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设计_第1页
《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设计_第2页
《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设计_第3页
《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设计_第4页
《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设计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龙街镇龙街中心完小 丁国英教学目标:通过亲爱的汉修先生的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共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感动,收获读书、作文的方法。教学思路:共读一本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融入故事本身,去体验故事情节的曲曲折折,与故事中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逐步在体验中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的过程。因此,我想以两条线并行的方式带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我们一边从封面开始读起,读目录,读故事,一边在不断地丰富对故事的主人公鲍雷伊的认识。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就注意从表现鲍雷伊安静、内向,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才艺,甚至起初还不太喜欢写作,讨厌写额外作业,表现鲍雷伊到后来喜欢上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到最后能够获得荣誉入围奖。我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走过鲍雷伊的心路历程,让孩子在猜测中去嗅着书香,亲吻故事,爱上读书、写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写作文吗?我想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曾经为写不出作文而苦恼过,你们想改变这种现状吗?我小的时候和你们一样,也不喜欢写日记、写作文,但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后,我的态度改变了,喜欢上了写日记,喜欢上了写作文,虽然没能成为一个作家,但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读的是哪本书呢?二、导读新书读封面这就是老师当年读过的那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只要我们用心地读读这本书,相信会改变你对写作的态度,同时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先来“触摸”一下书的封面吧。你从封面看到了什么呢? 1、作家(美国)贝芙莉克来瑞,翻译:柯倩华 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2、“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为什么呢?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如果说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是颁给儿童文学作家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颁给作品的,作品的品质都属上乘。4、窗外月儿弯弯,一个孩子坐在窗前,读着一封信。知道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他,和他交朋友,也许当你读完这本书,那个坐在窗前的孩子就是你呢。不信,请跟老师走进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读目录翻过了书的封面,就是书的目录,我们来读一读。看了书的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3、我们再整体地看一下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作者写了四章“亲爱的汉修先生”,四章“鲍雷伊的日记”;这本书与一些书不同的地方就是,整本书以鲍雷伊的日记和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在鲍雷伊的书信里,在鲍雷伊的日记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爱,也充满了痛,但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收获。)读故事先睹为快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鲍雷伊写给汉修先生的第一封信:亲爱的汉修先生:我们老师给我们读了您写的狗的故事,很有趣。我们都很喜欢这本书。 你的明友鲍雷伊(男孩)敬上 五月十二日 同学们,你觉得这封信怎么样?(很短、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还有一个错别字) 同学们,鲍雷伊写的信和你比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汉修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鲍雷伊写一封这样的信给他,你又觉得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小孩?(有勇气) 你觉得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孩子呢?2、让我们看鲍雷伊一则日记的一个片断(P90P95)三月三十日 星期五 我终于面对面见到一位真正的、还活着的作家,她看起来很和善 “哦!”贝乔女士说,“原来你就是那位写卡车上的一天的小作家!”每个人都安静下来。我们都没想到真正的、还活着的作家会去读我们写的东西,可是她看了,而且还记得标题。“我只得到了荣誉入围奖。”我嘴上这么说,可是心里在想,她叫我“作家”,一个真正的、还活着的作家竟称呼我“作家”! 同学们,这则日记很长,大概有1000多字,读了这则日记的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是啊,只要每个人坚持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3、 想看看鲍雷伊写的优美语句吗?请同学读,老师范读,同学们一起读。同学们,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回头再来看看鲍雷伊写的第一封信,你有什么发现?他的写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结合我们刚才看的目录,发现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全书由书信和日记的形式呈现的,这些书信和日记里记载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他能坚持记录,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写日记、写信。 4、鲍雷伊在他的日记和书信里记录了许多他亲身经历的事。 看: 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觉得这些故事有趣吗? 5、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一幅幅图画背后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要想知道图片背后的故事,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这本书。 6、我们来看看纽约时报和学校图书馆杂志对这本书的评价:极佳的故事,非常深刻;很有立体感,技巧出色,确实是一部佳作。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幽默的风格使这部作品更加出神入化。 学校图书馆杂志(School Library Journal ) 三、课后延续 上了这一课,我想同学们心中看到了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鲍雷伊,看到了一个作家,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