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0 年浙江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年浙江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汽车维修技能项目比赛方案汽车维修技能项目比赛方案 一 汽车维修技能理论考试方案一 汽车维修技能理论考试方案 机电维修个人赛学生选手和团体赛的选手均参加统一的理论考试 机电维修个人赛学生选手共 2 项 分为 1 丰田 8A 发动机单缸活塞连杆组拆装与测量 对指定的汽缸筒活塞连杆 组 活塞三道环拆装 测量该缸筒 活塞直径及第一道活塞环端隙和侧隙 不测连杆止推间隙和连杆大 小头油隙 连杆与活塞不分解 并填写测量 记录表和进行判断 2 汽车故障诊断 对指定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故障范围为丰田卡罗拉 1 6AT 轿车标准版发动机控制系统 一 理论考试比例分配 一 理论考试比例分配 占总成绩的 20 共 80 道题 二 理论考试内容 二 理论考试内容 选手理论考试主要为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 安全规范和专业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主要依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组织编写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 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模块 A 发动机与底盘检修技术 模块 D 高等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汽车维修教程 第二级 上 中 三 理论考试题型 三 理论考试题型 判断题 40 题 单项选择题 30 题 多项选择题 10 题 四 理论考试时间 四 理论考试时间 90 分钟 五 考试方式 五 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2 二 汽车维修技能实操项目说明 二 汽车维修技能实操项目说明 占总成绩的 80 一 技能比赛项目技术说明 一 一 技能比赛项目技术说明 一 团体项目团体项目 1 1 比赛规程 比赛规程 总分 220 分 一 维 护 项 目项目说明备注 内 容考核在规定时间内 按规范操作流程对指定车辆进行维护 计 分 满分 220 分 实际作业项目占 90 安全 工具 设备使用 环境等 占 10 按维修手册规范操作 要求 项目全面 作业规范 工具 使用正确 最终成绩 实际得分 100 220 时 间35 分钟 含填工单 到时即终止比赛 车 型丰田卡罗拉 1 6AT 轿车标准版 作业项目按照 维护项目作业表维护项目作业表 的具体项目对汽车进行维护 参考资料 汽车维修教程 丰田汽车公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级 上 汽车基本常识与工作原理 物料号 20099 00 第一级 下 汽车维护操作 物料号 20100 00 第二级 上 汽车维修基础 物料号 20101 00 第二级 中 汽车动力总成维修 物料号 20102 00 第二级 下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 物料号 20103 00 资料咨询 010 特别说明 参赛选手按照规定的顶起位置和顺序 可以自行编写每个位置两人 的操作分工和操作顺序 但维护项目不得增减 将 维护项目作业 表 预先填写 1 2 号选手分别填写各自在每个顶起位置上的作业 顺序 并在抽签后当场填写姓名及编号交组委会 维护作业中若 发现有非合格项时 须报出处理方法并在工单标出 无需修复 否则视为漏项 3 2 2 维护项目作业表 维护项目作业表 参阅 汽车维修教程 第一级 下 汽车维护操作 维护项目作业表 顶起位置顶起位置 1 1 1 4 1 4 选手 1 作业顺 序 选手 2 作业顺 序 评分 大项名称 小项目名称 作业内容注释内容标准说明标准说明 以下是顶起位置 1 001 预检工作 驾驶员座椅 安装座椅套 002 预检工作 驾驶员座椅 安装地板垫 003 预检工作 驾驶员座椅 安装方向盘套 004 预检工作 驾驶员座椅 拉起发动机盖释放杆 005 预检工作 车辆前部 打开发动机舱盖 006 预检工作 车辆前部 安装翼子板布 007 预检工作 车辆前部 安装前格栅布 008 预检工作 车辆前部 安装车轮挡块 可以用举升机顶 起部分车辆重量 009 预检工作 发动机舱 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液位 010 预检工作 发动机舱 检查发动机机油液面 011 预检工作 发动机舱 检查制动液液位 012 预检工作 发动机舱 检查喷洗器液面 013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示宽灯点亮 014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牌照灯点亮 015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尾灯点亮 016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大灯 近光 点亮 017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大灯 远光 和指示灯点 亮 018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大灯闪光开关和指示灯点 亮 019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转向信号灯和指示灯点亮 020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危险警告灯和指示灯点亮 