 辅助保安措施 c 绝对保安措施 d 接地保护措施 14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 为避免触电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a 站在铁板上操作 b 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 穿防静电鞋操作 d 站在梯子上操作 15 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 一律怎样认为 a 无电 b 也许有电 c 有电 d 也许无电 16 爆炸性气体环境中 当易燃物质比空气轻时 电气线路宜 a 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b 在较低处敷设或电缆沟敷设 c 沿建筑物的内墙敷设 17 雷电放电具有 的特点 a 电流大 电压高 b 电流小 电压高 c 电流大 电压低 d 电流小 电压低 18 车间内的明 暗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 米 a 0 3 米 b 0 2 米 c 0 1 米 d 1 米 19 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 不能用什么灭火器 a 四氯化碳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20 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 称作 a 保护接地 b 保护接零 c 工作接地 d 工作接零 21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 若工作地点狭窄 如锅炉内 金属容器内 行动不便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a 36 12b 50 42c 110 36d 50 36 22 在一般情况下 人体电阻可以按 考虑 a 50 100b 800 1000c 100 500 kd 1 5 m 23 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 关键在于 a 触电的方式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d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24 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 应采取屏护措施 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 的屏护装置 所用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 a 1 4mb 1 7mc 2 0md 2 4m 25 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入地下时 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 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a 跨步电压 b 跨步电势 c 临界电压 d 故障电压 26 下列电源中可用做安全电源的是 a 自耦变压器 b 分压器 c 蓄电池 d 安全隔离变压器 27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 防止中断供电 c 减少线路损耗 d 防止设备被烧 28 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 a 数安 b 数毫安 c 数百毫安 d 数十毫安 29 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 应采取屏护措施 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 所用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 a 1 4mb 1 7mc 2 0md 2 4m 30 为了保证在故障条件下形成故障电流回路 从而提供自动切断条件 保护导体在使用中是 的 a 允许中断 b 不允许中断 c 允许接入开关电器 d 自动切断 二 多选题 每题 2 分 1 国际规定 交流电压在以下 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 36 伏 b 55 伏 c 24 伏 d 12 伏 e 120 伏 2 600 伏以下的电器着火时下列可以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a 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b 用沙土灭火 c 用水灭火 d 泡沫灭火 e 1211 灭火器灭火 3 变配电室 电容器室 蓄电池室等房屋建筑应达到四防一通即 的要求 a 防火 防雨 防雪 防汛及通风良好 b 防火 防雨 防震 防汛及通风良好 c 防火 防震 防雪 防汛及通风良好 d 防火 防雨雪 防汛 防小动物及通风良好 4 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装设 a 避雷针 b 避雷线 c 避雷网 d 避雷器 e 等电位联结 5 在一般情况下 下列不符合人体电阻范围的有 a 1000 b 800 c 500k d 2m e 5m 6 产生静电的主要方式有 起电 a 破碎 b 接触 c 感应 d 填充 e 加工 7 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有 型号等 a 增安型 b 本质安全型 c 隔爆型 d 型 e 型 8 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 者属于高灵敏度型 在 者属于低灵敏度型 a 30ma 1a b 30ma 及以下 c 1a 以上 d 1a 以下 e 10a 以上 9 高压断路器必须与高压隔离开关串联使用 由断路器接通和分断 由隔离开关隔断 a 电流 b 电源 c 电压 d 电源电压 e 电源电流 10 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 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是 的安全保护措施 a 电磁场伤害 b 间接接触电击 c 静电电击 d 直接接触电击 e 雷击 三 判断是非题 30 题 每小题 1 分 共 30 分 l 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 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 2 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 可以用湿手操作开关 3 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 防护 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4 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连在一起也可起到防触电作用 5 电工可以穿防静电鞋工作 6 在距离线路或变压器较近 有可能误攀登的建筑物上 必须挂有禁止攀登 有电危险的标示牌 7 有人低压触电时 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8 雷击时 如果作业人员孤立处于暴露区并感到头发竖起时 应该立即双膝下蹲 向前弯曲 双手抱膝 9 清洗电动机械时可以不用关掉电源 10 电流为 100 毫安时 称为致命电流 11 人体触电致死 是由于肝脏受到严重伤害 12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3 对于在易燃 易爆 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 可以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14 用手直接触摸 5v 干电池两端会触电 15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作用 是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16 挂接地线时 人体不得触及接地线 以保障人身安全 17 人触电后 手紧握带电体 这是因为被电吸住的原因 18 临时用电期间 用户应设专人看管临时用电设备 使用完及时拆除 19 人触电后 经检查呼吸 心跳均已停止 由此可以判定触电人死亡 20 为了解救触电人员 可以不经允许断开电源 事后立即向上级汇报 21 电动工具应由具备证件合格的电工定期检查及维修 22 通常 女性的人体阻抗比男性的大 23 低压设备或做耐压实验的周围栏上可以不用悬挂标示牌 24 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 如电风扇 照明灯 可以不必切断电源 25 有人低压触电时 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26 在潮湿或高温或有导电灰尘的场所 应该用正常电压供电 27 变压器室 配电室 