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急救知识培训_第1页
2015年急救知识培训_第2页
2015年急救知识培训_第3页
2015年急救知识培训_第4页
2015年急救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知识培训发电分公司罗正红,内容概述,1、心肺复苏急救术2、触电3、烧烫伤4、外伤,心肺复苏概述(CPR),心肺复苏主要是指对猝死抢救而言,猝死由于其发病急,往往出人意料之外,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处于临终前状态,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复苏措施,则必然导致死亡。 因猝死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常常等医护人员赶赴到现场时已失去了抢救的良好时机,减少了复苏的机会,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对复苏知识的普及是十分重要的。,心脏骤停,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争分夺秒黄金4分钟,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被救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心脏骤停,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判断: 救助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重呼轻拍,心肺复苏BLS(CAB),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一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心肺复苏BLS(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BLS(CAB),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 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 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更换按压者时,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正确,错误,心肺复苏BLS(CAB),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心肺复苏BLS(CAB),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心肺复苏BLS(CAB),人工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重新评价: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复苏成功的有效标志,1、双侧瞳孔较前缩小,对光反射渐恢复。2、收缩压60mmHg。3、有可触及的大动脉搏动恢复。4、颜面、口唇、甲床紫疳转红润。5、心电图波形较前有所改变,出现窦性/房性心律并能听到规则而持续的心脏搏动音。6、出现脑功能恢复迹象,手脚开始抽动、挣扎,肌张力增加,吞咽动作出现,自主呼吸恢复。,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1、已正确进行CPR30分钟以上仍无心电曲线的心电图表现,且无脉搏搏动。2、出现脑死亡的表现:、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持续停止、瞳孔散大、所有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消失(包括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脊反射)3、自主呼吸、心跳恢复。,触电急救,触电的基本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 弧光放电触电 停电设备突然来电引起的触电,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发现有人触电,必须想办法使触电者离开带电的物体,不然,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长,危险就愈大。发现有人触电,第一件事就要以最迅速、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断开电源。 如果触电者触电的场所离控制电源开关、保险盒或插销较近时,最简单的办法是断开电源,拉开保险盒或拔掉插销,这时电源就不能再继续通过触电者的身体。 如果触电者触电的场所离电源开关很远,不能很快的拉开电源开关时,可以用不传电的东西,如干燥的木棒、竹竿、衣服、绝缘绳索等(千万不能用导电物品),把触电者所碰到电线挑开,或者把触电者拉开,使他隔离电源。,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如果当时除了用手把触电者从电源上拉下来以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救护人最好能戴上胶片手套,如果没有胶片手套,可以把干燥的围巾或呢制便帽套在手上,或给触电者身上披上胶片布,以及其它不导电的干燥布衣服等,再去抢救。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救护人可以穿上胶片鞋站在干燥的木板或不导电的垫子上,或衣服堆上进行抢救。抢救时只能用一只手去拉触电者,另一手决不能碰到其它导电的物体,以免发生危险。,脱离电源的方法,一、脱离电源方法(低压电源)拉(开关)切(断电源线)挑(开导线)拽(触电者)垫(救护者站在木板或绝缘垫上),(一)脱离电源方法(低压),1、拉开关,(一)脱离电源方法(低压),2、切(断电源线),(一)脱离电源方法(低压),注意:千万不能挑到人的身上,3、挑(开导线),(一)脱离电源方法(低压),注意:不能拽触电者的脚和手,4、拽(触电者),(一)脱离电源方法(低压),5、垫(救护者站在木板或绝缘垫上),(二)脱离电源方法(高压),1、通知供电部门拉闸停电,(二)脱离电源方法(高压),2、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操作杆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注意:戴安全帽、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二)脱离电源方法(高压),3、抛挂裸金属软导线,人为造成短路,迫使开关跳闸,错误方法,注:抛掷者要防止跨步电压伤人注意自身的安全,同时应防止电弧伤人。,(二)脱离电源方法(高压),4、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面上的带电高压导线时,抢救人员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米范围,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米以外后开始急救。,脱离电源时救护者应注意,1.救护人员不可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烧烫伤急救,度 烧 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皮红斑状、轻度红肿,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无瘢痕。,浅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疼痛明显,有水疱形成(淡黄色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1-2周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数有色素沉着。,深度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仍残留皮肤附件。可有水疱,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迟钝。3-4周愈合,常留疤痕。,度烧伤,全皮层烧伤甚至到达皮下、肌肉、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碳化,痛觉消失。须植皮。,轻 度,中 度,重 度,特 重,总面积 9以下的度烧伤,度烧伤总面积达1029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烧伤总面积3049度烧伤面积1019,烧伤总面积50以上度烧伤面积20以上,烧 伤 伤 情 分 类,烧伤创面的紧急处理,冲,脱,泡,盖,送,冲,冲10-15分钟,目的 :1. 降温热 深层组织,2.减少渗出和肿胀3.