021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制动灯点亮 尾灯点亮时 022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倒车灯点亮 023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转向开关自动返回功能 024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仪表板照明灯点亮 025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顶灯点亮 026 驾驶员座椅 左右车灯 检查组合仪表警告灯 点亮和 熄灭 027 驾驶员座椅 左右前挡风玻璃喷洗器 检查喷射力 喷 射位置 目测 028 驾驶员座椅 左右前挡风玻璃喷洗器 检查喷射时刮水目测 4 器联动 029 驾驶员座椅 前挡风玻璃刮水器 检查工作情况 低速 030 驾驶员座椅 前挡风玻璃刮水器 检查工作情况 高速 031 驾驶员座椅 前挡风玻璃刮水器 检查自动回位位置 032 驾驶员座椅 前挡风玻璃刮水器 检查刮拭状况目测 033 驾驶员座椅 左右喇叭 检查工作情况 034 驾驶员座椅 驻车制动器 检查驻车制动杆行程 035 驾驶员座椅 驻车制动器 检查驻车制动器指示灯点亮 036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检查制动器踏板应用状况 响应 性 037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检查制动器踏板应用状况 完全 踩下 038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检查制动器踏板应用状况 异常噪 声 039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检查制动器踏板应用状况 过度 松动 040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测量制动踏板高度 041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测量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 042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检查制动助力器工作情况 下沉 043 驾驶员座椅 制动器 检查制动助力器真空功能 控制 阀 高度不变 044 驾驶员座椅 方向盘 测量自由行程 045 驾驶员座椅 方向盘 检查松驰和摆动 046 驾驶员座椅 方向盘 检查点火开关 ACC 位置时 方向 盘可否自由移动 外部检查准备外部检查准备 047 驾驶员座椅 外部检查准备 打开行李厢门 048 驾驶员座椅 外部检查准备 打开燃油盖 049 驾驶员座椅 外部检查准备 将顶灯开关旋至 DOOR 050 驾驶员座椅 外部检查准备 将换档杆置于空档 051 驾驶员座椅 外部检查准备 释放驻车制动杆 052 左前车门 门控灯开关 检查工作情况 顶灯和指示器灯工 作情况 5 车身螺母和螺栓车身螺母和螺栓 053 左前车门 车身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安全带的螺栓和螺母 是否松动 054 左前车门 车身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的螺栓和螺母是否 松动 055 左前车门 车身螺母和螺栓 检查车门的螺栓和螺母是否 松动 056 左后车门 门控灯开关 检查工作情况 顶灯和指示灯工 作情况 057 左后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安全带的螺栓和螺母是 否松动 058 左后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动 059 左后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车门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 动 060 油箱盖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061 油箱盖 检查连接状况 062 后部 左右车灯 检查安装状况 063 后部 左右车灯 检查是否损坏和有污垢 064 后部 备用轮胎 检查是否有裂纹和损坏 065 后部 备用轮胎 检查是否嵌入金属颗粒或其它异物 066 后部 备用轮胎 测量胎面沟槽深度 测量规 067 后部 备用轮胎 检查是否有异常磨损 068 后部 备用轮胎 检查气压 069 后部 备用轮胎 检查是否漏气 070 后部 备用轮胎 检查钢圈是否损坏或腐蚀 071 后部 螺母和螺栓 检查行李厢门的螺栓和螺母是否 松动 072 后部 左右后悬架 检查减振器的阻尼状态 073 后部 左右后悬架 检查车辆倾斜度 门控灯开关门控灯开关 074 右后车门 门控灯开关 检查工作情况 顶灯和指示灯工 作情况 075 右后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安全带的螺栓和螺母 是否松动 076 右后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 动 6 077 右后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车门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 动 078 右前车门 门控灯开关 检查工作情况 顶灯和指示灯工 作情况 079 右前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安全带的螺栓和螺母 是否松动 080 