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线625环压气开仓检查更换刀具技术交底_第1页
右线625环压气开仓检查更换刀具技术交底_第2页
右线625环压气开仓检查更换刀具技术交底_第3页
右线625环压气开仓检查更换刀具技术交底_第4页
右线625环压气开仓检查更换刀具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州地铁 技技 术术 交交 底底 记记 录录 D1 4 XLX 工 程 名 称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 施工六标 土建施工项目 分部工程盾构掘进与管片安装 分项工程名称 萝岗站 香雪站盾构区间 右线 625 环压气开仓检查及更换刀具技术交 底 交底内容 1 开仓部位概况 隧道位置 萝香区间左线掘进至 625 环 刀盘切口环里程 YDK40 371 03 地面情况 中间风井施工场地 隧道洞顶埋深中间风井施工场地 隧道洞顶埋深 17 517 5 米左右 米左右 隧道埋深 17 米左右 平面曲线 直缓段 纵坡 纵坡为 12 下坡 地质情况 隧道洞身为 地层 隧道上部为 地层 隧道下部为 地层 2 压气换刀作业要求 1 压气技术参数 1 进行压气换刀准备 停机前机电人员应检查保压系统 空压机 确保正在使用的空压机 及备用空压机处于正常状态 造价人才网并已接入保压系统 确保保压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3 本次换刀采用压气作业 压气置换土仓内土体时采用的工作压力为 1 7 1 9bar 换刀 过程中采用的工作压力为 1 6bar 4 在进行压气作业之前 土木 机电各相关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由值班经理拟 定换刀计划 各项工作准备完善以后 上报监理 申请压气开仓作业 5 停机前 不间断往土仓内注入膨润土 停机后 进行压气置换土仓内土体 期间土仓上 部压力控制在 1 7 1 9bar 出土量以能够进行压气作业为准 通过观察土仓压力传感器 1 3 传感器显示气压大致相同时 一般情况下 出土量不超过 1 6 斗 6 具备以下两项必要条件才可以压气开仓 压气置换土仓土体工作完成之后 将土仓气压 2 缓慢地降至 1 6bar 然后稳压观察约 1 小时 主要观察各个土仓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的变化 情况 各土仓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均没有明显升高 尤其是下部的传感器 必须确保水位和 渣土位置均低于 3 点或 9 点球阀位 具备以上条件后 开始进行压气作业 否则 立即上报 值班领导 7 在打开开仓前必须进行气体监测 首先在监理的见证下使用气体检测仪器进行自检 自 检合格后请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才能开仓 而作业人员进仓前还必须进行活物检测 检测合格后再进仓 并且 在压气作业期间 每次 人员重新进仓前必须使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 确保安全后再进仓 8 开仓后认真观察掌子面的稳定情况和土仓内渗水量 对地层进行确认 判断是否具备换 刀作业条件和环境 9 刀具更换要严格遵守 拆一装一 的换刀原则 换刀采用 逐臂更换 方式减少转动刀 盘次数 每一位置要首先进行边缘滚刀的更换然后进行正面滚刀的更换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 度 应清晰地反映所换刀具编号 螺栓拆除 紧固情况 10 值班经理应做好压气作业期间的安排 合理利用作业工人 做好隧道内的清理工作 尤其是盾尾和 1 台车范围内 保证在封仓之后 能够快速恢复掘进 做好注浆系统的维护 工作 同时 非压气作业的机电工程师和机修工要做好各种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 确保各种 设备保持在正常状态 11 压气作业相关注意事项 1 作业开始时 在第一个人进入土仓前 操仓员应持续充气 10 分钟 以确保上面土仓 空间内空气新鲜 2 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 且通过工作前身体检查的健康工作人员 3 进行压气作业的人员在作业前不许饮酒 作业过程中不许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4 在压气作业过程中不许吸烟 5 作业后的 6 小时内 不应承担较大强度的体力运动 交接班开始时 对于即将结束压 气作业的工人 可以返回到比较轻松的岗位上 作业后的 24 小时内 不许飞行和潜水 必须 留在 现场 附近 12 