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演奏实践报告_第1页
《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演奏实践报告_第2页
《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演奏实践报告_第3页
《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演奏实践报告_第4页
《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演奏实践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演奏实践报告作者:刘为明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创作(实践)论文(报告)摘 要民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乐也在也在随着时代在进步,我国的音乐家、作曲家也同样在为了民乐的发展在努力的研究、改革,为了更好的使民乐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创作了具有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表现中国各地的风景、民族风俗等,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各地的美好风光、丰收喜悦以及风俗习惯,使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匏”乐,历经千年,笙韵悠长。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是笙曲中风格迥异的两首代表作品,在这两首乐曲中,演奏家以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再现了黑龙江人民喜庆丰收和山东人们欢度春节的喜悦心情。每派、每家、每人都有不同的演奏风格,在演奏技巧上也多少会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乐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演奏风格上就会体现出 “百家争鸣”的格局。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实践,对这两首作品所表达的感情,我自己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表现方式。我个人觉得这两首作品的风格表现有所不同,山乡喜开丰收镰是表现丰收的场景;挂红灯是表达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景。两首乐曲为黑龙江和山东牟派的代表作品,前者是黑龙江唐富先生的代表作品,后者为山东牟派牟善平先生的代表作。在细心体会这两首不同的风格后,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及演奏风格来实践这两首作品。关键词:风俗;民乐;笙曲;技巧;风格;ABSTRACTFolk music is the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Chinese nation,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ra of folk music is also in progress, as time musician, composer in our country is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music in an effort to research and reform, in order to make folk music more ab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y created works with different styles to show around China scenery, ethnic customs, etc., make people feel beautiful scenery around China, the joy of harvest and customs, make peopl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your country, your nation.Sheng is the oldest of the Chinese nation 28-volume,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long sheng rhyme. Shan xi open harvest scythe hangs a red light is sheng song in two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different style, in the two songs, performers in different technique and style of play recreates the heilongjiang peoples festival the joy of harvest and shandong peopl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mood. Every, each, each have different play style, on the playing skill and how many there will be some different ways of processing, also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music, and so on play style will reflect the pattern of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is two works,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two pieces of feelings, I also have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Personally, I think both work style