右前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座椅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 动 081 右前车门 螺母和螺栓 检查车门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 动 082 前部 左右悬架 检查减振器的阻尼状态 083 前部 左右悬架 检查车辆倾斜度 084 前部 左右灯 检查安装状况 085 前部 左右灯 检查是否损坏和有污垢 086 前部 发动机舱 检查发动机舱盖的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动 087 前部 发动机舱 拆卸机油加注口盖 以下是顶起位置 3 088 底盘 发动机机油 排放 检查是否漏油 发动机各部 位的配合表面 089 底盘 发动机机油 排放 检查是否漏油 油封 090 底盘 发动机机油 排放 检查是否漏油 排放塞 091 底盘 发动机机油 排放 排放发动机机油 传动皮带传动皮带 092 底盘 传动带 检查是否变形 093 底盘 传动带 检查是否损坏 磨损 裂纹 脱层或其 它损坏 094 底盘 传动带 检查安装状况 传动带张力检查 驱动轴护套驱动轴护套 095 底盘 左右驱动轴护套 检查是否有裂纹 损坏 外侧 096 底盘 左右驱动轴护套 检查是否有裂纹 损坏 内 侧 097 底盘 左右驱动轴护套 检查是否有泄漏 外侧 098 底盘 左右驱动轴护套 检查是否有泄漏 内侧 转向连接机构转向连接机构 099 底盘 左右转向连接机构 检查是否松动和摇摆 100 底盘 左右转向连接机构 检查是否弯曲和损坏 7 101 底盘 左右转向连接机构 检查防尘套是否有裂纹和 损坏 制动管路制动管路 102 底盘 制动管路 检查是否泄漏 103 底盘 制动管路 检查制动管路上的压痕或其它损坏 104 底盘 制动管路 检查制动管路软管扭曲 裂纹和凸起 105 底盘 制动管路 检查制动器管道和软管的安装状况 松旷 燃油管路燃油管路 106 底盘 燃油管路 检查燃油是否泄漏 107 底盘 燃油管路 检查燃油管路是否损坏 排气管和安装件排气管和安装件 108 底盘 排气管和安装件 检查排气管是否损坏 109 底盘 排气管和安装件 检查消声器是否损坏 110 底盘 排气管和安装件 检查排气管吊挂是否损坏或脱 落 111 底盘 排气管和安装件 检查密封垫片是否损坏 112 底盘 排气管和安装件 检查排气管是否泄漏 113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转向节 114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前减振器 115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后减振器 116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泄漏 前减振器 117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泄漏 后减振器 118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前减振器螺旋弹簧 119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后减振器螺旋弹簧 120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下臂 121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稳定杆 122 底盘 左右悬架 检查是否损坏 拖臂和后桥 发动机油滤清器及排放塞发动机油滤清器及排放塞 123 底盘 发动机油滤清器及排放塞 更换发动机油滤清器 及排放塞衬垫 124 底盘 发动机油滤清器及排放塞 安装紧固排放塞 125 底盘 左右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下悬 架臂 x 前悬架横梁 126 底盘 左右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下球节 x 前下悬架臂 127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悬架横梁 x 车身 128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制动卡钳 x 转向节 129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减振器 x 转向节 130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稳定杆连杆 8 x 前减震器 131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稳定杆 x 稳 定杆连杆 132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悬架横梁 前支架 x 前悬架横梁 133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悬架横梁 后支架 x 车身 134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前悬架横梁 加强件固定螺栓 135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横拉杆端头 锁止螺母 检查 136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横拉杆端头 x 转向节 检查 137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前悬架 转向机壳 x 前横梁 138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后悬架 后桥横梁总 成 x 车身 139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后悬架 