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的基本工作_第1页
文字编辑的基本工作_第2页
文字编辑的基本工作_第3页
文字编辑的基本工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版社文字编辑的基本工作 出版社文字编辑的基本工作到底是什么的 编辑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工作 除了一些共同的 基本功外 其实很多编辑的方向 专长及工作方式都是 小同大异 的 就我个人的经验 我觉得一个标准的编辑职能如下 1 选题策划 即由编辑提出出版创意 择其要点简单说 这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出版社的实际情 况 出版方向 专长 发行渠道等 图书市场的 风向 什么 风 已经刮过去了 现在 正在刮什么 风 接下来可能会刮什么 风 等 说白了 就是掌握同类书情况及目标读 者群的情况 选题的可操作性 包括组稿的难度 出版时间限制 编辑加工的难度 发行 渠道兼容度 宣传营销难易度等 然后是做选题策划报告 这里要包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 本书 市场同类书情况 作者情况 市场预期 书稿特色 装帧形式 营销策略 有的也 包括书稿内容提要 提纲及样章等 只有选题真正成熟 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市场前景 才有可能通过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会 进入下一步操作 2 组稿 这是从空想走向实践的第一步 组稿的方式有很多 传统的出版基本完全靠编辑的人脉 所以要求编辑社会交往能力强 必须手勤 嘴勤 腿勤 即经常出差参加各种学会 论坛 笔会等 以结识更多的作者 多给作者打电话 写信 以加强与作者的联系 同时扩大自 己的作者队伍及关系网 所以 传统的组稿方式往往是编辑做好选题策划报告 然后从自 己已经掌握的作者资源中寻找合适作者 或者根据书稿需要去结识新作者约稿 因此 传 统的出版多是 约稿 性质的 而现在 编辑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因为有了网络 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更方便了 大 量书稿也出现在网络平台上 很多编辑完全成了寻找者 只要泡在网上或者跟网站直接挂 钩 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及书稿 3 审稿 一部书稿拿到手里以后 首先通读 判断稿件是否符合选题设计思路或者稿件是否具有出 版价值 如 PASS 进入一审 即责任编辑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审稿 这里包括政治 思想方 面 出版规范方面 编排体例等 语言文字方面 逻辑 文字 标点等 如原稿水平较 高 编辑则省力一点 如原稿水平较差 那就看编辑怎么做了 负责任的编辑会具体指出 书稿中的所有问题 然后回给作者修改 有时候 作者反复修改不好的地方 在经过作者 同意后 编辑也会亲自捉刀 这种事我干过很多次了 所以说 编辑经常自诩为 为他 人做嫁的工作 正规出版社是 三审三校制 责任编辑一审完办理发稿手续 然后将书稿 审读意见等提 交二审 编辑室主任或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编辑 二审后将书稿及两个审次审读意见提交三 审 总编 副总编或具有正高职称以上编辑 三审通过以后 将书稿交排版公司排版 然 后进入校对流程 一校通常是校对排版公司出来的校样与原稿的差异 因为传统印刷都是 用铅字排版 很容易出错 然后校样返回给责任编辑 编辑认定校对提出的问题后 退还 给排版公司改错 出二校样 然后给校对 进行二校 还是进行 比校 然后再给编辑认 定 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三校样 最后一校通常由有经验的校对进行读校 然后退还给责 任编辑 经认定后 退给排版公司改错 出付印清样 软片 编辑开付印手续 到出版部 门准备付印 4 装帧 编辑是一本书的全程操盘手 一般在一审后 就会联系美术编辑做封面 美术编辑会根据 责任编辑提的要求和相关资料进行设计 设计完后由编辑认定 编辑满意了 美术编辑进 行拼版 然后出软片 版式设计 传统出版里 版式设计一般由出版科人员完成 也是需要由责任编辑提出要求 并最后验收 不过现在 一般版式设计也会交给美术编辑甚至责任编辑自己做 这事我 也经常干 5 付印 封面 内文软片齐了以后 一起交给出版科 包括用纸 工艺等 在流程中应该都已经确 定 由出版科给印刷厂开付印单 出书以后 责任编辑还要核对样书 给作者开稿费 寄 样书等 6 营销 这个规模可大可小 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小的营销 可能只需要在出书以后 