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 响 实际上指的就是 第一印象 的影响 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 为 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 三把火 平民百姓也深知 下马威 的妙用 每 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 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 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 年龄 衣着 姿势 面部表情等 外部特 征 一般情况下 一个人的体态 姿势 谈吐 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 举手投足之间都 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 总会在不经意中 露出马脚 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 来的 但是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 以貌取人 往 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三国演义 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 于是去面见 孙权 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 心中先有几分不喜 又见他傲慢不羁 更觉不快 最 后 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 尽管鲁肃苦 言相劝 也无济于事 众所周知 礼节 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 但是礼贤下士的 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 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无独有偶 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 当朋友愤怒地责怪林肯以貌取人 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 林肯说 一个人过了四十岁 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 可点之处 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 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 整饰自己的形象 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搭好台阶 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 RobertRosenthal 的人 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研究变 态心理学的人 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把研究结果 污染 了 他设计了一 些实验 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 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 他让大 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 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 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 一 组是十分聪明的 另一组特别笨 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 而大学生们都相信 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 看看哪一组学得快 结 果他们发现 聪明 的那一组大白鼠比 笨 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 他推测说 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 聪明 的动物和蔼 友好 对待 笨 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 罗森塔尔及其同事 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 力测验 他们告诉教师们说 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 lateblooming 者 并把这些 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 罗森塔尔认为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 自从罗森 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 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 老师们也再没 有提起过这件事 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 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 的 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 可是当学期之末 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时 他们的成绩显著 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 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 罗森塔尔认为 这可能是因为老师 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 开始崭露头角 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 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 以改善 上述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 就存在着一种定势 定势又作何解释呢 这需要从头说起 定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心向 是指在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以前 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 比如你听别人说过 张某近来 对你很不满意 那么你在遇到他时 即使他没有说一句对你不满的话 你也会体验到一种 不自然的感觉 如果你听别人说这个人专会挑别人说话的毛病 那么你在同他讲话时 就 不如平时讲话那样流利 这就是因为事先你的脑子里存在着一种趋势 由于这种趋势的 存在 使你的反应同平时大不一样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 罗米欧与朱丽叶 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他们相爱很 深 但由于两家是世仇 感情得不到家里其他成员的认可 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 然 而 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 反而相爱更深 最终双双殉 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 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 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 的爱情 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 父母的干涉越多 反对越强烈 恋人们相爱就越深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 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 自主 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 一旦别人越厨代庖 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并 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 正是这种心理机制 导致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 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 价值越大 对人们越有吸引力 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 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 视 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位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 一开始 老师和家长都 竭尽全力干涉 然而 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 他们更加接近 俨 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 后来 校长改变了策略 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 没有批评孩子们 反而说老师误会 了他们 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 过后 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 但是没过多久 他 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 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 太远而分道扬镳 酸葡萄心理 葡萄架上 绿叶成荫 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 紫的像玛瑙 绿的像翡翠 上面还 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 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 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 从早上到现在 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 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 它走到葡萄架下 看到这诱人的熟 葡萄 口水都出来啦 可葡萄太高了 够不着 怎么办 对 跳起来不就行了吗 狐 狸向后退了几步 憋足了劲儿 猛然跳起来 可惜 只差半尺就够着了 再来一次 唉 越来越不行 差得更多 起码有一尺 还跳第三次 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 跳不 动了 一阵风吹来 葡萄的绿叶 沙沙 作响 飘下来一片枯叶 狐狸想 要是掉下 一串葡萄来就好了 它仰着脖子 等了一阵 毫无希望 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 看起 来牢固得很呢 唉 狐狸叹了口气 忽然 它笑了起来 安慰自己说 那葡萄 是生的 又酸又涩 吃到嘴里难受死了 不呕吐才怪呢 哼 这种酸葡萄 送给我 我也不吃 于是 狐狸饿着肚皮 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一个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 当工作 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时 往 往在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 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 这样一种适应性的倾向 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心理防卫机制 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 不是理由的 理由 来自圆其说 自我安慰 也即人们所谓的 阿Q精神 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 亲朋好友帮助我们 我们不觉得奇怪 因为 他 是我的亲戚 他是我的朋友 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 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 向我们伸出援手 我们却会认为 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 在家庭生活中 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因为 这是责任 这是义务 而不是因为 爱 和 关心 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 则会认为这是 关心 是 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 过度理由效应 每 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 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 一旦找到足 够的原因 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 而且 在寻找原因时 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 的外在原因 因此 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 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 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 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 的孩子 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 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 在屡禁不止的 情况下 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 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 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 他每次都 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 老人 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 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 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 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 认为 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 再也不 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 那么 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 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 止 因此 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 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 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 而要让职 员认为他自己勤奋 上进 喜欢这份工作 喜欢这家公司 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 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 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 学习是有趣的事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 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 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使人感动 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 他有些不耐烦了 决定只捐一 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 于是他决定 1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 束了冗长的演讲 开始募捐时 马克 吐温由于气愤 不仅未捐钱 还从盘子里偷了2 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 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称之为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 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 父母会一次 两次 三次 甚至四次 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 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 后反感讨厌 被 逼急 了 就会出现 我偏要这样 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 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 受到重复批评时 他心 里会嘀咕 怎么老这样对我 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 反抗心理就高 亢起来 可见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 应对孩子 犯一次错 只批评一次 如果 非要再次批评 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 要换个角度 换种说法 这样 孩子才不会觉 得同样的错误被 揪住不放 厌烦心理 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贝勃规律 有一个关于 诱敌深入法 的有趣实验 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 到250元会十分敏感 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 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 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 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 贝勃规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法码 这时在其左手 上放305克的法码 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 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 觉得有些重 如果右手举着600克 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 即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 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 刺激总量越大 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贝勃规律 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 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 眼中钉的人 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 使其他职 员习惯于这种冲击 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 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 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 并使对方接受的 诱敌深入法 基本上也是以 贝勃规律 为基础的 对方被一开始 的优厚条件所诱惑 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 3对1规律 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 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 那 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 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 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 能 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 4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 几乎没有人会作出错误选择 如果人数 增加到3人 求同率就迅速上升 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 人数增至8名 或15名 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 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 在一对一的谈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殡仪服务职业认证考试面试要点及模拟题集
- 桃花心木课件教学
- 公务员应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艺术设计领域招聘考试试题预测及备考策略
- 2025年国家历史局选拔考试复习题目与答案详解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最佳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扶贫
- 莫言小说中的民俗元素呈现及其意义
- 2025年环境科学与管理专业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矿山基金管理办法
- 肥料登记证授权合同范本
- 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
- 辽宁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 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考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财务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