后制动器制 动缸固定架 x 后桥横梁总成 140 底盘 螺母和螺栓 车辆底部 后悬架 后减振器 x 后横梁总成 其它其它 141 底盘 其他 排气管 142 底盘 其他 燃油箱 以下是顶起位置 4 143 制动系统 车轮轴承 检查有无摆动 144 制动系统 车轮轴承 检查转动状况和噪声 145 制动系统 车轮轴承 拆卸车轮 左前 146 制动系统 轮胎 检查是否有裂纹和损坏 147 制动系统 轮胎 检查是否嵌入金属碎片和异物 148 制动系统 轮胎 测量胎面沟槽深度 149 制动系统 轮胎 检查轮胎异常磨损 150 制动系统 轮胎 测量轮胎气压 151 制动系统 轮胎 检查轮胎漏气 152 制动系统 轮胎 检查钢轮损坏或腐蚀 153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左前 目视检查制动器摩擦片 厚度 内侧 154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左前 测量制动器摩擦片厚 9 度 外侧 155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左前 检查制动器摩擦片的 不均匀磨损 156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左前 检查盘式转子盘磨损 和损坏 157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左前 盘式转子盘厚度检查 158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左前 检查制动卡钳处有无 制动液泄漏 159 制动系统 轮胎 车轮临时安装 以下是顶起位置 7 160 发动机起动前 驻车制动器和车轮挡块 使用驻车制动器 并放置车轮挡块 161 发动机起动前 发动机油 加注发动机油 162 发动机起动前 蓄电池 检查电解液液位 163 发动机起动前 蓄电池 检查蓄电池盒损坏 164 发动机起动前 蓄电池 检查蓄电池端子腐蚀 165 发动机起动前 蓄电池 检查蓄电池端子导线松动 166 发动机起动前 蓄电池 检查通风孔塞损坏 孔堵塞 167 发动机起动前 蓄电池 测量电解液比重 单格 168 发动机起动前 制动液 检查总泵内液面 贮液罐 169 发动机起动前 制动液 检查总泵是否泄漏 170 发动机起动前 制动管路 检查液体是否泄漏 171 发动机起动前 制动管路 检查制动器管和软管是否有裂 纹和损坏 172 发动机起动前 制动管路 检查制动器软管和管的安装状 况 173 发动机起动前 空气滤清器芯 检查并更换 174 发动机起动前 前减振器的上支承 检查前减振器上支承 的松动 175 发动机起动前 喷洗液 检查液位 目视即可 10 176 发动机暖机期间 轮毂螺母的再紧固 旋紧车轮 顶起位置 7 2 2 177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是否从散热器泄漏 178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橡胶软管是否泄漏 179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软管夹周围是否泄 漏 180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散热器盖是否泄漏 181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橡胶软管是否有裂 纹 凸起和硬化 182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橡胶软管连接松动 183 发动机暖机期间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夹箍安装松动 发动机暖机后发动机暖机后 自动传动桥自动传动桥 184 发动机暖机后 自动传动桥 检查液位 185 发动机暖机后 空调 检查制冷剂量 从观察窗检查 186 发动机停机后 发动机油 检查发动机油位 不必预热 按照当时温度 187 发动机停机后 发动机冷却液 检查冷却液液位 目测贮 液罐 以下是顶起位置 8 顶起位置 8 188 最终检查 发动机机油泄露 189 最终检查 制动器液泄漏 190 最终检查 更换零件等的安装状况 以下是顶起位置 9 顶起位置 9 191 恢复 清洁 拆卸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 192 恢复 清洁 清洁车身 车身内部 烟灰缸等 11 二 二 技能比赛项目技术说明 二 技能比赛项目技术说明 二 个人项目个人项目 1 1 比赛规程 比赛规程 总分 200 拆装与测量 100 分 故障诊断 100 分 一 测量 项 目项目说明备注 内 容 活塞连杆组拆装与气缸筒测量 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及正确读值 单缸活塞连杆组拆装含活塞环拆 装 测量 不测曲轴止推间隙和连杆侧隙及 油隙 不测量连杆螺栓长度 但检查螺纹状态 活塞环只测量第一道气环 不 分解活塞与连杆 计 分满分 100 分 要求操作规范 量具使用正确 读数准确 时 间 30 分钟 含填作业表 超过 30 分钟 扣 2 分 分钟 不足 1 分钟按 1 分计 35 分钟终止比赛 发动机丰田 8A 发动机 缸盖 油底壳及集滤器已拆除 作业项目 按照 气缸筒测量作业表气缸筒测量作业表 和和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记录表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记录表 进行气缸筒和活塞 连杆组相应项目拆装 测量 记录及计算 说明 测量气缸时按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横向和纵向测量 并计算圆度和圆柱度 说明 测量气缸时按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横向和纵向测量 