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提纲_第1页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提纲_第2页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提纲_第3页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提纲_第4页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 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基本定义 基本公式 基本概念 基本计算基本定义 基本公式 基本概念 基本计算 一 场的概念 1 1 1 场的定义 2 标量场与矢量场 等值面 矢量线 二 矢量分析 1 矢量点积与叉积的定义 第一次习题 a cosABBA b sinABeBA n 2 三种常用正交坐标系 3 标量的梯度 1 3 a 等值面 例 1 1 b 方向导数 例 1 2 c 梯度定义与计算 例 1 3 4 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 1 4 a 矢量线的定义 例 1 4 b 矢量场的通量 SerFSrF n SS dd c 矢量场的散度定义与计算 例 1 5 d 散度定理 高斯定理 SV SFVF dd 5 矢量场的环量与旋度 1 5 a 矢量场的环流 环量 l lF d b 矢量场的旋度定义与计算 例 1 6 c 旋度定理 斯托克斯定理 CS lFSF dd 6 无源场与无散场 a 旋度的散度 散度处处为 0 的矢量场为无源场 有 0 A AF b 梯度的旋度 旋度处处为 0 的矢量场为无旋场 有 0 uF c 矢量场的分类 7 拉普拉斯算子 8 亥姆霍兹定理 概念与意义 基本概念 1 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用于描述矢量场的不同性质 a 矢量场的旋度是矢量 矢量场的散度是标量 b 旋度描述矢量场中场量与涡旋源的关系 散度描述矢量场中场量与通量源的关系 c 无源场与无旋场的条件 d 旋度描述场分量在与其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散度描述场分量沿各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2 亥姆霍兹定理概括了矢量场的基本性质 a 矢量场由其散度 旋度和边界条件唯一确定 b 由于矢量的散度和旋度分别对应矢量场的一种源 故分析矢量场总可以从研究其散度和旋度着手 c 散度方程和旋度方程是矢量场的微分形式 故可以从矢量场沿闭合面的通量和沿闭合路径的环流 着手 得到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 3 标量场的性质可由其梯度描述 a 标量场的梯度是一个矢量场 且 0 u b 标量场在给定点沿任意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梯度在该方向上的投影 l e ue l u l c 标量场中每一点的梯度垂直于等值面 且指向增加的方向 ru ru 三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 电荷守恒定律 a 电荷分布 电荷体密度 电荷面密度 电荷线密度 是空间坐标的点函数 b 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 面电流密度 矢量点函数 c 电荷守恒定律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VS V t SJd d d d 0 t J 电荷不能创造 不能消灭 在电磁场作用下 发生移动 即重新分布 数学表示式是电流连续方 程 2 真空中静电场方程 a 库仑定律 R R qq R qq eF R 3 0 21 2 120 21 12 4 4 b 电场强度 i 定义 ii 已知电荷分布求解电场强度 式 2 13 iii 表征电场特性的基本矢量 c 静电场方程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0d 1 d 0 C i i S lrE qSrE 0 0 rE rE d 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 i 静电场散度与高斯定理 利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 ii 静电场旋度与环路定理 3 真空中磁场方程 a 安培力定律 21 3 12 1211220 12 d d 4 CC R RlIlI F b 磁感应强度 i 定义 ii 也可以通过运动电荷受到的磁场力定义 洛仑兹力 BqvF iii 表征磁场特性的基本矢量 c 静磁场方程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IlrB SrB C S 0 d 0d rJrB rB 0 0 4 电磁感应定律 a 积分形式 表示为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地变化 SC SB t lE d d d d 率的负值成正比 b 微分形式 t B E c 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相同 d 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要阻止磁通的变化 