隧道内准备一定量的夹板和木枋 用以临时支撑换刀作业面 保障换刀作业人员的安 全 13 压气换刀作业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论坛转刀盘应严格确认土仓内人员撤出情况 土仓 内刀具螺栓紧固情况 然后才可转动刀盘 14 在压气换刀作业过程中 一定要做好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和土仓内出土的记录工作 测量室应派人对地面监测的同时 还应加强地面的路面及附近建筑物的巡视 从进仓压气作 业开始 当地面的累计沉降量达到 1cm 或者土仓累计出土量达到 1 斗时 立即停止压气作业 3 封仓 恢复掘进 15 封仓前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应对刀具螺栓拧固进行检查 同时将仓内工具完全撤出 再封仓 16 在压气换刀作业完成之后 恢复推进 在恢复推进后 10 环的掘进过程中 一方面要 严格控制出土量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多注浆 尤其是对 625 628 三环要进行补注浆 同 时做好注浆的记录工作 2 压气作业过程 一 土仓加压 二 工作人员进入前舱 1 检查显示仪表 供暖装置 钟表 温度计 电话 紧急电话及阀门 舱门密封件是否干 净 2 关闭前舱舱门 确保关闭正确 3 关闭前舱与主舱之间密封门 4 使用电话 使人闸值班员与人闸里面的人员保持联系 5 人闸值班员缓慢地打开进气阀 6 缓慢地升高前舱的压力 直到达到工作压力 在加压过程中 即使人闸的人员出现细微 的不适 如头痛 耳膜不通 鼻塞等症状 也要停止加压并把人送出人孔舱 7 前舱里面的人员可根据需要调节供暖装置 8 当主舱内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 前舱内的人就可以打开主舱与前舱之间的气密门 进入 主舱 此时 主舱的气压与土仓的气压相等 都是工作压力 工作人员可打开主舱与土仓之 间的密封门进入土仓作业 三 前舱减压 工作人员在达到限定的工作时间 或出现不适 需进行减压 具体步骤如下 1 工作人员到达前舱并关闭主舱与前舱的气密门 2 主舱内人员使用电话与人闸值班员联系 3 根据减压表的要求降低前舱的压力 观察前舱压力表和前舱进气流量计 4 与此同时 人闸值班员同时打开排气阀 开始排气 无论如何此时压力不可以再次升高 5 调节进气阀和排气阀 直到达到排气过程所规定的缓慢而恒定的压力降低速度 进气流 量计的流量值每人至少为 0 5m3 min 6 观察前舱压力表 当前舱内部的气压降到第一级压力值时 人闸值班员通过调节进气阀 和排气阀 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压力恒定 人闸值班员应通过进气流量计经常检查人闸的排 气情况 4 7 在保压过程中重复以上的步骤 直到舱内压力与外界的常压相同 在减压过程中 人闸 内的人员可以打开供暖装置 推荐的温度为 15 28 8 打开前舱与外界之间的舱门 人员从前舱出来 9 人闸值班员将减压过程 日期 时间 压力 人数等 记录在人闸记录本上 10 减压之后 必须按有关加压减压的规定 确保在压力下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场所休息一 定的时间 在整个减压过程中 必须保证所有的过程都正常 3 施工注意事项 一 加压舱使用前的检查工作 1 设备检查 加压舱在使用前对各部件进行认真检查 所有的阀门 管路 压力表是否有堵塞和漏气现 象 压力表是否准确 通讯装置 照明设备是否正常 舱门开关是否灵便 舱内所需的器材 如氧气面罩 医疗设备等是否完备 都要一 详细地予以登记 还要检查加压系统 供氧系 统等辅助设备的准备情况 检查储气密封容器的压力和气量 必要时些对加压舱进行耐压和 泄漏试验 加压舱 储气容器和空气过滤器均系高压容器 工作前必须进行检查 各项工序必须按照 压力容器的规章制度办 2 进舱人员需知 1 舱内禁止吸烟 易燃物品和有害物质带入舱内 2 手表 钢笔等勿带入舱内 以免损坏 3 作业人员进舱前必须排完大 小便 4 在舱内皮肤切忌与金属或舱壁接触 以免减压时因挤压和冷刺激造成机体局脱饱和障 5 舱内不得大声喧哗或打闹 6 舱内不要乱动阀门 仪表及其他相关设备 减压时不要堵塞排气管 7 不得携带水银血压计及水银温度计入舱 以防水银意外污染舱内环境 3 进舱人员的选择 除潜水员外 要求其他的进舱人员都能适应高气压环境的体格条件 凡患有上呼吸道慢性 疾病的患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咽股管不通者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 扩张 肺结核患者 血压过高者 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 肝脏 