在媒体或网络发发书评 给发行部门 图书出版年鉴 等提供一些文字资料等 大的营销 有时候从书稿还没进入流程就开始运作 比如前期造势 制造新闻事件等 到 出书以后的作者签售 发行推广会等等 这里手段就太多了 7 编辑工作量 之所以单独提出来说 是因为想让大家明白 编辑一年到底要干多少活 前面的 审稿 里 其实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出版流程 但实际上 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没有来得及说 所以 一本书 如果正常操作的话 按照出版社的标准速度 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 而 这还是指普通的本版书 如果向后面说的 搞大营销的话 可能要占编辑更大的精力 而 在出版社 一般的编辑一年至少要出版三本以上的本版书 或者有畅销书 能完成出版社 的利润指标 所以 编辑这个活 看似不坐班 但实际上 一年到头 一天到晚 都没有 闲着的时候 时间不早了 想到这些就先写这些 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你适合做编辑吗 出版社招聘编辑的 6 道问题 长期以来 出版界的用人与选人问题 始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究其原因 还是在社 会转型的过程中 出版的基本定位尚在变化之中 诸如 其一 存在形式五花八门 有为 政府部门服务的 有成为学术基地的 有完全商业化的 有以卖书号为生的 其二 行业 属性众说不一 有说是经验产业 有说是科学分支学科 有说是文化基地 有说是商业部 门 其三 用人标准莫衷一是 有说传媒学院的毕业生好 有说非编辑专业的好 有说 MBA 好 有说金融家好 有说政治家好 有说不必苛求学历 自学成才的更好 等等 其 实 在如此丰富的说法背后 蕴含着一个潜台词 那就是说 事实上 出版行业的门槛很 低 或者说 当一个行业的社会定位尚未完成的时候 它的存在形式 常常会表现出一种 泛职业化 的倾向 问题之一 书是什么 A 知识载体 B 精神食粮 C 特殊商品 D 快速消费品 题解 一般在招聘会上 我们最愿意问 你在读什么书 根据经验 这样的提问 意义不大 人家答四大名著 微积分教程 或 语言学概论 你说哪个人更适合做编辑 因此 我们不妨换一个问法 书是什么 也就是请应聘者给书下一个定义 我们需要 了解应聘者对于 书 的个性认识 不同的回答 表现着每个人不同的文化水准与社会背 景 像选择 D 的那位应聘者 他是一位学营销的 他是对书作了商品属性的分析之后 才 给出这个答案 我查了一下 看一看纸制的 快速消费品 还有什么 有卫生纸 纸巾 纸杯 没等看完我就笑了 甚至想到赵本山 宋丹丹小品中 白云的那本书 月子 其实也用不着笑 那些流行的 通俗的 时尚的东西 人们追风购买 看完就扔 当然要 归于 快速消费品 而 新华字典 辞海 辞源 以及那些高雅文化 经典文化等 就是再慢不过的消费品 甚至还会传宗接代 所以说 选人也是在各取所需 关键是看你 想做什么 通过给书下定义 就会找出与你志同道合的人 问题之二 出版人应该是一个 A 书迷 B 书商 C 专家 D 杂家 题解 对于这 4 个答案 首先 我最喜欢 A 这也是早年陈原先生给出的定义 翻译 过来 出版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爱书人 我觉得 虽然时代在变化 社会上商业化的调门越 来越高 但出版界选人 首要的标准 还应该是检验他是不是一个爱书人 在一个出版团 队中 如果不爱书的人比重太高了 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尤其是主要领导者 有一个 就不得了 由于不爱书 自然不懂书 你身处出版业 却不懂得你的 商品 对于企业而 言 这不是很危险的么 其次 答案 B 也有道理 前不久 沈昌文先生出版过一本小书 书商的旧梦 自认从事出版一生 不过是一介书商而已 此中有调侃 也是在说老实话 不附庸风雅 没有不良心态 让我敬佩 其三 对于后两个词 学术意义上的 专家 就 不用多想了 出版人的天职 就是为作家 学者们服务的 这是一个行业的基本属性 至 于 杂家 一词 还是不用为好 汉书艺文志 把诸子的书分为 10 家 其中就有 杂家 书中注道 杂家者流 盖出于议官 兼儒 墨 合名 法 这样的 旧词新 用 很不靠谱 也反映出一种不恰当的职业心态 一个行业中的人 怎么能够整体自称为 家 呢 问题之三 一个出版产业的终极追求是 A 只出赚钱书 B 文化坚守 C 双效 D 多元化 题解 前些年 如果应聘者回答此题 一定会选择 C 现在这句话似乎有些过时 其 实不然 我们需要认真地理清思绪 应当看到即使发达国家的文化建设 也是要讲 双效 的 许多时候 他们比我们还要讲政治 至于 B 坚守 本身就有一种压迫感 但是 如 果有 双效 的观念 事情就会轻松许多 我们把 A 翻译过来 就是说 什么书能够赚钱 我们就出什么书 这是一个有趣的口号 它的表面是用 钱 对书进行分类 其本质却是 用 钱 对文化进行分类 因为出版本身就是以 贩卖文化 为生的 在这样的观念下 