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总 课时 第 课时 年 月 日备课人:XXX 囚绿记个人观点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 2、理解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品味本文含蓄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阅读和讨论延伸出“绿”的象征意义;2、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及表现手法,能理清文章中作者对常青藤的感情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我们总是在教室里放几盆绿植,桌面上摆几颗多肉,似乎身边有了绿色,生活便没有那么枯燥乏味,有了希望的颜色。绿色,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贺知章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王安石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目为囚绿记,“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明确: “绿”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2.课文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赏绿(17)囚绿(811)释绿(1213)念绿 (14)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朗读课文1到7自然段。2、“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独句成段,用语平实,含而不露。巧设悬念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3、文章题目是“囚绿记”,为什么不直接写“绿”,而先写公寓?明确:先介绍公寓的空间、格局,“高广不过一丈”“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突出了寓所的简陋,为下文写“绿”蓄势。4、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并划线,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绿色是多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绿色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和深深的爱意。(2)“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辄的鱼盼等着雨水!”用比喻写出“我”对“绿”的痴迷。(3)“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句话主要表现“我”与“绿”心灵相通,作者对“绿”热爱,对安宁、平和的追求。(4)“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这一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我”对常春藤生长状态的守望。至此,“我”对“绿”的爱达到了高潮,为下文的“囚绿”作了铺垫。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朗读课文8到11段。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我”“囚绿”的原因是为了让绿色与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装饰”一词用得新巧奇特,作者不仅要用常春藤弥补物质生活的匮乏,还要用它填补精神生活的空虚。在作者心中,“绿”是爱、幸福和青春年华的象征,表达了“我”对绿色的迫切渴求。3、文中插入“我”对从前住的乡下小屋里的芽苗、蕈菌不忍拔除的事情有什么作用?明确:凸显“我”对“绿”的执着的喜爱,对“绿”的追求是持之以恒的。4、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确:作者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遏制和摧残。五、课堂小结 作者对这绿色喜爱到了囚禁的地步,明知是错,仍然难以放它自由,既怨恨又喜爱、欲开释又不舍,这种感情令人无奈。但是他最终选择了释绿,选择了正确的做法,也希望我们大家在以后遇到这种状况时,能够像陆蠡一样,最终选择合适的做法。六、布置作业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对你有什么启示?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如果真的喜欢某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它在自然中求生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文章以对“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按“赏绿囚绿释绿念绿”的发展过程来安排文章结构。“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喜爱之深,为“囚绿”作铺垫;接着详尽写“囚绿”之执著,而“释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朗读课文12到13段。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引出了文章的主题。3、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明确:知人论世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日军进驻上海租界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因出版抗日小说,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时年34岁。 “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齐读课文14段。2、这一段文字有什么含义?明确:与开头呼应。“我怀念我的圆窗和绿友”运用拟人修辞,表达对“绿友”的思念,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骑下同胞的惦念和牵挂。四、合作探究1、“我”喜欢绿色,也囚住了绿,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我不得不离开这里,提前释放了“绿囚”。“绿囚”“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所以“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2、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历史背景谈一谈你的看法。明确:课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因为本文写作背景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之后,作者回到了上海。他在上海孤岛坚守进步文化阵地,继续救亡宣传,那么这个时期作者就似这被囚的常春藤,所以本文抒发了作者不屈用于黑暗和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五、课堂小结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作者和中国的人民坚持抗日,永不屈服,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也应当敢于挑战,永不屈服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险阻,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到达成功的彼岸。六、布置作业阅读课后拓展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分析其象征手法的运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讲解家的课件
- 房地产人员工作总结14篇
- 全国内地西藏班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0-3岁婴幼儿亲子关系与互动知到智慧树答案
- 幼儿代表发言稿
- 感恩父母发言稿(31篇)
- (19秋冬)信息技术基础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字书法课件之美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主推进动力装置21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护理
- 公司不交社保合作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 骨灰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村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细则
- 2025年4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存款保险宣传培训
- 质量检查员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