is different, the shan xi drive scythe harvest is harvest scene; Hanging red light is an expression people celebrate the lunar New Year festive scene. Seeks to send two piece of heilongjiang and shandong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former is Mr Heilongjiang Tang Fus works, the latter is the masterpiece of shandong seeks sent Mr MouShanPing. After careful realize this two different style, I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Both work and play styles to practice.Keywords:cuoton; folk music; Sheng qu; Skills; Style目 录第一章实践概述11.1演奏家及作曲家简介11.1.1唐富11.1.2牟善平11.1.3 肖江21.2作品简介21.2.1 山乡喜开丰收镰简介21.2.2 挂红灯简介2第二章实践过程32.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32.1.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32.1.2对挂红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32.2对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不同风格的掌握32.2.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风格的掌握32.2.2对挂红灯风格的掌握5第三章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3.1山乡喜开丰收镰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73.1.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所表达情景的把握73.1.2对山乡喜开丰收镰中打音和花舌等技法的运用73.2对挂红灯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73.2.2对挂红灯中复调和“三大气”等技法的运用7第四章实践成果84.1学会对不同风格乐曲的理解及掌握84.2提高笙的演奏水平和丰富了关于笙的理论知识8小 结9参考文献10致谢11实践作品12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创作(实践)论文(报告)第一章实践概述1.1演奏家及作曲家简介1.1.1唐富唐富(1943-)吉林农安人,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中国笙会荣誉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原中国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他八岁便随其父学习唢呐和笙,1958年,他以笙的优异成绩考入黑龙江省歌舞团。1963年参加了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演出。1964年他也在参加沈阳音乐周演出时演奏的乐曲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并发行国内外。同年,他拜天津歌舞剧院著名笙演奏家阎海登为师。多年来,他创作了二十多首笙独奏曲,大部分作品被大陆、台湾音乐出版社、音像唱片出版。代表作品有天鹅畅想曲、山乡喜开丰收镰、林海新歌及大型笙协奏曲文成公主等。1.1.2牟善平牟善平(1942-)山东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中国笙学会荣誉理事。牟善平先生自十二岁开始学习民族乐器箫,后改学竹笛;1960年考入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兼学吹笙;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歌舞团担任笙演奏员;1977年调入山东艺术学院在音乐系任教,担任笙专业课教师。牟善平先生是牟派演奏风格的创立者,主要是戏曲伴奏。多年以来,为创立这一风格,他潜心摸索,大胆尝试,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辛劳与汗水洒向民族音乐这块迷人的土地,并将自己融入其中。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它不但继承、发展和规范了“三大气”(顿气、剁气、锯气),并且在“三大气”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明了顿弹、舌颤等技巧。牟善平先生和徐超铭先生合作编著的笙练习曲选,是目前大多数院校笙教学的教科书。这本书是他们二人多年来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为笙的教学与演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是1949年以来正式出版的最全面、最丰富、技术水平很高的笙教材,为以后笙的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1.1.3 肖江肖江先生是国内作曲界的“奇才”。他非常善于将旋律和作曲技法予以巧妙的变化,尤其与牟善平先生演奏浓郁的山东民间技法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他还为琵琶、三弦等乐器写过大量作品,听过他作品的人称赞:“身临其境,听不出是为单纯的技巧而作,而是音乐内涵的点缀和情感的自然流淌。”1.2作品简介1.2.1 山乡喜开丰收镰简介山乡喜开丰收镰是唐富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表现了黑龙江人民喜庆丰收的心情,具有浓厚的黑龙江风格。山乡喜开丰收镰大致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描写了山乡的清晨鸟语花香;第二部分是慢板,具有歌唱性;第三部分是快板,描绘了黑龙江人民喜庆丰收的场景;第四部分是尾声,描绘了黑龙江人民丰收的喜悦。