并计算圆度和圆柱度 二 诊断 项项 目目项目说明项目说明备注备注 内 容 故障诊断 按照维修手册流程进行 下面为具体操作流程 仅供参 考 计 分满分 100 分 要求操作规范 正确使用诊断仪器 故障点判断准确 时 间30 分钟 含废气分析 填作业表 到时即终止比赛 车型 发 动机 一汽丰田卡罗拉 GL 1 6AT 1ZR 1 6 发动机 作业项目按照维修手册进行相应项目的故障诊断 确认故障 故障设置 范围 曲轴位置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 空气流量计 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 油门踏板位置传传感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传感器 氧传感器 喷油控制 电路 点火控制电路 VVT i 控制电路 参考资料 汽车维修教程 第二级 上 中 废气 分析 解码器 检测 线路或部件检 查至排除故障 废气 分析 填写发动机故障诊断作业表 数据记录 分析 判断 故障症 状确认 12 2 2 比赛记录表 比赛记录表 1 1 气缸筒测量作业表 参赛选手填写 气缸筒测量作业表 参赛选手填写 2 活塞连杆组拆装测量记录表 活塞连杆组拆装测量记录表 参赛学生抽签号姓名裁判签字 测量项目活塞环侧隙活塞环端隙活塞直径 测量值 结果分析 参赛学生抽签号姓名裁判签字 测量前准备 千分尺校正前读数量缸表测量杆长度 气缸号位置号直径 1 纵向 直径 2 横向 圆度圆柱度 位置 1 上部 位置 2 中部 1 位置 3 下部 15 3 3 发动机故障诊断作业表 发动机故障诊断作业表 参赛学生 抽签号 参赛学生 姓 名 裁判签字 故障症状故障症状 简要描述简要描述 CO HC ppm 判断是否合格 排故前检测值 废气分析废气分析 排故后检测值 故障码及其故障码及其 含义含义 读取与故障读取与故障 码相对应的码相对应的 参数参数 根据诊断结根据诊断结 果及相关症果及相关症 状 列出可状 列出可 能的故障原能的故障原 因因 排故过程排故过程 要点分析要点分析 说明 要求选手按照步骤针对 排排故故过过程程 进行简要分析 并列出检查项目与检 查结果 确定故障点确定故障点 故障部位 故障部位 16 三 三 场地设施及工量具说明场地设施及工量具说明 1 1 场地设施说明 场地设施说明 场 地 主要设施规 格 场地布置参考图片 2 个工位大于 4 7 m 间隔 1m 空间净高满足要求 举升机两柱式或剪式举升机 照明500lux 以上 作业用灯要求安全照明 加手电 作业车世达维修工具 工具车世达维修工具 接油桶 压缩空气接口带气枪 排气管道尾气抽排用 诊断仪金德 KT600 或自带 裁判桌每工位两张 轮胎小车 三角木每车 2 块 灭火器 垃圾 箱 每工位一个 汽车维护与诊断 肥皂液每工位一小罐 3 个工位 大于 2 3 5 m 间隔 1m 每工位 一个 带丰田 8A 发动机 去掉附件和正 时部分 照明500lux 以上 作业台1 6m 1 2m 配台虎钳 工具车世达维修工具 扭力扳手 压缩空气接口带气枪 裁判桌每工位两张 灭火器每工位一个 量具见工量具表 活塞环拆装钳 橡皮锤 拆 装 与 测 量 其他专用套筒 压缩器 油壶 垫片铲刀等 17 2 2 工具量具表 工具量具表 1 维护作业用工量具 维护作业维护作业 维护作业维护作业 工工 具具 量 量 具具 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规规 格格数量数量 序号 序号名名 称称规规 格格数量数量 1 火花塞专用套筒 1 1 螺旋测微计 25mm1 2 套筒 12 1 2 游标卡尺 200mm1 3 套筒 14 1 3 钢尺 1 4 套筒 17 1 4 深度尺 1 5 套筒 19 1 5 胎压表 1 6 套筒 21 1 6 机滤扳手 1 7 套筒 22 1 7 传动带张紧计 1 8 梅花扳手 12 1 8 比重计 1 9 梅花扳手 14 1 消耗品消耗品 10 梅花扳手 17 1 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规规 格格数量数量 11 梅花扳手 19 11 机油桶充足 12 梅花扳手 22 12 机滤个充足 13 开口扳手 12 13 前挡风玻璃喷淋液瓶充足 14 开口扳手 14 14 放油塞及衬垫个充足 15 开口扳手 17 15 翼子板布套充足 16 开口扳手 19 16 手套副充足 17 开口扳手 22 17 方向盘套 座套脚垫套充足 18 预制式扭矩扳手 100 N m18 空滤个充足 19 预制式扭矩扳手 250 N m19 抹布块充足 20 小扭矩扳手 20 N m1 设设 备备 21 风动扳手 1 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规规 格格数量数量 22 中接杆1 2 接头 11 举升机 1 23 长接杆1 2 接头 12 工具车 世达编号 95107 2 24 棘轮扳手1 2 接头 13 小推车 世达编号 95108A 1 4 工具台 1 18 2 拆装 测量 诊断用工量具 活塞连杆组拆装与气缸测量活塞连杆组拆装与气缸测量故障诊断故障诊断 工工 具具工具 仪器工具 仪器 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规规 格格数量数量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规规 格格数量数量 1 活塞环拆装钳 11 扭力扳手5 25N m 1 2 活塞环压缩器世达 12 套筒 10mm1 3 扭力扳手 13 万用表 1 4 压缩空气接口及气枪各 1 4 手电筒 LED1 5 橡皮锤 15 一字旋具 100mm1 6 工作台 含机油壶 台虎钳 垫片铲刀等 16 十字旋具 100mm1 7 世达工具车世达 95107 17 鲤鱼钳 1 8 钢丝钳 1 用用 品品 9 尖嘴钳 1 1 缸盖垫木长型木块 210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8 各 1 2 洗油 20L111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9 