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啤酒糖化发酵工艺设备 课程设计说明书 作 者 刘啟香刘啟香 学 号 2012304030102 院 系 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 题 目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年产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年产 25 万吨万吨 11 浅浅 色啤酒厂糖化发酵工艺设备设计色啤酒厂糖化发酵工艺设备设计 重点设备 煮沸锅 指导教师 魏群 刘月华 Abstract 2015 年 11 月 吉林 摘要 I 摘 要 本设计设计生产年产 25 万吨 11 度淡色啤酒 酿造原辅料分别采用 65 的 麦芽 35 的大米 主要从啤酒在国内外的发展 厂址选择 原辅料选择 环 保等方面入手 注重对啤酒生产过程中 糖化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物料衡算 和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及重点设备煮沸锅的改良 煮沸时酒花分三 次添加 糖化方法采用双醪二次煮出糖化法 在糖化过程中采用程序升温进行 蛋白质休止 增加一次分醪煮沸对强化蛋白质分解 促进凝固氮的去除非常有利 发酵方法采用大型露天锥形发酵罐法 发酵周期为 20 天 关键词 工艺条件 物料衡算 煮沸锅 设备选型 Abstract II Abstract This design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250000 tons of 11 degrees beer brewing raw materials respectively using 65 malt rice by 35 Mainl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beer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site selection choice of raw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beer production saccharifying fermentation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conditions material balance and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and so on are expounded and the key of improving equipment boiling pot hop when boiling add three times Saccharification method adopts double mash secondary boiled mash method used in the process of saccharificatio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sting on protein increase a boiling points mash to strengthen protein decomposition promote coagulation of nitrogen removal is very good Fermentation method by using large open air cylindro conical fermenter fermentation period for 20 days Key words Process conditions Material balance Boiling pot Equipment selection 摘要 III 目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 1 章 绪 论 1 1 1 啤酒工业发展简史 1 1 1 1 国外啤酒工业发展史 1 1 2 啤酒工业发展现状 1 1 3 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前景 2 1 3 1 啤酒消费量仍保持增长 2 1 3 2 啤酒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优化 2 1 3 3 啤酒进出口负增长 未来变化不明显 2 1 3 4 啤酒企业结构向集团化 股份制转型 3 第 2 章 设计概论 4 2 1 设计指导思想 4 2 2 厂址选择 4 选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近郊处 4 2 2 1 自然条件 4 2 2 2 技术经济指标 5 2 3 生产方法 工艺流程 工艺条件 5 2 3 1 生产方法 5 2 3 2 工艺流程 5 2 3 3 工艺条件 5 2 4 原料来源及标准 8 2 4 1 原辅料的来源 8 2 4 2 原辅料质量标准 9 2 4 3 水质要求 9 2 4 3 产品的质量标准 10 2 5 环保措施 10 2 5 1 污水处理原则 方法和效果 