1.2.2 挂红灯简介挂红灯是牟善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将鲁西南秧歌调锣鼓点和山东民歌挂红灯结合在一起主要技巧运用了“三大气”。作品分为三段,第一段直接以快板开头,表达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的喜悦心情;第二段以慢板为主,似在讲述节日之中人们之间的谈论,时而低声细语,时而高谈阔论;最后一段以快板结束全曲,表达人们欢天喜地敲起锣打起鼓高高兴兴过新春。第二章实践过程2.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2.1.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作曲家主要想通过山乡喜开丰收镰这首作品,来描写黑龙江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该作品通过清初劳作、幸福讴歌、热烈劳动等几部分,对乐曲的思想逐步深入,最终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歌唱。在乐曲处理中,结合自己的特点,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引子中打音、花舌等技巧和散拍子的处理,这样更能表现出山乡清晨寂静,再加上静与动的结合充分表现了山乡的清晨是寂静的,连高山流水的声音都听得很清楚。慢板讴歌的深情和快板的火爆表现了人们在歌唱新生活的同时又对明天的向往,为了明天大家辛勤而努力的劳动者,这首作品充分表现出了黑龙江风格。这样即尊重了作曲家的意图又体现了自己的演奏特点。2.1.2对挂红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作曲家主要想通过挂红灯这首作品,来描写人们在春节时的欢乐心情和喜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歌唱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该作品通过挂红灯笼、春节游玩、节日狂欢等几部分,对乐曲的思想逐步深入,表达了对美好新生活的歌唱。在乐曲的处理中,结合自己的特点,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快板的处理(掌握其热烈、欢乐、火爆的感觉,在重音的演奏上可以加上打音,效果会更好一些)、慢板的深情(把握其情感的演绎)、激情(注意技巧的运用)。这样即尊重了作曲家的意图又体现了自己的演奏特点。2.2对山乡喜开丰收镰挂红灯不同风格的掌握 2.2.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风格的掌握乐曲主要有四部分组成,慢板,快板。作曲家在四部分当中运用了相应的演奏技法来表现作品的风格。第一部分是引子(见谱例1),主要运用了花舌、打音、散板、指颤、呼舌等技法。描写了山乡的清晨寂静,太阳出来就连起床的钟声都可以几乎让每个在沉睡的人民听到,就连鸟叫声、流水声也都很清晰。【谱例1】 第二部分是慢板(见谱例2),主要运用了“吐连音”、 指颤等技法。“吐连音”在本部分中的运用,使作品具有歌唱性,指颤主要运用在特定音符(高音3)上面,起到加花的作用。【谱例2】第三部分是快板,主要运用了三吐、双吐等技法(见谱例3)。三吐的演奏方法是:舌尖抵上牙床发出“吐吐库”的声音即为三吐,吹吸一样;双吐的演奏方法是:舌尖抵上牙床发出“吐库吐库”的声音即为双吐,吹吸一样。三吐和双吐的交替运用,描绘了黑龙江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谱例3】第四部分是尾声,主要运用了支声复调(见谱例4)、三吐和花舌(见谱例5)等技法。描绘了黑龙江人民丰收的喜悦。【谱例4】【谱例5】2.2.2对挂红灯风格的掌握乐曲从速度上讲,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快板慢板快板。作曲家在三部分当中运用了相应的演奏技法来表现作品的风格。第一部分主要借鉴了鲁西南锣鼓点节奏(见谱例6),着力表现了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运用了支声复调技法(见谱例7),该技法的运用表现了人们在热闹的场景下,歌唱社会主义好生活的场景;作品之后又回归到锣鼓点节奏,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谱例6】【谱例7】第二部分是慢板,主要运用了“吐连音”、颤音、顿气等技法。颤音主要分为舌颤、腹颤、指颤等,其标记分别为:“舌颤”、“腹颤”、“指颤”,其演奏技法是:舌颤是舌尖在口腔内来回平行运动,所发出的声音;腹颤是腹肌在平稳的上下运动所发出的声音;指颤是手指的独立颤动。在这个段落中舌颤、腹颤、指颤交替出现。舌颤音一般用于慢板的演奏上,腹颤一般用于长音的演奏上,指颤主要运用在特定音符上面,起到加花的作用;顿气是由下巴和舌头配合发出“学虚”声的演奏技巧,一般演奏的是八分音符;【谱例8】【谱例9】第三部分是快板,主要运用了剁气(见谱例10)、复调、锯气(见谱例11)等技法。剁气的标记是“剁气”,其演奏方法是:吹奏时发出“se kei”字音。该段一开始,为剁气演奏,慢起渐块,随着速度的提升加入打音技法,借以烘托气氛;之后支声复调的运用,既突出了锣鼓节奏,又体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复调段落后面锯气技法的衔接运用,进一步突出了节日热烈的氛围,将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全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谱例10】【谱例11】 锯气第三章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1山乡喜开丰收镰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1.1对山乡喜开丰收镰所表达情景的把握本首乐曲有四个段落,每一个段落它所要表达的情景也不相同,快板和慢板的对比也比较强烈,慢板舒缓,快板有力。如果对作品以及对黑龙江当地的山水风景、民俗习惯和当地地方音乐没有了解的话,就不能更好的把本作品完美的演绎出来。我通过查找黑龙江当地的民俗习惯和当地地方音乐的资料以及听取导师对本作品的讲述,深入的理解作曲家所处的氛围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感情。3.1.2对山乡喜开丰收镰中打音和花舌等技法的运用作品中打音以及花舌的运用是作品的难点,在作品中打音的运用为作品描述当地农民劳动号子的诠释;花舌在作品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运用表达了作曲家喜悦的心情。