各 1 3 零件擦拭布 212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10 各 1 4 软毛刷 113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11 各 1 量量 具具 14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12 各 1 1 游标卡尺150mm 带测深 115 试电笔 1 2 塞尺 116 尾气分析仪 NHA5021 3 外径分厘卡75 100mm 117 解码器 KT6001 4 量缸表 能测70 125mm直径 1 注 除消耗品表是指比赛总需求量 其余各表均是每工位需要配置的数量 19 2010 年浙江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年浙江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车身涂装 涂漆 项目比赛方案车身涂装 涂漆 项目比赛方案 一 理论知识竞赛 满分一 理论知识竞赛 满分 100100 分 占总成绩分 占总成绩 20 20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题型 40 道判断题 每题 1 分 30 道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10 道多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试教材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组织编写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 车 身涂装 教材 由 汽车维护与修理 杂志社负责发行 联系电话 025 考试内容 第一章 汽车车身结构与维修要求 第二章 汽车车身材料 其中第一节的 钢管 型钢 第二节的 橡胶 不考 第三章 金属防腐蚀 第五章 涂料知识 第六章 汽车涂层修补工具及设备 第七章 汽车维修涂装 其中第六节的 双工序面漆的喷涂 三工序珍珠漆喷涂 清漆喷涂 第八节 第十节不考 第八章 调色理论与实践 第十章 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 二 实际操作竞赛 满分二 实际操作竞赛 满分 100100 分 占总成绩分 占总成绩 80 80 工件介绍 工件介绍 实际操作竞赛使用已有涂层的车门皮为比赛工件 工件分为以下 3 个区域 工件区域 A 门皮装饰条以上区域 工件区域 B 门皮装饰条以下左侧 1 2 区域 工件区域 C 门皮装饰条以下右侧 1 2 区域 损伤设置 损伤设置 工件区域 B 中心位置 人工制作直径约 100mm 的裸金属作为损 伤区域 工件区域 C 中心位置 人工制作直径约 100mm 的裸金属 并已 完成羽状边打磨及环氧底漆喷涂 20 1 1 损伤处理 分值 损伤处理 分值 3030 分 分 1 作业要求 在 40 分钟的作业时间内完成指定损伤部位的羽状边打磨 原子灰刮涂 原子灰干磨 中途底漆前打磨 中途底漆喷涂前贴护工作 贴护时间不计 2 作业内容 针对工件区域 B 损伤位置打磨羽状边 针对工件区域 C 损伤位置环氧底漆做轻微打磨处理 刮涂原子灰 使 用红外线烤灯干燥原子灰 干磨原子灰 干磨原子灰羽状边 针对工件区域 A 做中途底漆前打磨 待裁判就 B C 区域的效果评分结束后 做针对工件区域 B C 做中途 底漆喷涂前贴护工作 贴护时间不计 3 评分要点 佩戴合适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操作 打磨工具操作规范 干磨砂纸选用合理 羽状边边缘平顺无阶梯 刮涂区域不超出上层打磨范围 打磨后的原子灰无划痕 无砂眼 边缘呈羽状 恢复损伤前形状 贴护方法及范围符合工艺要求 贴护牢固 操作完毕后 工位清洁 工具设备复位 废物统一收纳 2 2 中涂漆喷涂 分值 中涂漆喷涂 分值 1010 分 分 工件工件 A 区区 工件工件 B 区区工件工件 C 区区 21 1 作业要求 在 30 分钟的作业时间内完成中途底漆的喷涂作业 2 作业内容 针对工件区域 A 喷涂中途底漆 3 评分要点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操作 喷涂中涂底漆的操作规范 中途底漆喷涂效果 3 3 面漆前处理 分值 面漆前处理 分值 1010 分 分 1 作业要求 在 30 分钟的作业时间内完成中途底漆干磨作业 2 作业内容 针对工件区域 A 完成中途底漆干磨工作 3 评分要点 佩戴合适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操作 打磨机操作规范 干磨砂纸选用合理 打磨后中途底漆表面平滑 打磨彻底 无露底 无桔皮 无磨穿 无 划痕 操作完毕后 工位清洁 工具设备复位 废物统一收纳 4 4 素色漆调色 分值 素色漆调色 分值 3030 分 分 1 作业要求 在 45 分钟的作业时间内完成素色漆调色作业 以供单工序面漆喷涂使用 2 作业内容 赛场为选手提供标准色板及 200 毫升差异色油漆配方 选手需根据配方计量调配出差异色油漆 每次倾倒出少量油漆添加固 化剂并稀释后 采用试杆施涂方法对比差异色与标准色板的差异 合理添加色 母 将差异色调整至与标准色一致 3 评分要点 佩戴合适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操作 计量调色流程规范 色差判断正确 色母添加合理 掌握干 湿油漆颜色变化 调色准确 所喷涂的车门皮与标准色板色差测量值小 操作完毕后 工位清洁 工具设备复位 废物统一收纳 22 5 5 单工序面漆喷涂 分值 单工序面漆喷涂 分值 2020 分 分 1 作业要求 在 30 分钟的作业时间内完成单工序面漆作业 2 作业内容 针对工件区域 A 完成面漆喷涂前表面清洁 单工序面漆混合固化剂 稀 释 针对工件区域 A 完成单工序面漆喷涂 3 评分要点 佩戴合适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操作 