实质是电磁感应现象必须遵守电磁能 量守恒定律 e 感应电动势存在与否不依赖导体回路 f 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意义 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的一个方面 即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5 位移电流密度 a 是矢量点函数 某点的位移电流密度等于该点的电位移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t D Jd b 位移电流表明 变化的电场也是一种 电流 可以激发磁场 c 位移电流不表示电荷的宏观定向运动 在介质中会引起热效应 d 引入位移电流的概念 安培定律修正为 t D JH S t D JlH SC dd e 位移电流概念的重要意义 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的另一个方面 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6 媒质的电磁特性 a 电介质的极化 b 磁介质的磁化 c 导电媒质的传导特性 7 麦克斯韦方程组 a 积分形式 SV S CS CS dVSD SB S t B lE S t D JlH d 0d dd d d VS VSJdd b 微分形式 均匀媒质条件下 D B t B E t D JH 0 E H t H E t E EH 0 c 媒质的电磁特性方程 本构关系 ED HB EJ d 麦克斯韦方程的相关概念 i 两个基本假设 有旋电场的假设 位移电流的假设 ii 高斯定律在时变情况下也成立 iii 磁通连续性原理在时变情况下也成立 8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a 一般形式 Sn n n Sn DDe BBe EEe JHHe 21 21 21 21 0 0 式中 为媒质分界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选定为离开分界面指向媒质 1 n e i 磁感应强度法向分量连续 ii 电场强度切向分量连续 b 两种理想介质分界面 的边界条件 0 0 sS J 0 0 0 0 21 21 21 21 DDe BBe EEe HHe n n n n c 理想导体的边界条件 设定媒质 2 为理想导体 Sn n n Sn De Be Ee JHe 1 1 1 1 0 0 四 静态电磁场 1 静电场 a 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i 基本方程微分形式 0 E D ii 基本方程积分形式 0d dd C VS lE VSD iii 边界条件 00 2121 2121 ttn snnSn EEorEEe DDorDDe iv 积分方程表示穿过任一闭合面 S 的电位移矢量 D 的通量等于该闭合面包围的自由电荷的总量 v 高斯定律积分式和微分式表明静电场是有源场 电荷是产生静电场的源 电力线从正电荷出 发 终止于负电荷 vi 环路定律积分式和微分式表明静电场是无旋场 vii 在不同媒质的边界上 场矢量 E 和 D 一般是不连续的 故微分形式基本方程在边界面上不再 适用 积分形式基本方程仍然适用 b 电位函数 i 电位函数及其微分方程 lEE d 在均匀 线性和各向同性电介质中 已知电荷分布求解位函数 点电荷 rr q r i 4 1 体密度分布电荷 V rr r r V d 4 1 面密度分布电荷 S rr r r S S d 4 1 线密度分布电荷 l rr r r l d 4 1 在均匀 线性和各向同性电介质中 电位函数满足泊松方程 r r 2 或拉普拉斯方程 时 0 0 2 r ii 电位的边界条件 s nn 2 2 1 1 21 iii 电位的定义是从静电场的无旋性引入的 但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表示电场中 将单位正电荷 从 P 点移动到参考点 Q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表示为 Q P PQ P lE q W d 0 iv 点电荷的电位计算公式提供了求解任何索要计算的场点 r 处电位的一种方法 再求电场强度 E 容易实现 v 电位是相对量 在电场一定情况下 空间各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选择适当的参 考点 使电位表达式具有最简单的形式 vi 电位参考点选择原则 1 不能选择点电荷所在的点为电位参考点 否则会使场中各点电位 为无穷大 2 只有当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时 才可以选择无限远处位电位参考点 3 对一些具有轴对称性的问题 通常也不能选择无穷远为电位参考点 而是选择半径的a 圆柱面作为电位参考点 4 同一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电位参考点 vii 静电场中 电位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为等位面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等位面是一个以点电荷所 在点为中心的同心球面族 viii 可以利用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求解电位 c 电场能量 i 