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传说_第1页
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传说_第2页
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传说_第3页
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传说_第4页
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传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颂 有关黄河的俗语 谚语 传说有关黄河的俗语 谚语 传说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 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 岂可人无得运时 天下黄河 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 海晏河清 河清海晏 河山带砺 黄河水清 砺山带河 鲤鱼跳龙门 俟河 之清 中流砥柱 王昌龄 白花垣上望京师 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 马首东来知是谁 黄河渡头归问津 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 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 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 三门峡 梳妆台 望三门 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责令李白改诗 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 过古黄河堤 古来黄河流 而今作耕地 都道变通津 沧海化为 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捧土尚可塞 北风雨雪恨难裁 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吼万里触龙门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暗天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 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 独树临关门 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 土花漠碧云茫茫 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 黄河水白黄云秋 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 黄河清 鼓角清雄占云祲 喜边尘 今度还静 一线乍添 长觉皇州日永 楼外崇牙影转 拥千骑 欢声万井 太平官府人初见 梦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 云 章粲 凤鸾飞动相映 宝带万钉 与作今朝佳庆 勋业如斯得也 况整顿 江淮大定 这 回恰好 归朝去 共调金鼎 柳中庸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 黑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 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 宁夏起身到潼关 万里风光谁第一 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 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 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 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 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 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 宁夏起身到潼关 万里风光谁第一 还数碛口金银山 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 它任意奔流 好像一个龇牙咧 嘴的怪物 日夜怒吼 滔滔不息 吞噬着万顷良田 咬啮着千万重山 黄河两岸的回汉人 民只能在山尖 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 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 而是青山重叠 沟壑纵横 没有一块平坦坦的 田地 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 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 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 在山头上种地 老老小 小忙个不停 却吃不饱 穿不暧 天长日久 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 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 名叫尔德 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 种了些黄瓜 他 每天起早贪黑 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 肩膀压肿了 脚底起皮了 精心地务育着黄瓜 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 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 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 渐渐地 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 抖动着 银色的胡须 对尔德老说 今天有两场大风 你要注意 中午是一场黄风 能把黄瓜吹 蔫 后晌有一场黑风 能使黄瓜蒂落 不管有多大的风 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 不见了白胡子阿訇 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 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 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 果然一个个蔫了 他心里非常难过 一年的血汗白费了 可一想 起白胡子阿訇的话 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 一股黑风过 吹得山摇地动 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 尔德老汉一看 黄瓜快 要落地 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 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 像神 仙用刀切过一样 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 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 河水 哗 地一下又并 拢了 老汉又累又饿 坐在河岸上 眨眨眼睛 金花乱舞 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 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 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 它可以叫黄河 断流 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 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 你不能 心急 要耐心 要下更大的工夫 明年 你再种一园子黄瓜 黄瓜熟了的时候 你拣最大 的一个扔进黄河里 那时 你走进河底洞里 珠宝由你挑 粮种由你拿 还有一把宝剑可 以斩龙杀妖 驯服黄河 你指哪里 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 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 他不怕路远 不惜流汗 从黄河里挑水浇 瓜 工夫不负苦心人 最后 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 长得像一把钥匙 老汉高兴 地日夜睡在瓜园里 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 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 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 念了个 太斯米 扔进黄河里 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 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 尔 德老汉下到河底 见靠着河岸有个洞 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 老汉拿了些 刚往出走时 听得一阵暴风狂吼 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 一浪高过一浪 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 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 一会儿 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 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 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 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 他心里豁亮了 心想 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 淤平山梁 老汉手持两把宝剑 向黄河猛劈 下去 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 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 只是节节升高 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追溯黄河历史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 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 煌的剧目 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150 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 早在 110 万年前 蓝 田人 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 大荔人 丁村人 河套人 等也在流域内生息 繁衍 7 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 3 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 奏响了古老 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 10000 7000 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7000 3700 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3700 2700 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 770 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 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 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 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 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 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 1 细石器文化 距今 10000 7000 年 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 如陕西大 荔沙苑 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2 新石器文化 距今 7000 3700 年 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早 中 晚三期 早期称仰韶文化 距今 7000 5000 年 1921 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 中 期称龙山文化 距今 5000 4100 年 1928 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 晚期称二里头文化 距今 4100 3700 年 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 为夏代文化遗址 3 青铜器文化 距今 3700 2700 年 可划分为三期 早期为二里岗文化 即郑州商城 文化 距今 3620 年 为商代早期文化 中期为殷墟文化 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 大致为 公元前 14 世纪至公元前 11 世纪 为商代晚期文化 晚期为岐山文化 即陕西岐山凤雏村 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 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 类型全 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 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 明的发展过程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 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 火药 指南针 造纸 印刷术 唐诗 宋词 元曲是黄河文 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 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 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 夏朝定都阳城 今河南登封 商朝定都于亳 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 周朝定都于镐京 今陕西西安 秦朝定都于咸阳 西汉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东汉定 都于洛阳 魏晋均定都于洛阳 隋唐均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宋朝定都于东京 今河南 开封 中国历史上的 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 西安 洛阳 开封四 座 早在 6000 多年前 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 4000 多年前 流域内形成了一 些血缘氏族部落 其中以炎帝 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 黄帝取得盟主地位 并融合 其他部族 形成 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 市有黄帝宫 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 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 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 族的摇篮 称黄河为 母亲河 为 四渎之宗 视黄土地为自己的 根 每年中华民族都要在陕西桥山的黄帝陵祭祖 每年无数的人们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树下 寻根 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带领中华民族象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 奔向 美好的未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 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 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 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 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 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洛 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 铁斧 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