缓解疼痛,脫,加强患部的热伤害温度不易散去,避免皮肤组织沾粘戒指、手表、皮帶,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泡,冷水中加強降温、止痛,15-30分钟,盖,干净的布巾,送,注意事项,烫伤后千万不要在伤口上擦牙膏、酱油或花生油、紫药水、黄油等,以免影响观察伤口创面的变化。冲洗的时候水温比体温低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不要剥掉烧伤的死皮,防止发生感染或留下疤痕不要挑开水泡,防止发生感染,强酸、强碱烧伤的处理,(1)强酸烧伤 皮肤及眼烧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或眼内10分钟以上。创面按一般烧伤处理;眼烧伤时用氢化可的松及氯霉素等眼药水或眼膏后,双眼包扎。 消化道烧伤时严禁催吐及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严禁口服碳酸氢钠,以免因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消化道穿孔。立即口服牛奶、蛋清、豆浆或2.5%氧化镁、氢氧化铝凝胶100m1,以保护胃粘膜。,(2)强碱烧伤 皮肤及眼烧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及眼内,直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皮肤可用2%醋酸或食醋湿敷;眼烧伤禁用酸性液体冲洗,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或眼膏等,双眼包扎。 消化道烧伤 严禁催吐、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立即口服稀释的食醋或1%醋酸或柠檬汁等100m1。也可口服牛奶、蛋清、植物油200m1。,外伤急救,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外伤急救最基本的技术有四项: 1 止血 2 包扎 3 固定 4 转运,外伤急救基本技术,一、止血术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5种: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止血术,(一)指压动脉止血法 :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指压动脉止血法,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 :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所,指压动脉止血法,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包括指压耾动脉,尺、挠动脉,指(趾)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如下图:,止血术,(二)直接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方法如下图所示。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止血术,(三)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方法如下图所示。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这是一种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止血术,(四)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方法如下图示。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恨部包扎固定。,止血术,(五)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止血带止血法,1、橡皮止血带: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拇指、示指和中指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半,然后把带塞入左手的示指与中指之间,左手的示指与中指紧夹一段止血带向下牵拉,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型。,止血带止血法,2、气性止血带 常用血压计袖带,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使用气性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使用气性止血带的注意事项,(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这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4)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min;(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止血带止血法,3、布制止血带: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他布带绕伤股一圈,打个蝴蝶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如下图:,外伤急救基本技术,二、包扎术: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其包扎方法如下:,包扎术,1、头部包扎: (1)三角巾帽式包扎;(2)三角巾面具式包扎;(3)双眼三角巾包扎;4)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如下图所示,包扎术,2、颈部包扎 : (1)三角巾包扎;2)绷带包扎。方法如图所示。,包扎术,3、胸、背、肩、腋下部包扎:(1)胸部三角巾包扎; (2)背部三角巾包扎;(3)侧胸部三角巾包扎;(4)肩部三角巾包扎;(5)腋下三角巾包扎。如下图所示:,包扎术,4、腹部包扎: 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方法如图所示。,包扎术,5、四肢包扎 (1)臀部三角巾包扎;(2)上肢、下肢绷带螺旋形包扎;(3)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4)手部三角巾包扎;(5)脚部三角巾包扎;(6)手部绷带包扎;(7)脚部绷带包扎。,固定术,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该送回。固定时动作要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更要注意,以防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固定术,(一)固定材料 1、木制夹板; 2、钢丝夹板;3、充气夹板;4、负压气垫 ;5、塑料夹板; 6、其他材料 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等。,固定术,(二) 由于充气夹板、负压气垫、颈部固定器、钢丝夹板等的应用使临床上固定时比较简便、快速而且有效。这里主要介绍传统而经典的木制夹板和三角巾固定法。,固定方法,1、头部固定:下颌骨折固定的方法同头部十字包扎法 2、胸部固定 (1)锁骨骨折固定:方法如图所示。将两条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肩部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部将底角拉紧打结如下图; (2)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固定方法,3、四肢骨折固定包括(1)肱骨骨折固定;(2)肘关节骨折固定;(3)桡、尺骨骨折固定;(4)手指骨骨折固定;(5)股骨骨折固定;(6)胫、腓骨骨折固定。具体见下图:,固定方法,4、脊柱骨折固定 (1)颈椎骨折固定;(2)胸椎、腰椎骨折固定,方法如图所示。,固定方法,5、骨盆骨折固定:方法如图所示。,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四)伤病员搬运术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伤病员搬运术,一、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搬运两种方法。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工具的问世,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徒手搬运的五种方法,1 搀扶法 ;2 背驮法;3 手托肩法( 有两种方法); 4 双人搭椅;5 拉车式 法 。见下图:,器械搬运,是指用担架(包括软担架、铲式担架、移动床轮式担架)等现代搬运器械或者因陋就简利用床单、被褥、竹木椅、木板等作为搬运器械(工具)的一种搬运方法。包括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