喷涂前表面清洁工作规范 对非涂饰面贴护合理 牢固 涂膜干燥后 无失光 流痕 露底现象 涂层丰满 均匀 纹理细滑 操作完毕后 工位清洁 工具设备复位 废物统一收纳 三 注意事项三 注意事项 1 本次大赛全部采用 PPG 工业集团提供的汽车修补漆 2 每位参赛选手要自备防毒口罩及规范工作鞋 3 每位参赛选手自备刮灰工具 四 比赛所需关键设备四 比赛所需关键设备 1 油漆系统 美国 PPG 工业集团专业汽车修补漆系统 2 调漆设备 3 调漆电子秤 精度 0 1g 4 干磨设备 FESTOOL 无尘干磨系统 5 短波红外线烤灯 6 底漆喷枪 上壶 口径 1 7mm 7 面漆喷枪 上壶 口径 1 3mm 8 烤漆房 9 压缩空气气源 10 喷涂作业专用压缩空气油水分离器 11 打磨架 12 桑塔纳门板 13 喷涂架 14 喷涂耗材和辅料 砂纸 遮蔽纸 粘尘布 手刨等工具和辅料 23 2010 年浙江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年浙江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汽车车身修复项目比赛方案汽车车身修复项目比赛方案 一 竞赛目的一 竞赛目的 把车身修复 钣金 技术中对修复后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几个关键工艺的 操作步骤和完成质量作为考核点 通过比赛的方式使学生能掌握车身修复 钣 金 的关键技能 达到应知 应会的目的 使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较好的结合 在一起 解决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其工作技能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二 参赛人员二 参赛人员 全省职业学校车身修复 钣金 专业在校学生参赛 三 比赛项目三 比赛项目 一 理论知识竞赛 一 理论知识竞赛 考核方式 笔试 题型 40 道判断题 30 道单项选择题 10 道多项选择题 时间 60 分钟 培训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F 模块培 训教材 车身修复 书号 ISBN978 7 114 07038 9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购买联系方式 025 理论知识考核内容 第 1 章 车身维修安全知识所有内容 第 3 章 车身结构除第四节外所有内容 第 4 章 车身材料除第四 五节外所有内容 第 5 章 车身损坏分析所有内容 第 6 章 车身尺寸的测量除第七节外所有内容 第 7 章 车身校正技术所有内容 第 8 章 车身连接与焊接技术所有内容 第 9 章 车身板件钣金修复除第六 七节外所有内容 第 10 章 车身板件更换除第六节外所有内容 二 实际操作竞赛 二 实际操作竞赛 1 1 电子测量项目 电子测量项目 时间为 30 分钟 人 1 项目要求 比赛设备 Bantam B1E Bantam Shark 超声波电子测量 比赛车型 凯越车身 比赛时间 30 分钟 比赛提供 3 张不同测量点车身图纸 每张图纸上标注需要测量的 6 对 12 个 包含 2 对基准点 4 对测量点 车身底部测量点 选手抽签选择比赛用图纸 每个选手独立使用超声波测量系统对要求的测量点进行测量 记录下实际测量 24 的数据 长宽高数据 根据测量系统的使用 测量和数据的准确性来评分 2 评分要点 1 测量基准是否找正 2 测量点是否正确 3 测量探头选用是否正确 4 每个测量点的三维数据 长宽高 是否与标准数据相符 5 安全防护是否正确 6 设备使用是否正确 3 评分标准 测量数据误差 3mm 4 比赛操作程序 1 选手按照工作人员指示进入比赛场地 2 裁判确认选手号码是否与比赛程序相符 3 选手分别抽签 决定比赛用车及比赛用图纸 4 裁判给选手提供相应比赛用车身图纸 数据表 笔 5 选手 1 分钟准备 裁判计时 比赛开始 6 选手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7 选手打开计算机 进入测量系统 8 选手根据四个基准点调整测量系统和车身的基准 9 选手根据比赛图纸的要求对测量点进行测量 把指定需要测量的测量点 数据测量完毕后 记录在数据表上 10 选手结束测量后 退出测量系统 不用关闭计算机 把各个部件放回 原处 防护用品放回原处 把车身图纸 填写后的数据表 笔交还给裁判 11 比赛时间到选手应停止比赛 把车身图纸 填写后的数据表 笔交还 给裁判 12 根据裁判示意退出比赛场地 由工作人员引导选手返回休息区 13 裁判清洁 清理场地 把计算机恢复到比赛原始界面 等待下一位选 手比赛 14 比赛中由于设备故障问题导致比赛中断 裁判要停表 待设备调整好 后补足剩余比赛时间 2 电阻点焊项目电阻点焊项目 时间为 时间为 2323 分钟分钟 人 人 1 项目要求 比赛设备 Bantam fan I 电阻点焊机 焊片 厚度 1mm 尺寸 125mm 35mm 材质 低碳钢 电阻点焊考核 2 片焊片和 3 片焊片的焊接 焊片焊接时纵向重叠 但要相 互错开 20mm 焊接姿势为立焊和仰焊 两种姿势焊接时工件高度与选手肩部同 高 选手只在 2 片焊片和 3 片焊片的重叠处焊接一个焊点 2 片的立焊焊接 二次 一个做扭曲破坏试验 一个做撕裂破坏试验 2 片的仰焊焊接二次 一 个做扭曲破坏试验 一个做撕裂破坏试验 3 片的立焊焊接二次 一个做扭曲 破坏试验 一个做撕裂破坏试验 3 片的仰焊焊接二次 一个做扭曲破坏试验 一个做撕裂破坏试验 比赛时间 23 分钟 前 3 分钟为练习时间 选手需要独立调整设备 进行 试焊 立焊和仰焊比赛时间各为 10 分钟 2 评分要点 25 1 选手安全防护是否正确 2 设备调整是否正确 3 焊接缺陷 4 焊点大小 5 破坏性试验后判断焊接的质量 3 评分标准 1 焊片的焊点上有熔穿孔 气孔 1mm 飞溅物 3 个 焊点颜色全部变 蓝等缺陷判定焊片不合格 不再进行测量和破坏性试验评分 2 检测焊接点直径 4 毫米 3 每件焊接作品必须先经过测量评分 合格后再进行破坏性试验评分 