10 2 5 2 副产物综合利用 11 第 3 章 车间平面布置及说明 12 参考文献 14 结束语 15 第 1 章 绪论 1 第 1 章 绪 论 1 1 啤酒工业发展简史 啤酒是世界上古老的酒种之一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 巴比伦人就已经用 大麦酿酒 作为日常消费品 后传到埃及 发展至世界 1 1 1 国外啤酒工业发展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欧洲有叫较多的啤酒厂 仅德国就有近万家啤酒厂 八百万人口的比利时就有四千多家啤酒厂 法国有三千多家 1938 年 欧洲共 同体国家有 6680 个啤酒厂 再次以后 由于资本主义的竞争 许多小厂被相继 合并 至 1977 年 有 1929 个啤酒厂 美国的啤酒工业始于 16 世纪 80 年代 经过 200 多年的低速发展 至 1850 年 全美有 431 家啤酒公司 年产量仅 75 万桶 一桶 1 17 公升 1873 年 全美 发展至 4131 家啤酒公司 企业数量达到美国啤酒发展史上的峰值 年产量 9000 万桶 美国啤酒巨人百威 米勒 康胜三大啤酒公司诞生于此时 1880 年 至 1910 年 由于美国兴起禁酒运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啤酒厂家锐减至 1500 家左右 1940 年 美国啤酒公司数量又减半 1984 年 全美只剩下 44 家大型 啤酒公司 与此同时 家庭作坊式卫星啤酒厂开始兴起 2000 年 全美有 23 家大型啤酒公司 有 1250 家作坊式啤酒屋 年产 21 亿桶 占全球 12 亿桶的 17 5 三大巨头占据全美市场份额的 79 2 进入 21 世纪后 美国啤酒的年 增长率不足 1 1 1 1 2 国内啤酒工业发展史 啤酒在我国距今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第一家啤酒厂是由德国人在青岛设立 的 之后 帝俄在哈尔滨 日本在沈阳 英法在上海先后创建啤酒厂 由我国 最早自建的啤酒厂 是 1915 年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 1920 年创建了烟台醴泉 啤酒厂 这些厂规模交小 产量很小 直至全国解放以后 我国啤酒发展才开 始逐年提高 但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啤酒工业得以飞速发展 2 1 2 啤酒工业发展现状 目前 世界啤酒总产量以稳定在 1 1 1 亿吨之间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趋 于饱和状态 当前发展的中心在亚太地区 发展的热点在中国 中国已成为世 界第二大啤酒大国 人均消费仅 12 升 不及世界人均消费水平 25 升的一半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2 而同发达国家人均 100 多升的消费量相比 差距甚大 今后一个时期 可能还 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从是世界范围来看 啤酒总量已趋于饱和的总趋势十 分明显 1992 年 啤酒产量达 140 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达 25 个以上 而 且一些相对较大的公司 生产能力都有富余 仅美国啤酒富余能力就达 16 1 啤酒的发展 考虑到经济实力和竞争的需求 扩大经济规模 建立特大公 司是当今世界啤酒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 20 家特大的啤酒 公司中 美国占 4 家 其中 A B 公司年产量超 1000 万吨 美国的九家啤酒公 司就占了全国总产量的 98 日本的麒麟 朝日 三德利 札幌四家公司包揽 了全日本的啤酒生产 其它如荷兰 巴西 委内瑞拉 菲律宾等国家都有类似 情况 据统计 全世界各大公司 11 个牌子的啤酒就占了世界产量的 18 3 由于世界啤酒生产总体趋于饱和 而中国又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加之 啤酒本身不宜于长途运输 中国的啤酒发展又面临资金不足 原辅料及生产工 艺 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配套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 外商 采用各种形式来华投资 涉外啤酒企业已超过 30 多家 注册资本达 3 亿以上 4 1 3 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前景 1 3 1 啤酒消费量仍保持增长 目前 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约为 1600 亿升左右 每年唯有增长 我国啤酒 市场尚未饱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扩大 啤酒消费量也将 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 每年增产 80 100 万吨以上 增长率逐步下降 1 3 2 啤酒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优化 