文化被分为不赚钱的与赚钱的两类 经过市场的检验与筛分 在 不赚钱 或 来钱慢 的麾下 往往有高雅文化 严肃文化 经典文化等门类 在 赚钱 或 来钱快 的麾下 就有流行文化 通俗文化等内容了 其实这种用商业观念 类分文化 的现象 发达国家 早已出现过 西方经济学家总结说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 片面地追求 通俗 并不是一个 好办法 它满足不了经营者对利润的狂热追求 弄不好还会导致人们突破通俗文化的底线 向低俗 庸俗 媚俗 恶俗 一步步深入下去 最终没有了道德底线 经济学家把文化 产业的这种极端商业化现象 称为 往下笨 dumping down 因为书的商业属性 明显 地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文化的高雅与通俗并无高下之分 它们是一种血肉关系 而不是敌 对关系 如果我们只强调出挣钱的书 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经营的层面上 疏远甚至仇视 高雅文化 经典文化 认为它们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只会带来麻烦 但是 你没有 想到 任何优秀的通俗文化 都需要有强大的主流文化基奠 正是文化的经典与高雅 托 起了大众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举一个最新近的例子 你想 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从击 缶 活字 画轴 航海 飞天 一路演绎下来 如果没有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高雅文 明的支撑 会产生如此震撼世界的艺术普及的效果吗 问题之四 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 A 进入金融市场 B 跨行业经营 C 纳入文化产业链条 D 坚持图书出版的纯洁性 题解 在今日的世界上 这 4 条道路都有成功的范例 对于 A 我国出版业正处于试 验与快速推进阶段 势头不错 未来创造一些奇迹 也是一种必然 对于 B 这是一个好 事情 商业经营是没有边界的 抛开当年教材教辅的富庶岁月 今日之出版已经开始步入 微利时代 如果配上一些优良资产或暴利产业的资源 或许可以给我们的图书生产一些支 援 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必须弄清楚 这种 支援 的动力是什么 是政府命令 是企业 家的文化自觉 还是出自股东们对于文化的热爱 如果我们在 跨行业 之初 没有事先 理清这些战略性的思路 就可能跨出去之后 便一去不复返了 你知道 与外面的 繁华 世界 比较 出版有多么呆板 多么艰辛啊 对于 C 所谓 纳入文化产业链条 说的是 一些综合性的文化集团 他们的产业构成是将不同的文化形式纠合在一起 包括电影 报 纸 期刊 电视 出版 戏剧 网络 广告 物流等 比如 一部小说进入这个团队 它 会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运转起来 出版只是其中之一 这样做的商业优势不言而喻 但对于 社会商业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应该引起我们的决策者重视 对于 D 往往会受到一些商业 专家们的嘲笑 但这是一个行业的根基 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存在 尊重他们的意志 现 在许多大型集团 还有一些出版社 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事实上 即使在发达国家和地 区 无论出版产业如何整合 如何购并 它们的基本单元是不会改变的 也不应该改变 否则这个行业就会走向混乱或衰落 问题之五 编辑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是 A 两支笔 B 纠错敏感症 C 包打听 D 交流狂 题解 通过应试者对这 4 项的选择 你很容易判断出他的特长或爱好 其实 作为一 个出版人 最好兼有它们 将它们区分开来 A B 是编辑的文化素质 C D 是编辑的职 业素质 所谓编辑的 两支笔 一支用于改稿 另一支用于写作 此语是钟叔河先生提出 来的 B 说的是编辑发现书稿错误 改正书稿错误的能力 对此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 纠错能力 的基础 但职业训练也是必要的 对于 C D 看上去有些贬义 有些搞笑 其实这是成为一个大编辑的重要条件 像 包打听 他小本一翻开 可以轻易地找到某位 作家 学者的行踪 他知道最近学界发生了哪些事情 他知道某位作家正在写什么 他知 道某一领域谁是最顶尖的人物 谁是眼下最活跃的人物 他甚至知道许多作者的秉性 德 性 爱好 观念 习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