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28 在照明电路的保护线上应该装设熔断器 29 相对于腐蚀环境 变电所 配电所宜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0 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 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杆塔高度 四 填空题 每题 1 分 共计 20 分 1 电气事故可分为 事故 事故 事故 事故和 2 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分为 和电伤两类 3 电击是 造成伤害 4 电伤是 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 雷击 可分为直接雷击 雷击 6 一般认为 的电流通过人体 会有触电感觉 7 一般认为 不超过 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 不会丧失摆脱能力 8 一般认为 超过 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 可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 9 电气事故中的人身伤害可分为电流伤害 静电伤害和雷电伤害 10 对可能存在剩余电荷的设备 进行检查或试验前应 电 11 电工职业道德规范是 1 终于职业责任 2 遵守职业纪律 3 交流电工 4 团结协作 12 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 部分与电网的 相互连接 13 人体是导体 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 的两点时 由于 的作用 就会在人体 内形成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14 人体触及带电体并形成电流通路 造成对人体伤害称为 15 防雷装置主要有 避雷网 避雷带及避雷器等 16 电气设备着火 首先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17 人体接触三相电网中带电体中的某一相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这种触电方式称为 18 就是遮栏 护罩 护盖等将带电体隔离 防止人员无意识地触及或过分接受带电体 19 静电有三大特点 一是 高 二是 突出 三是 现象严重 20 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 应使触电人的 后仰 并排出 五 简单题 共 8 题 共计 30 分 1 在什么情况下的开关 刀闸的操作手柄上须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2 防止交流 直流电触电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3 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4 人体触电方式有哪几种 5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 可带电灭火的器材是哪几种 6 消除管线上的静电主要是做好什么 7 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事故 凡是用来加工 贮存 运输各种易燃气 液 粉体的设备金属管 材料管都必须满足什么要求 8 设备或线路的确认无电 应以什么指示作为根据 六 论述题 共 2 题 共计 20 分 1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2 直接接触触电防护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有哪些并详释 一选择 cabbcababbacabcbaacbabdbacadbb 二多选 acdabddabcababcabcbcabbd 三判断 四填空 1 触电 雷击 电磁辐射 静电电路故障 2 电击3 电流直接通过人体4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5 感应 6 1ma 7 10ma8 50ma 9 意外触电10 先放电11 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 12 金属 保护零线13 电位 电位差 电流14 触电15 避雷针避雷线 16 停电17 单相触电18 屏护19 电压静电感应尖端放电20 头部尽量口中异物 五简单 1 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 刀闸 2 已停用的设备 一经合闸即有造成人身触电危险 设备损坏或引起总漏电保 护器动作的开关 刀闸 3 一经合闸会使两个电源系统并列或引起反送电的开关 刀闸 2 防止交流 直流电触电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 将带电设备设置必要的防护 要求保证防护意外的接触 意外的接近 做到不可能接触 对于偶然带电的设备 应采用保 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或安装漏电断路器等措施 另外 要对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修理或试验 但需要进行带电检修时 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 3 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答 1 所有的导电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2 所有的导线必须是坚韧耐 用的软胶皮线 在导线进入电机的壳体处 应用胶皮圈加以保护 以防电线的绝缘层被磨损 3 电机进线应装有接地或接零 的装置 4 在使用时 必须穿绝缘鞋 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5 每次使用工具时 都必须严格检查 4 人体触电方式有哪几种 单相触电 双相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5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 可带电灭火的器材是哪几种 答 1211 二氧化碳 四氯化碳 干粉 回答 2 种算对 6 消除管线上的静电主要是做好什么 答 接地 7 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事故 凡是用来加工 贮存 运输各种易燃气 液 粉体的设备金属管 非导电材料管都必须满足什么 要求 答 都必须接地 8 验电器 六论述 1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 其不同处是 1 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 使之不超过 安全范围 在高压系统中 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 在某些情况下 还 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 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 单相短路 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 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此外 在保护接零电网中 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制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 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既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 也 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 如装设漏电保护器 的低压电网 保护接零只 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 线路结构不同 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 只设保护接地线 如果采取保护接零措施 则必须设工作零线 利用工作零 线作接零保护 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 熔断器 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 器等开断电器时 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2 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有 安全电压 绝缘 屏护 间距 电气隔离 安全电压指使通过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