未来几年内 我国啤酒技术发展方向将是 酿造过程中的无菌管理 降低 啤酒溶解氧 提高啤酒风味的稳定性 高浓度稀释生产多品种酒 产品发展方 向是 高档酒 纯生啤酒和淡爽啤酒等 1 3 3 啤酒进出口负增长 未来变化不明显 虽然国家对啤酒等酒精饮料的关税率有所降低 但啤酒产品的进出口形势 及国外品牌的生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有可能增长 但增长幅度及比重不会很 第 1 章 绪论 3 大 1 3 4 啤酒企业结构向集团化 股份制转型 随着我国啤酒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质量的提高 价格竞争日益激烈 所以预计未来几年内 啤酒厂的合并进程将会持续 集团化经营将成为其未来 的发展趋势 5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4 第 2 章 设计概论 2 1 设计指导思想 以工艺设计为主 兼顾部分车间设计 做到精心设计 投资低 技术新 质量好 见效快 收集必要的技术资料 采用新技术和专利成果 达到或超过 国内同类型工厂生产实际平均先进水平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做到通用性和 独特性相结合 加强计划性 各阶段有明确的任务 并严格执行 充分考虑到 周围环境及车间清洁状况及安全生产管理 2 2 厂址选择 选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近郊处 2 2 1 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 位于青海省海南州东部 东经 100 58 8 101 47 50 北纬 35 29 45 36 23 35 总面积 350km 东西宽 63 4km 南北长 90 6km 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 李家峡之间 距省会城市西宁 114km 海南州州府 158km 2 地质地貌 贵德县全境沟壑纵横 山川相间 呈现多级河流地和盆地丘陵地貌 地势 南北高 中间低 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 海拔最低为黄河松巴峡口 2170km 最高为扎木日根山 5011km 县城海拔 2200km 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滤地带 地质构造属祁昆 秦新生代断崖盆 地 县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 Cu Zn Pb Fe Ni 沙金 石英石 萤石 石 灰石等十多种矿种 但至今尚未开采 3 气象条件 每年平均气温 7 2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4 极端最低气温 23 8 年平 均降水量 251 559mm 全年无霜期 258 天 年日照时数 2928h 4 水文条件 全部河流年径流量 35568 2 万 m 境内黄河水面最高 800m 最窄处宽 第 1 章 绪论 5 60m 平均流速 750m s 5 环境卫生条件 县内几乎不存在重度污染的工厂 周围环境清洁 无有毒有害气体 大气 含尘含菌浓度极地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6 2 2 2 技术经济指标 1 原辅料 燃料等供应条件 据 2010 年调查数据显示 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打 129 19 万亩 粮食作 物播种面积 55 45 万亩 主要以大麦和小麦为主 其中大麦播种面积 29 45 万亩 原料供应充足 6 2 动力供应条件 境内水电资源丰富 有装机总容量 16 万千瓦的尼那水电站 及总装机容 量为 420 万千瓦的拉西瓦水电站 且距工厂较近 3 交通运输条件及其它方面的协作条件 交通运输方便 距省会西宁仅 114km 距兰州市 220km 2 3 生产方法 工艺流程 工艺条件 2 3 1 生产方法 本设计采用双醪二次煮出糖化法 大型露天一罐发酵法 2 3 2 工艺流程 麦芽 粉碎机 水 15 85 蒸汽 酒 花 热凝固物 大米 粉碎机 糊化锅 糖化锅 麦汁过滤槽 煮沸锅 漩涡沉淀槽 熟啤酒 杀菌机 灌装机 清酒罐 过滤机 发酵罐 薄板冷却器 酵母 鲜啤酒 CO2 酵母 冷凝固物 图 2 1 啤酒糖化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 2 章 设计概论 7 2 3 3 工艺条件 1 原料粉碎 采用湿法粉碎 使原料的比表面积增大 内含物与介质水和生物催化剂 酶接触 面积增大 加速物料内含物的溶解和分解 使麦芽的皮壳破而不碎 胚乳适当的细 并提高粗细粉粒的均匀性 辅料大米越细越好 以增加浸出物 的收得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8 率 将麦芽用 20 50 的温水浸泡 15 20min 使麦芽含水量达 25 30 之后 再 用湿法粉碎机粉碎 之后兑入 30 40 的水调浆 泵入糖化锅 辅料大米也采用 湿法粉碎 调浆后泵入糊化锅进行糊化 麦芽的粉碎度 0 8 1 2mm 辅料大米 的粉碎度 1 5 2 5mm 2 辅料糊化 粉碎后的浆液中淀粉粒 在一定温度下吸水膨胀而破裂 