肾脏等均不宜作入舱人员 工作人员进舱前 需同潜水员一样 进行常规体检 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咽炎 咽 喉通气不良 肺部感染 外伤 酒后 饱餐后 l 小时内等均不符合进舱条件 经检查 发现体 温超过 37 C 口腔温度 30 C 或脉率超过 80 90 次 分钟或收缩压高于 135 145 毫米汞 柱舒张压高于 90 95 毫米汞柱不得进舱 如有疲劳 不适者 不准进舱 二 操作人员 5 1 操作人员应由专人负责 要认真负责 严守岗位 谨慎地实施操作程序 掌握升压 速度 经常观察 询问舱内情况 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不但密切观察舱内人员的神情和体态 而且不断有针性地询问主观感觉 这是做好医务保证工作所必要的 舱的使用情况 及时 完整 如实地填入记录簿内 2 操作人员要认真选择和正确使用减压方案 如在减压过程中 舱内人员主诉皮肤发痒 关节疼痛时 需根据症状和体征的轻重适当延长减压时间 3 将加压 停留 减压时间 舱内人员的感觉和加压 进行记录 4 操作人员作交接班时 应按规定的交接手续严格执行 并将详细情况和提请交接班人注 意的事项一一交接清楚 5 操仓人员应详细记录拆装刀具刀轴号 用于刀具资料收集整理 三 管片补充注浆 1 做好施工过程记录 记录应包括注入环的序号 注入位置 注入量等参数 2 注浆前 要先对注浆位置管片螺栓进行检查并复紧 注浆过程要安排专人观察注浆部位 的管片变化 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止注浆 3 注浆期间 测量室要对地面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监测 并及时反馈监测信息 4 每天注浆结束后 都应检查注浆泵 搅拌机等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保证注浆顺利进 行 4 操作安全措施 1 加压过程中 加压舱操作人员要随时与舱内人员保持联系 每一动作要通知舱内 舱内 人 员得到通知后 要立即明确回答 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2 操作人员应掌握好升压的速度 若舱内有人感到升压过快 引起耳痛 要马上停止升压 或适当降低压力 直到舱内有人通过捏鼻鼓气 吞咽 打阿欠等方法使咽管调压成功后 再 继续升压 加压过程中 一般在 0 2 0 6 公斤 厘米 2时容易引起耳痛 应稍慢 待机体适 应后即可适当增加升压的速度 3 加压完毕到减压出舱之前 要定期通风 通风可使舱内二氧化碳和污气体不致积聚到有 损于人体健康的程度 另一力面 通风还可以降低舱温 在供氧时通风 可降低舱内氧浓度 4 加压舱使用过程中 若有人要进入主舱 则要先进入过渡舱 关闭过渡舱门 升始升压 到与主舱相等的压力 若稍有差异 可打开两舱相隔的中间门上的平衡阀 使两舱衡压 然 后开启中间门 人员从过渡舱进入主舱 进入主舱后 即将中间门关闭 把过渡舱降到常压 若有人从使用中的主舱出来 则先将过渡舱关闭加压 使其压力与主舱平衡 然后打开中间 门 人员从主舱进入过渡舱 随即关闭中间门 过渡舱内的人员便可按规定的减压方案减至 6 常压后出舱 5 加压舱使用过程中 若有较小购物品必须从递物筒内传递出舱 则舱内人员先用电话通 知舱外人员 请其关闭外盖和平衡阀 然后舱内人员先打开平衡阀 待递物筒内气压与主舱 压力平衡后 再打开内盖 物品放稳后关闭内盖和平衡阀 通知舱外 舱外应先打开平衡阀 放出递物筒内的高压气体 待传物筒减至常压后再打开外盖 取出物品 若舱外向舱内传递 物品时 共方法相同 但操作顺序相反 6 当电话发生故障时 可用敲击时不发生火花的木棒等按下表敲击加压舱壁进行通讯 敲 击时不可触及阀门 仪表 观察窗 7 加压舱用毕 舱内要彻底通风 擦拭 消毒 以保持清洁 8 减压出舱的人员 应注意休息 有条件者应洗热水澡 并至少在加压舱附近停留 8 小时 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减压病的症状和体征 立即进行再加压治疗 减压出舱后 12 小时内 不 宜乘飞机 9 防火措施 对加压舱的防火问题 特别是启用供氧系统后的防火问题 必须十分注意 为了确保加压 舱的安全 需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1 仓内一切用电必须使用 12V 安全电压 禁止任何电路地线接在高压容器上 以防由于 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2 电路导线均应装在金属管道内不要暴露 以保护电路导线的绝缘性不被腐蚀 摩擦 割 裂等而受到损坏 3 所有电气开关都应装在舱外 防止开启时产生电火花 4 最好采用舱外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