在平时的练习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同时尝试着把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融入进练习中去,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作品有更好的演绎效果。3.2对挂红灯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2.1对挂红灯所代表的山东风格作品的把握该笙曲作品是牟派的代表作品。乐曲的第一部分的节奏就是根据北方锣鼓点而来。在平时多了解一下山东人民的风俗习惯、感受一下山东人民在过节的时候的氛围,同时欣赏一下山东的地方音乐感受其表达的感情才能更好地再现乐曲的风格。3.2.2对挂红灯中复调和“三大气”等技法的运用在作品中复调、锯气等技法的运用是最难掌握的。复调的上下声部的统一及节奏的把握很难掌握。在平时以慢速练习,并注意上下声部的统一,同时还要对全曲的情感有整体的把握。锯气的气息位置和舌头的位置以及气息和舌头的配合也是难以一蹴而就的。锯气要注意嘴的练习,以及气息和舌头的配合才能正确的做出该技巧。第四章实践成果4.1学会对不同风格乐曲的理解及掌握我实践的这两首作品,在内容、曲调、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都不相同,给人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民族风情和视听,它们要表达的民族特色在不同的演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实践这两首作品前我耐心的听演奏家的演奏,并且根据其演奏在脑海形成一幅画面,充分让自己进入到那种氛围中,仿佛自己也是置身其中的一员,这就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然后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的关于作品的资料以及结合当地的环境及大背景加以理解,让自己可以更好地、更透彻的把握作品的风格及演奏技巧。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会单纯的去演奏作品,而不会深入的去思考、理解作曲家在写这首作品时要表达什么意思,体现什么样的感情,有哪些出彩的地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实践,现在我不仅学会了怎么样演奏作品,还学会了怎么样去理解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演奏技巧相结合,从而使作品更加出彩,更加动听。4.2提高笙的演奏水平和丰富了关于笙的理论知识通过都这两首不同风格的实践,让我学到很多,无论是在演奏水平上还是在关于笙演奏方面的相关知识,不仅扩充我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而且增加了对这两首曲子的理解和认识,熟练了笙演奏技巧并提高了演奏水平,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了解了两种不同风格作品的特点。明白了所谓的演奏不仅仅是要把与作品有关的理论知识掌握好,同时要融入很多大家在演奏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把以前只会机械的去练习演奏技巧,而不思考怎么才能把技巧融入到作品当中的缺点改正,在演奏作品时加入自己的想法,多听、多想、多实践,从增加对作品的了解,从而让每首曲子演奏起来更加动听,也更加的完美。这两首作品演奏完以后,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板,现在我不仅在实践当中学会了怎样演奏技巧,更学会了可以让技巧在乐曲中发挥它的作用,我也会多听一些知名大家对曲子的诠释,并且深入思考,把自己的想法都融入作品中去,让作品更加丰满。小 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民族乐器的分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内外大小型的文艺晚会中,都少不了民族乐器的亮相,无论是独奏类、合奏类节目都十分受欢迎,不仅能表现民族特色,还能和群众演员进行互动,因为大多是民族乐器所演奏出来的作品大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非常能带动气氛。在这些晚会的出场中,不仅能使民族特色乐器得到充分发展,更能增强人们对于民族乐器的了解,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能够有一席展现的舞台,所以民族乐器的发展是必要的,不仅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时让民族乐器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尽展风采。社会在进步,笙曲作品的创新趋于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民族乐器演奏形式也从传统融入很多流行元素,流行音乐的笙曲也逐渐的出现在大众的面前,并且被大众所接收、所喜爱。就目前来说,了解笙曲创作的背景、地理条件、风土人情等能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当然,了解这些的前提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多听、多想、多实践,从而摸清曲子的风格以及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流行元素,让作品在表达上更加具有创新性,同时能被大众所接受,并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这就是笙曲作品的创新。另外,现在有许多蕴含民族韵味的曲子在现在几乎已经很难在人们耳边荡起,对于这些有意义但又即将被深埋的曲子,我们只能通过采风等办法才能接触到,因此要珍惜每一次采风的机会,留住这些特色的,有地方文化的作品。现在兴起一种关于创新的民乐,被称为新民乐,它的产生背景及原因,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都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笙曲作为新民乐中的一员,也要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不断地加以创新,融入更多流行的元素,做到民族乐器与时代共进步。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