淀粉分子溶出 呈胶体状态总分布于水中 形成糊状物的过程 在糊化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加热至 30 30 时有利于各种淀粉酶溶出 同时搅拌 防止物料粘锅 并提高传热效果 在糊化锅中投入辅料大米粉级 15 20 的麦芽粉 防止糊化醪粘锅 改善糊化效果 大米的投入量与加水量 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加水比为 1 5 7 再升温至 70 保持 20min 左右 在升温 至 100 使淀粉充分糊化 提高浸出率 同时提高糖化醪 淀粉酶充分作用 升温所需的热量 时间 40min 再排除糊化醪 3 糖化 利用麦芽中所含的各种水解酶在适宜的条件 温度 pH 时间 下 将麦 芽和辅料大米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逐步分解为可溶性低分子物质 采用双醪二次煮出糖化法 在糖化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加水比一般为 1 3 0 3 2 加热水至 37 将已粉碎好的原料投入糖化锅中 加热至 50 52 蛋白质休止过程 羧肽酶充分作用 形成低分子含氮物质 保持 30 120min 然后将糊化醪液兑入糖化锅中 并在 65 68 下保持 15 30min 是 淀粉酶充分作用 降解淀粉 在取出部分醪液煮沸 保持 5 10min 再兑入到 剩余的醪液中 然后在 76 78 淀粉酶作用 下保持 10min 4 麦汁过滤 采用过滤槽法进行麦汁过滤 使麦汁和麦糟尽快分开 以得到清亮和较高 收得率的麦汁 避免影响买只半成品的色香味 麦汁过滤分两个阶段 糖化醪过滤得到头号麦汁和洗糟 糖化醪以麦糟为滤 层过滤速度一般为 0 13 0 15L m2s 得到头号麦汁 浊度 30EBC 固体颗粒 10mg L 可用 0 025 0 030MPa 的 CO2加压增加流速 洗糟 连续 麦汁即 将露出糟面时 用 77 78 洗糟水喷洒 2 3 次 流速可升高至 0 15 0 30L m2s 第 2 章 设计概论 9 至残糖含量为 0 5 1 5 氧含量 0 05mg l 固形物 30mg L 麦汁澄清度 30EBC 5 麦汁煮沸及酒花添加 采用低压麦汁煮沸法 在 100 下预煮沸 10min 左右 在 10 15min 内 将 麦汁升温至 102 105 保持 1 2h 左右 煮沸时 pH 一般为 5 6 5 8 煮沸强度 8 12 酒花添加采用三次添加法 第一次在煮沸开始后 10 15min 添加 5 10 的 酒花 可防止起沫 单宁 多酚物质沉淀蛋白质 第二次在煮沸 25 45min 添 加 45 60 的酒花 可使酒花中的 酸异构化 第三次在煮沸终了前 5 10min 时 添加 30 40 的酒花 使酒花油溶出香味香型 酒花加量一般为原料的 0 2 6 漩涡沉淀 除热凝固物 煮沸后的麦汁以不低于 10m3 s 的速度泵入回旋沉淀槽 进料结束后 静置 麦汁 30 40min 麦汁冷却到 6 之前形成的凝固物 及煮沸过程中形成的热凝固 物 主要是 pr 多酚物质复合物 蛋白质自身凝固物 温度要恒定且无菌 7 薄板冷却 除冷凝固物 麦汁从 6 降温至 5 7 时 形成的冷凝固物 在 35 左右是析出的最多 采用薄板冷却器两段冷却法 第一段冷却用自来水作冷却介质 将麦汁从 95 左右冷却至 40 50 冷却水由不到 20 加热至 55 左右 第二段冷却用深 度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 麦汁被进一步冷却到发酵入罐温度 6 左右 冷冻水 从 4 3 升温至 0 左右 8 麦汁充氧 采用文丘里管充氧 通入无菌空气 使麦汁的溶解氧含量达 7 10mg L 以 便于酵母的繁殖 9 发酵 酵母接种量控制在满罐细胞数 9 12 106个 ml 下酒细胞数 10 106个 ml 左右 麦汁溶解氧浓度 6 8mg L 发酵室温 5 7 接种温度 5 7 酵母使用 代数 7 代酵母增值时间 5 7 天 冷麦汁 pH5 2 5 7 主发酵时间 8 12 天 主发 酵结束时 pH4 2 4 4 发酵时 最高罐压为 0 07 0 08MPa 满罐时间 12 18h 发 酵时间 15 20 天 9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10 主发酵期 4 5h 后为起泡期 每天升温 0 5 0 8 降糖 0 3 0 5 P 天 3 天后为高泡期 耗糖 1 5 P 天 维持 1 2 天 温度升到最大 需人工降温 5 天后为落泡期 维持 2 天 温度下降 0 5 天 耗糖 0 5 0 8 P 天 7 8 天后为泡盖形成期 泡盖厚 2 4cm 耗糖 0 2 0 4 P 天 主发酵最后一天急剧降 温 使酵母凝聚沉淀 回收酵母 后发酵期 下酒 从底部进酒 开口发酵 2 3 天 排 CO2 除生青味 物质 3 天后 封桶升压 温度控制 用温室控制液温 传统方法 先 降温至 3 再将至 1 1 酒龄 35 40 天 10 10 啤酒过滤 硅藻土过滤机 硅藻土预涂 在进行过滤 分 3 次添加硅藻土 清洗杀菌 用 80 90 的高 温水杀菌 20 30min 杀菌后用冷水顶出热水 冷却过滤机 第一次预涂 200 300kPa 压力下 将脱氧水或清酒与一定数量的粗循环土混合 循环预涂 粗土 用量为 700 800g 占总量的 70 左右 第二次预涂 粗土用量 1000g 预 涂层 1 5 3mm 厚 时间 10 15min 连续补加硅藻土 补土 中土 2 3 细土 1 3 