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培训_第1页
卫生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培训_第2页
卫生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培训_第3页
卫生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培训_第4页
卫生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甘井子区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甘井子区卫生监督所 蔡建霞,主要内容,2014 年工作背景,一、传染病防治常规工作,(一)、疫情报告与预防控制:1.作好突发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控制、预防接种、医疗废物处置等的各项工作。,冬春季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等传染病的防控,夏秋季加强霍乱、痢疾等传染病的防控,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解除甲类预防、控制)、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2009)、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丙类传染病12种: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纳入流感管理)、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2.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一、传染病防治常规工作,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4.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一、传染病防治常规工作,二、2014年重点专项整顿,一、2014 甘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二. 2014年甘区医疗机构口腔科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重点工作要求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四. 2014年大连市医疗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重点检查工作要求,一、2014 甘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二)工作实施 1、集中整治阶段(3-7月) 3-4月份完成自查自纠,将2014年大连市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情况自查表下发到各相关单位,并于4月18日前将自查表上报至区卫生监督所407室。 5-7月卫生监督所现场监督检查,并联合甘区疾控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给与相应的处罚。 2、督导考核阶段(8、9月) 市所将联合各监督机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考核组,对各地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案件查处、总结报告等情况,开展督导考核。,一、2014 甘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专项整治 行动方案,甘井子辖区开展内镜诊疗的医疗机构:10家三级医院:三院、大医附属二院钻石湾分院二级医院:四院、大化医院、辽渔医院、甘区医院一级医院:营城子、革镇堡、辛寨子地区医院专科医院:六院,操作人员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清洗消毒院感人员检查规范执行情况,并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软环境)监督人员检查制度、布局、物品配备、监测、登记等硬件方面,疾控人员进行消毒灭菌效果,一、2014 甘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一、基本情况:制度、流程、培训、定期检查、安 全措施二、建筑布局: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三、物品配备:设备物品、清洁剂、消毒产品四、内镜清洗消毒步骤:水洗、酶洗、清洗、消毒、 冲洗、干燥步骤五、内镜附件清洗消毒六、每日工作结束后的卫生消毒七、消毒效果监测八、各种登记本,一、2014 甘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内镜室布局建筑面积与规模匹配设有病人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等:不同部位内镜诊疗工作分室进行或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的设备分开 每个诊疗单位包括:诊疗床一张、主机、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诊疗单位净使用面积不得 少于20平方米,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基本要求制定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消毒人员掌握内镜清洗消毒知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与内镜诊疗室。洗消室要通风良好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登记 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人员姓名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清洗消毒设备:负压吸引、高压水枪、高压气枪、干燥设备、计时器、各种刷子、纱布,清洗消毒用品:多酶洗液,适于内镜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万金消毒液、氧化离子水等、75%乙醇,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灭菌原则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宫腔镜、脑室镜等必须灭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切刀等必须灭菌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进行高水平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灭菌原则内镜及附件用后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水洗 酶洗 清洗 消毒 冲洗和干燥,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弯盘、敷料缸,压力蒸汽灭菌,注水瓶及连接管,高水平以上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活检钳、细胞刷、碎石器、网篮、异物钳等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内镜及附件的储存内镜贮存于储镜间的内镜消毒柜中,镜体悬挂,弯角固定钮置于自由位灭菌后附件按无菌 物品储存要求进行 储存,其它物品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清洗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并记录。使用时间不超过说明书规定使用期限。内镜诊疗室空气每天消毒二次,每次60分钟,每月一次空气培养并登记消毒后内镜每季度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灭菌内镜每月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消毒后内镜合格标准: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内镜合格标准:无菌检测合格院感办负责对内镜室清洗消毒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一)时间安排:2014年4月9月。(二)检查内容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进行检查,对存在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三)工作要求针对检查表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二. 2014年甘区医疗机构口腔科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重点工作要求,二. 2014年甘区医疗机构口腔科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重点工作要求,存在的问题:部分科室单独清洗消毒、灭菌医疗器械,在建筑布局、流程、设备设施、包装材料、监测等方面不符合标准。设施设备、防护用品配备不齐例如未配备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洗设备、干燥设备等未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二. 2014年甘区医疗机构口腔科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重点工作要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管理:建立健全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接受培训。2)建筑: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基本需要。诊疗区域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各室独立,有上下水。3)人员防护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护目镜。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每治疗一个病人更换手套。,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4)器械清洗消毒原则进入口内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达到灭菌要求。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物品(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达到消毒要求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消毒。,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5)口腔诊疗器械清洗要点:使用后及时用流动水清洗有条件的医院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清洗,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采用超声清洗。清洗后对器械进行维护保养,有机械设备烘干,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6)消毒灭菌后物品存放于无菌柜中,不超过有效期,物品摆放有序。裸露灭菌存放无菌容器中;一经打开,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治疗台及配套设施、诊疗、清洗、消毒区域应每日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进行空气净化。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7)监测消毒灭菌后包外化学胶带,包内化学卡。快速: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预真空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每日监测浓度。 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对污水进行余氯监测。,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集中整治阶段(4-9月)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调查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和一次性输液瓶(袋)的去向。,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2、制定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3、设置监控部门或专兼职管理人员,实现收集、贮存、转运等环节无缝交接,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4、医疗废物按类别进行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起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损伤性医疗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忍痛的废弃的医用锐器(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 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5、医疗废物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6、盛放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达到3/4时,封口紧实、严密,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7、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需要的特别说明,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8、建立医疗废物回收登记,登记资料保存3年,1、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2、资料至少保存3年,记录重量和数量,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9、医疗废物暂存设施符合要求(一)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二)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三)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四)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五)易于清洁和消毒;(六)避免阳光直射;(七)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9、医疗废物暂存设施符合要求,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9、医疗废物暂存设施符合要求,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0、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清洁,清洁消毒专用,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超过2天,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2、工作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符合有关要求13、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一)应当穿戴工作衣、帽、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进行近距离操作或可能有液体溅出时应当佩戴护目眼镜;(二)每次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按规定对污染防护用品和手进行消毒和清洗;(三)防护用品有破损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换;(四)卫生防护用品在操作中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及时对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五)定期体检,必要时预防接种,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4、 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15、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或生活垃圾,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6、医疗废物处置方式,交给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由医疗机构自行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 交给其他医疗机构后,由医疗机构再交给取得经营许可证 的单位集中处置 交给其他医疗机构后,由医疗机构自行进行焚烧或填埋处 理,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7、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和处置单位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三、医疗废物,蓝盾出击-甘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19、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管理:交政府指定的公司处理 交其它单位或个人处理 随生活垃圾处理 其它,自查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345号,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要求,对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加强统一管理,严禁混入针头、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管等医疗废物。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商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完善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统一回收、处理的具体办法。关于明确医疗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