能量及能量密度 分布电荷的电场能量 表示连续分布电荷系统的静电能量计算公式 V e VWd 2 1 但不能认为静电场能量之储存在有电荷区域 此公式只能应用于静电场 多导体系统电场能量 表示点电荷系的互有能 即总静电能 N i iie qW 1 2 1 能量密度 表示静电场能量储存在整个电EDwe 2 1 VEDW V e d 2 1 场区域中 适用于静电场和时变场 ii 电容 在线性和各向同性电介质中 两导体间的电容为 U q C 计算电容方法 1 假设导体上的带电量 电荷或分布电荷密度 推导出空间的电荷分布 确定导体间的电压 再计算电容 2 假设在导体间施加电压 求出空间电场的分布 利用 介质中电位移或电位与导体电荷面密度的关系 确定导体上的电荷 进而计算电容 d 静电场问题求解 i 已知电荷分布 求场分布 ii 已知电场分布 求电荷分布 iii 求解方法有 1 直接利用电场强度公式 式 2 13 2 直接利用电位函数计算公式 式 2 28 3 应用高斯定律求解对称分布的电场 4 已知电场或电位分布求电荷分布 可利用微分形式和微分方程 5 直接积分法 利用泊松方程或拉普拉斯方程 2 恒定电场 在导电媒质中 a 基本方程 i 微分形式 0 0 E J ii 积分形式 0d 0d C S lE SJ b 边界条件 i 00 00 2121 2121 ttn nnn EEorEEe JJorJJe c 用电位表示为 nn 2 2 1 1 21 3 恒定磁场 a 基本方程 i 微分形式 JH B 0 ii 积分形式 SC S SJlH SB dd 0d iii 边界条件 SttSn nnn JHHorJHHe BBorBBe 2121 2121 00 b 矢量磁位 i 矢量磁位 AB 在均匀 线性和各向同性磁介质中 已知电流求解矢量磁位 体分布电流 V rr rJ rA V d 4 面分布电流 S rr rJ rA S S d 4 线电流 l rr I rA l d 4 ii 微分方程 在均匀 线性和各向同性磁介质中 矢量磁位满足泊松方程 JA 2 或拉普拉斯方程 时 0 J 0 2 A iii 矢量磁位的边界条件 Sn JAAe AA 2 2 1 1 21 11 c 磁场能量 i 能量和能量密度 多个电流回路的能量 N i iim IW 1 2 1 分布电流的能量 V m VAJWd 2 1 能量密度 HBwm 2 1 ii 电感 回路的自感 I L 回路的互感 2 12 12 1 21 21 I M I M 纽曼公式 12 12 dd 4 CC rr ll M d 恒定磁场问题求解 i 直接积分法 利用公式 4 6 4 8 已知电流密度求磁感应强度 利用 4 46 4 48 已知电流密度求磁矢位 ii 利用安培环路定律 iii 利用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五 时变电磁场 1 波动方程 a 0 0 2 2 2 2 2 2 t H H t E E 2 矢量位与标量位 a 定义 t A E AB b 洛仑兹条件 0 t A c 微分方程 2 2 2 2 2 2 t J t A A 3 坡印廷定理与坡印廷矢量 a 坡印廷定理 V dd 2 1 2 1 d d d 2 1 2 1 VJEVDEBH t SHE JEDEBH t HE VS 物理意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曲面 S 进入体积 V 的电磁能量等于单位时间内体积 V 中所增加的电磁 能量与损耗的能量之和 b 坡印廷矢量 2 W mHES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能量传输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电磁能量 其方向就是电磁能量传输的方 向 4 时谐电磁场 a 复数表示法 tj m rEtrE e Re rj z rj y rj x z y x rEerEerEerE eee zmymxmm b 麦克斯韦方程的复数形式 D B BjE DjJH m 0 c 波动方程的复数形式 k HkH EkE 0 0 22 22 d 动态矢量位和标量位的复数形式 i AjE AB ii 洛仑兹条件 jA iii 达朗贝尔方程 22 22 k JAkA e 平均坡印廷矢量 i 2 000 av d 2 d 1 d 1 tStHE T tS T S TT ii HES Re 2 1 av 六 平面电磁波 1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 a 均匀平面电磁波函数 i 波动方程 0 22 EkE 若 波动方程简化为 解为 xxE eE 0 2 2 2 x x Ek z E kz mxE ezE jj ee 相伴磁场强度为 kz my EezH jj ee 1 ii 电磁场瞬时表示 kztEezHtzH kztEezEtzE my t mx t cos 1 eRe coseRe j j b 均匀平面电磁波传播参数 i 周期 表示时间相位相差 2 的时间间隔 s 2 T ii 相位常数 波数 表示波传播单位距离的相位变化 rad m k iii 波长 表示空间相位差 2 的两个等相位面之间的距离 m 2 k iv 相速 表示等相位面的移动速度 m s 1 k vp v 波阻抗 本征阻抗 描述均匀平面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大小 y x H E 和相位关系 真空中 377120 0 0 0 c 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i 在理想介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