用量为 60 120g 100L 啤酒 过滤结束后 用脱氧水将啤酒从下部顶出 清洗时采用与过滤相反的方向清洗用 80 90 的高温水杀菌 20 30min 过滤后啤酒色度下降 0 5 1 5BU 蛋白质含量减少 4 CO2含量减少 0 02 11 清酒罐贮酒 存放时间少于 3 天 温度 0 夹套冷却 填充系数为 90 95 装前 CO2 背压 12 啤酒灌装 啤酒 CO2控制在 0 45 0 55 之间 溶解氧含量小于 0 3mg L 罐装后的啤 酒应符合卫生标准 尽量减少 CO2损失 减少封入容器内的空气含量 桶装 桶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 容量为 15 20 25 30 50L 其中 30L 为常用规格 桶装啤酒一般是未经巴氏杀菌的鲜啤酒 瓶装 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 空瓶经浸瓶 碱液 2 5 40 70 浸泡 再经洗瓶机洗净 灌装机灌入啤酒 压盖机压上瓶盖 再进行巴 氏杀菌 第 2 章 设计概论 11 灌装 罐体材质为铝或铜 13 杀菌 采用巴氏杀菌 待杀菌啤酒的瓶装啤酒 15 从杀菌机一端进入 在 移动过程中瓶内温度逐步上升 达到 62 左右 最高杀菌温度 后 保持一段 时间 然后瓶内温度又随着移动逐步下降至接近常温 整个杀菌过程需要 1h 左 右 喷淋水压 0 2 0 3MPa 瓶升温速度在 2 3 min 杀菌效果 15 30Pu 2 4 原料来源及标准 2 4 1 原辅料的来源 1 麦芽 采购由甘肃省武威市古浪金圣麦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麦芽 2 大米 采购由西宁市布仁杰粮油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大米 3 酒花 采购由陕西瑞康生物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啤酒花 4 水 采用贵德县自来水公司所提供的自来水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2 4 2 原辅料质量标准 1 麦芽的质量标准 除根干净 不含杂草 谷粒 尘埃 枯草 半粒 霉粒 损伤粒等杂物 淡黄色有光泽 与大麦相似 有麦芽香味 无霉味 潮湿味 酸味 焦苦味和 烟熏味等 优良麦芽 千粒重 30 40g 麦芽相对密度小于 1 10 溶解度高 或沉降粒 小于 10 麦芽溶解均匀 麦芽玻璃质粒 0 2 5 浅色麦芽叶芽长度 3 4 者 75 左 右 平均长度 3 4 左右为好 麦芽脆度 81 100 发芽率小于 10 麦芽使用时水分 6 麦芽无水浸出率 78 82 浅色麦芽糖化时间 10 15min 麦汁过滤速度快 1h 以下 浅色麦芽糖化麦汁色度 2 5 4 5EBC 粗 细粉差 1 8 麦汁粘度 1 53mPa 以 8 6 协定麦汁计 蛋白溶解度 库s 尔巴哈值 41 协定法麦汁的外观最终发酵度达 80 以上 浅色麦汁协定 法麦汁的 pH 为 5 9 左右 2 4 3 水质要求 1 水质标准 颜色与透明度 酿造用水无色透明 无悬浮物 无沉淀物 气味和口味 水加热至 20 50 时 应有清爽感 无异味 无异臭 总溶解盐类 150 200mg L 之间 pH 值 6 8 7 2 之间 有机物含量 3mg L 以下 以 KMnO4耗氧量计 总硬度 2 85mmol L 以下 铁盐 铁含量应在 0 3mg L 以下 铵盐 小于 0 05mg L 硝酸盐 小于 5mg L 亚硝酸盐小于 0 05mg L 氯化物 20 60mg L 硅酸盐 小于 30mg L 第 2 章 设计概论 13 其它重金属离子 微量的铜和锌 对啤酒酵母的代谢有益 微量的锌对降 低啤酒中的双乙酰 醛类和挥发酸有利 但重金属离子过量对酵母有毒性 会 抑制酶活力引起啤酒浑浊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 细菌数 100CFU ml 总大肠杆菌群每 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2 大米的质量标准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14 洁白新鲜 无黄粒和青色粒 具有新鲜粮食香气 霉粒色斑率 0 01 精度 85 88 水分含量 11 12 粗脂肪含量 0 3 0 45 无水浸出率 93 糊化温度 65 直链淀粉含量 25 7 3 酒花的质量标准 酒花油 挥发油 含量 0 2 1 7 平均 0 8 多酚物质 4 6 苦味物质 15 22 酒花树脂含量 15 22 酸 4 8 酸 4 6 黄绿色或绿色 具有 明显的新鲜正常的酒花香气 无异杂气味 散碎颗粒 匀整度 4 0 崩解 时间 15s 水分 6 5 8 5 酸 绝干 6 2 11 0 酸 绝干 3 0 5 0 2 4 3 产品的质量标准 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 浊度 2 0EBC 泡沫细腻挂杯 泡持性 120s 浅 色啤酒色度 5 0 14 0EBC 具有明显的麦芽香气 口味纯正 爽口 酒体醇厚 柔和 无异味 总酸 2 6ml 100ml CO2 0 35 双乙酰淡色啤酒 0 20 2 5 环保措施 2 5 1 污水处理原则 方法和效果 1 污水处理的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 对污水产生 处理 