不 合格不再进行破坏性试验评分 4 经扭曲破坏试验后 工件上有 4 毫米的孔洞 5 经撕裂破坏试验后 工件上有 5 毫米的孔洞 4 比赛操作程序 1 选手按照工作人员指示进入比赛场地 2 裁判确认选手号码是否与比赛程序相符 3 选手分别抽签 决定比赛工位 4 裁判给选手提供焊接练习的焊片 5 选手 1 分钟准备 裁判计时 练习开始 练习时间 3 分钟 6 选手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选手未穿戴好防护用品即开始操作 裁判要制 止并要求选手穿戴好防护用品 7 选手打开设备 调整焊接参数 进行试焊 焊接中不需要进行除锈 防 腐蚀处理 只需用抹布擦拭工件表面即可 8 练习 3 分钟到 选手停止练习 裁判收回所有练习的焊片 9 裁判给选手提供立焊的焊片 10 立焊比赛时间 10 分钟 裁判计时 11 选手参照焊接工位前的焊接样品进行焊片定位 测量 划线 焊接 二片和三片焊片各焊接二次 12 选手焊接时工件高度过低时 裁判要指出并要求选手调整高度 13 选手立焊完毕后 把焊片交给裁判 裁判在每一个焊片上标注选手的 号码和焊接姿势 14 立焊比赛时间到 选手未完成操作 裁判要停止选手比赛 收回所有 焊片 在已焊好的焊片上标注选手的号码和焊接姿势 15 裁判给选手提供仰焊的焊片 15 仰焊比赛时间 10 分钟 裁判计时 17 选手参照焊接工位前的焊接样品进行焊片定位 测量 划线 焊接 二片和三片焊片各焊接二次 18 选手仰焊完毕后 把焊片交给裁判 裁判在每一个焊片上标注选手的 号码和焊接姿势 19 仰焊比赛时间到 选手未完成操作 裁判要停止选手比赛 收回所有 焊片 在已焊好的焊片上标注选手的号码和焊接姿势 20 选手焊接结束后关闭焊接设备 清洁 清理场地 按照裁判指示退场 由工作人员引导选手返回休息区 21 裁判对选手的操作进行评分 重新调整设备 整理场地 等待下一位 26 选手比赛 22 当日比赛结束后 要进行焊片的测量和破坏性试验评分 每个选手的 焊片评判后要单独包装封存 以便复查 23 比赛中由于设备故障问题导致比赛中断 裁判要停表 待设备调整好 后补足剩余比赛时间 3 3 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 时间为 时间为 3030 分钟分钟 人 人 1 项目要求 比赛设备 Bantan trimig 气体保护焊机 焊丝 牌号 AWS ER70S 6 直径 0 6mm 焊片 厚度 1mm 尺寸 125mm 70mm 无孔 125mm 70mm 有一 8mm 孔 材 质 低碳钢 气体保护焊考核对接焊 两片焊片对接 下面有衬板 在两个焊片的对接 缝上进行焊接 三个焊片焊接在一起 搭接焊 一个焊片搭在另一个焊片上 在搭接缝进行焊接把两个焊片焊接在一起 塞焊 一个焊片有 8mm 的孔 搭接 另一个完整的焊片上 通过对孔焊接把两个焊片焊接在一起 三种焊接方式 焊接姿势考核立焊 焊接时工件高度与选手肩部同高 对接焊 搭接焊和 塞焊每种焊接只提供二次焊接的焊片 选手焊接完毕选择一个交给裁判 焊接时要求使用连续焊方式 比赛时间为 30 分钟 前 10 分钟为练习时间 选手需要独立调整设备 进 行试焊 对接焊 搭接焊 塞焊比赛时间为 20 分钟 2 评分要点 1 选手安全防护是否正确 2 设备调整是否正确 3 是否有焊接缺陷 4 焊缝长度 宽度 高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5 破坏性试验后焊缝的长度 宽度 3 评分标准 1 焊接缺陷评分 焊片的焊疤上有熔穿孔 气孔 3 个 不正确熔化 1mm 咬边长度 5mm 二次焊接 飞溅物 10 个等缺陷判定焊片不合格 不 进行测量和破坏性试验评分 每件焊接作品必须先进行测量 合格后再进行破坏性实验 2 测量评分标准 搭焊和对接焊的焊疤的长度 25mm 焊疤长度 38mm 搭焊和对接焊的焊疤的宽度 工件正面 5mm 焊疤宽度 10mm 工件背面 焊疤宽度 5mm 对接焊工件夹缝宽度 2 3mm 塞焊的焊疤的直径 工件正面 9 毫米 焊疤直径 12 毫米 工件背面 焊疤直径 9 毫米 焊疤高度 正面焊疤最大高度 3 毫米 背面焊疤最大高度 1 5 毫米 3 每件焊接作品必须先经过测量评分 合格后再进行破坏性试验评分 一 项超标判定为不合格 不再进行破坏性试验评分 4 破坏性实验评分标准 27 搭焊撕裂破坏后 上面的焊片上必须有与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织造布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互联网+教育示范项目资金申请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竞技赛事赞助市场洞察:品牌合作策略深度研究
- 演出节目评估与评分表设计
- 多媒体考古呈现-洞察及研究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期末试卷
-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方案
- 落实教学责任的有效策略
- 学前教育课程整合与教学计划设计
- 外墙瓷砖拆除合同(标准版)
- 2025健康体检服务规范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1 《疆域》
- 阿尔茨海默氏症典型病例解析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写作培训课件
- 车间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 中国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黄油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十五五林业建设总结和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思路-0-图文
- 财务分析入门从零开始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