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减量化原则 严格厂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在污水和污染物发生源进 行严格控制和分离 各工段污水分别收集 即源头控制 清污分离 就地处理原则 为防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及危害 必须就地处理 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厂内污水性质 规模 污水排放去向 对其进行分 类指导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 全面考虑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 同时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 以工艺技术 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 提高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生态安全原则 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 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 以保证生态环境安全 第 2 章 设计概论 15 2 污水处理的方法 采用 U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接触氧化 斜板沉淀工艺处理方法来处理 污水 3 污水处理效果 CODCr的去除率高达 95 以上 第 2 章 设计概论 16 pH 由 5 8 上升至 6 9 BODS的去除率达 96 SS 的去除率高达 86 产生的沼气 H2S 含量低 不需进行脱硫处理 8 2 5 2 副产物综合利用 1 麦糟的综合利用 可生产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粗脂肪 2 CO2的综合利用 CO2回收后经处理 可制成干冰或液态 CO2 用于制备酒花浸膏和生产碳酸 性饮料等 11 第 2 章 设计概论 17 第 3 章 车间平面布置及说明 根据车间的生产纲领 分析产品 产量关系 从而确定生产 类型是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还是单件生产 由此决定车间设备布臵形式是采用流水线式 成组 单元式还是机群式 车间布置应保证工艺流程顺畅 物料搬运方便 减少或避免 往返交叉物流现象 实行定 量 管理 工作环境整洁安全 对车间布 置时 除对主要生产设备安排适当位置外 还需对其它 所有组成部分 包括在制品暂存地 废品废料存放地 检验试验用地 工人 工作地 通道及辅助部门如办公室 休息室 生活卫生设施等 安排出合理的位 置 以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及生产安全 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及产品 的特点 配备适当等级的起重运输 机器和适当 的空地 以便于运输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通过各自设计的产量 设备大小 人员分配 生产批次和生产时间 以及未来几年内的工厂发展规划等各个方 面 经综合考虑后 可对车间内的布置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达到车间的最合 理应用 根据本次工艺设计 糖化车间采用一个糊化锅 一个糖化锅 一个麦汁过 滤槽 一个麦汁暂存罐 一个煮沸锅 一个回旋沉淀槽为主体设备的设计 要求设备离墙 1m 左右 设备之间相距 3 4m 并且为了操作方便和管理 需设计专门的通道和一个综合控制室 表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外墙维修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落地胎回收合同范本
- 房屋各种交易合同范本
- 自家房租租赁合同范本
- 酒店宴席协议合同范本
- 易拉宝订购合同范本
- 租给学生租赁合同范本
- 货车租赁合作合同范本
- 玻璃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小升初音标测试题及答案
- 慎交友-不交损友课件
- 2025年海军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招聘(卫生员兼司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锦州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宾馆前台培训课件
- WST856-2025安全注射标准解读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 易制毒、易制爆培训试卷及答案
- 入行论94课第1个颂词
- fog-106单轴光纤陀螺仪技术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